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想到阪本顺治会玩这种SF童话,故事虽然离奇,但“非现实”的设定看上去是那么现实。团地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不负责任的谣言更是映射了媒体所创造的“表象社会”。阪本顺治虽然看上去玩得很high,但是藤山直美们收放自如的演技有时还是很严肃的诠释了阪本顺治映画世界中的人间哀愁。关西方言最高! |
|
看完发现是SF的时候真觉得中头彩了,发生在破落团地的美好软科幻。在没有生命的团地中走入宇宙的中心,生之欲像百合开放。疲于奔命的每一日里,我们无视自己并他人的痛苦。但是务必睁大眼睛,我们仍然可以相信宇宙最神奇的一面正潜藏在如此无趣的日常下面,在宇宙的那端,我们在爱中相见。 |
|
失独父母的SF童话,关西味糊一脸,居委会老娘舅碎嘴子叨比叨,通过误会设计笑点,爆笑声不绝于耳,结尾哭笑不得,估计旬报十佳有戏。 |
|
中年丧子夫妻的奇妙生活。萌点突出,可剧情实在是莫名其妙。 |
|
科幻电影包装下的家庭温情喜剧。流言蜚语真是传播甚广,哪哪儿都一样,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个失独家庭的缩影,扯出邻里之间的温暖关怀,老戏骨的表演令人难忘。藤山直美唱歌那段 最后相互喊话的桥段都很戳中我。 |
|
藉「团地」这一特殊空间,折射人心民情与社会一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符号,渐成被遗忘的角;张爱玲说“公寓是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难怪宅上三个月自动被视作失踪,社区果真是存放谣言的储物柜;画风几度陡变,脑洞清奇,荒诞可喜之余,不无一丝感伤。 |
|
飞船这样的实体真的有出现的必要吗?完全可以拍成一部实打实软科幻的。科幻部分加剧了团地社群的恐惧发作,但是引发恐惧的是人的消失,外星人和飞船都是后头的激发因素了。我想就算拿掉科幻元素,拍出一部写实的喜剧也是很好的。 |
|
好多年没看阪本顺治,看得我是一愣一愣。比如逆天中药和自家宅遁,长舌妇人组合跟异星人的憋笑流。对“团地”的解读,大概要接上《比海更深》才更有趣。最感动的点,居然是欧巴桑大唱中岛美雪阿姨的《时代》,感觉过去的故事很足的样子。 |
|
年度最佳,最佳。短评这么多人大喊什么鬼,可能我就是外星人吧。纽约场好多老年人看啊,笑得也很开心,感觉很多人不会看到这部片子,真可惜。 |
|
看不上劲儿 |
|
结局脑洞开好大 是团地也是一个小社会 笑点多多有趣有趣 |
|
也是没想到拿了最佳女主,全片水准也就麻麻。导演还是挺幽默的,问他有没有信心拿奖,他干脆利落地回答没有,放完电影站在门口跟大家拍照。以及日影是不是都喜欢高光加蓝,这冷色调真的多看也不舒服。 |
|
脑洞其实有,但对软科幻接受无能,其实更像是一部用荒诞喜剧来折射社会现实的电影,其实剧情如果仔细深思起来非常莫名其妙…… |
|
邻里的人言可畏,即使有科幻的元素,还是略显尴尬啊,看了有点心累 |
|
后面有点脱线了。工桑的角色很搞。没想到是这样的发展啊。导演的冷幽默。 |
|
人物塑造还是比较失败的,力道都被消解在各种家长里短的无聊里。 |
|
匠气有点重,不太明白为什么要打乱叙事。4个月后倒回2个半月前,是从君子的叙事视角回溯,倒叙中又回到全知视角,并穿插人物的主观想象视角,非常出戏 |
|
荒诞又现实。 |
|
女主真的演得很棒!整部片子拍得非常聪明。有点大林宣彦or三木聪的“日常+喜剧+科幻”的灵灵的味道,但又有自己的freshness出来,导演说他喜欢俄罗斯低成本科幻,还问我有木有看过一个电影叫“Bing Za Za”(朦胧印象中的音译),我一脸懵逼…导演果然骨骼清奇… |
|
哈哈哈哈 一部骨骼清奇的电影 老年家庭邻里科幻!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主题曲绕梁久久不散! |
|
你看,还可以以科幻片的名义拍这样的东西! |
|
3.5;第二回看阪本順治的片:第一次是看綁架金大中,這次是看山下玩失蹤。本片不失為失獨老人的科幻之想。片中冷gap和梗勁多之餘還不乏溫情。齋藤工飾演的外星人有點支倉未起隆的感覺。 |
|
三星半,这个脑洞也是有够可以啊!典型日系 |
|
明白了为何要把他跟比海更深对比,相较于比的家庭空间,团地把视野开阔到了整个社区,同样是老人,总感觉坂本顺治的镜头把他们变得更鲜活啊 |
|
划不上的条形码,八卦主妇健身操,想安静待着的后山通往宇宙边缘,前世是蟑螂的老中医并不总在云南,外星友人飞碟降临,时空悖论改变因果……好过瘾的大阪团地科幻~ |
|
脑洞清奇老·中医。 |
|
#SIFF#第八部。金爵的其他片子时间都差不开,无奈之选。但看完直呼幸好其他片子时间都差不开。整个团地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导演在相当合适的时间分别加入了四种不同的电影元素,恰到好处的加入不仅没有使整部片子割裂开,更是把喜剧元素和社会元素的效果放到了最大。两位的演技再加分。 |
|
小伙说自己不是人,大家不相信,当他掀开衣服,却把别人吓晕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4525621 |
|
以团地的衰落对应失独老人的绝望内心,二者的相同之处是都退守到一处无人记得的地界,片中岸部一德妄图通过足不出户来遁入虚无远离是非,却引起另一段误会成了左邻右舍的谈资,这里对于流言蜚语的批判是显而易见的,而那个科幻感十足的收尾则是导演强行植入的善意了,老演员们表现都很稳。 |
|
上海电影节,可惜我旁边一人一直在那欢呼 |
|
这脑洞开得,奇奇怪怪的傻,酸酸甜甜的萌,一会儿是脱力系,一会儿就是SF,“云南,云南”重复了很多遍,笑了,是什么梗,意思是导演来过云南?少子家庭的寂寞,老年光景的孤苦,团地生活的贫乏寡味,其实是被表象藏起来了,讲的还是老无所依吧。 |
|
台词直接提及的“团地房屋是一个个流言箱子”,围绕此观点,保守估计玩了五层嵌套,还是又一部《热带疾病》,《杀戮名单》式二段分裂片,给个最佳导演不过分吧。 |
|
软科幻,清奇,寡。 |
|
强人设+弱世界观的程式化soft SF。表达手法稀松,完全没必要打乱叙事时空,收尾的嵌套结构更是意味不明。内涵也平庸,经不起横向比较,引发的思考蜻蜓点水。最后竟然讨论到物质和意识上面去,遇事不决量子力学也没这么扯淡。其实取材挺典型,对邻里生活的观察很细致。片中设置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且几乎没有开阔空间的取景,团地成为流言蜚语的储物箱,群居的局促不言而喻。强行宏大主题就弱化了精心营造的逼仄氛围。老龄化、少子化就是日本艺术创作绕不开的社会学死结,失独的痛苦通常是内敛的而非外露,应了清治对喜太郎说的“你自己走开就好了”。人如中药,被需要,才重要。生活如团地,久居则钝。许多日剧日影里都有翻垃圾的情节,这反映了对他人私生活的窥探欲以及对不规范行为的制裁欲,是很日本的情绪。ヒナ子演习收银对话这段很好。 |
|
SHIFF竞赛单元的电影,几乎没有人气演员撑场,全靠剧本和老演员飙演技。邻里关系活跃的小区里传出闲言闲语引发的小风波,人言可畏人心难测,幽默与笑点不少,结局脑洞大开,非常有趣的故事,配乐也是亮点。金爵奖最佳女演员:藤山直美;一个鲜活的普通大妈形象。 |
|
至少从语言上,团地人不相信外星人的存在,外星人也不相信时间可以倒流。他们相信的是一种自然的直觉,在电影混乱的编排下,这份直觉被肢解成碎片般的信息和表情,观众看到的是什么,又能相信什么,也都被卷入其中变成了原产品,等待运输。 |
|
前半部看着,是向东亚国家特有的邻里长舌妇文化猛烈开火,后半部突然进入了科幻领域。而且,以我的审美趣味,我觉得这是我近年看过的最牛逼的科幻片。 |
|
阪本顺治这次真是脑洞大开了,故事很有趣。虽然get不到结局什么鬼意思233,但总觉得果然只有日本才有这样的电影的感觉,真好。超喜欢藤山直美和岸部爷爷制作中药药丸那段~ |
|
以为是黑暗残暴系,却把我逗得哈哈大笑,眼泪都要出来了,中间都想给5星了,第二部版本顺治,有趣! |
|
神他妈科幻,简直就是家庭片和脑洞片的乱炖!日本电影的结尾真的很让观众抓耳挠腮啊。。。。。 |
|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
|
堪称小成本电影的大逆袭!“团地”相当于中国90年代批量建设的“筒子楼”小区,居民大多都在附近工作,收入中等,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与国内2010年以后兴建的超高层小区相比,人情味+5,私密性-10。
电影的故事情节全部发生在被形容为“封闭的流言储物箱”的“团地”中。社会人口老龄化、晚年失独家庭、经济不景气等社会问题一幕幕缓缓展开,引人深思;而故事最后却以一种荒诞、科幻的方式结尾,当真是骨骼清奇。感觉上,这其实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借助外星科技的力量进行时空跳跃,一家人最终大团圆的happyend,这个是最好的;但若大团圆的地点依然是在儿子去世之后搬家去的“团地”,则故事结局可以怀疑为失独老人的臆想,这个不开心;或者是平行空间的说;亦或是“莫比乌斯环”的说;此外,还可以参考《我的野野蛮女友》中外星飞碟的说。 |
|
结尾这种处理方式还蛮妙的。 |
|
這裡是流言蜚語的儲物櫃,活著的不是我們的身體,而是意識,進化太快退化也快,人們的慾望與表象社會媒體謠言,躲進中藥的地下,處於森林中的蓋孔下,小飛俠的可能性,外星人軟科幻趣味磨合,時空重新排列組合,新生倒轉,中藥與逝去的兒子,紅月亮太空船,空虛老人,逝去美好,重複對話,攝影擺位佳 |
|
小小团地,芸芸众生。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是非现实的谎言。 |
|
怪里怪气,充斥着带有惊悚和科幻成分的神奇笑点,令人直抠后脑勺。藤山直美演技太好了。 |
|
将亲情与邻里之间的关系,包装进这么一个古怪的形式之中,阪本顺治确实够怪。不过电影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对团地(政府组屋)的描写。处于那么一种邻里关系之中,也真让人绝望的。 |
|
即使结尾有出人意料的情节,但也没什么惊艳的效果。因为本片好看的地方是整体的描绘,虽然是失独老人这样沉重的主题,却用了邻里间的八卦和主人公之间的互动增加了整体的趣味性,让人可以一口气看完。很感动、很惆怅。 |
|
衰败的团地下的失独老人心境 |
|
荒誕與科幻是為慘淡的現實圓一個謊言。不負責任的謠言更是表象社會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