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龙早期经典之作,板凳战、洗澡、客厅战等等,都很精彩! |
|
故事是一泡污了,人物各种傻逼。动作设计虽然还在招数演练和盘场战的框架里,毕竟加了很多成龙的设计,和元彪的对戏(俩人换腿固定一个半空中的包袱)、黄仁植的腿功都很精彩,还有些设计比如类似斗牛的裙子御敌虽然执行的一般但想法有突破。喝污糟东西以后发威的桥段在《醉拳2》也用过。 |
|
前80%的内容今天看来无论动作还是叙事节奏都比较慢,但能够做到把喜剧元素贯穿下来,还有难得的小人物心态。最后部分的打斗无论对剪接还是体力都提出了极高要求,今天看来,算是成龙电影中最长的实打戏。这一段的合理控制和分镜技巧,成为成龙后来自导的特色优势。 |
|
成龙的早期古装片很卖力气,打斗搞笑的多。
剧情稍弱点。凳子、扇子、布都用上了,最后超级长的BOSS战过瘾! |
|
★★★☆ 成龙自导自演喜剧功夫片。1980年香港票房冠军,香港票房首次突破千万之作,结尾一场成龙式搞笑死缠烂打被奉为经典。 |
|
谐趣武侠。
黄仁植,韩国合气道七段、跆拳道六段高手,代表作有《合气道》、《跆拳震九州》、《师弟出马》、《龙少爷》、《虎鹰》等,擅长腿技、擒拿和摔投,特点是动作迅捷,招式老到。被称为左腿攻击之王。在本片中出演最后大反派。 |
|
7.0/10 分。2024.07.28,初看,2K修复加长版GBR英版蓝光。时长1:46:18。成龙的第二部自编自导自演之作。第一部是上一年1979年的《笑拳怪招》。。。整体可圈可点。打斗还是套路居多。剧情也有点一言难尽。但瑕不掩瑜,整体尚可。看在年代的份上,给个4星。 |
|
成龙跟石坚的对手戏好精彩,不过石坚一个番禺人怎么体毛跟北方大汉一样.... |
|
原来小时候看的舞裙子是30岁的李丽丽。本片可说承前启后。前半部分花拳绣腿,最后ending技击对战,但太长。田丰表演很感人,也因此和其他人不在一卦上。摄影xiuxiu地zoom,常在运动轴线两边跳。成龙文戏浮夸武戏喜剧感没话说。房间的翻转腾挪是至今好莱坞尚未学去的调度 |
|
动作戏的比重极大,而且后面与元彪、石坚、黄仁植都是一对一单挑,但是动作全然不同,竟然完全不会让人觉得枯燥,足以看到动作戏的精彩程度。 |
|
相比成龙导演的上一部作品,这次无论是动作上还是喜剧上都更为成熟,各式器具及环境的利用也更炉火纯青,虽然剧情粗暴什么的几乎是当时香港动作片的通病了,但成龙的这种花式卖命的动作,其观赏性可谓大大填补了其他缺点,这种拳拳到肉的动作片真可谓是那个年代港片的特产,就连好莱坞都不得不敬畏三分 |
|
还是小学的时候看的 喝烟袋水那点儿至今还记得 |
|
1980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票房首次超过千万,打破香港票房记录,由于票价上涨,此片成为香港首部过千万的影片,也奠定成龙大哥的地位 |
|
身体灵敏和协调已经无敌,动作带出的喜剧感也无敌。男人玩裙里腿还发展出斗牛舞。最后腿功和擒拿,流氓地滚打法加无限能量无敌防御。 |
|
真禁打! |
|
成龙早些时候的电影动作戏真是潇洒,而且烂片少。 |
|
奸人坚。。。 |
|
又自导自演。。 |
|
录像厅时最爱之一。 |
|
成龙还是青年时的经典。 |
|
这部这么好笑,打得又那么精彩,好几段打戏设计得都很有创意,竟然才这点分。那我拉拉分好了。金鱼吓出来那个设计,把我笑成傻叉了。 |
|
補記2013大銀幕看 |
|
不算剧情的水的话,动作戏可以给很高分,最近陷入浓浓的怀旧情绪中~ |
|
拼命三郎式. 比现在的这些国产片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多!少!倍!!!四星拉拉分。1.人物深陷冤枉而保持有乐观心态2.现学现卖 裙裙~3.有创意,爱角色扮演= =4.变身浩克了么... |
|
大夏天的 捂那么严实 脑袋不热么 |
|
除去大部分套招痕迹过重的动作场面外,已是极成熟的成龙作品;喜剧桥段的设置和交响乐的应用颇为西学东用,而独属于成龙自己的道具安排也要接近大成了。 |
|
成龙早期代表作品了。故事很一般,民国风小格局动作喜剧,成龙小子风格,此片武打戏份比重较大,三场打斗也还凑合,成龙与元彪板凳战,片尾穿裙子与二匪斗牛耍,最后与黄仁植单挑,本来敌我实力悬殊,硬是打了很久,有点不合常理了。此片成龙自编自导自演,是1980年香港票房冠军,香港票房首次突破千万之作。 |
|
106min |
|
一直以为这个叫龙少爷 成龙的白扇 元彪的板凳 老捕快的刀和烟斗 姑娘的裙子 以及最后和老头的爽快格斗 好看!!! |
|
印象深刻之打来打去 |
|
趣味十足,光芒四射的成龙注定了其他配角都是平面性格 |
|
补评: 花拳绣腿时期的成龙 现在看来打起来跟射雕英雄传里差不多 哈哈 当然真功夫还是看得出来的
收到高清电视台版了 先留着 |
|
一个时代逐渐揭开序幕 |
|
搞笑可以,武侠可以,镜头太一般了 |
|
前面都一般,最后大战黄仁植才是看点,烟袋水灌出个魔鬼筋肉人,靠疯狂的气势压倒对手。裙底脚化身斗牛舞,打强盗变成拳击比赛。用了“掀起了你的盖头来”和斗牛舞曲伴奏。石坚的动作还是略带粤语片式的夸张。故事乱七八糟,李丽丽的角色无疾而终。 |
|
这烟袋水可真是神仙水! |
|
为什么这些姓黄的韩国人腿功都这么了得!成龙自导自演,倒是比之前与袁小田合作的两部强一些,实在是学艺片看太多了。配角个个出彩,就不说了,看到唐炎灿、郑康业、韦白,简直像是走进了张老师的棚一样,怀念。PS成龙这是真心话吗?这么恨师傅吗?那这样后来七小福时元家班只有寥寥几个人出马,也就有点意思了。 |
|
果断看过 师弟出马粤语.rmvb 720*408 553MB 761K |
|
230214 重刷115分钟完整版 88Films 2K修复~
成龙首部自导自演作品,已初现他标志性的“武器大师”等功夫喜剧雏形,歪嘴舅舅的台词非常有趣。
动作戏非常密集且精彩,与樊梅生对打的舞扇子、元彪的舞凳子、李丽丽的裙里腿、与石坚对打的刀和烟杆、斗牛风格的裙里腿、最后大战的死缠烂打(《醉拳2》里的酒后狂暴状态脱胎于此)... |
|
成龙加盟嘉禾第一作,从开始的舞狮抢青就非常精彩,手中扇舞、棍打板凳、裙底乾坤、烟杆躲刀每一段都是妙趣横生的打戏,最后一段拳脚决战长达20分钟,硬生生打成了回合消耗战,正是拳怕少壮全凭火力旺。
文戏同样铺垫得好,师兄出走师弟寻人,同拿白扇被人误会;捕头一家三口,连续遭遇成龙,不断变化的身份误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笑料。 |
|
难得见到龙叔被打的这么惨,元彪在这部剧里也太可爱了吧!如果他是演一个小哑巴似乎也不错呀 |
|
看的英文配音版 一直忍不住往回翻译。 中间还有掀起你的盖头来、伦敦大桥塌下来、以及包青天的插曲。 |
|
成龙风格已很明显,凌厉的剪辑,诙谐的打斗,道具赛和家具城,还有开挂打赢根本无法战胜的反派的反套路。但在套招和剪辑上还是明显有上个时代的痕迹。可以说是很有历史意义了,至于什么剧本上的问题实在不足为提。 |
|
成龙早期电影的很多动作设计对他后来的作品都有不小影响 后续作品很多都能看到前作动作设计的影子 进而成为了他标志性风格 影响了一个时代 |
|
摊上这样的大师兄何愁不被枪毙。。 |
|
这个好,比《龙少爷》好 |
|
有意思,现代语言滑入旧时场景,'掀起你的盖头来'混同斗牛舞简直是神来之笔,结局的散打回合制终究败给了水烟袋兴奋剂,再加成龙这世界上绝对独一无二的肢体语言,电影的可观赏性极高。 |
|
剧情很好笑,武打也很精彩。 |
|
最后决斗,阿龙喝万年烟袋水太恶心了!~ |
|
这分综合其他早期成龙的片子来看绝对绝对是偏低了!动作设计量太大太强,这应该是早期成龙最艰苦的boss战了,打了将近二十分钟!?一直在挨打硬撑,最后还只能靠“药物”发疯取得胜利,各种自杀式攻击看得热血澎湃哈哈。
打戏非常非常密集了,家具龙大显神威,但一直看也会有点疲,增添了不少现在也能够笑出来的笑料调了味。
打戏融合的元素很丰富,除了开头的舞狮就很精彩,还有体操动作,西班牙斗牛,还有半女装...
角色上跟成龙这部之前的比人物没有那么大爱大恨,也没有暗自训练奋起复仇爆发的桥段,是非常纯粹古灵精怪的气质,所以剧情bug比较多也不会太影响观感,艺术含量可能不高,但是技术含量爆表!图个无脑动作戏看着爽。
整体观影感受我觉得比醉拳还好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