|
导演白白捡了个这么个千载难逢的厉害题材,结果拍得这么没劲 |
|
最后的自制短片还行。可能不是拍得枯燥,而是这家人真的无聊。宅了一辈子的影迷,但十几年来还是IMDB#250品味,能有趣到哪儿去...看着看着愈有种自己是心理医生,面对着一群病人的感觉,这父亲分明是cult领袖的形象...我努力想不去评判他们,我失败了... |
|
安古洛兄妹七人從小被父親關在家裏,與外部社會隔絶。兄妹們唯一瞭解世界的渠道是看電影,陪伴他們打發時光的是打折買來的DVD,他們還通過自製服裝與道具來自我表演喜愛的電影場景,其中包括《低俗小説》以及《蝙蝠俠》等經典橋段,影片戲劇化地呈現了他們富有幽默感的表演。 |
|
大部分人想看到的是这几兄弟窝在家里看上千部电影有多爽,而导演想拍的是这一家不合理存在的缘由和父子们关系的缓解。就是这片子拍的死气沉沉有时还怪瘆人的,几个娃看着也让人不舒服……最后我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天天窝在家里一直看电影,真不是什么好事儿。 |
|
片子拍的没什么野心,但这依旧是个好故事,它满足了很多影迷的猎奇心理,正中每一个有迷影情怀的人的下怀。哪个真正的影迷没想过闭关在家全职看电影呢,累了叫外卖,不被琐事打扰,这种事情真发生在七兄妹的身上,这简直解决了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问题,最后我只想把烂导演拖出来打一顿。★★★☆ |
|
一開始覺得不可思議 但天下之大也沒什麼不可能 父親如獨裁者一般 孩子們由於恐懼 母親也由於恐懼和麻木從不反抗 然而其中一位走出去了以後 所有東西開始天翻地覆 自由是無法被束縛的 就算是近似于囚禁地長大 也一樣如是 然而某種程度上還印證了 電影的反角和某些思想行為也並非造成社會壞影響的原因 |
|
那么神奇的故事为啥会拍得如此无聊琐碎呢……一个人不能是孤岛的话,一小撮人还是可以的嘛~ |
|
故事很吸引人,但观感很差。导演手头上素材太多,一种实在不知道该用什么的感觉。所以看到大量重复类似的排演和对父亲的不满情绪。纪录片更侧重表达这群孩子对外面世界的自由向往以及这个家庭的生活困境,并不是要说看那么多电影对他们生活改变了什么。 |
|
Take me out tonight
Because I want to see people
And I want to see life |
|
高雄電影節,2015/11/5(四)18:40圖書館總館7樓 |
|
虽说噱头大于此片本身,但看毕还是有些迷之感动。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他们的故事了,他们的生活又有什么改变呢 |
|
沒什麼高潮起伏,有點悶的紀錄片。孩子們認為他們是居住在自由都市中的公寓牢籠,而父親卻認為公寓是牢籠都市中唯一安全的一方天地。 |
|
所有短评和评论中打3分及其以下的,基本都是傻波依 |
|
牢裏牢外。 |
|
3.1 |
|
就像很多前辈对我等低龄影迷鄙视的缘由,这群人把电影作为了解世界的单一渠道,也就无从享受电影对生活阅历的升华。导演更多时候都在呈现“怎么样”,而忽略了对“为什么”的挖掘。这选材简直能吸引到所有影迷,然后迷影的你就被坑了,因为它只是一条打了电影擦边球的家庭录像带。 |
|
讲得不清不楚,“电影迷”明明是重点,却被用成了一个小噱头。 |
|
很有意思的一个故事,在SFIFF看的,导演也来了,是个很年轻不太善言辞的女生,记得她说,“我遇到这群男孩子是他们第一次一起离开家来到街上,我是他们的第一个朋友,那个时候他们已经有想要冲破牢笼自由生活的意愿,我只是参与了这个纪录的过程。” |
|
多好的题材!怎么拍得这么无聊! |
|
you need some sunshine,you need some daylight,看来我的生活没比被社恐父亲关在家的无聊电影阿宅好哪里,感觉拍得蛮好啊你们是要导演挖出点什么人性黑暗还是多高端的迷影境界。前几天看到他们去cc扫片的视频,每人搬了一大叠片好开心。喜欢他们满墙手绘海报,模仿落水狗演技好赞,最后小短片可爱 |
|
这么有吸引力的一个话题拍成这么无聊也是没想到啊?!整部电影感觉就是预告片的拉长30倍,还不如片中那位主人公最后的短片好 |
|
偏执独裁的父亲和懦弱顺从的母亲,social service早就该插手干预了。 |
|
如坐针毡,芒刺在背,如梗咽喉 |
|
想起了之前的那个灰色花园 |
|
多好的题材,被导演浪费了。唉…… |
|
其实看着挺正常的一群孩子,基本现在社会上的阿宅也就是这个样子。模仿电影片段能看出他们演技居然都挺不错……【重点错 |
|
中二控制狂老爹,快被逼疯的老妈,一帮子死宅迷影兄弟团,但导演看中的是奇葩家庭观和都市隐者嬉皮士的属性,好多有趣的点根本就没挖掘下去 |
|
一家人与世隔绝的新闻故事很有趣但纪录片拍的很平淡无聊。个人觉得很好的点子被浪费了。7个孩子模仿电影里的情节对于一个影迷来说比较有吸引力 |
|
这么极端的一家人,也挺像邪教组织的 |
|
纽约病-11/15/15 at MoMA |
|
禁室培影 |
|
这样一个好故事 导演未免拍得闷了些 |
|
还是有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没有交代,他们的生活来源。父母两个人是在到处旅行过程中认识的,后来有了孩子,居然全家足不出户,这如何能够做得到?!还好,这对父母热爱电影,看5000部电影,足够认识世界了。母亲居然有50年的时间,没有联系自己的母亲?还是母亲现在50岁?这个父亲一定是个独裁者。 |
|
C+ |
|
以纪录片来说,本片相当无聊和散乱,但从情感层面来说,我倒是有点羡慕他们认知世界的途径,毕竟能够活在电影的世界,并最终成为电影的一部分,这一点我多少有点嫉妒,而当其中一个儿子对着镜头说出“if I didn't have movies,life would be pretty boring”这句话时,我还是找到了共鸣。三星半。 |
|
题材那么那么好,然而我不知道它到底在拍什么! |
|
带着好奇的心理看的,但也许因为纪录片的形式实则无聊... |
|
被禁锢的人生,用在我身上应该是挺舒适的人生。阿宅啊。 |
|
Boring.一个半小时并没有比简介多多少内容… |
|
这个年代,不论是电影还是纪录片都太缺少新鲜的题材了,但这个片子绝对是个例外,一家七个孩子,被关14年,靠5000部电影支撑着自己对于外面世界的渴望和认知。这简直是一个一听就让人兴奋的故事啊,他们真实的状态,内心,父亲到底怎么想的,有没有歉意和愧疚,母亲为什么会纵容,所有的疑问都来了 |
|
没讲明白最后怎么就都跑出来了。太surrealism了不知道当初你们的妈得嬉皮到啥样啊。 |
|
幸福美满的一家子 |
|
題材太有意思了,拍得太無聊了。 |
|
故事还算有料 拍的就... |
|
这个导演还是制片人居然能说服这么自闭的家庭允许把这片子拍出来,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
|
很好的题材但呈现出来效果很差。想表达什么?疏离社会及融入的隔阂,多年”洞穴“生活造就的电影痴迷,特殊的家庭教育及生活方式,都有一点但都不完整,连一些煽情的片段也特别渗人。 |
|
期待ing~~~ |
|
在【废柴联盟】之外见到一群不怎么可爱的Abed并不是很有趣 |
|
把好好的题材变成人间有真情的纪录片的噱头了,无时无刻散发出来的浓度醇厚的催眠气息,真是浪费。 |
|
三星半,看完一阵惶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