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馆留影.2023法语活动月#映前问答+映后讲座,瑞士驻华大使馆现场派发的小礼物很暖心。临时盲买了一张(比料想要好看很多),向来对跳舞题材情有独钟,本片亦在既有框架里拍出了一些新意,有着女性导演特有的细腻,如涓涓流水渐入佳境,难得举重若轻收敛克制没有过度煽情,还有会心一笑的轻松一刻(比如老头家里与男伴练舞被小孙女误会),只是以一支现代舞编排的台前幕后为切入点,呈现出丧偶老人深邃孤独的精神世界。最后那段深情独白颇有同感,当年华老去挚爱已逝,该怎么挽留怎么追忆,或许只有在台上来回起舞才能令时光驻留吧?——BGM《我的太阳》耳熟能详,饰演男主Germain的François Berleand越看越眼熟,啊,原来他是《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那位校长。 |
|
中国电影资料馆放映。一个人离去,另一个人替她把没做完的事做完,这个设定本身就足够打动人。 |
|
“我看过很多书的第22页。”&最后那段演出太棒了(第二次来资料馆,刚好有观影活动挺有意思)-230311资料馆 |
|
#2023.3.11资料馆放映# 从最初为了完成对老伴的承诺到后来逐渐从舞蹈中习到乐趣,这次尝试最终成为转变热尔曼生活方式的契机。是躺在沙发上整日无所事事,还是趁还有时间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最后热尔曼自己的行动已经给出了答案。(那段借图书馆的书传信的剧情真的好浪漫!) |
|
#电影资料馆 很有含金量的映后座谈。老人的最后一支舞,同时也是整个家庭的第一支舞,老人破除家人布置的重重阻碍的过程,也是整个家庭互相信任,加强凝聚力的过程。拍成喜剧或许才是真正的对老人的尊重。每个人都将会老去,身体会变得孱弱,但如果子女们都对自己经历了几十年的精神和灵魂视而不见,那才是最大的悲哀。去放手,去信任,让老人们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全新的退休生活吧,如果从现在开始,那未来的我们,一定会很酷。 |
|
应该是这次【2023EUFF】最好看的一部。好久没这样在电影院为一法语片大笑了😊 今天看的几部都和爱情以及告别有关。甚至交到一个正在闹离婚的影友。不由得考虑是是我们这样的生离不幸,还是恩爱一生后晚年丧偶更不幸,人这辈子真是来历劫的。 |
|
#小西天
许多问题灵巧轻盈地交织在一起,代际问题、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困境…电影中随处可见普鲁斯特的痕迹,“追忆逝水年华/找寻失去的时间”的主题显露在片头的独白中、画面、配乐中。失去与获得、接受与隔绝、死亡与新生以非常巧妙的方式展开。故事比较完整,最后的舞蹈有点过轻,许多细节非常可爱。非常难得的从祖辈一代的视角去看待日常生活和年轻人的电影,我太喜欢女导演了。
下周就去学Swing! |
|
局促的家里逼得老鳏夫出走,走向“排练厅电影”。大色块素背景和大色块红排练服倒是对我审美,而被西方电影滥用的闪光频闪实在可气。冰箱填满的预制菜和标签也是细节了。又怕寂寞又想要“空间”的老头,老婆子死了、别人安排生活不好受吧。轻松喜剧风格的,制作虽踏实,但不够有趣,内涵没什么复杂的,甚至“居心叵测”,念亡妻到底是在念什么?想象出来共舞的亡妻竟是年轻模样?《甄嬛传》的批判意识都没有!有时候我看电影是在借机发泄,豆瓣短评是个好地方,就是归类不便捷。又是拖延写故事的一天。 |
|
挺感人的老年爱情追思,是《晒后假日》后再一次看到“夜店白光闪烁” |
|
答应我,即使我离开,你也要认真的生活下去。 |
|
很简单的故事,但是感到了贯穿始终的爱又哭又笑。一切始于两位老人一辈子的相知相爱,虽然只有只言片语的描述,却重逾千钧;当操心唠叨的父母和调皮活跃的孩子身份调换,絮叨的背后也是担忧和关爱;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友善和愉悦,是她的最后一支舞,也是他的第一支舞。 |
|
8/10。关注老龄化问题与子女和父母之间的隔阂,即甜蜜的负担。挺好的喜剧,笑了好多次。Last Dance 同时也是First Dance,和过去告别、和解,去记忆,去面对,找寻属于你的逝去的时光。中国电影资料馆 3.11 |
|
《放牛班的春天》里的校长在暮年跳了一支现代舞。老后是一个社会话题,片中的主角某种意义上是幸福的烦恼,儿孙孝顺只是空间给的不够。《楢山节考》是老母亲尊重传统,选择到点下车归稳山林为子女减负担。《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因病离不开家人的照护,需要相互依赖。如果可以自我选择,过自己的独立生活当然很好。万不得已的时候,也尽最大的努力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赞赏尊敬那些情绪稳定的银发族,仍然活到老学到老快乐到老。实则一直在掌控属于自己的人生。 |
|
浅而无味,还不如映后活动带给我的感触深 |
|
喜欢,笑得较开心。
映后...减分,仿佛无限可能塌缩成一种。
小西天 |
|
悲伤太短,或者说隐匿不见。看着看着发现是一部温情喜剧。好看,没有多余的部分。老头子最后这一景要笑死 |
|
关爱老年人的生活,需要艺术、诗歌、舞蹈和回忆,家和亲情。电影带有喜剧浪漫色彩。很好看。放映之前,瑞士大使馆还有主办方发言和导演短片讲话。放映结束之后,瑞士使馆还有小礼物派发。很温馨的电影。现代舞和现代艺术结合的也很好。 |
|
生命的离去无法阻止,但幸好思念可以化为文字舞蹈被记录下来,终于说出口的再见不会带走任何东西,却带来独自一人继续的勇气。回忆属于我们,约定属于我们,我的爱永远如翻过的那许多22页般关于你属于你。 |
|
#202303资料馆# 轻喜剧的形式展现老龄化问题,笑点的确都非常好笑,但是几条线直接都有些割裂,强行放在一起的感觉,有些主次不清。瑞士大使馆送的眼镜布倒是真的挺好看... |
|
书的第22页,舞的最后一支……是啊,老年生活里哪有那么多悲伤,不过是一次温柔和解,一场浪漫告别。 |
|
@法盟法语电影活动月。
很少有机会看到瑞士电影,last dance也是first dance,笑点不少,老年人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对本土来说还是很遥远的未来。
不太了解现代舞,看排舞过程还是蛮有趣的,最后演出表现的黑暗废土里的亲密很朋克。
导演映前说:“这里已经是春天,却在下雪” |
|
比较平庸。#法语活动月 |
|
出乎意料地好。笑料与温情并存。 |
|
虽然是以妻子的去世为引子,但最后却演绎了一段浪漫的爱情表达。从中最是要学会的,就是对生活的热情,哪怕爱人已逝,但沿着她的轨迹继续体验,活力满满。 |
|
2023.03.11 @资料馆小西天。俏皮可爱的电影,笑着笑着也会突然感动到哭。两个人的约定很浪漫,图书馆的相遇和写信也很动人。是最后一支舞也是第一支舞。 |
|
去蕪存菁,所有與主線無關的細節幾乎都沒有發展。這麼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是一部清晰、溫暖、浪漫、幽默,略顯主觀但吸引人的電影。 |
|
9 |
|
带着爱意和承诺完成爱人的遗作,夹杂在里面的思念都裹上了一层柠檬糖浆,入口虽酸涩却温和。是她的最后一支舞,也是他的第一支舞。是告别,也是开始。 |
|
实在太好看了,好长时间没有看到这么轻盈可爱的电影了(真是苦“苦大仇深”电影久矣)。片中那几个孩子适合空投到东亚来,跟东亚父母好好组队“父慈子孝”。 |
|
温情喜剧。力度很弱,最期待也是最重要的压轴舞蹈表演部分也没有很充分的呈现。故事比较生活化,整体比较平庸。 |
|
#法语文化月#舞蹈部分和爱情部分很割裂。 |
|
很轻松的法国轻喜剧,一个老爷子在失去陪伴50年的妻子之后,生活一下子产生了失衡的变化。最后在跳舞中一点点打开心房,重建了自己的生活秩序。很俏皮可爱,很法式幽默,没有特别戏剧化的、煽情的内容,整个观影过程很舒适。 |
|
链接生死的舞 |
|
走心了,在小西天电影资料馆看的,和好朋友一起,全场观众也是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放映前瑞士驻华使馆的文化媒体办主任来分享,还送了互动礼物,真是难得碰上这种活动 |
|
剧作挺平庸的,感觉像《读者》或《知音》上的小短文。 |
|
8.4分 审片的时候看的 非常完整的剧作 人生中的爱。失去。承诺。坚持与相信 两条故事线非常克制的讲到了中年焦虑的家人与舞蹈和去世妻子的往事 铃声猫写信放书等细节精彩 群像刻画丰富 能在一个好莱坞的框架下用温柔克制的视听语言讲了一个温情的故事 |
|
一部概念先行的电影,犹如影片中舞蹈一样。现在只要有个好概念,有个漂亮说辞,就可以不要扎实故事,也不需要专门技能,倡言人人都能做到。但艺术是有专业门槛的,像舞蹈这样的更是如此,尤其需要一个健美身材,才能给人以美感。而不仅仅只靠眼神交流,只做单调重复的张牙舞爪。看看舞团里环肥燕瘦,真能吸引观众花钱去观赏吗?真是让人尴尬。 |
|
【3.5】很“正确”,却也很温暖,整个故事的和解太过随意了【2023 资料馆】 |
|
THE LAST & THE FIRST |
|
各种意义上的高阶诉求了,最开始那个巨大的玛德琳我很心动 |
|
看得很开心,想到很多关于相爱的事 / with小张 |
|
这种温柔和煦不用力的电影现在也不多见了。 |
|
最后一段抽帧真的光耀夺目,既契合全片的调性,也水到渠成地把故事推至高潮。 |
|
3.5 cgv 명동역 씨네라이브러리 |
|
确实是意外的好看! 温情且诙谐。last是告别,first是未来。 |
|
“你别管、别管、别管、别管我啦!” |
|
3.5+
北欧的幽默与豁达。同时也可以作为丁克族宣传片:“看吧,生孩子的下场就是这样。” |
|
略显平淡。 |
|
剧作和视听和最后那段舞蹈场面一样中庸又乏力,创作者只有几个赢弱的点子很难撑起完整的长片。最致命的是,最终全家人知道父亲在干什么之后自然而然地就来看他的演出了,这个行为让整部电影一直在设置的剧情冲突毫无意义。 |
|
资料馆观影。我最喜欢本片的一点是,虽然家人们很担心父亲的身体,但是并没有出现家人们阻止父亲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而是一起去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