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满隐喻的第三世界荒诞寓言。①现代文明/教育试图改写苦难深重的现实,但除却成为其一部分,便是最终彷徨在这现实之外。②无始无终的无意义之旅,战火与边境=对现代性与民族国家神话的质询。③黑板的功用转移:掩体,担架,彩礼,离婚赔偿,丧失所指的十字架。④老少的尿道堵塞:喻指男权崩溃。(8.5/10) |
|
“黑板呈现一个不断被转移其功用,丧失其所指的过程当中”,戴锦华老师的文本分析比电影本身好看太多了,这个道具设定很牛逼,不过构想来自导演她爸,小女孩子自己的构图和调度都乱七八糟的 |
|
我是个老师,只有这个黑板。 |
|
厉害 |
|
NB的电影,第一个镜头就显示其NB之处 |
|
噗~ |
|
开始还以为是伊朗的真实状况,很受震动,知道是虚构的后,震撼的变成是导演的年纪和她那神奇的电影世家。还有里面的音乐,很厉害。至于什么第三世界民族寓言,庸俗的飘过飘过.... |
|
Samira Makhmalbaf轉向超現實不歸路… |
|
6/10。黑板是现代文明在拯救中的尴尬地位,文明传播者沦为叫卖知识乞食,作为空袭防护物的黑板上占满黄泥被抹去数学公式,试图在上面书写的少年却中了冷弹,它唯一意义是以嫁妆赎买教师身份,雾中铁丝网错乱的国界线其故乡的神圣性显得乌有,众人撩动水花劝诱老人排尿的场面隐喻知识给乱世疗伤的无力。 @2018-01-19 20:24:18 |
|
比较闷 |
|
教化文明的承载,抵御野蛮的屏障,伤痛苦难的支架,背负民族的枷锁。黑板充满了隐喻,影片相当于寓言。爱可能就在身边,因为背离却始终看不见。文明仿佛就在眼前,转眼就是鲜血和屠戮。 |
|
因为戴锦华老师的《电影理论与批评》所以找来看。其实同样是被当做“西方视角”里的第三世界来分析,这部片子和张艺谋早期片子中频繁出现的轿子、红烛、灯笼等代表中国的视觉元素相比最大的突出在于,对地理风貌、宗教传统、文化氛围都没有那么用力。 |
|
电影本身不出色.但展现的现实很惊人. |
|
Samira比他爸强多了... |
|
在独特的纪实手法下,电影显得更加沉重,也传达了多种主题,黑板的功能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它所代表的希望。 |
|
道路母题,荒诞的“无情节”。黑板作为文明的象征在此片中已丧失其所指,最后均遭到破坏/遗失。文明在战争与贫苦的环境下沦为多余的奢侈品,而这灾难并非出自愚昧,而是现代性/战争自身,由此形成对第三世界现代性神话辛辣的反讽。老中青三代人不同的文化探求:回守传统、现代启蒙与生存需求压倒文化。 |
|
梦想是一颗洋葱 当她一片片剥落时 我们都在默默的流泪 |
|
生存都如蝼蚁匍匐在地般艰难,知识文化便显得无用、尴尬与滑稽,“十人堪有九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待看戴老师解析。
导演也太强了吧,20岁的作品……看看我20岁在干啥😭 |
|
一段旅程,一场婚姻。黑板,文化的承载,断腿的辅助,躲避武器的一堵墙。女人离去的背影,黑板上写着三个字,我爱你。导演拍此片时才23岁,加一星。 |
|
关于启蒙的寓言 |
|
马克巴马夫神话的再现。 |
|
有文化沟通障碍,这种地方出来的人特别抗击 |
|
第四世界的进取 |
|
电影节获奖 不过感觉一般 雾的效果很好 |
|
电影学院老师推荐的。。。果然闷! |
|
导演美、年轻。符号化 |
|
两块黑板的命运。 |
|
教师节特殊观影:在对故事发生地及背景不甚了解之下,外加精神状态不佳(略疲惫),以至于电影看得昏昏欲睡且一头雾水。于是决定隔天重看。—— ⒈行走在山间的“教室”,算是又开了眼界;⒉“我的人生就像一列火车,不断有人上来又下去,唯一没有走的是我的儿子。”⒊愿世界和平! -2017.09.10+11 |
|
无用 |
|
一部真不知道怎样分类的电影~但会记忆深刻~ |
|
72/100 生存都没办法解决的情况下,基本不会有人还相信文明、文化的意义。但能指太多,迷雾还不够浓。 |
|
和我一样年纪的女孩,莎米拉•马克马巴夫。 |
|
“在路上”是一个叼得起飞的名字。 |
|
总之,这部电影,我在四年前肯定看过,虽然我已经不记得说了什么了>< |
|
伊朗电影 代表作 |
|
就是开始背着黑板在风中的时候有点像要飞起来了 |
|
在伊朗以色列的边境生活着以背着黑板找学生为生的老师。地球上竟然有人类生活在如此陡峭贫瘠荒芜的土地,2千年来也没改变过吧。像“骡子”一样的小男孩刚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被开枪打死了。老人们终于回到了祖辈们生活的土地,男老师不愿离开,那女人拿走了他唯一的财产——黑板,对她来说有什么用呢? |
|
好多了。 |
|
差点忘了我看过这个电影... |
|
20岁伊朗姑娘拍出来的第二部电影,获得了2000年的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
|
Bravo!对人的处境(环境中的人)和对电影理解完整而成熟,渗透到每一个扎实的情节。算是把环境中的人给拍透了。 |
|
伊朗电影的深刻,虽然晦涩,但是感人 |
|
不知如何评价才好 |
|
小孩的表演是神级,以及我喜欢中东人的长相。 |
|
看完影片再看一遍70分钟的make of,完全可以打五星。 |
|
hope is the worst thing. |
|
在动乱的年代,黑板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工具,而且成为躲避灾难的手段。真真令人触目惊心! |
|
从片中大量与被摄者的视线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纪实性拍摄中 流露出这位年轻导演的悲悯情怀 |
|
伊朗人的電影拍得真好!人性之善閃耀光芒,即使猶如星火般,在黑暗中更加璀璨… |
|
所有这样的伊朗电影都能让我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