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片好飞。后面Miguel Gomes将他的叙事把戏和纪录片结合之后才真正形成自己风格。 |
|
光线和色彩真美,喜欢极了,通透、自然、热烈、纯美,对比得很有层次感;以一种不着痕迹、天马行空的稚拙口吻,像行走在另一个人的梦里,兴师动众又不动声色,精心调度又仿佛不事雕琢,成人演绎的童话,极富想象。 |
|
戈麦斯长片处女作。体验不是陀螺那种恣肆的童话,而像从盒子里摸出巧克力不知下一个是什么好滋味。下一刻也可能在绿色长裙背后别个翅膀就能变蜻蜓。OST太美太美:“8岁时不会游泳,15岁的香槟和吻,巴黎-罗马-柏林-21岁环游欧洲,23岁被赶出合唱团,26岁好像还在为生活晃荡,29岁,你没有变成足球运动员也没发明出疫苗。”片名来源:30岁前上帝给你一张脸,30岁后是你值得的脸。 |
|
30岁Gomes长片首作的形态,不少段落已经具备1001夜里的雏形。在多个化身中体验童话的梦。 |
|
能看到戈麥斯充滿靈氣的純粹童心和一派胡話的我多幸運啊。沒到一半就看哭兩次T-T,聯想到荒誕的《诗无尽头》,但似乎要更暖。漆黑夜路上的歌,糟糕的三十歲之歌請問還可以更糟糕嗎?何時可以擁有面對一片混亂卻繼續歌唱和跳舞的勇氣呢。0104 |
|
三十岁戈麦斯的三十岁之歌,男人内心是七个捉迷藏的小矮人。从童话和音乐剧杂入现实也救不了的中年危机,穿越到头脑内心一片混乱的自由世界。 |
|
如果由阿兰·吉罗迪执导,韦斯安德森美术指导,《重庆森林》兴许就长这样。前半部分主角是即将满30岁的任性男老师,后半部分是森林里神叨叨的七兄弟(白雪公主在哪里?),当然是有美感、有童趣的,开头女演员内心戏用歌舞表现也很欢乐,可惜导演过于沉溺自己的想象,却不屑于阐释梦境。怪我不够文艺 |
|
令人费解的两个部分,想寻找之间的联系未遂。第二部分似乎是由成年人扮演的孩子,也许这是在对第一部分进行某种“表述”(不知道该用什么词)。 |
|
第一个故事笑死,第二个故事闷死 |
|
挖男同胞们过家家过起来也是不得了 |
|
#BIFF 修复版色彩很正。30岁前的脸是上帝给的,30岁后则是你应得的脸。戈麦斯的首作已经有了后来几乎一切的元素:两段式迥异但呼应的结构(长不大的幼稚男人/幻想中的杀死七个小矮人(自我的七种面向)故事);对于童话/神话的挪用;「讲故事」的叙事手法;插入的漫画、音乐以及奇幻(梦一般的)逻辑。 |
|
#戛纳补课 #WEB(8.3/10)
轻盈的,后半段这种美丽而有些混乱的童话感觉可以一直看下去,如梦。 |
|
像掉进兔子洞一样的过家家体验,因为是生日病倒的主角给自己的白雪公主式愿望补偿。啊我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了……可爱晕。但是待重看。 |
|
3.5 章节之间的转换,故事中的故事,其实还算告别那一类~ |
|
第二个故事好闷啊,直接睡着了lol。但第一个故事挺可爱的,音乐也很好听。总体能让人想到《天使爱美丽》或者Wes的那类作品 |
|
戛纳补片15 -.在童真和想象力中走的很远,不断期待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童话故事”,美丽,但还是有点过了 |
|
相当割裂的两部分。尽管充满童趣但不能融入节奏,1/3弃。 |
|
森林 |
|
站在三十岁关口写下的童话。轻盈的现实先声夺人,难捉摸的幻梦余音回荡。一半絮语,一半呓语,双轨交织又分离,内心的焦虑穿过透光的影像竟是如此的可爱模样。 |
|
4.4 |
|
好吧,承认彻底迷到了,从《禁忌》开始,再到这部处女作,瞬间成戈麦斯脑残粉。电影并不显得精致,但好在的是那份独到的童趣和想象力。当其他新导演在实验艺术上越走越远的时候,戈麦斯可谓独辟蹊径,转而回归到童真的玩味中。声画之间的关联处理,虽然都是小技巧,但神态独在,迷人。 |
|
戈麦斯的另类童话,非常规的改编可以追溯到这部处女作,观感特别的轻盈而又梦幻,极具诗意和丰富的想象力。目前为止的几部戈麦斯虽说有着相似的作者印记,但每一部却都能提供给我一些新奇的体验。 |
|
更加随性的里维特? |
|
宇宙完全有他自己的邏輯 那就這樣吧 |
|
虽然没太看懂,但感觉好可爱啊,这几个“矮人都好有趣,住的地方好漂亮。故事疯疯癫癫的,应该算幻想冒险类吧可感觉很真实,是我的菜。 |
|
只能是幻想了。夜路窜走拦路的狗,无意散落一地的木块,命运无需在魔镜里显形,现实的边缘里普通人只能容纳七个。悬荡着不确切的暗夜里,无人安睡,无人哭泣。「再见,我的朋友。」 |
|
@MUBI |
|
画面,台词和音乐都富有美感和童趣,年轻的Carloto Cotta真是可爱极了 |
|
从很多大导演的处女作确实可以窥见其潜力,都有一股怪异生猛的力量鹤立于许多当时得宠的平庸之作中,即便在当时没有得到赏识(抑或其本身尚未成形),但未来却都大放异彩。戈麦斯的第一部。 |
|
补 |
|
+ |
|
+
身体不断向外蔓延,我们尽可能找出所有的范畴身。身份的转换的确是趣味与童真的(牛仔的身份,演员的身份,小矮人、幻想的身份),在推镜头中难以察觉到成熟的人的行为——无论是第一部分的cosplay还是第二部分小孩子般的争吵。但它的构成仍然是极为现实的,弗朗西斯科的最后一句台词居然是“艹”这么一个直击现实的词语(因为三十岁后的脸由自己决定),而小矮人们还有着一百条法则(三十岁之前的脸由上帝决定)。戈麦斯不仅制造了一个世界,他还划定了这个世界里哪些我们必须保留下来的乐趣,现实-幻想的转换是不容置疑的童真 |
|
3 - 4 有种不加节制的童真在,让我生出一种欢喜的感觉。后半段欠弱了。被缠进自己的童真所制造出的混乱里。(这个片的地毯和毛衣上的纹路都很可爱) |
|
可爱 |
|
看起来导演还是很纠结自己的30岁,前半段是个讨人烦的儿童思维,放在大人的身躯里就更厌倦了,后半段人多故事杂基本儿童式自娱自乐。和片名还有前言一样,如果你心里觉得已经到了另一个阶段,那么应该追问这个阶段自己追求的魅力是什么(但我没接收到。 |
|
D |
|
6/10 令人费解的二段联系/联结,可窥见日后作品特点的雏形。 |
|
喜欢第一个故事,有一种成人绘本感。讨厌第二个故事,有些过于刻意。喜欢其中的插画和配音。戈麦斯的风格一开始就极其的鲜明,一本正经地搞怪,故作深沉的滑稽。 |
|
戏里戏外不分、有趣但幼稚的催睡片 |
|
Francisco的小矮人头脑特工队,大概就是说相由心生。
看到导演说,自己回去看第二部分都嫌人物太多叙事太杂碎,我就放心了。😅 |
|
30歲危機。歌舞片。Jacques Rivette。Wes Anderson式中年人幼稚(或所謂的童趣)。白雪公主與七矮人。插畫分章。Gomes一直是玩聲音的高手呀!電話,雷鳴,歌曲。"Goodbye, my friend.",動人的收尾。 |
|
初用mubi時看,大概19年?補記 |
|
前面八分后面三分平均一下勉强六 |
|
睡得非常之香。。。观影太需要好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