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泽口当时虽然演技不太好,但是颜正在巅峰时期,360度无死角怎么看怎么美,而且逃荒那几场真的是拍出来了什么叫荆钗布裙不掩国色。另,配乐非常好听。 |
|
泽口靖子真是漂亮,称得上国色天香,公司的制片人和同事一直对李香兰不离不弃,现在看来有些不可想象 |
|
曾经,我们也能有气度地拍出《不知其名》和本片!只不过没有播放,剧组见证了当年的大陆实况。开拍一周左右沢口患病返日,还写亲笔信给剧组。通过此剧知道了《行かないで》,那种被巨大的悲怆击中内心的感觉... |
|
《国产007》里周星驰弹钢琴时唱的那首歌叫《李香兰》,其实就是本片的主题曲。相比上户彩的版本,泽口靖子这一版更有史诗感,能让观众强烈感受到主人公在两个祖国之间的左右为难,无法决定时代走向,就只能被时代推着走,而上户彩版里的中国很大程度上只是主角的一个办公地点,并没有让角色融入场景,以致于故事结尾李香兰离开中国时并没有让人有很强烈的感触。要说泽口版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泽口的中文不标准,虽然剧中的很多中国人是日本演员演的、中文也不标准,但李香兰毕竟是一位杰出的华语歌星,这使得剧中过于不标准的中文歌词格外让人出戏。另一个缺点是对李香兰本人刻画得不够深入,她更像是一个时代见证人,故事真正的主角是她遇到的一个个在时代中挣扎的人物。PS:李香兰第一次去日本时,日本官员斥责她的台词,放在今天显得格外的讽刺 |
|
在当时中日关系缓和期,特别是那个特殊事件前拍摄完成,的确是鸿篇巨制~~现在的时代背景不论是演员、主题、台词、中日合作方面都不太可能再做到这种程度~~后来各个版本的李香兰都不如这版经典~~ |
|
五星给泽口,同样的五星给历史解释 |
|
天涯歌女,乱世羁旅,故国两处尽风雨。不知此身何系,也唱流亡曲,也唱海行兮。怀念彼时中日关系蜜月期,能以最真诚的态度,不渲染仇恨,不逃避反思地面对那段历史。登场人物众多,但并不对人物经历做刻意改编以追求故事性的完满与闭合,比如本剧甚至没有一个称得上是男主的角色。稍感遗憾对满映的刻画不如想象中多。因刘呐鸥刺杀的情节补习了何谓软性电影。玉置浩二的神曲《行かないで》竟是本剧的片尾曲。 |
|
可以说是我看过的所有“李香兰”题材中除了纪录片《李香兰:遥远的旅途》以外,最好的一版,情节编排不拖沓,看得出制作用心,配乐又是玉置浩二,泽口靖子确实很贴切,就是日本演员讲国语听起来都很温吞,一听就是异乡人,她的李香兰总是带笑的,不笑的时候神情带着茫然若失的意思,似乎是不想要懂得,宁可顺从(川岛芳子、白光、李明的角色要是是中国人演就好了)虽然也是合拍片,但是在一些演员的选择上不知道为什么会选择日本人来演(后来才发现女朋好是桃子出演x)。选择以她人生当中满洲和上海两个时期来讲,也可以说是看得出制作方在这方面的用心。
没有美化没有煽情没有大改动,整部剧的基调其实就像他们去拍黄河大堤,个人的生命经历颠沛流离,战争中有着想要做点改变想要留住一点什么的人,对于战争的态度也像是火化日本兵的那场戏里的歌声。 |
|
日剧巅峰 |
|
泽口靖子的颜值担得起“战乱红颜”这四个字,尤其是村妇装扮,现场演绎“粗服乱头,不掩国色”;整体算良心大制作,中日合拍,站在相对很客观的历史角度去描绘那个时代,人物群像丰富且复杂,有热爱中国的日本人,也有盲目仇视日本的中国人;山口淑子背负着中日两个名字,时时刻刻陷于身份的危机,挣扎于民族的认同感上,的确是个十分精彩的人物,当然川岛芳子似乎更精彩。美中不足的就是日本演员演中国角色时说的中文口音太重,尤其是菊池桃子,那中文说得忒费劲了,找中国人配音就好了。 |
|
不解释~~~ |
|
童年回忆,泽口靖子绝色佳人 |
|
根据李香兰87年大卖的自传改编,光是沢口靖子那无敌无死角的美貌便足矣撑起四个小时的片子。李香兰本人出镜也是意料之外。那个年代中日双方都足够坦诚,足够大气,拍出了这样一部在今天看来极具争议性质的作品。至于李香兰是否如片中所呈现的那样纯真无知如小白花般呢,从她能死里逃生,返日后影坛政坛双开花的事实来看,应该并非如此。 |
|
奔着玉置浩二的《不要走》找来看的。八十年代末的大制作,明显带有中日友好的时代烙印。阵容强大,泽口靖子风华绝代,李香兰本人出演口述者难得,山田邦子的川岛芳子气场不够。田中邦卫劝说“绕了帝国剧院七圈”的观众“你们这样还像堂堂日本国民吗?”和内田汤姆抢救自杀的甘粕正彦两段让人莞尔。剧本是根据李香兰回忆录改编的,突出了同情中国的无知少女被人利用的一面,但你要说作为在华日侨,从来没有盼望过大东亚共荣圈成真,这我不信。 |
|
童年回忆 |
|
看过 |
|
心目中唯一的李香兰 |
|
我们反抗了战争,却对抗不了一些烂透的和平,别了,20世纪最后的传奇。 |
|
就是前后两编,一共240分钟,没有后面四集吧,泽口靖子是挺好看的但还是没有李香兰本人大气磅礴。发现日本演李香兰都喜欢演员亲自唱,何苦呢,又不是没有原声保留? |
|
影片是1991年CCTV3播的名作,行かないで是张学友名曲之原版,加上沢口靖子此片中的演技,实属一流经典! |
|
玉置浩二的那首歌真好听,泽口靖子非常美呀 |
|
差很多 |
|
泽口靖子比李香兰漂亮 |
|
到现在才知道真有李香兰...汗 |
|
配音听得我风中凌乱!烂渣画质看得我只想骂人! 泽口靖子美SHI了! 故事基本属实至少虚构杜撰的部分没过分的“胡说八道” |
|
前編.fin. |
|
听了关于满映和李香兰的播客,找来这部1989年的中日合拍片看。中日蜜月期拍的片都有很真诚不回避的态度,保持了每个人在时代洪流裹挟下的复杂性而不是简单脸谱化,现在不可能有了。剧里很多地方实景拍摄,那种有点破旧但仍有气势的建筑带来感觉也是影视城无法复制的。四个小时里出现了不少人物,无论中日,单拎出来都可以写一系列论文,更勾起了对这段时期电影史的兴趣。李香兰离开中国也才25岁,回到日本之后也活跃于政坛,绽放着鲜活的生命力,但在中国最红的十几年才是造就了她一生的传奇。当下在异国生活更加和她夹在两种文化之中的inbetweener的心态共情,但当时的战争让这种撕裂感更加尖锐(谁知今后是否也会发展到这一步?)。泽口靖子是几版李香兰里最接近本尊的,目若寒星,是上户彩和堀北真希没有的夺人心魄之美。 |
|
泽口靖子笑起来好甜呀,八千草薰之前给香兰配小青,现在当香兰的妈,真是…… |
|
最动容的段落是李香兰劳军之旅的一晚,听到门外有士兵小声地说有事央求,李因为疑惧而没有开门。结果那个士兵在当晚的反突袭战中死了。李直到老年还历历挂念着,“他想求的究竟是什么事呢?” 其实从中就可以看出李是一个心思深沉,体察人情的女子,并不像影视剧里描绘的那样只是在做身份的选择题而已。传说她年轻时爱恋音乐才子陈歌辛,多年后还向其子打听陈被迫害致死前的情况,却始终对两人情谊不着一字,被别人问起时说“最重要的事情怎么能放在书里呢...”。真是一个让人猜想和敬佩的乱世佳人。 |
|
个人命运在历史长河中多么渺小 |
|
2017.12.3第一次标记想看,2020.2.25在优酷看的前篇,但好像是第二集(2021.12.10重新在优酷看渣画质配音版本。从一开始看,并不是六集版。这天也看了2007年版的开头,就关了,2007年版,实在看不下去)(2023.11.24重新看前篇,看这电影真纠结)2024.10.28看后篇.第690个标记看过 |
|
8.5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
动荡年代个体随波逐流难以自决的人生经历,即便她是闻名两国的明星。或许是改编自李香兰自传的缘故,剧情和角色都近乎白描式的平铺直叙,一众影视圈的工作人员辨识度较低。时年廿四的泽口靖子颜值与演技当属巅峰。 |
|
一口吞了泽口靖子 |
|
君に勧む 更に尽くせ 一杯の酒
西の方 陽関を出ずれば 故人なからん |
|
“再见,我的上海。再见,我的中国。再见,我的李香兰……” |
|
只找到中央台译配的前两集;日本人葬礼唱九一八是怎么回事…… |
|
前半部中文后半部日语 战争下身份的自我怀疑 |
|
一切都在历史中像流星一样逝去,站在北京的城墙上,她是真正的世界公民,也是真的命运的宠儿。当女人不用再做男人的工具,拒绝做男权社会的牺牲品,跨越时代和国界,女性光辉永远闪耀。 |
|
中日蜜月期合拍的,泽口靖子确实比上户彩更适合李香兰,但是一些情节处理还是略有粗糙,和07年版比起来各有千秋。 |
|
沢口靖子确实很美!此片从侧面了解了方面的满洲国。 |
|
完全看不出是89年的制作,在大陆很多地方取景,自传中的心路基本真实的再现了 |
|
不错 |
|
小时候很爱的片子!片尾曲超好听! |
|
上集不错,这种片子以后不会再有了,怀念90年代日中蜜月那个年代。PS:疯子怎么不去跳黄浦江啊 |
|
美人尤物饥荒期的时候遇到了,啊啊啊啊啊啊啊,炸裂 |
|
泽口靖子真不错! |
|
すごい人生だよね |
|
当年的泽口靖子真绝色也,然则剧本真是(平庸且平淡得)一言难尽…原来玉置浩二的行かないで是这个片子里来的呀…… |
|
乱世夹缝中的绝美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