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霍多尔科夫斯基 (2011)

    最近更新: 2025-06-13 正片
    • 主演:Mikhail Khodorkovsky
    • 导演:Cyril Tuschi
    • 编剧:
    • 分类:纪录片
    • 地区:德国
    • 年份:2011
    • 更新:06.13
    • 豆瓣评分 5.0
    • 简介:看片狂人(kpkuang.fun)为您奉上德国电影《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免费在线观看,《霍多尔科夫斯基》是由导演:Cyril Tuschi执导,由Mikhail Khodorkovsky等领衔主演,本片(剧)于2011上映,对白语言为德语,英语,俄语,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影评信息及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
      评论 俄罗斯的富人是监狱里的名人吗?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 (Mikhail Khodorkovsky),2003 年在西伯利亚被判入狱的俄罗斯石油大亨,因财政欺诈和舞弊而被拘留。捍卫人权协会是一个致力于发展工业非经济富裕的政治政治组织,它对弗拉基米尔·普廷政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和敌意。现实主义者西里尔·图斯基 (Cyril Tuschi) 在参加西伯利亚音乐节时讲述了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 (Mikhail Khodorkovsky) 的悲...... 完整简介请见下方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1080P

      Khodorkovsky.2011.RUSSIAN.ENSUBBED.1080p.WEBRip.x264-VXT[2.23 GB] 详情
      Khodorkovsky.2011.RUSSIAN.ENSUBBED.1080p.WEBRip.x264-VXT[2.23 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Khodorkovsky (2011) [1080p] [WEBRip][1.95 GB] 详情
      Khodorkovsky (2011) [1080p] [WEBRip][1.95 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Khodorkovsky.2011.RUSSIAN.ENSUBBED.1080p.AMZN.WEBRip.DDP2.0.x264-RMB[6.1 GB] 详情
      Khodorkovsky.2011.RUSSIAN.ENSUBBED.1080p.AMZN.WEBRip.DDP2.0.x264-RMB[6.1 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Khodorkovsky.2011.RUSSIAN.ENSUBBED.1080p.WEBRip.x265-VXT[1.82 GB] 详情
      Khodorkovsky.2011.RUSSIAN.ENSUBBED.1080p.WEBRip.x265-VXT[1.82 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720P

      Khodorkovsky (2011) [720p] [WEBRip][1.05 GB] 详情
      Khodorkovsky (2011) [720p] [WEBRip][1.05 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评论 俄罗斯的富人是监狱里的名人吗?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 (Mikhail Khodorkovsky),2003 年在西伯利亚被判入狱的俄罗斯石油大亨,因财政欺诈和舞弊而被拘留。捍卫人权协会是一个致力于发展工业非经济富裕的政治政治组织,它对弗拉基米尔·普廷政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和敌意。现实主义者西里尔·图斯基 (Cyril Tuschi) 在参加西伯利亚音乐节时讲述了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 (Mikhail Khodorkovsky) 的悲剧历史。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9.1 第06集
      Stand van de Sterren
      2010
      纪录片
      印度尼西亚/荷兰

      群星之间

      Stand van de Sterren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荷兰人一方面在为猪的生存焦虑,一方面又为印尼人的生活感到遗憾。奇妙的是,纪录片用影像把世界的差异性直观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连一点辩驳余地都没留下。《群星之间》记录了印尼的一个小家庭在战争、宗教和城市化错综复杂变迁里的生活,拍得很生动也很好看当然也很真实。此片获得了圣丹斯评委会大奖
      • 最近迷上了印尼纪录片,原因除了风光、政治,还有的就是中间涉及观念碰撞的市井生态。镜头确实玩得刁钻,那些蟑螂老鼠带来的喜剧气氛烘托着平民们的甜酸苦辣,而结尾的星空之夜静静流淌似乎也点出了导演的哲学主张:星云浩瀚下的渺小生活,一如前赤壁赋里关于永恒与瞬息的觉悟。
      • 简直是神作,很多镜头实现起来太有难度了几乎是不可能的导演就做到了,没有摆拍的痕迹还。难度不仅是选取的角度镜头运动轨迹甚至很多事件的捕捉都需要现场精准的判断和准确的预知力。转场结构也是十分强,主题也不是浮在表面而是埋起来的,结尾点题,人物性格鲜明,叙事层层剥开。牛极了。
      • 在内容和内涵上是三部曲中的最高点,很精彩,但是有很多镜头实在是不明所以。
      • Life is hard and life is beautiful
      • 宗教、文化、时代形成的扭矩,所有的经验都不再可靠,所有的传统、教义、话语都失去了绝对的权威。一切飞速变化,有的人追赶,有的人被甩开,也有的人在自己的世界里安然静坐。社会繁复发展,物质文明高楼叠起,人也越深陷其中,无从逃离,有的做了主人有的做了奴隶,货币,金钱,与权力结构巧妙地媾和,终于结成一张巨大的网,以现代自由为名的自动的永动机般的奴隶制。有的镜头惊艳,有的惊吓,微距的老鼠,失足的蟑螂,吊在窗外的玩偶,带着洋娃娃面具的猴子。。。
      • 智慧的脑袋和节制的双手
      • 應該是我最喜歡的紀錄片。
      • 特别喜欢,导演的访谈印象很深刻。
      • 扎实的拍摄,有价值的关注。
      • 太会拍了。太会剪了。太好看了。真的真的感叹。 只看了这部,好像有前两部?刚好奇搜了下女孩的sns, 好像现在生活挺好,顺利毕业也去国外读书,而且也在主页上大胆说自己是基督徒这件事。 片名也太会取了...真的好想制作这么一部纪录片。很大的鼓励。
      • 摄影术之奇技淫巧!不思议之DIY器械!喷洒药水的那场戏似乎可以比照一下《生命树》
      • B站竟然有资源。
      • 两段唱歌的地方都看哭了:一段是孙女毕业典礼后,和小姐妹一起看着湿漉漉的印尼街头摩托飞车,唱着I’ll conquer the world,镜头随即从飞车少年跳接到在鱼缸的水涡里身不由己的观赏鱼;另一段是结尾的时候,祖母和老姐妹蹲在夜晚的麦田里看流星,唱起童年歌谣,暗黄的灯光只照亮她们的脸庞脖颈,”you little star, way up high, there are so many of you shining in the sky. I would love to fly and dance with you, and to find my place among the stars. “
      • 很多地方疑似搬演;总体很不错;有用很贵的器材;感觉这个导演以后能大红
      • 我们都是平凡群星中的一颗
      • 故事本身很平凡,但镜头中一些画面还是充满了人情味,哪怕是那一只历经崎岖的大难不死地蟑螂,最后掉入了那一碗貌似红烧肉的东西。。。。都是生活中值得回味的情怀。扎实的拍摄手法关注除了人物以外的小细节,让电影饱满生动了许多。需要耐心去看,因为整个片子下来确实没啥重点,反而觉得老太太最出彩
      • 怎么能拍的如此近 如此打动人。
      • 在群星间,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本年度看过的最好纪录片,无之一。
      • 群星之间 Stand van de Sterren (2010)
    • 豆瓣 8.6 IMDB 7.8 第01集
      Food
      2008
      纪录片
      美国

      食品公司

      Food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只有美国才会拍并且公映。连美帝国的食品都长期危机,我TMD真想自己养头牛了!
      • "對一個生存在現代中國的人類,食物沒有問題才算新聞。"
      • 原来麦爷爷是动物届的希特勒
      • 这确实是个新鲜马铃薯比M记加工过的薯条还昂贵的时代,不过对于一个喝三聚氰胺长大的石家庄少年,也就是我来说,这一切都不过是浮云罢了。
      • 看的让人发指,但是作为纪录片,具有倾向性的话太多了,影响观众自我判断。
      • 以后再不敢吃肯德基和麦当劳~~~那些一生都看不到阳光的鸡让我觉得想吐了%……
      • ABC还嫌中国人吃animal内脏,他们不是更上一层吃animal shit么
      • 近来研究养生,看了几部纪录片。不看不知道,一看魂吓掉。都不知道该吃什么了。理想生活看来是凑点钱跑去乡下弄几亩田,养牛种菜,自产自销,才能吃点健康的东西……从饮食到作息,发愿彻底调整生活方式,以更接近自然的、环保无害的方式去活。
      • 就思想性而言,不够深入。如今的食品问题,归根结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问题。影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够彻底,却幻想以有机产品理论来化解其根本矛盾,这无疑是新的障眼法的诞生。
      • 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使毒食物成为了最严峻的全球化问题。当你知道美国90%以上的鸡是抗生素养大,牛都携带超量大肠杆菌,每年都在爆发食品瘟疫的时候,你又会做什么?最多感慨个两三天,又会走进麦当劳去买汉堡和鸡翅了。
      • 现在别吃大豆油了,我在网上查了下中国市面上的大豆油基本都是转基因的,只有东北有93牌的大豆油是非转基因,且只在东北自产自销,而且听说被转基因油挤的也快开不下去了。。。目前倒没听说花生油有非转基因,改吃花生油吧,贵点就贵点。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毒药
      • 理想者的呓语。良心怎么敌得过利益?
      • 可怕的真相
      • 最应拍出这部纪录片的是中国
      • 玉米``
      • 说服力在哪?
      • 我们有理由了解真相
      • 一阵阵吐意涌上心头
      • 好肥的鸡!
    • 豆瓣 8.0 IMDB 6.9 正片
      Page One: Inside the New York Times
      2011
      剧情片
      美国

      头版内幕

      Page One: Inside the New York Time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内容很一般,都是老生常谈,但看到传说中的《纽约时报》还是让人振奋不已,and it's great to finally put faces to names
      • 第27届圣丹斯电影节纪录片入围 结构略显松散 纸媒需要适应这个世界 但愿纽约时报不倒
      • David Carr真有范儿呀……片子本身可以给三星吧。
      • 始终相信媒体业本身并不会消亡——只要内容存在,对内容的分析报道就必须存在。改变的是将内容带给读者的媒体形式和途径。对新形式的把握和经营模式的相应改变是新媒体存活的关键。纪录片本身也以报道为主,自身观点较为隐蔽,组织结构过于松散。
    • IMDB 7.1 全集
      Citizen K
      2019
      剧情片
      美国

      公民K

      Citizen K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想起了之前译文纪实的《寡头》。欲盖弥彰的始终在欲盖弥彰,控诉的也不断在控诉,这种隔空“怼了个寂寞”的对话这几年确实看多了。值得肯定的是,Alex在呈现Mikhail的故事结构十分清晰,甚至超过了他本人在镜头的言语和表现。
      • 可以看到政治与经济交接的复杂关系:从早期Khodorkovsky一幅正统资本主义剥削财产创造着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财富,到政治受创接受了腐败系统下的洗礼,现在将与政权斗争抬高到民主的名号下变成私仇般的一生追求……可以一睹打着民主开放旗号下的人一样有复杂的私利暗潮涌动,同时集权主义如何利用媒体操纵百姓,俄罗斯离言论自由开放还有很远的道路
      • 从休克疗法中捞金的俄罗斯石油寡头,曾经玩弄选举制把叶利钦送上总统宝座,结果因为叫板普京而入狱十年。——本质上是钱和权的斗争(钱想变成权),却非要用民主来当遮羞布,俨然忘了当初是谁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好在作为曾经的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不缺钱,还可以资助拍摄这样一部屁股歪上天的纪录片~~~
      • 2019秋 @Curzon Mayfair, London;【2019伦敦电影节】
      • TIFF
      • “It’s hard for me to understand why Khodorkovsky was still smiling.”
      • 这部看着蛮有感觉的
      • LFF
      • 反普金政治宣传片。知道了一些不知道的东西也算有趣,另外权力金钱斗争,上面搞你私人企业家的方式,真是既视感啊🤷‍♀️
      • 非黑即白,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越来越不喜欢alex gibney了
      • 反而觉得普京能够放过他很心大。 前面好行 后面就觉得是政治宣传了。 总而言之 在牢里呆过十年的人 能chill的说朝前看,不是一般人
      • 战斗民族看来也有败犬跑到国外当网红的呀
      • A well crafted propaganda funded by Putin's opponent
      • 前面的内容跟vlast和khodorkovsky差不多 后面越来越像propaganda 配合这时间点感觉就是为了影射trump 虽然导演坚称片子没拿小霍一分钱
      • average western perspective, 挖得不深但propaganda不至于也没看出屁股哪歪了。renationalization,election theater,oligarch 2.0,傻蛋gru特工,无中生有的罪行和审判,都是新世纪俄国常态,mbk的案子只是开始。03年跟秃子别苗头不知道啥动机,蹲了10年出来确实是不一样的一个人。特别爱看他为兄弟节食抗议的那几段。另外第一次听涅姆佐夫讲英语,讲得蛮好的
      • 他的笑容,普京的眼神,可怕又神秘。
      • 清楚地讲了一个有趣的、十足俄罗斯的故事。非常感恩能够看到这部,期待很久。很有意思的是,就在看Гражданин Х的半小时前,才认识了一位阿塞拜疆女士。她听说我要去看一部关于Ходорковский的纪录片非常激动,连声称赞Х是liberal典范、俄罗斯(本有的)改革希望,并痛骂普京。
    • 豆瓣 8.4 IMDB 8 HD中字
      The Corporation
      2003
      纪录片
      加拿大

      大企业

      The Corporation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原来资本主义还是不如共产主义,共产主义顶多把人都折腾死,把地球留下;资本主义最后能把地球折腾死。
      • 纪录片很难保持中立态度。因为导演在制度外。在制度外我们都可以扮演一个好人的角色。而在邪恶的制度内我们都很难避免变成怪物。这正是贪婪的力量。
      • a corporation as a legal person -> John Rockfeller, Henry Ford, J P Morgan... ->the insane generation ->new mode high-end corp. running
      • 希望我们不必在多年之后被迫拍这种教育片 虽然那也许就是査建英说的“好好儿(按:不如说乖乖儿)当左派”
      • 将资源私有化,本质“贪婪”,不顾后果的榨取利润。如果有天地球走向末日,那是自私的人类咎由自取的~!!
      • 提供了详实的信息,改变了我的旧有认识。引人深思。
      • 五星给的是拍摄手法,并不代表认同提出的所有论点。反而越看越觉矛盾,左右皆是,左右皆不是,如何是好?人的生存注定以毁灭为代价,错不在企业。此刻,我想到了周伯通的左右互搏术。PS:居然在此看到了Naomi Klein本尊,小小shock
      • not until enviromental conditions become commodities themselves...
      • 很不错。导演应该是左派人士,字里行间对公有制企业还是颇为欣赏的。 一句话概括这个片子,大概可以用马克思的话: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居然是十五年前的片子,那时候大概没人想到今日FAANG/BAT这样的巨头已延伸到生活的每个角落,真正地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品牌操控心智,资本主义操纵政局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只要想到我们蝼蚁般的一生会在为企业雇主打工,为收税的政府打工,再被消费主义挖空钱包的循环中度过,才真是细思甚恐。 谷歌的不作恶,以为是基本要求,滴滴等事件后,发现这已经是垄断型企业的最高道德标准。
      • 1.最邪恶的Corporation无疑是军火、石油以及金融集团,片子没有涉及太多(也许是因为再讲它们就太陈词滥调了);2.环保是另一件事;3.我不相信Corporation、Government,我也不相信什么“People”;4.里面有两个“本阵营”受访嘉宾说话像弱智;5.女旁白那种有点indifferent的声音十分舒服,太舒服了。
      • institutionalization能用人的道德范畴来衡量么?看到Interface的CEO动情的说我们都是plunder时觉得他们的反思至少证明体制的希望还在,人类文明还不至于栽在企业手里
      • 每次看这种纪录片,我都有种警觉感。我知道它在说什么,我也知道我照样应该做什么。制度总是有彼端的,关键是这个制度有没有能力自我完善。
      • 所有人都不应错过的一课!
      • 商業/社會/制度;Money fucking talks! They are not gonna do anything political after watching these thought-provoking docs.
      • 做了一堆采访,给了一些信息,但没有非常强批判性的观点,更不用说解决方案。即使从纪录片来看也只是中规中矩。
      • 为神马文明都是负面的
      • 全自动资本主义,can't live with them cant live without them?
      • for profit, or NPO, all bullshit. what is the corporation originally, and what do you do as a HUMAN being in it?
      • 没有英文字母,信息量大。片中有英文内容的则没有中文翻译,够难全懂的了。不过还有有点意思的。
    • 豆瓣 9.0 IMDB 8.2 HD
      HyperNormalisation
      2016
      纪录片
      英国

      超正常化

      HyperNormalisation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信息量巨大,记录一下首要感受:1、整个政治体系都在遵循基辛格的认知管理理论,即让世界和信息变得简单化一元论,因为复杂、深刻、真实的信息会动摇统治,也就是民众只要变得头脑简单即可方便统治;2、50年政治发展历程,因为互联网的出现,power从强迫民众去接受信息,到说民众接收到的只有自己想听的,本质上是认知管理的进化;3、为什么没有China?因为本片的全球话题,C在其中确实没有多大作用,前半部分我国没有参与到全球化,后半部分我国的互联网认知管理也就是墙只针对国内,对外界的影响也不大;4、power从政治集团移交给金融集团再到政治、金融、科技集团联合统治,这个历程有趣点在于国内和国外在所有制上的巨大的区别,所以如果拍国内,一定单独的一部纪录片才能讲清楚;5、威廉·吉布森的书要看起来了
      • 纽约·大马士革四十年双城记。卡扎菲为卖绿皮书,真是什么锅都敢背。三提特朗普,一为经济危机,致富;一为赌场衰败,破产;一为美国大选,获胜。苏尔科夫,普京背后的男人。什叶派首创Sucide bombing。
      • m21201:统计学下智能伪世界,对一部分人而言是抽象的冥界,对一部分人而言是可以建立乌托邦的贝叶斯理性主体/新寄托,同时伪世界的趋向蛊惑成为新工具;zhengz与金融相互绑架,Kissinger的权力制衡影响中东和平,叙利亚阿萨德联合霍梅尼组织ren弹赶走美,利比亚卡扎菲成为英美认知管理的新”英雄“及新工具;苏尔科夫带来操控,更重要的是破坏感知,带来不能确定事实的迷惑。搅局者并非要赢得战争,而是利用矛盾来创造恒定;伊斯兰新思想家苏里,就像古希腊伯里克利指导雅典非正面对抗斯巴达一样,告诫不能像laden正面对抗,需要小规模、随机对抗带来新恐怖。纪录片有些混乱,对伪世界和zz戏剧化的解读带来思考。
      • 倾向于简化思考和解决事情,危机常常在几十年后爆炸;没人知道事实是什么,“利用矛盾来创造一个恒定的状态”,“利用恐惧让世界变得戏剧化”。挺散乱的,阴谋论意味很浓。其实里边提到很多没想到会发生的事情,说不定只是和混沌现象有关?头脑简单的人看不清世界的虚实,所以看不到的现实事务,分不清轻重缓急。……最后能控制的,只剩自己的身体?(这个都很难)
      • Read a good book, turn off the lights and go to sleep.
      • another ambitious Curtis essay on media exposing how modern politics & ideology becomes what it is now through the technological and artificial manipulation of perception
      • 不是我所需要的信息。乌尔里奇贝克,安东尼吉登斯,以及苏尔科夫。奇爱博士,潜行者。1.1975年的纽约和大马士革2.苏联,超正常化,路边野餐3.可怜人的原子弹4.网络空间→新乌托邦空想主义,网络是LSD的替代品5.上校,卡扎菲6.UFO,认知管理7.阿拉丁,伊丽莎8.柏木绍夫,人肉炸弹9.一个没有权力的世界。
      • BBC这部纪录片野心很大,以近四十年的世界格局来反映尚未完全走出现代性困境的人类所面对的后现代性困境。旧权力结构和管理模式所带来的去个性化让个人主义呼求与日俱增,种种权威因为权力形式与施受模式在不断迅速重构与解构中因此变得不再具有公信力。网络平台作为无政府主义平权试验场开始爆炸性发展,但现实与真相也正因为这成为诱导人们价值观和思考方式新工具的种种网络景观而被虚化并逐渐可被操作和塑造。政治成为了由谎言堆砌的作秀和以操控舆论并激发人们潜在暴力性的去道德式活动。而人类历史经验也正逐渐与新事物的发展模式脱钩,日渐增多的人类行为形式和欲求种类在尚未被系统性提出与建立的新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之中,让整个世界正在走向不可预测的境地。人类自身则正毫无知觉地在自己给自己创造的梦境中完成一场不计后果的全球性狂欢。
      • “资本的逻辑是合理的” ”想象的共同体建立在想象的敌人之上” “媒介、技术是有主观性的” 一部系统化的”小“报新闻
      • 为什么没有中国
      • 本来以为看不下去,结果居然兴致勃勃地看完了!看来何止国际局势是这样,我看个纪录片也一样呀!
      • 米国的金融萧条是大鳄们背地里的又一轮收割;叙利亚的内政斗争;真实的巴以冲突可不像bx金刚里描绘的巷战那么轻松;利比亚的民主斗士并不是米国乖乖的傀儡;频发的UFO大概率是美军在试验自家的新战机。我们眼中的超常现象多是政商大腕兜里再正常不过的手牌
      • 一种观看视角:分析了从70年代起美国和中东的关系的演变,互联网的发展等等,我们的世界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模样的。 强烈推荐给所有人,太好看且容易看的纪录片。
      • 极强的导演意志主导着全片。影像,无论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在Curtis手中都成了价值等同的提线木偶,彼此纠缠,直至真假难辨。尽管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但很难说本片的论证方式是令人信服的。它抛出的结论之密集,之干脆,之迅速,让人在焦虑没有看到事件全貌的同时,又不得不跟随导演的思路前进。在展示混沌的同时,又向芸芸众生展示了自己披荆斩棘的姿态——这何尝不是精英主义的自大说教?
      • 厉害。。。
      • 这也是简化现实的一个版本吗?但是剪辑真的挺有趣的,图像比旁白说得多
      • 2016.11.08 Trump时代元年之前传
      • 用了旁白没那么酷了,但一阵见血尖锐更胜以往。
      • WE ARE THE _____ ! ! ? ?
      • 结论大体上认同,但论证方式还是有些可疑,尤其是对小说、电影特别是脱口秀片段的援引。印象较深的是1.被称为“灰衣主教”的俄罗斯现行政体的总设计师苏尔科夫提出的“感知管理”,即旨在通过一系列自相矛盾的政策来搅乱人们的认知,逼迫人们承认自己的无知,从而退出公共空间的执政理念,而这一理念在本片导演看来,已成为全球政客的共识;2.该片将社交媒体的兴起看作是六七十年代LSD热的赛博式延续,并且不无敏锐地指出自由主义者如今将互联网视为他们的主要战场,却没想到,正如有关研究指出的那样,Angry people click more,他们的愤怒最终只是化作支撑互联网经济的燃料,而后者恰恰是他们所反对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