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那个时代最正宗的动作片,在场面上不低于史泰龙那时的任何一部电影,但道尔顿的演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动作演员,只是人们已经习惯玩世不恭的007来拯救世界,要他成为复仇者,人们一时接受不了。人们最终会了解到这部电影的地位 |
|
开大油罐车在魔鬼关飚车,比速度与激情4早了20年,铁摩达顿的两部近似硬汉版007生不逢时,很可惜。。。 |
|
道尔顿抛弃了对前任邦德们的模仿,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全新表演风格,可惜的是生不逢时,没遇到十几年后被伯恩所影响和改变的观众;开场钓飞机的戏码被诺兰在《黑暗骑士崛起》里搞了个加强版,年轻的德尔·托罗特别中二。 |
|
7.8 007转型之作,演变为一部复仇故事,表现手法较为写实,杀人手法最为血腥,油罐车大战也很精彩,风流倜傥的詹姆斯邦德最后衣衫褴褛灰头土脸地点燃大毒枭时,突然觉得这是一部此系列真正被低估的作品。 |
|
提摩西道尔顿到这儿就结束了,感觉他演的两部都是很符合如今的品位的,现在的大片不都是这么拍么,可惜不符合当时观众的的品味。看到青葱时的德托罗,真是嫩出水~ |
|
邦德为友人报仇,不错的点子,可惜剧情过于平缓,冲散了前面营造好的悲痛感,复仇的剧情应该拍的节奏紧凑才好啊!不过末尾处邦德用莱特夫妇给的打火机来反杀的安排实在是漂亮,加分!
我蛮喜欢提摩西演的这个敢作敢为、重情重义的007,和他搭配的邦女郎也很有个性,只演两部真是太可惜了! |
|
Timothy Dalton只出演两集,表现还是不错,他更加内敛、沉稳和坚毅,将邦德在面对好友惨状时的愤怒、对复仇的执着以及在困境中的挣扎都表现得十分到位,更贴近现实中的特工形象,对应的他也缺少了以往邦德那种玩世不恭的风度和儒雅。Carey Lowell 是最喜欢的bond girl之一,曾在军队服役的经历,让她展现出一种独立自信的气质和干练利落的美感。年轻的本尼西奥·德尔·托罗演一个小喽啰,确实帅。 |
|
Timothy Dalton的007虽然很不007,但确实有情有义。 |
|
提摩西没传说中的那么差,挺朴实一大叔;水下场景和thunderball有点像 |
|
心中最好的007之一,蒂莫西更符合现在话少不泡妞事交我办请放心的特工印象,他如果在皮尔斯布鲁斯南之后接手007,会比当年更能把007这个角色推向巅峰,在泡妞专家人设之后大家才会需要实干型特工,丹尼尔克雷格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脱颖而出。 |
|
007的复仇之旅,开头跳伞参加婚礼不能更帅,但是我还是不适应提摩西达顿的脸 |
|
007第16集
新主角的第二部
把毒品溶解在汽油里的方法很吃惊
祭祀的场景很大
最后油罐车追逐很赞 |
|
意外又不那么意外的,冷战终结前的最后一部007,完全跳出了冷战思维,甚至(几乎)跳出了国家使命任务命令这些束缚,快意恩仇,近乎自由驰骋了起来,让他有了人情味,更浪漫了,当然或许也可以说是更美国了更现代了。老Felix重回剧组,一开场就是婚礼血案,同时勾回女王密使悲惨往事,旧恨新仇齐上头有了很好的跳脱桎梏的动机。结尾以Felix and Della所赠礼物为他们"亲手"复仇,可谓圆满。道尔顿短短两部,观感都还不错,虽然都算不得太突出,但也绝对是至此为止我的最佳邦德人选。年轻的本德托真妖异。 |
|
Timothy Dalton太棒了。These two Bond films have aged so well. Dalton两部的特技也是叹为观止,Dalton都尽力自己上,处处是影响后人的影子,比如诺兰。 |
|
Action/Sci-Fi/Thriller/Suspence/Crime Drama |
|
14316 - 那边的甜蜜幸福让我有些着迷,这边的杀人放火却没有很吸引我。—— 选择看国语配音音轨,21:45 的那句“See you in hell!”却是英语原声,难不成曾经鲨鱼咬人腿的段落被删减过?记得十几年前《第十放映室》关于「007」的解说节目里有剪入29:30 上演的动作戏影像片段。 |
|
如果TVB来拍,剧情大概就会是这样一个效果:怒火刑警007。提摩西·道尔顿演得不差,是007系列至此最硬汉的一位了。Q这回也在幕前表现了一把,不再是那个呆在幕后的发明家了。高潮戏也达到了007系列的平均水平,油罐车对飙简直是80年代版的速度与激情。 |
|
007邦德(提摩西•道尔顿 Timothy Dalton 饰)和好友赖特在南美洲追踪毒品大王桑切斯,不但被狡猾的桑切斯逃脱了,而且赖特还掉进了桑切斯的陷阱――一个鲨鱼池。虽然最终赖特保住了性命,但他却失去了一双腿。上司要求邦德停止追查,然而报仇心切的邦德执意要追查到底,被没收了他间谍独有的“杀人执照”。没了情报机关的支持,邦德决心一个人独干。
当邦德赶往巴拿马的一家夜总会准备将在这里聚会的桑切斯逮捕归案时,被一名香港的特工抓住了并被送到到与英国情报机关接头的地方。狡猾的桑切斯对后派出武装人员将他们接头的地方炸毁了。幸亏邦德大难不死,他发誓一定要桑切斯血债血偿 |
|
观众们买票看007的需求,应该就是通过若隐若现的女性肉体、叮呤噹啷的爆炸场面和很是猎奇的异域风情来给看完电影后的二场活动找自信和攒劲儿的。上一部认真负责的调调估计还是入不了欧美老爷们的法眼,007还是捡起了他最有助于攒劲儿的特点兼缺点:任性而离谱。女性角色又是六七十年代那种二话不说上来就倒贴的套路,我甚至觉得电影想要表现出连探员朋友老婆也想逮着个机会就把邦德给睡了。007的个人动作戏相当精彩,大场面也烧得热闹,但是反派实在太过作死,这些场面多数也是为了场面而场面,儿戏得不行。活人喂鲨鱼、活人自爆、活人绞肉机和活人烧烤这些确实让影片风格很是特别吧,但是真的不会影响到老爷们二场的心情吗。都快90年代了中国特工还是忍者打扮,光这个我就觉得这片子的主创们真的困在了一个奇怪的时代里出不来了。 |
|
所以,那个宝丽来最后没用上??那个电影摄像机枪跟普通机枪比也没有任何特殊性(指纹确认普通枪也可以随便加啊我去)?看来导演是个文艺男青年。。。 |
|
看了两部道尔顿主演的007,我觉得都还不错哎~~ |
|
果然是BT杀人狂 不过感觉有点沉闷 不如后面的几部情节紧凑 |
|
「动机」在系列中最轻(为友报仇)而敌手背景最深(实际操纵南美一国的幕后黑手);然而无论是因为「私仇」而设置的失去「杀人执照」,还是设定富可敌国的黑老大都只是虚头虚脑;Timothy Dalton的邦德与其他几任完全不同,在泡沫时代这样朴实无华的表演反而失去了个人标签。 |
|
道尔顿无疑是非常优秀的007,无奈这部杀人执照的剧情细节实在是太过于松散... ...大概念贯彻的太平庸了... ...克雷格这位走了硬汉风格的邦德先不算,相比其他几位,他绝对可与康纳利并驾齐驱,至于布鲁斯南那种纯粹靠脸吃饭而毫无间谍精神的人连演四部简直就是浪费资源... ... |
|
1989年第16部 提摩西·达顿 第四任邦德,邦女郎:卡莉·洛维,塔丽萨·索托。詹姆斯·邦德以第16部电影跌破众人眼镜。《杀人执照》(电影自创的片名)是至今最严肃的007电影,连早期的续集中康纳利那种苦涩、嘲讽式的幽默都不复存在。片中叙述邦德处理秘密任务以外的个人仇杀事件。 |
|
优缺点都很明显的007电影。缺点很多。莫名消失再出现的Q,因多一句嘴而壮烈牺牲的反派,还有俩邦女郎争风吃醋简直狗血。不过,虽然没有像某前作一样上天入地下海,但片尾追车戏确实很震撼。还突破了一些俗套。邦德不再被动接任务,而是主动出击(当然有Q和邦女郎帮助)。还有年轻的本尼西奥德尔托罗 |
|
道尔顿的邦德还是不错的,这一部也很硬汉,不过情节上有一些不科学之处。Q亲自出马,邦女郎也动了真情。到了那个年代风格转型是必然的,但很多人用他的前任来抨击道尔顿,而其他娱乐大片又冲击了007的票房。道尔顿的合同期内007电影被法律纠纷耽误数年,使得这一部成为了他的绝唱。 |
|
这一集的007看过去有点像罗伯特.德尼罗……特别是笑的时候……都说这部拍得不好,可我觉得不错呢! |
|
【邦德第16部】1989年上映。豆瓣给的评价“一般”,我觉得不错呀,必须好评。1,演技能撑出气场,尤其是反派们。2 ,两位邦女郎不算惊艳但绝对耐看撒。3看到油罐车追逐战,直接上五星!4,本尼西奥·德尔·托罗当年演小弟,够青涩能抢戏 |
|
在第15分钟,Bond从Felix和Della那得到打火机后,在他使用时,火焰很大。在开始和结尾,观众可以看到一根隐藏的管子和打火机相连,而这根管子又和他的衣服相连。 |
|
严肃、写实,邦德也有真心的朋友,第一次不是为了政府为了女王,而是为了朋友两肋插刀铤而走险,也会犯糊涂好心办坏事,跟两位邦女郎的爱情戏是走了心的,凯莉·洛维会吃醋、误会、伤心,邦德也要从二楼跳到泳池里哄人,十足人情味。PS:反派的手下小弟看着眼熟,居然是本尼西奥·德尔·托罗,卧槽年轻的时候这么帅的吗? |
|
【007系列16】好像记得电影有同名歌曲,倍儿好听。 |
|
本部风格上转为严肃,很适合四代目阴郁的气质,娱乐性虽不如上部,但电影大体上还是要比前三代的作品好看。两位邦女郎的设置也并不太油腻,可惜观众想看的是种马爽片,票房失利,新作难产,Dalton就此辞演。 |
|
最有看头的007之一,看得挺爽的,剧情节奏也挺好,二个邦女郎也很有意思(二号比较好看一些),与邦德的戏也很精彩,二个邦女郎都喜欢邦德居然后面吃醋太有意思了,邦德其实二个也都喜欢只不过还是选择一号邦女郎了,毕竟她可是与他并肩作战同生共死的那个人,患难情更深,片尾戏非常火爆精彩。本尼西奥·德尔·托罗的反派印象很好,那张脸帅气又有戏。 |
|
原来看过的那么多007都是绣花枕头。只有道尔顿饰演的这两部才是最好的007。为了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辞,对邦女郎也特别绅士风度,几次受困多亏邦女郎的不离不弃,有情有义。那个年代的动作戏现在看起来也很惊心动魄。对这一任007失敬失敬。 |
|
这部是真的被低估了,严肃007的先驱者,丹尼尔克雷格时代之前最写实的邦德。 |
|
这集Q的戏份好多啊...Q说TD是最适合弗莱明原著的人选 |
|
把007系列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最喜欢的还是Timothy Dalton演的007,最有人情味;其次是Daniel Craig,到了他这代的007已经没有原来的精髓了,但是也没有那么超能力化了,居然会打不过敌人被女主救,人设还挺真实的;最垃圾的是Roger Moore,把007演成了个只会上女人的种马,还打女人,好恶心。 |
|
这一集似乎是邦德与组织矛盾最对立的一次,还踢了M一脚;Q博士的戏份很多,不再是后台了;公路追逐戏很精彩;个人特别喜欢道尔顿演的邦德,起码胜过前两任。 |
|
其实这部的剧情在系列算是上乘了,至少目前来说,不过就是邦德挫了点。女郎不漂亮,但是身材好。反派算厉害的了,因为他不在乎钱。 |
|
我超,我觉得我最爱的007要变成Timonty了!!!!我超,他太帅了,演技也细腻,这两部007质感太好了!这部带有香港谍战片的味道,我超我爱死了! |
|
不管演员的事,剧情太无聊了,偶尔杀个人刺激一下收视。。。 |
|
时间来到八十年代,有了异形Ripley这样划时代的女英雄诞生后邦女郎不再是柔弱倒贴的花瓶了,这集邦女郎短发帅气又有能力,跟007配合得很好,吃醋时也好可爱!以前看过道尔顿的黎明生机就挺喜欢他这版007,比较有内涵和书卷气,而且不会见一个爱一个那么轻浮,有人说他是史上最严肃正经的007我也同意,以前都说丹叔的007不如以前的007那样有绅士气质,但那种所谓的绅士更多是风流甚至是油腻,见一个撩一个撩完后就扔有的还不管死活,这种男人真不算什么“绅士”,道尔顿这样做事认真重感情、对女性亦有尊重的007才是真正的绅士,这集剧情也不再像以往那样轻松甚至小儿科,邦德也不再靠女人枕头或者主角光环逃命,更加有真实感和才能,这集的Q也好可爱!道尔顿就演过两版007,两版邦女郎类型完全不同,但都跟他很相配 |
|
继承了上一部的风格,可以说道尔顿的邦德是把007系列引向了美式现代动作片,连两部的反派,一个是挑拨大国关系的军火商,一个是坐拥一方天地的大毒枭,也是偏向于写实的,放弃了以前想法天马行空甚至带有魔幻色彩的boss大计划
是一种顺应观影潮流的与时俱进,但也是一种泯然众人失去特点的遗憾
但很高兴的是,在这片土壤上,三十多年以后,出现了《王牌特工》这种美式风格英国格调的特工片
两位邦女郎也很有特点,尤其有美国风格
【6.5】 |
|
提摩西·道尔顿这个充满责任感又不调情的硬汉邦德真是生不逢时 |
|
1.没想到提摩西·道尔顿主演的两部007,是目前最喜欢的两部;2.这次的两个邦女郎各有风情,凯莉·洛维尤其出彩;3.一开始竟然没认出本尼西奥·德尔·托罗,原来他年轻的时候这么痞。 |
|
老子隔着屏幕都闻到蜥蜴的塑胶味 |
|
7.0/10 分。007-16-1989。2018.08.01,重看,50周年纪念版蓝光。。。提摩西·道尔顿的第2部007,也是最后一部。下一部间隔超长,6年后。。。实验室那段,明明一个灭火器就可以扑灭的小火,搞出那么大的爆炸,简直是侮辱观众的智商。。。本片的007一心替好友复仇,一付苦大仇深的模样。不像以前的形象,风流倜傥一心只泡妞兼职搞情报。。。本片整体越来越靠近后来的特工动作片了。。。2个邦女郎各有特色,凯莉·洛维非常不错,身材高挑轮廓出众,感觉很有后来流行的现代美感。。。配角本尼西奥·德尔·托罗后来参演了《非常嫌疑犯》《偷拐抢骗》《罪恶之城》《边境杀手》。 |
|
很dark的一部!我喜欢。道尔顿演的两部007都不错,风格与众不同,更充满情绪。这么一比,康奈利: 毛发硬汉. Roger Moore: 嬉皮士. 布鲁斯南: 富家公子. 克雷格: I don’t know what the heck he is. |
|
提摩西·道尔顿这一次饰演了一个愤怒的邦德,也许随着时代的改变,电影的价值取向也在逐渐调整,一向独来独往的007,这一次竟然为了友谊违反上级命令,被没收杀人执照!在没有任何支持的情况只身为好友复仇,坚定地认为美国警察就是饭桶,果然,美利坚条子不一会儿就被毒枭喂鲨鱼了,英吉利什么时候都不忘在电影里黑美利坚,邦德的愤怒出走让我们知道,原来特工也是有情感的,向来风流的007,其实也是有真爱的,从阿拉伯大漠到巴哈马群岛,邦德这一次的出差,是唯一一次机票不能报销的旅行,钱班霓虽然换了人,但依然是心系007呀!这一任的邦德女郎,是有史以来唯一的短发美女,也是性格最温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