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节奏结构视听几乎全部让位于一串分布不均的点子,天马行空之下几乎无话可说。另外还是建议吃药,对周围人来说极其困扰,道歉用处不大;何况根本不存在道歉。 |
|
天马行空,奇思妙想的双相情感障碍和偏执症电影人在亲戚家完成一部四小时电影的经历。各方面与我共鸣十足,男主令人又爱又恨,药不能停,感觉和我太像了。Pierre Niney小哥可爱死啦!!!!简直和这角色浑然一体!手撰“方法之书”,绿叶小孔当近视镜片,回文结构嵌入动画,突发奇想发明剪辑车,无中生有制作配乐,胆大敢为力邀Sting,庆生放映催眠众客,和制片人骤演惊天枪战,荣当镇长并把小狐狸沙龙搬进现实,首映现场“挖个地洞钻进去”(没有映后交流环节这点戳到我了,是我当导演拍电影我也不想有映后,自己又不是大师,有啥好交流分析的→_→)。肢体交响乐创意和笑料盈满!故事推进普通,陷入爱情更显俗套,居然真的请到Sting本人出演,牛逼!!PS:去年年底放弃了香港法国电影节没中字的放映,今天法国影展在广州家门口的巨幕厅终于看到! |
|
最后一部双周,理应是年度最佳喜剧。展现的并不真的关于一种精神疾病或者某种人类症候,而是电影里应如何逃逸自身和世界的追捕,因此是令人捧腹又宽慰的故事:无论如何背叛世界或被世界背叛,电影总将另辟蹊径。 |
|
什麼是驚喜??什麼是有趣有愛、充滿無限可能的自由快樂的cinema?? |
|
Pierre niney好可爱。 |
|
D+/ 还是挺可爱的,但后半段的节奏不免让人疲乏…… |
|
【香港法国电影节】这个眼高手低的主角未必是导演米歇尔·贡德里本人,但是角色身上流露出过于自我中心、一意孤行、蛮横偏执、控制狂的性格却似乎在影射导演这个职业。最幸运的是,身边要有如此包容的同事与亲人才能造就出一位成功的导演。全片充斥着自恋和自嘲的意味,顺手拈来的生活化情节与主人公飘忽不定的思绪相得益彰。MV画面、动画嵌入、类型突变的情节都是贡德里最擅长用来调动趣味性的手段,相比之下人物关系的刻画却无疾而终,更不必提片名的那本书,最后也不了了之。最惊喜是看到弗朗索瓦茲·勒布伦,继《漩涡》后再见到这位传奇女星的登场。 |
|
感觉有点米歇尔·贡德里半自传的味道。 |
|
这个主角竟然真的不是反面角色,只有白男能有这种pass。该吃药吃药谢谢 |
|
全镇村民看4小的电影,没有比这更催眠的事了。后排笑得真欢乐。尾声阶段进入爱情戏变得有趣起来,可惜戛然而止了。“折磨staff+躁郁+ego”让人如坐针毡,建议导演看看《single8》。【法国电影展映·百丽宫】 |
|
受不了了这个白男发癫就不用付出任何代价还能事业有成抱得美人归的故事 |
|
7.1 在角色设置上一定程度地高于正常的生活,并且那套看似万能与诡辩的方法也一定程度地奏效(比如那场即兴配乐),因此这对于以稍喜剧类型的方式展示一部电影生成的常规现实状态以及它的确能够“将现实轻微带离地面”的功效的展示也就达成了。这也是电影对于缺乏自省能力并且需要治疗的人物产生作用的过程。只不过总得来说,有趣的部分不多。 |
|
3.5 |
|
Toxic导演/上司行动合集。所以该吃药要吃药啊。 |
|
【5】一直不太明白电影到底想讲什么。各种胡诌乱来,到最后15min收尾的枪击和电影节首映以一种极度讽刺的意味才知道这个电影讲的就是乱七八糟的制作本身。其实内容形式更《永安镇故事集》差不多,但就很好笑魏书钧并不能处理成人家法国人这样的幽默,最后是骂行业了。 |
|
患有需要药物治疗的adhd白男惹怒所有帮助他的人还能抱得美人归获得鲜花与掌声,真讽刺 |
|
虚弱的男人电影能少尽少 |
|
3.5 |
|
有时候不得不说,法国这个社会女的真的很爱男的 |
|
7.0。看簡介便可推知劇情結構。借助預先設置的狂躁症和偏執狂人設,貢德里再次拍出了他最擅長的「飛點子」式喜劇,贏得法國人的滿堂彩。 |
|
万国城
方法之书的内容本身还是很有启迪作用的,凡事都要先做,然后边做边学,保证安全,不要随意听取意见但也要学会倾听。只是当这一切落实到一部电影创作过程当中时,除非代入的是导演本人,代入到其他任何一个人都会是噩梦…
电影本身并没有完整做成回文结构还是有点可惜,暧暧内含光里那股奇思妙想的劲延宕至方法之书反而没有那么灵巧生动,最后在恢复用药之后的成片所收获的掌声和放弃用药的初剪第一部分所收获到的睡眠对比起来,方法之书是真的取得成效了吗? |
|
太逗了。打低分的人字典里大概没有幽默吧😂 |
|
【2024法国电影展映·方法之书】《暖暖内含光》导演米歇尔·贡德里的半自传新作。虚构了一位电影导演逃离体制,摆脱精神控制药物,在故乡放飞想象纵情创作,并在与现实的碰壁与冲突中互相雕琢的故事。是贡德里对长期包容自己的家人与伙伴的答谢。看得出《内含光》是导演抑郁期的作品,而这部《方法之书》则处处放纵着他的躁狂,不甘被一部具体的作品制伏的奔放的想象,不甘被一部电影所收束的缤纷的旁门左道。有的人生来旁逸斜出、涕泗横流,在无边无际的牧场上放养想象力野马。隔着银幕都可以感受他对束缚的反弹和对条理的不耐受。不喜之人不必逗留,喜欢的人也请自省,除去涵容和接纳这些居高临下的借口,不妨真实面对,我们心水的这部电影到底补了我们什么样的洞,解了我们什么样的痒(153)。 |
|
这哪是“方法之书”,这是一个精神障碍患者的撒癔症之书吧!属于法式的疯疯癫癫我不是很理解/受用。乡亲们给婶婶庆祝75岁生日电影放映全部睡着那段,像极了资料馆!Marc到了儿也没看自己的电影啊!里面的婶婶丹尼斯就是《漩涡》里的老奶奶嘛!第二十(一)届法国电影展映。内嵌中英文字幕。数梦版权。百老汇电影中心MOMA1号厅,约45成满。资料馆赶来,破解了B老师“发展之后去哪儿”之谜😂。今日小暑节气观影三连之二。 |
|
电影的放映,电影的剪辑,电影的拍摄,电影的方法之书,方法之书后的电影,拍摄的电影,剪辑的电影,放映的电影———都一如侥幸的演奏乐谱、丢进马桶的药丸、层出不穷的自我欺骗、逃避现实的奇思妙想、无可救药的偏执怒火、意外死亡的制片人、惊喜之外的爱情,终归于首映上挖空座椅的疯狂———切合着尴尬的“导演们”作为创作者的精神状态
没错,第一次确实是很重要的 |
|
What late-stage quirkiness does to a motherfucker. 自由无限制(&神经质)的创作电影,男主可爱又可恨,能不停地作下去只因有很多在乎他的人在身边。那种害怕失望但又尽全力去实现的感觉太熟悉了。电影院的每个人都看得很开心!男主交到女友的方式就是那个推特梗“She let me hit because I'm goofy.”(Sting的客串太好笑了((Body Orchestra is FUCKING AWESOME! @ Projector FF23 |
|
快乐是法国人,与我无关,但是那个肢体交响乐是我的年度电影片段! |
|
巨鼠袭来,导演逃命,穿洞的树叶是森林的眼镜,剪辑车在山路上记得永远挂二档,即兴交响配乐可用体操指挥,带真爱厕所烘干机见我的Gordon你们的Sting,改行镇长将小狐狸沙龙从定格动画开到现实小镇,和制片人枪战环节必不可少,每次首映看自己片子难免要挖洞钻入地心深处……任性可爱的 Michel Gondry 半自传体片子又来了,作为打工人看完本片只想把这种导演老板活活掐死 : ) |
|
开片镜头对准电影荧幕背后(电线、电路等)不断上升,在循环中仿佛无法进入现实——随后第一场戏就是现实对主角(导演马克)的打击,从而引发逃离重剪电影的故事。拥有自己世界的传统导演(在片中体现为偏执狂、躁郁症),对世界拥有幻想、对他人抱有敌意,同时不敢面对自己的电影,因此最后一场戏导演再次逃离现实。在这种个人中心主义中,唯有《方法之书》旨在普世——1.开始行动;2.在实践中学习;3.不管他人所言;4.倾听他人——而影片中的动画“中场休息”也证明,“方法之书”即整部电影,也即导演贡德里的创作。几乎与世隔绝、只会用录音机的的主角,停留在前数字时代且有意对抗数字化,自然而然爱上那道代表裂痕的伤疤:如同发现那带有小洞的落叶,这就是马克/贡德里的世界观——满地都是生命终结与外表缺陷,却都可作为观察世界的眼镜。 |
|
非常轻松欢乐的一部片子,在影院里看的气氛非常好,笑声此起彼伏,笑的最大声的是我前排的几位阿姨,掌管影厅笑阀的神。
一个躁郁症导演突破高层阻碍带着团队来到乡下婶婶家里进行后期,之后发生一系列以自我为中心的天马行空的行为,盘下破破烂烂的空楼作为工作室,半夜三更突发奇想而叫醒队员工作,一遍遍修改剪辑方案,一次次惹怒队员又道歉,发明剪辑车,身体指挥交响乐团(快笑死我),为婶婶生日会上播放自己四个小时的电影,所有人都睡着了(很真实)。
男主和婶婶之间的感情刻画的也很好。
穿孔的树叶可以当眼镜用,电影魔法的时刻。
|
|
7/10 这个躁郁症角色刻画得淋漓尽致 近乎让人感到disturbing 可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我们不得不进入这种循环 你不断开始一件事然后不断fuck it up 但最后法国人总能给你安一个完美对象 跟你一起对抗生活的苦难🙃 那个烘干机的厕所笑话笑到我报警 😂 |
|
Mon trouble bipolaire me manque想起很多年前的状态和片子里的人一样很多自以为是的点子但他在幻想里成功了我没有 |
|
在法航上看的,讲的是一个躁郁症自我救赎的过程。立意很好,但总觉得把躁郁症拍的很可恨和缺乏同理心,好像身边人都应该为他服务一样。作为一个有躁郁症的人看的很气愤,不应该这么被represented。看了一半弃了 |
|
2024法国影展 和法国人比起来我像下水道的老鼠 每个人每个画面都美的像候麦的电影 男主像加菲 既然是半自传故事那我猜Michel Gondry挺可爱的(毕竟同为Radiohead粉 没想到能看到Sting即兴为交响乐团的即兴配bass line和吟唱 法国导演的音乐品味好到有点吓人了。。 |
|
这是Michel Gondry的传神自传吗,把所有人逼疯的男导演?笑梗很多,更精致更顺更灵动的《银河写手》,Marc和Gabrielle在一起后的镜头都有点像《暧暧内含光》。总体虽男但还是可爱的,前提是marc不是我老板……尼内演这个角色洒洒水啦。 |
|
伦敦电影节展映,伦敦Prince Charles Cinema,1.有病就去治,不能因为男主颜值高,以及全片代入了男主视角,就忽视他的所作所为有多么伤害他人,全片既不幽默也不温情,2.男主随手就指挥了交响乐团,最后美女朋友仅仅因为他不介意我的伤疤而投怀送抱,拍的电影还大获成功(可能是男主想象),纯纯导演意淫,3.两星给偶尔有的笑点和恶趣味 |
|
法国银河写手,只不过这里面的主角是真有病,飞得有点失衡了。 |
|
Michel Gondry is back! |
|
好久没看这么男性中心主义的电影了,太恶心了,又蠢又恶心,如坐针毡 |
|
非常典型的一款男宝,有病就去治病 |
|
当看到Michel Gondry在去年时隔很多年,才重新宣布接下一部好莱坞电影时;即刻对应起这当中的故事(即使它的背景并不是这个项目)。它捕捉着创作时的灵光乍现、混乱以及无比自我不肯听任何意见的狂妄自大,并让大家收获过山车般的拍摄之旅。从“剪辑车”到Sting出镜再到伴随片中片的结束也走向落幕,许多可爱元素之下也能看到相当坦诚的经历分享。如此自私、躁郁、癫狂、不顾别人的“Marc”,除了Niney,又有几个人能诠释呢。 |
|
【D+】 |
|
不如就小清新治愈向吧,就图个轻松有趣又自在。现在这么好强的后半段,让人观感疲累,又觉得故事的走向不对吧,你zuo你又抱得美人归,凭啥 |
|
前面真的是要看到睡着…后面倒是有趣,推进也很迅速,最后假装戛纳首映场简直笑死。 |
|
Michel Gondry 对偏执性人格有一种偏执 @ MK2 Odéon |
|
很难判断这是不是一部自传体电影 但的确处处透露着电影行业的通病 (或者是刻板印象中的通病) 这种冷调的讽刺当绕是有趣的 |
|
导演之书 |
|
Gondry sois on l'aimes sois on l'aime pas, surtout quand il mène une auto-réflexion existentielle sur son talent (indéniable) de bricoleur d'images ou de tout genre. Si les excentricités de son alter ego en disent long dans cet autoportrait bien mouvementé, l'humour décalé est bien loin d'être au RDV, et ce avec une inventivité discordante qui enfonce le récit déjà bancal encore plus dans un sacré capharnaüm 2.5 |
|
+ |
|
以治病救人的目光观察被艺术细菌感染的男人,物理与精神手段并用。可恶的、可爱的、可怜的,男主的旁白是一段段本草纲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