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兰肯的来源 德国那些表现主义默片阴森系的一个重要作品 |
|
原来就连各种科幻恐惧的源头“科学怪人”也有源头--“泥人哥连”。我把这部片子视作科幻片,因为它有着哲学的启示意味,如同《科学怪人》1931年 /《大都会》1927年...等等,它们都有着“火把”的隐喻,社会动荡,宗教,政治控制,生命定义,人性,人类的未来通通可以归纳到解释范围里。泥人哥连被犹太拉比捏造而成,拉比眼中他是一个在预言中拯救人类的工具,然而生命的定义并非由造物者决定,能动性在被造者(我们人类也等于哥连,不是吗?)身上,泥人把自己当成一个人,这是他的悲剧所在。他完成任务便失去生命,被小人所救/利用后开始复仇,原来预言才正要开始,拯救之物实际上是厄运的源头(反思宗教)。也是进化论:人类将会被自己制造的进化者/科技所杀。结尾:泥人显露善良天性,温柔抱起小孩,却被小孩摘走生命开关再次死亡。 |
|
7/10。表现主义最显著的特征是空间的变形和夸张,房屋歪歪斜斜,街道高低不平,房间内厚厚的墙壁却像牢房一样,门窗和楼梯都被漩涡和不平衡的形状所代替,哥连和贫民窟布景都是由黏土制成的,当一个有生命的黏土雕像出现在屋顶上,把引诱女主角的男人抱起来扔出去,他看起来就和周围建筑的材质融为一体,导演还利用手提灯、火炬的非常规照明工具来突出恐怖气氛(如哥连挥动火炬袭击活人)。尽管有评论说影片中夜夜笙歌和迫害犹太人的暴君,隐喻了魏玛德国政权最后垮塌的命运,但笔者没看出有反压迫和社会意义的思考,被古代炼金术创造的哥连实际上更像一个呆头呆脑的机器人,他既没有生成自我,也没有被视为绝对的邪恶,无论是杀主的反叛还是独占美女的欲望都无疾而终,行为逻辑不连贯,最终他被小姑娘递来的苹果吸引而意外终止运行,这说明他有灵魂吗? |
|
architecture(like caves), set, cinematography(Karl Freund,contrast,已有少量逆光摄影) |
|
无法确切把握到表现主义的概念,唯独泥人放火后才有一种视觉上的冲击。 |
|
宗教。科技文明。猶太拉比(反閃族主義?)很娘的騎士、拉比助手,反襯出Golem的陽剛,人們一開始畏懼,但久了便愛上的獨特性。電影的隱喻?表現主義的場景、線條。《科學怪人》的前身,"creature"主題。純真。三角戀的定位,與最終隱瞞真相的假快樂結局。 |
|
诶 |
|
表现主义的另一座高峰。 |
|
令人着迷的镜头一个连着一个。 |
|
观影盘点期,看过留脚印 |
|
用光很嗲,建筑造型哥特,人心黑暗扭曲的毁灭倾向甚于自然力量。 |
|
太好看了——!就是结尾略显拉胯(主要是对爱情副线的处理。。。好心疼被扔下去的使者惹) |
|
但凡“人造生物”类的影片在最后都想表达“悲”和“毁灭”,反伦理的荒诞总是为了引起人的思考。 |
|
编导演于一体!~ |
|
景别丰富程度和Vignette用法的多样好过默片平均水准(想看Golem的视角 |
|
德国表现主义下关于科学和宗教的连结。最后小孩儿被撂下来那一幕全班都笑了= = |
|
原来金正日执导的《平壤怪兽》剧情结构和这部1920年的片子一样,两部片子都告诉了广大群众,不能相信救世主... |
|
4+五回古典神怪劇。表现主义高峰。排猶主義(同年纳粹党立),亦預言魏瑪共和國敗裂。暗黑巫術設局破局。反撲偷情花童摘心。冗節少,節律強,尤贊用光與攝影。神造人vs人造神。“人造人/機器人”的工具性及兩面性。拜占庭式ghetto。染色大加分,配乐(尤提琴)减分。蒙古川久保玲请你不要拽女生辮子好嗎= = |
|
和前一部一样嘛!浪费时间啊。 |
|
结局有趣。那时候有没有隐形眼镜,golem眼睛的效果是怎么做出来的??? |
|
表现主义电影。宗教意味。救赎与毁灭。 |
|
伟大的电影 |
|
作为德国表现主义的经典作品,完全不输于茂瑙与弗里茨朗的作品,却很少人能提及有点可惜。此片的视听语言探索至今被许多电影所借鉴,甚至仍然有可借鉴的地方。例如,教授巫术那一段的展现,魔鬼头的出现;观看戏院的方式不再是真实的演出而是运用一种影像呈现?这个太先进了,甚至角色欲向观众走出银幕的时刻,《开罗紫玫瑰》的手法?? |
|
德国神怪片够精致够闷骚 |
|
可以视为在前接弗兰克斯坦的同时后启银翼杀手。对于人造“怪物”之人性的探讨在与小女孩接触的桥段中初露苗头,哥连也具有对纯真与美好之物的感知能力。实际上受触动的不只是哥连,观众至此才稍得喘息之际,孩子们围坐嬉戏于哥连的遗体旁是一个弥漫着混乱调性的抒情镜头,而在影片的其余部分,我们几乎随处可见践行邪恶、践踏美德的人们,国王是如此,而犹太族裔一方同样显示出暧昧的罪恶特质,不仅因助手与女儿的行止,更在于一个掌握某种巫术力量的部族本身所暗喻的威胁性。在成人中没有人能给哥连提供好的指引,复归泥土是他必然的归宿。 |
|
结尾无力了点,最后哥连遇到小孩的那一幕和1931年《科学怪人》最后处异曲同工。 |
|
补三月系列 |
|
表现主义也看得差不多了,再有几部就KO了 |
|
太多让人惊叹的镜头 |
|
表现主义代表作 但除却建筑物线条的尖锐倾斜并没有卡里加里小屋的布景那么得典
弗兰肯斯坦确实延续继承泥人哥连的内核 当原本无生命的物件被拼凑重塑赋予生命 它是否会在日复一日中习得人类情感拥有自我思维 除此之外 片中还无意暗含着种族走向预言
童真幼稚阻止毁灭 孩提的纯真更像是初诞的哥连 死死生生 既是出生亦是消亡
PS为什么女演员的妆画的那么硬朗……
|
|
感觉一般啦 |
|
我是静音看完的,观看环境大多是地铁和火车。非常classical的情节结构,但共情有不小的困难。前期有一个纵深调度,落幅是镜头前近处一双手,很棒。有若干处取景框下边沿出入画的构图。想不明白那个出轨的B故事究竟跟哥连的遭遇的主线故事有什么关系。机位思维比同年同国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少了些舞台感。 |
|
五彩电影。如花机器人。 |
|
牛逼。 |
|
AC場的配樂太毀了 |
|
TSPDT #4996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14y1t7Pz/
“我未成形的体质,你的眼早已看见了”(诗篇 139:16上) 关于“被造物”的独立意志,不论是布景还是解决方案都比1931版科学怪人好太多了。最后是头戴花环的孩子成为救世主,太有象征意义了吧!虐女情节扣一星。 |
|
clodb9wh“科学怪人”电影类型的始祖?不过,就主题而言,倒的确是表现主义的非现实或奇幻主题 |
|
原型故事是《科学怪人》的灵感来源,也许这是最早的人形怪物电影? |
|
4.5 可怕的征兆——犹太人对民族命运灾难的谶言。金星落在水瓶座,金星之神亚舍拉,异教女神阿斯塔特,巴比伦嗜血的女战神,给予生命给救世主和破坏者哥连,《塔木德经》里亚当的原初哥连 |
|
恐怖、古典 |
|
德国表现主义代表作,哥特电影鼻祖。人造人、占星术、幻术、黑魔法和召唤术等神秘学元素一锅烩,除了女巫和吸血鬼,其他的经典元素都能在这里找到出处。 |
|
遇到小孩了我就感觉要出事情 |
|
泥人张传奇 |
|
🔴🔶💚 |
|
Bonus highlight:
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from Bach |
|
保罗·威格纳在1915年拍过了《泥人哥连》,可惜只有不到4分钟的片段存于世,不过他在1920年又重拍了《泥人哥连出世记》,是我们有幸目睹了这部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代表作。这部改编自中欧传说的电影可以看成是“怪兽电影”的鼻祖,特别是“人造人”的情节催生了后来的“科学怪人”系列。 |
|
说实话,不太能理解。权当媒介考古。 |
|
來源古老的猶太民間傳說,聚焦「猶太人社區」為了抵抗被國王驅逐的威脅,並反抗其當局奴役統治下的邪惡,於是利用巫術喚醒了一個黏土製的「弗蘭肯斯坦」來與國王談判,以此來捍衛族人的權利與自由;怪誕的配樂形象化於無聲的故事當中,表現主義的建築景觀和輪番「綠、橙、粉、藍、褐」的高對比影調風格;根植於神秘主義,悲劇與救贖的主題交織,並有著打擊反猶主義的立場!其寓意猶太人復興象征的「黏土傀儡」形象設計尤為傻帽和笨重,詳見其「朵拉風幹發型」!
【1】——▶2◀—— 🔴 1920【5】 🔵 德国【1】
【5月·1日·一【121】【🟢·55inch】【Z·J】【🟣】【➊】】【2023 ▲ 102】【《泥人哥連》·系列 第3部 作品】【Ⅰ ≈ 76分鐘】【58】【原版 ★ 中文字幕】【⭐】◀▶【⭐⭐⭐】 |
|
德国表现主义必看篇目 |
|
德国表现主义殿堂。诡谲变形的布景舞台、阴森冷色调、奇异角度拍摄。豆瓣简介影史挺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