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皆革命时代,源起东方古国的整人之风如鼠疫般肆虐。片中有醒目的教主遗像,激愤的革命歌曲,倾诉平民在此恐怖背景下口是心非的悲惨遭遇。社资不可同日,乱搞日完的结果也只能胎死腹中。不是你错手杀了我,就是我因你去坐冤狱。向默片致敬桥段,恰是对时代的无限留恋。 |
|
马卡维耶夫电影手法大综述,[男人非鸟]中两股力量升级版,但是由于形式的巨大弹性,反而不如上一部感觉那么矛盾了。直视镜头什么的,纪录片贼心不改。 |
|
顺叙倒叙双线进行,穿插其间的是关于性和犯罪的谈论,政治运动的镜头,杜尚艺术手法之多元,俨然是男版瓦尔达。 |
|
Love Dossier, Dusan Makavejev 3 |
|
被前南斯拉夫电影的尺度之大手法之新彻底震惊了.大段床戏,正面全裸,人体解剖,非线性叙事,1967年的电影啊!铁托的修正主义样板在共产国家里果然鹤立鸡群.导演直截了当地呈现性主题还不断戳破人们对性之忌讳,以今日眼光看都很先锋 |
|
性解放与女主后来的欲难自己相呼应,一次失控,失了终身,关于南斯拉夫的政治隐喻,电熨斗煮咖啡好绝 |
|
电影看完没有离座,坐在旁边的女人开始和我说话。她说这电影的音乐真好,把零散的图像全部衔接起来了,男人趾高气扬和落魄用的是同样的音乐。电影直白又含蓄,一边说着性是一件自然的事,一边结尾又把它的影响做得黑白分明。我觉得她好美好有魅力,上了年纪,一头灰发剃成接近寸头,干练精神得我发现我没法用「奶奶」称呼她。她说向来喜欢makavejev导演,她不懂电影,也只能勉强谈地缘。我问她准备留下来看sweet movie吗,她说没打算。我们道别完,她过了会又买了票坐回来了,还在我旁边 |
|
7.5/10。①主线是两男一女的三角情爱故事,以及男主误杀了女主后最终被警察调查&抓捕到。②轻松而随意的氛围(契合这个情爱故事)的营造:过程中插入各种关于性/犯罪/阁命/宗教等的记录/解说段落(这里有两点:一个是插入地偏随机,一个是插入的内容偏科教/纪录而主线偏虚构故事片);质感轻盈的摄影;非纯顺叙叙事;庄重/严肃配乐与戏谑/性相关的画面的搭配。③影像力量不够强;作为情节主导型电影故事讲的不够清楚。 |
|
结构蒙太奇,颇有戈达尔的神韵。性学/犯罪学的插入段落作为标点,叙事结构甚为精巧。细节处理上很注意当代艺术式的政治反讽。 |
|
8。美人沉沉藏井雾,大南灭鼠无限路 |
|
生活细节里充满趣味点:熨斗煮咖啡 烤薄皮馅饼 然后就是些许相似性画面的剪辑对接 至于叙事顺序和所谓的插入性学专家对镜说话 没什么意思 虽然最后的跟拍镜头有了代入感 可前后割裂的也挺明显的啊 |
|
算早期吧。。。再次验证了靠剪辑吃饭的文艺青年叙事上不是支离破碎就是狗血俗套,于是后来他就猎奇去了。目前看过最好的还是猪与珠 |
|
目瞪口呆!这片从trailer到剧情简介都是巨大的误导~这么狗血的故事丢谁手上都很难拍出这么有趣的东西吧,各路私货夹得太萌了~话说还真是食、色、性和死亡,间或政治宗教~要说这片没追求那是完全没追求,要说有追求,其实这片还真什么都说了嘛~又,妹子太美了! |
|
太牛逼了,先不说深层次的什么,就光这种拍法跟这种叙事节奏的把握就完全把我彻底征服。 |
|
双线叙事,拼贴结构,杂糅风格,弯弯曲曲。集权压制,人性肉欲,女荡男抑,不免悲剧,野心勃勃,粗鲁聪明,图像论文,戈达再临。 |
|
7.D.M的脑回路确实不一般,张扬的将新旧电影的技法杂糅并践行一种后现代艺术观的创造的意义。拼贴的旧影像、片段化的时代特色把握与突兀的人物转变的关联同样令人不解,却在这从视觉美到思想美、概念美的转变中,挑起了想要去了解对这个时代的兴趣。影片的叙事结构与前作《男人非鸟》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当别人还在闪回中不断尝试时,影片却出奇的在主情节与闪进中交错,且直到结尾才揭示两者的时序,予以反讽嘲弄。 |
|
9.2;插入式拼贴加上双线叙事,扩充时间实验 |
|
手法奔放自然的小品,性学教授和犯罪学家的讲解如何整进一个电影里?sex & death以及之间的那一段生活。从那个纪录片片段看,男主一开始分到的圆顶塔楼单间莫非是国家没收教堂后改的?? |
|
破四旧,除四害,再说像新浪潮自己都要说吐了,又是双线叙事和新闻,论文,对着镜头讲话样样花活甩出来,再是love affair与politics的互文 |
|
一部关于小写的牧歌让位给大写的牧歌的电影,接下来便是生者让位给死者。事实上,我觉得对南斯拉夫社会的抨击还远远不够,和《巴尔干间谍》一样,除了嘲讽其他马列友帮之外,也不见得导演对铁托本人有什么太大的意见,不过其中的悲剧要素在最后几分钟凝结成了一种揪心的刺痛,一切看似不合理的又以一种极为合理的手段造成了主角的死亡。很欣赏马卡维耶夫的性观念,在这一部里的表现甚至比《有机体的秘密》更为出彩。性可以是一种日常的幸福,然而当性披上冠冕堂皇的外衣时,它却又变得可笑起来。不过性关系的本质是由权力关系和暴力行为构成的,这真让人遗憾。 |
|
南斯拉夫的一场泡沫 欲和爱对个人对群体来说都可能是危险 多么新奇的 sex scene 破除旧的插上新旗 可是一切美好的小事都在提醒开头就知道的结局 难过了 为这个 love affair 更为我们当年做过的梦 胎死腹中 |
|
这样的倒叙手法以后经常被运用,但如马卡维耶夫这样把性及爱情,权力和政治穿插在一起讲述的电影并不多见 |
|
不能跟高潮的秘密相提并论 |
|
#20th Cannes#影评人周 双线叙事 偶尔插入中断叙事 亚当和伊娃 灭鼠战斗 关于性崇拜的传统 灰老鼠和黑老鼠 |
|
结构王。马大哥烂片真少。 |
|
一場失敗的愛情,一次殘滅的婚姻,亞當和夏娃的世俗漸進,性欲和欲望的入侵,伊甸園的破碎。當然,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關於性和愛的電影,不時闖入鏡頭的政治符號讓這樣一個故事有了更多的關於現實的隱喻和指涉,或許,性交的社會化和政治化宣示社會生活的集權化,愛情的失敗則是社會主義神話的悲壯破產? |
|
《论政治局势变化与性解放之必然性》 |
|
在五星和四星间摇摆。个人非常喜欢,没想到这么多关于性的文献和图片内容,被大胆展示。片子里有很多小细节,给人特别具体的生活感受-熨斗煮咖啡,我觉得类似的场景散布在影片各处,这大概是很主要我很喜欢它的原因。然后就是考虑到电影所处的年代,非线性叙事其实是非常少见的,真的很先锋。里面还有一些共产主义的元素,对历史加深了一些了解,觉得非常有意思。选的乐曲也有很多marchs,感觉这大概就是一个我很fasinate的年代。真的很喜欢,多方面的缘由 |
|
4.5
Godard/Vivre Sa Vie, La Chinoise
Resnais/Mon Oncle d'Amerique
Genre/Plein Soleil(?)、TV influence(?)
|
|
不好好讲故事,各种插入,倒也有趣。 |
|
黑浪潮早期作品,相比于后面较为收敛。倒叙和正叙交叉,同时融入了各种记录元素的拼接。主角们甜蜜生活和电视新闻、游行队伍并置,同时贯穿始终的性和犯罪学家的讲解更是直接暗示了政治即性和暴力。两段纪录片段:旗帜插上了教堂顶,取代了十字架。一种信仰打败了另一种信仰,一个宗教取代了另一个宗教。人类疯狂灭鼠,害怕它在100年后取代人类,暗示着内部的清洗运动。男主的南斯拉夫身份,女主的匈牙利人身份,都是一种政治符号。所以即使两人如胶似漆、缠绵悱恻,有过政治蜜月,但是终究意识形态不同,欣赏不了对方的音乐。最终女主不想成为男主思想的奴隶,所以注定会出轨、决裂,落得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
|
#南斯拉夫黑浪潮# 《有机体的秘密》的前奏。大量的新闻素材,教授采访,记录片段拼贴在一起了,达到了戏谑南斯拉夫社会的作用。影片的叙事也被马卡维耶夫打乱重组,通过现代主义的闪前闪后展现了这场爱情悲剧的可怕后果。女电话接线员伊莎贝拉被发现死在一口深井之中,肚中还有三个月大的胎儿,预示着女性、革命胎死腹中。胎儿也令人联想到之前出现的母鸡下蛋。伊莎贝拉裸露的诱人臀部画面切到打蛋揉面的动作,使得敲蛋壳的动作被处理成有着性意味的行动。紧接着又有一段农场主的科普补充说明母鸡蛋的“伟大使命”。可以说,《电话接线生的悲剧》处处透露着马卡维耶夫粗俗的幽默和辛辣的政治嘲讽。 |
|
他们相爱,他们也痛苦,
因为性,也因为爱。 |
|
实验性小品作,不利索,含沙射影的内容安置略不到位(又或者要得就是这样,刻意的拙劣与生硬,再在其上嫁接一些私货,这跟伍迪艾伦小老头卖萌有啥区别...),但这方面藏得似乎也蛮深(又或者只是刻意显得深,其实就是闹,给严肃一个大大的鬼脸www)。看不懂啊看不懂,啧啧啧。 |
|
片段敘事,加了倒敘插敘,時政的強行插入等,讓影片舒展出一種特殊張力,女主角真美。沒有人再這樣拍電影。 |
|
哀伤又煽情 |
|
http://pan.baidu.com/s/1lC6LT |
|
几近破坏电影拼接原则,迫使观众以理性在直接的原理讲述而非其表意系统和文本结构中,拼合出它的本来面貌,的结果也就如同拼贴画一样,其艺术效果往往只能远观,所以鼠疫和力比多作比也好,心理分析植入男女关系也罢,皆大观也。<3.5> |
|
有着时代烙印的片子。小两口的日子本来过的多幸福啊,熨斗煮咖啡,长裤当成连衣裙穿,桌布上做甜点,楼道里的歌唱,一切都那么美好 |
|
想起法斯宾德说自己从来不拍和政治无关的电影 他的电影从来都和政治相关//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和政治相关//但是这样就不好玩了 |
|
怀孕和灭鼠运动有毛关系啊。这女的用电熨斗煮咖啡真洋气,六十年代电磁炉~ |
|
讽刺了叉叉国的流行丫丫文化 |
|
6.2/10 |
|
6/10
79分钟1080p WEB-DL |
|
片头生殖崇拜的演说,性绘画的植入。裸舞的人体雕像。 |
|
上时间线交叉,其中一条走得还是倒叙。同时还有性科学家和犯罪学家授课的无关情节植入。这种非好莱坞模式的电影语言系统比经典模式有意思。破坏了观众对传统类型的期待感,带来视觉心里的双重刺激。可惜实在是听不懂塞尔威亚语 |
|
"Screw this life, people aren't made of wood, especially not me." |
|
这种把两个事情硬拉关系的剪辑方式说白了就是偷懒 |
|
包裹在政治与先锋之下性与死亡 如此随性的爱情悲剧 |
|
明明素材很有力道,不喜欢这个拍法,完全不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