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靴子也不太合脚,爱情仍迟迟不来,早过了对一捧鲜花雀跃的年纪,却格外流连枕边睡过的男人。可以和前夫重新上床,心底却抑制不住寻找新欢,热切期盼脱光衣裳,却又向往精神恋爱。男人啊,明知家庭是个负担却无法放弃。女人啊,越是渴求真爱越求而不得。男女间的情爱就像每天画一幅天上的云,捉摸不定。 |
|
简直是失恋之后两个月老子的精神写照。真的,心里有坑换一百个人也填不上,兜兜转转只能把自己虐得体无完肤。 |
|
三星半,类似陈国富的《征婚启事》,不断约会的对话,会使剧情变得重复。对于中年女性的敏感很细腻,她在情感上的复杂,时常她把置身于荒谬的处境。男人不想给她承诺,她的内心深处也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电影始终保有一种平静的绝望,音乐扮演的地位尤为重要。 |
|
有很多女导演才有的特别细腻的地方非常喜欢 |
|
爱情为上,离异女艺术家徘徊在不同的男性之间,宁缺毋滥,却总在爱情的迷宫里找不到方向。坚定还是摇摆,关上心门还是打开,这是个问题?有些独立又有些神经质的女主,真实感蛮强。不知怎么有种励志片的质地。克莱尔·德尼在处理老套题材时,依旧有创新。比如开头和结尾。三星半 |
|
直到最后德帕迪约出来才算是搞明白了德尼这次的“反常”,她通过前面七八十分钟的繁复来阐明了自己过往那些作品中为何会弥漫着某种被推搡的穆然感。另外,德尼身为洪的铁粉,本片也算是粉丝向偶像的致意之作了,我相信她心里是有点儿羡慕年轻的金敏喜的。 |
|
对现在的法国电影越发失去信心了。又是把人物的一些pathological obsession放大,毫无讲述'为何这些obsession是legit'的诚意,旨在'展示'而不寻求'理解',对白无谓,镜头毫无信息,满场尬笑大概就是观众无法relate to故事情节的明证 |
|
要是不提巴特,可能还值个三星…… |
|
带着法式幽默气息,讲述更年期女人的性事危机。嗯,人人都爱比诺什~(结尾竟然跟CMBYN一模一样) |
|
对身体的展示和暴露是人物通外爱情终点的一条捷径。我觉得这些话痨片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中产阶级的性格是软弱的,但表达欲是无休止的。 |
|
尬聊得非常生活气息,也能很自然地捕捉到细节,而细节在不经意间铸造着人物立体的敏感。在德尼散漫的镜头之下,看似精疲力尽的伊莎贝尔却依然保持着一份强烈寻找的焦灼,这份焦灼经由人物间不在状态的互动被传递到我们身上——我们急于想知道她最终是否耗尽了那份执着。【2018十佳No.6】 |
|
最后的场景跟我最喜欢的电影镜头,开罗紫玫瑰的结尾一样,不太聪明的女主兜兜转转最终也没找到自己想要的,更没看清现实世界里其实根本不存在她想要的那个东西,就在观众以为导演是在讽刺揶揄她准备群嘲的时候,她的表情却充满希望与满足,有一种让我肃然起敬的天真热情。 |
|
陈国富的《征婚启事》嘛。按说比诺什演技还不赖,客串的演员也都喜欢,但我是实在看不得那么多的尬聊场景。(我是多么讨厌洪尚秀啊) |
|
只是想提一句,导演访谈里说了,最后片子和《恋人絮语》并没有关系。只不过制片人有版权,最开始也提出了改编想法,但德尼拒绝了,即使她很喜欢絮语。对我来说,算是德尼很奇特很话痨一部,但我似乎仍旧喜欢那个沉默寡言的德尼。 |
|
中年小清新,大龄女子嫁不出去都是有原因的,真zuo阿,也真是遇人不淑啊。比诺什太贤良淑德,演这类角色不太合适。最后算命一段实属亮点,算命的说了根没说一样。 |
|
德帕迪约最后这段也太神棍了…其实克莱尔·德尼和洪尚秀对男人的看法是很一致的(又是同一届戛纳),就是一群口是心非表里不一健忘残忍的生物…但德尼在这里给出的更是一个关于“开放关系”的悖论:心态开放就没法专一,但是不开放上哪里去找你的专一?用光很有趣,结尾的微笑… |
|
不能及《婚姻生活》之万一,但还算一部真诚的电影,像是一个小闺蜜与你的贴心对话。女主角使劲地把高跟鞋脱下来的细节刻画得很好。但怎么讲,还是不够,没有被满足 |
|
Ducauchelle怎么越看越像E大… |
|
【3.5】#2018山一女性电影展# 有洪味的德尼。待重看。 |
|
6/10。镜头完全放在伊莎贝尔与情人们的对话和随之而来的沉默上,因此仅能靠对话文本分析影片,伊莎贝尔在不同阶级、职业、国籍的伴侣中寻找激情,经历了众多没有聆听者的爱情后,在与灵媒的对话中找到心灵暖阳。她像是被许多追求者的镣铐套着,婉拒了在鱼铺遇见的频频示好的男子,银行家随意抚摸她身体、不请自来上门送花,而前夫总要保管房子的钥匙,这象征狭隘闭塞的男性世界入侵她身为艺术家的私人领域。包括送她回家、坐在沙发上不知道说什么的戏剧演员,伊莎贝尔的内心世界无人聆听,只能在和银行家分手后躺在床上哭诉,幸好陪闺蜜吃饭后地铁里自言自语时,背景的孩童吵闹和门铃转场声打破了孤独的不如意,这位包法利夫人发现她对幸福的理想是虚幻的,于是出现了前夫轿车里女儿对她投来眼神,她袒露理想的内心受到眼神质疑,这是部悲剧内核的喜剧。 |
|
我身体里涌动着爱,却无法在生活中拥有爱情。“寻情逐爱,犹如一场高傲的围猎。” |
|
什么臭屎! |
|
令人耳目一新的德尼,是她个人感性细腻一面的展示,个人认为没有风格的高低之分,相较以往飘晃虚散的游离氛围,这部展现了她通过对话台词构建凝练人物情感,进而精准引导观众情绪的能力,同时也保持着不失简练而自然舒缓的叙事节奏;另外被比诺什折服,开头床戏的全裸袒露出一个色衰却真诚感性的女性形象,而后流转于各色男人间又折射出理性和身体相互牵制的层次丰富的女性特质,最后在刚遭受感情破裂的占卜师面前感动流涕,德尼对这个聪明又愚蠢的女人真是又戏谑又同情。 |
|
德尼的维度里是三星。身体和对话是通往人物晃动内心的两条小径,注意到这两个表义系统在相互交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些许重复效果,抓住其中一条就好 |
|
男人匆匆皆是过客,过往伤痛需要承受才能窥见光明。只有真正打开心房,拥抱自己的心灵暖阳才是正事。一个小巧、幽默的“女人心事”,不过倒不是自省,反而是由男人点醒。Gérard Depardieu登场后的戏份明显要精彩许多,片尾提早上字幕对观众观感其实很友好。 |
|
D / 除了比诺什的表演,可以说是全程冷漠脸了。 |
|
时时刻刻惶恐,分分秒秒不安,感情如何是好。 |
|
男性中年危机见得多了,女性就比较少。一直一直追求感情其实是一件很疲累的事情,女主屡败屡战精神可嘉,充沛而专注的情感表达,喜不喜欢端看能不能共情吧。对于德尼来说已经是难得的轻松之作。 |
|
週五晚下班跑去看,結果遲到了20分鐘,然後最後半個小時還睡著了........不過法國的片子大段對白,挺好看的。 |
|
道理讲得太多 |
|
在爱情中兜兜转转浑浑噩噩摸不清方向,结尾找来的算命师傅不过是自己挣于泥泞之中屏住的最后一口呼吸,是自欺欺人的希望和光。 |
|
欠通透,于比诺什来讲基本等于又演了部压根没挑战的戏,而且这点事儿究竟还要翻来覆去说几遍…同代法国女导演中自成一派特立独行式的人物并不多,狂野如凯瑟琳·布雷亚偶尔也有让人唏嘘伤感的一面,而克制如德尼却时不时也能春心荡漾一把,这种类似一反常态带来的惊喜和亲切感还必须得比诺什们来完成。 |
|
嗯 |
|
开始的床戏,以为又是什么⊙∀⊙?惊世骇俗的法国生活电影,但是里面的充满生活背景的对白又让人感觉这样的電影需要看进去才能明白里面的意思,我没有入戏…… |
|
一类可以照见我自己的情感理念与生活状态的电影,即使此过程是以一种尤为直白的方式来完成。 |
|
早場怕遲到打車來看,失望到想要中途退場。許久沒看過如此無聊的電影了。看來以後看德尼要三思。(手動微笑)1017CGV센텀시티 |
|
实在不怎么喜欢德尼的电影,比诺什苦苦求爱的姿态让人很难信服。但是在最后一场戏对话中把工作人员名单全出掉这个操作我还挺喜欢。 |
|
在俗烂的片名后面是这样一部反爱情喜剧的杰作。也许罗兰巴特为德尼提供了碎片化的形式,但片子的精神却无比接近贝克夫妇的[爱情的正常性混乱]。现代人在两性里摸爬滚打皮青脸肿,却依然宗教一般虔诚地眺望着下一场"伟大的爱情",因为自己才是阳光的源头。这是比诺什最近最好的角色,简直是为她而写。 |
|
对中产阶级的揶揄很到位啊[B-] |
|
伤害过多后相对于成熟的所谓中年人情感,游走在只愿追求的性和不愿深入的爱之间。克莱尔对不同场景和对象之间的大段谈话的人物在镜头中的位置依情绪变化用的各种方法把握精准。德尼拉旺说过比诺什去好莱坞拍的片子大多垃圾,回欧才最适合她,大胆细腻的表演和近些年的选片扭转些了,片尾新意。北影节 |
|
把充满法式幽默的后现代女权主义放在现实,比诺什的轻佻美好 |
|
上一秒,我爱你;下一秒,我恨你。与其说德尼在探讨爱情,不如说是爱情的瞬时性,你没体验它时就过去了,拉拉扯扯的,感觉恨意比爱意更久一点,这样你说它是一部描述倦怠感的电影就再合适不过了 |
|
Moma. |
|
非常灵,可干嘛要正反打啊... |
|
女主角客厅etta james的海报,到at last响起,at last愿我们的真爱降临结束孤单 |
|
一直憧憬着、尝试着去寻找爱情,一定可以找得到啊!最后一部分最有趣,德巴迪约装神弄鬼的扮演算命先生。 |
|
命题作文???最后的总结陈词实在太小清新 |
|
岁月对法国女人真是格外地眷顾,不仅没有没收他们的优雅,还为他们披上了一层知性美,甚至他们的每根皱纹在镜头前都散发着别样的风采。虽然整个片子几乎没有什么剧情,部分对话冗长且无趣,但即使对着比诺什阿姨魅力十足的笑容拍足整部电影的时长我也愿意看哇😄 |
|
9.5分。因罗兰巴特的《恋人絮语》而充满期待,在戛纳三次都没能进场太火。刚开始小失望,但观完觉得还蛮符合书中几点精髓,关乎爱人的语言。从好像什么都没说、到我说了但是别听我的、到真高兴我们不用说话…沟通的障碍,欲望的复杂。结尾太漂亮。忘了爱他人吧,专注自我。而爱者的眼神天真依旧。12/27 |
|
后重看“Barbara”(加分),重看“Wonderstruck” 40+|20170607FDI重看后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