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馆2013.3.13.7pm 李香君御殿骂君(还包括宰相将军)、柳如是投湖自尽(骂钱谦益)、董小宛骂洪承畴(最早骂过阮大铖)几场都太漂亮了。唱“秦淮好”与冒辟疆苏州相会,紫禁城隔帘诊断再会也极动人。影片融戏曲程式和电影式对白于一炉,简洁而富于史诗感。又一部让我感到“来到世上赚到了”的作品。 |
|
夏梦第一次出场的时候,那个美得呀!真是让人眼酸心热……其实李香君的演员单看也挺漂亮的,但是往夏梦旁边一站,完全小丫环。 |
|
国难当头,一众男人还不如风尘女子有胆识气魄,这就正如花蕊夫人所说,“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故事方面拖得太长,表演布景调度还有戏曲的痕迹,夏梦古装无论正气怒斥还是娇笑调侃都很美。 |
|
席间一面,眉眼魂魄勾连,就认定一生追随,经过种种不遇,等得秦淮衰败了,终于在寻春路上等来第二次会面,两情相悦立刻洞房花烛托付终身,但又是战乱奔波拆散,又是等待,终于等到相见也就是诀别。。这人生,总在等待和离别中凋落了。。冒辟疆即便是风流至极,也算她空抛了青春。。 |
|
想起来这部也看过 |
|
绝代佳人 电影资料馆 |
|
資料館。絕代佳人夏夢。其他都是浮雲。 |
|
我的夏梦真美,哦不,我们家老金的夏梦真美。。。可,这部戏里的夏梦为什么就那么像乐蒂呢。 |
|
秦淮八艳(董小宛、陈圆圆、李香君、柳如是、马湘兰、卞玉京、顾横波、寇白门) |
|
1,”—我终于找到你了—我终于等到你了“2,隔帘问诊一幕真动人3,董小宛是个极富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毒舌妇4,夏梦真美!!!! |
|
电影不光是电影。 |
|
戏曲调调解决了很多合理性的问题,巧合用得太多,不过也算说得过去。隔帘问诊那段真是感人,手一抖就四星了。平心而论,这片儿太正,朱石麟不算擅长;但他处理成折子戏的时候,某几个大场还是颇见风范。定场诗和赞诗合唱真不错。 |
|
舞台范儿,戏曲范儿,生硬,戾气,憋着一股劲儿想教训你。夏梦美。 |
|
虽然同样是瞎胡乱编但是长城电影公司拍的是家国情怀。差不多同年代另一边拍的深宫怨也是董小宛拍的却是宫闱密史,风花雪月。这就叫格局 |
|
居然是彩色的!太精美了!夏梦的古装及男人扮相实在是太惊艳了,美得我心惊肉跳,周围口水声不断。袅娜的步态和戏曲式的演法也跟以往有所不同。跟她搭戏的果真一水帅哥。镜头运动胸有成竹,特写会推进给人视觉冲击,鲍方演的中军小睡一段调度很好。场面细致衣着华丽,节奏尚算紧凑,人物形象较为立体。 |
|
太難看啦,看到95分鐘退場跑出去吃蟹黃豆腐紙火鍋啦。不過夏夢真是...董小姐,你嘴角向上的時候很美,就像秦淮河裏流淌的水 |
|
看过的第三部朱石鳞,是爱情故事也是家国情怀,布景很用心思。当时代的主要人物都出场了,但是人物都相对扁平些,那个时代其实是非常惨烈的。董小宛与冒辟疆的爱情表现得很美好,几年之后的思念相见与隔帘对谈都让人荡气回肠,夏梦真是美得大气优雅,令人心折。 |
|
我的天。好难看啊。 |
|
左+戲曲范兒。借兒女情長寫家國興亡。 |
|
7.5。底蕴悠美,古色古香。朱石麟的美术底子很好,也很爱用夏梦呀 |
|
红颜薄命~~小时候在电影院看的~ |
|
三星半。和看过的其他凤凰的朱石麟的片有明显的区别,弱化了剧情的曲折离奇,节奏也慢的惊人.....竟然两个多小时......与那些轻松明快一波三折误会巧合的片比,不知道谁更“朱石麟”一点,哪个才是朱石麟仅仅签名的?对朱石麟做作者研究的话必须艰难的挖掘历史细节。对了清宫秘史还没看... |
|
童年记忆啊,不知为什么记得最清楚的是高远和顺治皇帝。夏梦爱娇的媚态秒杀各种林志铃。华语古装剧情片在六十年代的确达到了一个高峰。 |
|
天真 |
|
官家老爷换了一拨又一拨,不爱听下头反调的毛病从来是一样的 :) 香君姐姐真是人俏曲艳,殿前唱戏一段,顾盼之间,尽在翻白眼。就是可惜托的也不是什么大丈夫。16.12.28 @中国电影资料馆 |
|
绝美的夏梦啊,什么时候能找到这张碟? |
|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
两个小时多,算是超长篇了。民族大义表达得很是到位,几个女流形象深刻,巾帼不让须眉而跃然纸上。就是结尾冒辟疆进宫那一段过于儿戏。清廷可恨,但不是弱智啊! |
|
浩然正气版董小宛、李香君、柳如是。八月十五盒子会。福王听春江花月夜。李香君唱四季歌。隔帘问诊,宫门殉情。阮大铖、洪承畴、顺治。凤凰出品。西瓜视频 |
|
大家都是汉奸为什么钱谦益的气质这么好 |
|
左派政治倾向电影
彩云,柳如是,董小宛以主 |
|
三位奇女子董小宛、李香君、柳如是,对应洪承畴、阮大铖、钱谦益。所谓“气义照耀千古,羞杀须眉汉子”。 |
|
2016-12-28 中国电影资料馆大厅,10元。肖老师秀秀好像也去了吧。为了这个美丽传奇的历史人物而来,奇女子,不过影片么,夏梦还是漂亮的。就是故事的结尾处理很匆匆,也不舒服,还是团圆的结局好。这个董小宛太刚烈了。 |
|
没什么戏剧冲突,平铺直叙,就电影叙事而言,尚一般,是中国典型的古典小说。朱石麟经历过战乱流离,自然有家国天下的情怀,因此对于拍摄这类电影,虽然平实,却情有独钟。 |
|
这剧本真是非常左派。 |
|
真的是在故宫取景! |
|
搜了才知道原来周旋也演过一版。这海报和剧照咋都整成黑白的。。。。。。。 |
|
偶遇一碗药引子。这就续上了。 |
|
隔帘诊病一场委实动情,莫非与昨夜梦境有关。 |
|
女神就是女神! |
|
来瞅瞅金大师的梦中情人 |
|
彩色修复版的也不错 |
|
边打包边刷,这哪里是董小宛的故事,前半部李香君,后半部是理想化的陈圆圆,影梅庵忆语成谶么。夏梦娇憨时大美。整个戏的表演都挺幼稚的,戏曲化蛮重。李香君骂筵时唱的是四季歌的调调,还挺清新的。 |
|
夏梦极美。
戏曲味浓厚,演员唱段走位很有讲究。可惜“戏说”太多。我不能接受钱牧斋不救柳如是转身把丫鬟扶了正,以及,董小宛什么时候还跟皇太极有一段了。 |
|
处处有礼 |
|
董小宛时的夏梦,已经不再美到不可方物,但她的美仍能撑起整部影片。 |
|
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讽刺的是,资产阶级「霸权」贴在「烟花女子」身上的「贱籍」标签她们自己也认可:这是一个喜欢谈论风花雪月,总在玩弄「小玩意」又总在被「文阀恶霸」当作「小玩意」玩弄的「文人墨客」群体。之所以被「权贵」玩弄是因为她们的才艺「作品」总是带有强烈的阶级依附性——总是为资产阶级「绽放」而非人民群众服务的「高雅」民间小调:莫谈国事,且谈风月——说来说去,还是「只在乎小民尊严」那一套。旺福,你懂得这个意思吗?相公,月亮虽然可爱,也别太迟了——你看,编导只是把当代的「主仆」关系换到了明代的「主仆」关系里,再通过光影魔术这些「洋玩意」给演员画上艺妓《董小宛》赵盼儿《柳如是》的皮——让她们借着文艺茶艺手艺发发嗲气怨气脾气而已。之前在《神女》那里谈过「电影」技艺与霸权间的关系,这里不再复议。 |
|
把明末从上到下写的一无是处,倒是商女深知亡国恨,柳如是,董小宛,一个投湖,一个自刎,形成强烈对比,整个电影就像是台上唱的一出戏,戏剧风格浓厚。 |
|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c4MjY3MTAw.html?f=17313810 |
|
夏梦一人即值四星。情绪一直牵引到最后一刻,这是那时编剧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