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菜。整个观影过程浑身冰凉,感同身受。最后她去了那个岛,我仓惶回到家。 |
|
女主角像茵茵老师 |
|
伯努瓦雅克镜头下的男人多数无能且不可靠,一旦女人为之飞蛾扑火,便呈现堕入地狱式的浪漫。如果说《阿玛利亚别墅》中于佩尔是清醒地重生,那《瞬间》就是疯狂地自毁,中产阶级美好年华的女孩为爱亡命天涯,是躁动青春里对命运最决绝的反叛。PS.旁白调性和《再见我的王后》几乎如初一辙。#伯努瓦影展# |
|
2011/6/18 7:30PM BC |
|
法式电影独有的慵懒镜头,像法式的穿衣风格一样,慵懒耐看随意但精致。。 |
|
三星半,互文本。 |
|
新浪潮致敬。 |
|
她美。她本真。隨著心意。隨著愛戀。驚心動魄也是渾然不覺。這樣的演員,是獨一個的。你只有為她動容,跟隨她的情緒,追隨她的身影。
她越過鏡頭,捕獲了我的心。比“Breathless”更打動我。Bravo Isild!! |
|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法国黑白片。试图在21世纪营造出70年代的氛围。外景部分由于穿帮,大多数采用仰拍角度。倒也形成了一套风格。正如法国片那样的风格,年轻女孩遭遇帅哥劫匪,其结果只有做爱、私奔与逃亡。最终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落魄。三星半。PS.有一个懂法语和相关文化的朋友一起看果然涨姿势 |
|
剧中的台词精彩绝伦,充满了智慧和幽默。
|
|
最近看了多部类似的少女视角,个别段落有收获,伯努瓦·雅克的黑场剪辑点十分诡异。 |
|
记录19岁 |
|
自由不羁的灵魂,为爱扑火,巴黎最终不属于你们。@法文 |
|
一部典型的当代黑色电影,离经叛道式的女主角和电影浪荡的剧情都散发着后朋克的精神气质,在无畏漂流的同时极具艺术语调,最大的遗憾是缺少一些直抵内心的抓力,也许导演志并不在此。尽管电影的故事不缺少惊险甚至暴力,但它仍比较成功地以整体放松的节奏来表达人物不安定的内心世界。 |
|
资料馆2014.9.25.7pm 筋疲力尽、法外之徒撞上阿黛尔雨果的故事。整体非常流畅,前往西班牙-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希腊的行程,在机场外被计程车抛弃的那场后陡然一变,而在巴黎的计程车上她最终在广播里得知爱人被击毙的消息。镜头与声轨着力刻画女主角内心。情欲戏点到为止,整体偏清新。 |
|
2016-01-23 |
|
只要是法语~均五星~可是~这个确实有水分~有那么一大点无聊~爱得没有力度~ |
|
瞬时决定的叛变和被背叛 逃离是场意外 回头和讣告却不是 |
|
后朋克、新浪潮、王家卫。阴郁 孤独 厌世 |
|
坐着不动都是戏。 |
|
男主角的眼神像Vincent Gallo 但是没有他直接 |
|
实在没法接受法国美少女们的三观。女主角儿可劲儿作的片子,唉。。。不过35毫米胶片的质感一如既往迷人 |
|
整个片就跟女主角在片中至始至终的表情是一样的……面无表情…… |
|
@中国电影资料馆 |
|
就是女主角再漂亮一些就好了 呵呵 |
|
又是个爱情 |
|
le besco太有生命力了 |
|
没什么不好 就是觉得剧情单薄了点 |
|
新浪潮的味道 |
|
多么美好的19岁啊,一无反顾的和心爱的男人私奔,去每一个陌生的国家,在那些宾馆做爱,互相抚摸身体。做什么我都无所谓,我无所谓我要做什么。刚从资料馆回来,哈哈睡倒了一大片,真的挺催眠。 |
|
病怏怏,除了剪辑和镜头视角就没啥吸引人, |
|
活力 |
|
整个电影的过程很是压抑,无论是整个的色调,音乐的编排,还是女主角一张张的画,都透着一股沉重的压抑感。太难受了,看完都觉得呼吸不畅 |
|
原来这就是35毫米胶片,dv拍摄,果然不一样。 |
|
第一次在法国文化中心看电影,屏幕好工整,好开心。好像狂人皮埃罗,带手持镜头,斜背后视角来拍摄太酷了,以及拍出了70年代的感觉。欧陆电影真是和美国不一样,或者说是新浪潮,看了几部,都有异曲同工。注重个人对外界世界的体验,以及和周遭关系的描写。可以算个青春片吧,高中生的布尔乔亚女主角热恋这个异域长相的人,知道真相后依旧痴迷于他,并好奇并激动bandit的生活,但流浪却是苦涩的颠簸的,直到男主放弃了她,依旧痴恋,得不到的总是好的,或者说青春里有过的激情总值得怀念,这颗心是割舍不下的,最后独自到约定的海岛祭奠不知何方的他。后半段挺冗长,很有几个可以结束的地方。 |
|
ZB尊宝D5 |
|
连看三部伯努瓦的片子,这个最好看。琐碎细节中展露不凡的生活 |
|
看错日程了,本来要去资料馆看<红圈>,却早来了一天。虽然能理解年轻的迷茫,但是还是不能接受女主的爱情观。 |
|
名字起的好,豆子面告诉我法文原意感觉是,就现在,立刻,马上 |
|
On vit plusieurs vies. Les hommes en meme temps. Les femmes à la suite. (Mais y a qu'une vraie vie, à tout de suite) |
|
黑白,典型法国片 |
|
像一首顾城的诗 |
|
味同嚼蜡。
老套故事。缺乏诚意。 |
|
看完悲剧好开心 |
|
节奏慢,镜头晃,特写多,仰拍多,无意义的坚定,作者电影的高冷气息,但我还是爆爱这个缱绻的小情绪和氤氲不散的混乱感、模糊感。 |
|
#2014.09.25小西天#低情节,高格调。喜欢大特写和直白的镜头语言,无因无果,还有并非每个情节都有推动性的质朴感,无处安放的青春荷尔蒙,女主角太美 |
|
逃亡生活,完美假期 |
|
导演说这是他本人非常喜欢的作品。 |
|
致敬新浪潮但是学的不像,只是把片子变成黑白的话内核却已经后现代化了。 |
|
s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