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分。冲有想法的声效设计还是给到4星,在影院播的话会成为“音响的试金石”之作。《麦克白》本就是“各路导演神仙斗法”的作品,相较而言其实整体排的简约,质感有点像法伯×罗南那版,文本、表演、舞台设计都完全服务“沉浸式声场”的构思,筑构“麦克白脑内小剧场”的新奇感足够观众撑过大半场的时间。总觉得大提提没那么合适麦克白(最后战争夺过对手的剑时一闪而过的喜悦才让我惊呼“这才是他嘛”),是少了点狠劲儿、多了些脆弱、癫狂的演绎。 |
|
好无聊 差评… |
|
cineville 536 @FilmHallen 英字 不喜欢麦克白但愿意偏爱一些演员,谁知这版非常惊艳比去年拉叔那部高出几个档次,无论演员表现、舞台设计还是苏格兰的苍凉。the extinguishment, the myth of the self-fulfilling |
|
在真的很喜欢dtt的基础之上也没办法否认他标志性的神经质演法确实不是照搬到每一个作品里都能让我消化良好,每到特定expressive阶段语音表情神态同时可以看见好多角色的影子,于是意识到喜欢他的理由现也成了我犹豫的原因,他戏路要是因此受阻也是很无奈。反观cush jumbo的角色发展拿捏微妙,顺利把这一戏剧史上的经典棘手角色摘下。
制作方面很用力,观众三面环绕正方形舞台,极简道具服设,玻璃廊制造空间纵深,中间穿插一个小的插科打诨算是intermission接着无缝链接回到剧情,最后的林中光束是有记忆点的造景。散场后一个老奶奶说她看过需要戴耳机的现场版,这个录播版丢了好多音效,略遗憾。另外我太久没搞莎翁句法生疏了,对白有时跟不太上,有待他日复健。 |
|
非常紧凑且影视语言的一版,编排的紧凑想起抖森那版科利奥兰纳斯。大提提演得太好了但是麦克白夫人和(尤其是)麦克德夫不太行(。 几乎看点都在大提提身上了以致于非常共情麦克白。最后是很大胆的解读了。史上最共情麦克白的一次。 |
|
呜呜呜。我要看。
3.16.成都
观众席还有一位蓝毛(笑死了蓝毛看蓝毛)
居然还有没素质的家长带小孩来看。来看麦克白?!也太缺德,小孩没看多久就被血腥的画面吓到了呵呵()
舞台挺小的,演员还各自串,很有意思。
这版卡司其实有点奇怪LOL,不是很贴。现代改编版💦算了体谅一下。
服化道还很幻视秋衣💦💦💦
不过舞台效果很好👀
中间互动实在是我c恶俗啊(这很莎士比亚)
提子带着皇冠的好几幕串戏哈姆雷特👁👁👁笑死了。哎呀dtt,嬷一下😋
哎哎哎,这个monologue听得爽爽的👉👈中间那个女巫低语好帅啊。你莎太会写了😋😋😋
苏格兰口音听着爽爽的。就是这个熟悉的苏格兰小尖嗓
是看的第二版麦克白了。下个月还能去重庆看,实在爽啊呵呵呵
国王儿子演技确实有点。
二刷评论放不下了 |
|
3.5星,除了声效和DTT外比较“简介”(平庸/肤浅)的一版,回来才发现是Pi的导演,那就情理之中了…… |
|
应该是看过的几个版本中,时长最短的一部;它会更加接近于一部电影(Justin Kruzel十年前的那版居然也是极为相近的113分钟),连带当中的镜头表达以及视角切换都很像,讲述相当高效也很精干。至于现场戴着的耳机所提供的另重感受以及中段“打破墙”开始与观众建立的交流,也必然是翻新经典后值得肯定的创意。感觉Cush登场的段落也有些短,David也没“演够”的样子;但两人都有很好的状态。 |
|
应该是看的第7个版本的麦克白了,我也没想到这部居然是我看的最多的莎剧。大提提这部是继那年RSC版本之后我最喜欢的版本了。极简的舞台设计,一方纯白的舞台,演员的衣服也是黑白灰三色的,这样的设计让人更专注于演员本身的表演。甚至三姐妹都只是声音出演,还有存在于麦克白视角里的幻象也没有实物出现,这是不同于其他版本的表现。而且大家都穿着苏格兰kilt,苏格兰含量很高,BGM还有苏格兰风笛。纯碎的的光影和烟雾再加上音乐营造出来的氛围神秘感十足。并且这一版的故事也极简于主线,时长114分钟,也没有之前看那些版本时候的坐立难安感。 |
|
David Tennant还挺让人惊喜的,是一种很低调的表演,整体的美术也趋于极简,但是反而让人更关注文本本身的魅力。 |
|
3.22新现场 与之前看的更现代的象征主义戏剧表演方式很不一样。这版的对话和独白更加自然主义,麦克白是外化的神经质和虚张声势,结合极简的布景和服饰,这就像是身边会发生的事情,但说得不好听就是缺少了历史感和宿命感。从忠臣到弑君者的人物转变,善与恶的挣扎很突然(且开篇也没有建立好人物形象),高潮段得知三女巫预言真相时也有点仓促。声音设计超好,三女巫的两次预言超好,三女巫就应该是来去无影,没有实体的。麦克白看到幻象后的癫狂也特别好。另外要吐槽摄录为什么要拍人物大特写…这是戏剧不是电影!太出戏了!总体而言是一个好作品,看完了整个人虚脱了,动弹不得…. |
|
算是第一遍完整看过的麦克白!感谢DTT和Lucca小姐姐!这一版的舞台、声音、服装、灯光设计非常灵,简洁又冲击性强。另,托这部戏的福,第一次跟某人深入的了解了英国中学学段语文教学的文本和形式——太厉害了。如果有好好学习的话,文本精读、思辨、表达、欣赏能力都会在很小的年纪就开始接受系统的训练。到大学、研究生阶段的seminar类课程就完全不陌生并能最大程度获益啊。 |
|
这一版的舞台设计很有意思,一切浓缩于方寸之间。大提提的演技自不必说,麦克白夫人居然是《傲骨贤妻》《傲骨之战》里那个拉美裔律师,原来不知道她也演舞台剧呢。 |
|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今天看完大提提版的麦克白我由衷的感受到一千个人也有一千个麦克白。当然呈现出这种效果的无疑是莎翁不朽的剧本魔力:他搭建了一个经典故事,经得住四百年来被一次次的演绎。
要说最佳那无疑是X教授版的麦克白。用电影的拍摄视角来呈现出话剧现场的张力。并且两位主角可以说是实力相当,那种互相成就再互相溺死的纠缠感并没有因为年纪差距而不适。 而大提提版让我产生了一骨子“廉价感”。他的表演方式很古典,神经质的状态很符合莎翁戏的调性,但他就是一个窃取皇冠的小丑,没有给文本赋予厚重感。最新版的麦克白舞美简单但高级,视觉语言很强。可Rory版的那个巨大的斜着的舞台也很让人过目难忘。总之图一这版3分,可以看。大提提的眼睛很魅惑盯着看会忘记自己在干嘛
|
|
编排到舞美到机位服化道全方位拉垮,学院期中作业水平💩 |
|
2025.3.29 又一版大卫·田纳特的《麦克白》,这么熟悉的剧本是时候用极简舞台,极简的模式来表达一次,114分钟刚刚好。 |
|
整体很舒服,有点像看一部兰姆姐弟版的莎士比亚,老实地(而不是颠覆地)忠实于原著;
麦克白夫人演得太棒了;
极简的舞台和调度在前半场非常过瘾,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但到后半场就讲得“实”了,使这个“极简”和原版一比有了种低配的感觉,也许更有限的感官和叙事(而不是这种全方位的传统讲述)更适合它的体量。
观于小西天资料馆,总算看了部25年的新戏!现在忍不住想看科恩兄弟版的《麦克白的悲剧》了。 |
|
拉二版去年刚看完NTL 今年DT版纯纯“Scottish play”就来了 Macbeth终于可以一口苏格兰腔了 Lady Macduff全场力压 Malcome这位trans演员还是太年轻太小只了 极简的服化道要求极强的表现力 稍微差一点就会露怯 全场整体舞台表现 台词功底 打破第四面墙什么的的确很出彩 但是后半程真的是犯困 花式犯困 同场local的爷爷奶奶们睡了一片 大概是TS后遗症 DT就是全程高能输出 不让观众放松一点 到后面的时候观感已经近乎麻木了 就盼着赶快结束… |
|
@曹禺剧场 |
|
这个年纪还能演技更进一步,带英劳模 |
|
#资料馆#英国魅魔大提提,我好想面对面像麦克德夫一样刺杀你,看你在我面前流血……1.男女主实在选得都太优秀了以至于可以忽略麦克白夫人塑造上的些许短缺,还原度极高的水准上乘之作,看演员们清晰可见的唾沫真是不由得肃然起敬。2.用环形剧场把声效和站位发挥到极致,三位女巫的戏真是鬼气森森啊,肢体语言上的夸张型展开同样是该夸的妙笔。3.打破第四面墙的段落实在太好笑了,令人在悲剧的调性里分分钟出戏,仿佛在看撒旦扮演小丑的荒诞剧,这种反差感总让我无比着迷。4.将原著里若隐若现的生殖焦虑之隐喻扩大和发挥到新极致和几处明显重回母体的质感好。5.高燃的决斗和悲切的麦克白夫人梦游段落。6.结尾处升起的绿色和新希望。7.最为孤寂、凄凉的一段Tomorrow独白,仿佛沉默在尖叫,暴力的人生以暴力终结。(8.5/10) |
|
虽然是为了DT来看但没想到只有DT能看。两个小时不到的莎剧都能犯困到这种程度就不是我的问题了,ensemble基本没太撑起来,舞台选择极简风格之后就只有sound design有点意思,抓着这一点让观众戴耳机来营销也算扬长避短。中途插个打破第四面墙的互动也是莫名其妙,seyton是很适合拿来发挥的角色但很明显这里是玩脱了…当时没抢到站票就去看了动机与提示没想到也是天意如此。 |
|
现代解读。演员的表演很好,声光配合成心理悬疑剧。淡化了赫卡忒三女巫的实体,比起暴君,大卫田的麦克白更像一个偏执的精神病人,一个自我厌恶的男人。“但我心里全是恶毒,亲爱的”,泛白光的舞台像透析镜或者解剖台。夫妇的关系也很好品,导演和演员共同回答了一个问题:人能否驾驭恶。自以为透析了人性于是率先让自己成为恶魔,直到发现恶的存在比理性更为久远、其力量大于自己所能掌控的一切,人最终成为恶的奴役,死亡成为解药,“她早晚都是要死的”。 |
|
我推五十三岁仍然美貌
洗完脸之后顺手擦地 谢幕小心地跳来跳去不踩到血浆 好乖
knock knock笑话确实莫名其妙( |
|
没想到这么快就看到DTT这版了,也是第一次看戏剧版的麦克白,中间插入与观众互动的knock knock笑话 |
|
和NTLive一样~特写!太电影🎬Macbeth,sleep no more;忠诚的人吊死背叛的人?那背叛的人太老实了吧,这个世界上出尔反尔的人一定比忠诚的人多;虽然没有🎧但沉浸式体验的音乐音效极佳,但“子孙后代当国王”预言没实现? |
|
大提提加一星,小孩加一星,拍玻璃加一星。。。 |
|
4.0。 |
|
非常有创意的一版,声效和舞台的魅力充分展现,打破第四面墙也是不错的调和节奏的方法。dtt应该是目前个人最喜欢的麦克白 |
|
国内首映,看得好过瘾!简练但不失想法的舞台设计,自带情感冲击力的3D音效(夸一下蓓蕾的音响,很还原现场感)。DT这个造型好帅啊好辣啊…倒在地上时从苏格兰裙下蔓延开的血像月经)以及这次能明显感受到他演技的短板,演的是麦克白却看到了很多角色的影子 |
|
声境是一个亮点,苏格兰味儿甚足,麦克白和夫人之间没有化学反应还是挺有问题的 |
|
ntlive里难得不太喜欢的作品….. 极简舞台 看完最重要学灯光 |
|
差劲的ensemble演出,男女主的关系细节做得几近于无,中间过场戏安排standup不知意欲何为。全程入戏出戏入戏出戏,看不出剧中人拿下苏格兰的野心,只能看到导演想拿奖的野心,但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悲剧都没做明白呢就别想着平衡悲喜剧了... 最后一幕的决斗全场笑出声,这应该吗?P.S. 声音设计确实叫人耳目一新,DTT“喧嚣与躁动”的独白值回票价。 |
|
没有伦敦腔,不习惯的语感配上莎士比亚式的台词,总体感受是英语听力直线下降的煎熬。
这个版本也就专属影像了吧,各种怼脸近景。一人多角色出场,混战也有点混乱。 |
|
一方纯白的舞台,到了最后还是染上了血迹。声效设计非常加分呀,女巫出现的部分很棒,氛围感拉满,真希望戴上耳机来欣赏。特写很多,偏影视语言,适合这部剧。但是整体故事线比较零碎,场景也单一得多,感觉不算太吸引人。整体给7.5吧。2025.4.5 中间影院 |
|
很紧凑的一版,几处剧情都做了裁剪,小剧场时装改编还是看出了些新意,尤其是前半部分,打破第四面墙的部分略显突兀,整体感觉是近几年影像化的几个版本里最喜欢的 |
|
#2025.3.15开元大剧院# 粗略算了一下,这是跟着NTLive看的第5还是第6个《麦克白》了?谁能想到,这群英国人近十年最爱的莎剧居然是这一出?可惜私以为最好的还是2013肯爵爷的版本?这版的创新在于极简的舞台和服装,还有玻璃罩耳机和时不时打破的第四堵墙,上次舞台这么干净还是马老师的桥景。 |
|
是人实现命运,还是命运实现人? |
|
很有新意的声效设计,有些时候感觉dtt就在耳边喷口水()。大家的苏格兰裙太好看了。 |
|
3.5 原本严谨的戏剧台词像黄油一样在极度生活化的演绎中融化,非常能感受到这似乎不是莎翁悲剧角色而是我能熟知的“生活中的人”的一种呈现,非常喜欢dtt对tomorrow这段名台词的演绎,饱含感情,和夫人的关系也是我看过的版本里最有情与爱的一版。不过改编的节奏过于急促,居然两个小时就看完了。很多动机转化得不够明确。 |
|
前半场太棒了,表现形式大胆而且富有创意,麦克白夫人的表演比DTT还让人惊喜,相比之下后半场微微乏力 |
|
摄影组+剪辑太强大了,多机位但是一条到底,竟能抓住每一个步步惊心的瞬间。CJ的麦克白夫人全程差口气,但是想想Macbeth(DTT用隐形镜片表演)、Duncan和Banquo三人被诠释得如此完美也就算了。Macbeth shalt sleep no moreeeee! DTT的 Tomorrow, tomorrow, tomorrow 是我假想自己采用 “beyond the grave”方式说那段念白会是的样子 - 这部如此大方地给了这么一个属于演员的一个freebie,作为观众我表示感谢。 |
|
250301蓓蕾新现场 虽然我在整个氛围最故弄玄虚的“第二次质问女巫预言”环节毫无预兆地在一片血雾里睡过去了,而且这版省略了太多“细枝末节”,快进式的叙事让很多情节过于跳跃,人物塑造和性情转变的缓冲略显突兀,对初次接触故事的观众可能不太友好,但我还是推荐。
这版比较有意思的设计:纯白极简的长方形四面台+环绕玻璃围廊(结尾再次弑君后的光照丛林镜像称得上生机勃勃),麦克白和麦克白夫人会瞪视镜头向观者剖白心迹,三女巫只有迷雾没有实体,频繁出现的前景叠近景特写镜头(比如:麦克白看着王子们商量逃跑路线、班柯之子在密谋弑君一幕在背景里猛敲玻璃门、麦克白背后的玻璃长廊内是麦克达夫抛弃的妻子和儿子在畅想未来)……
演员都演得很好,毫无疑问,看门人再次负责了搞笑环节,还调侃了观众,还是好玩的。 |
|
西方社会限制权力的先驱之作,从诱惑、堕落到毁灭,指向暗黑的雄心最终还是得面对来自天使的挑战。对于理解人性的复杂性还是值得一看,极致简约的舞台设计也对演员的演技和创造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
舞台设计挺喜欢的,提提也还是宝刀不老,但整体有点普通。 |
|
舞台三面近距离面对观众,极简的舞台设计得到高效利用,音乐和灯光的确帮助营造了阴森恐怖氛围,麦克白表演是十足的,其他演员由于改编戏份呈现有不同程度的削弱,马尔科姆的选角不好啊,表演接不住,体态尤其脖颈前倾有点厉害。3.5星。 |
|
所谓命运,不过是自己一步一步的选择 |
|
我的第12个献给麦克白的两小时。虽然这次在影院而不是剧院但结束后也想起立鼓掌大喊bravo!!大卫甜这么好的演员愿意一直在戏剧舞台上发光发热真是作为观众的我的幸运。 |
|
too predictable |
|
难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