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莱叶回顾展,美琪大戏院,修复信息不明,157分钟版,9分
1,德莱叶最信手拈来的还是这类严肃题材,尽管受党同伐异的启发,但拍得是相当漂亮,有过之无不及
33年罗马,1594年西班牙,1793年法国,1918年芬兰,这些历史之年在大师的笔下通过撒旦这条主线汇聚成一副人性千年演义。格里菲斯完成党同伐异时41岁,德莱叶完成撒旦日记时只有31岁
2,第四章帕沃之妻茜丽临死前的脸部大特写已然是圣女贞德的前期锤炼,德莱叶的“神迹”发展在默片中早已有了雏形
3,低男中音Helge Nissen留下的国际商业录音极少(不晓得丹麦是否有他更多的遗产),此片中他塑造的撒旦真是惊天动地得传神,不负表演之伟大 |
|
#重看#但凡人性裂缝之处,正是恶魔潜入之处,恶是善的试验剂,人类在一次次善恶交锋时成就了今日的面貌;四个故事一音强过一音,直至人性中的仁与爱、奉献与悲悯被完全激发,清晰可见德莱叶通往巅峰期的足迹,最后一个几乎就是圣女的雏形,脸上的痛楚是古典悲剧的显影,被光圈框住的灵魂呐喊如飞出天际——对自由和良善的渴求,穿透了时间,穿透了画框,穿透了银幕内外,这是属于电影的时刻。 |
|
人借由极端宗教与政治斗争来实现自己的欲望所引发的悲剧。明显从格里菲斯那里受到了大量启发,最后一个故事的摄影中有不少独特的表达。结尾的心形钟摆在《一屋之主》中再次出现|Ps. 看了其他短评才搞懂撒旦行事的逻辑,这么看《好兆头2》的大设定还真不是空穴来风-_-|| |
|
不是害人就是害己,怎么选都杯具 |
|
vivre libre or mourir 为🪧 为自由 永生难忘的电影时刻 |
|
若《词语》是神圣的、如塔可夫斯基所说的“祈祷”一般的电影,那么因为各种原因,本片会成为人生中很特殊的、难以磨灭的存在。第三节故事,法国大革命后雅各宾派“清算”的背景,有诸多金句,在当下应了景。撒旦的演员不亚于《浮士德》的梅菲斯特,属于影史中藏着的精彩。撒旦扮作人类,正好呼应讨论纳粹时常说的“平民之恶”。散场之事,希望一辈子记得。2022.11.27 美琪 |
|
短片集,舞台剧式装扮。德莱叶这么喜欢搞有文化又颇有神性/信仰的史诗/奇观片,又没有大预算来支撑宏伟磅礴的舞美布光,典型的又穷又爱玩。靠着步行乡间丛林的苦涩,配乐也颇为古典深沉,缓慢的叙事节奏与人物运动,确实乏善可陈。 |
|
NND!你们究竟准备啥时洗盘! |
|
撒旦的四次作恶的构思,一个故事半个小时虽不长,但是四个故事加起来便略显冗长,构图和细节没的说,没有啥灵光之处,德莱叶不适合这种史诗性的说教片。推荐第一个故事。 |
|
卡尔·西奥多·德莱叶的这部片子开始走超现实路线。撒旦堕入人间,为了回去,必须遵循上帝的要求,去诱惑人类,无论何人接受了撒旦的诱惑,皆会为上帝所裁决,而无论撒旦的诱惑何时遭遇抵抗,他的刑期都将减少1000年。 |
|
撒旦是上帝的打手 |
|
神圣信徒——德莱叶 |
|
clnnsrvw bh55i69j |
|
2022上海德莱叶电影展。
“这个时代多么毁人心智,连孩子都以断头台作为游乐。”
“凶手是你的名字,正如撒旦是我的名字。”
“怪事,次日早晨,太阳照常升起。” |
|
7。很精美,就是字幕卡有点多了。 |
|
结束之后,放映厅里的有人正声发言,为此,5星 |
|
祸害千年 |
|
苦活与骂名归撒旦,功劳与荣耀归上帝。 |
|
【上海美琪大戏院】@157min |
|
善与恶?邪恶,其实最邪恶的是真正的魔鬼披上上帝的外衣,假借正义的名义束缚住人们自由的灵魂。 |
|
受《党同伐异》的启发,德莱叶也创作出四个时代不同故事贯穿同一主题的电影。上帝派撒旦到世间诱惑人性之恶,在公元一世纪耶路撒冷使犹大出卖耶稣;在公元16世纪西班牙借宗教异端的名义迫害贵族,使僧侣为色欲出卖无辜之人;在1793年法国大革命时期处决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使仆人卖主求荣;在1918年芬兰内战时期撒旦成为红军将领,诱惑女人背叛丈夫,女人宁死不屈。
前三次撒旦都是去诱惑男人,第四次却去诱惑女人,终于就失败了。人性之恶在现实中见得太多,为什么还要去电影里一遍遍重温……四段故事比较下来,人类怎样抵制罪恶呢,结论是依靠女性的牺牲?很模糊肤浅的一种历史思考。
167分钟确实太长,前三段都是既定无法改变的悲剧,把罪恶来源推给撒旦,缺少人类自救的尝试。同样框架模式在稍晚几年的《三生计》《浮士德》都有更好的表现。 |
|
非常精致的构图 |
|
20221127 德莱叶回顾展,德莱叶的党同伐异,这么看格里菲斯的实验还是要更加大胆的。 |
|
抱着学习的心态当美术片看,构图和光影精致得无处挑剔! 字幕非常强大! |
|
片长真的有些令我坐不住……撒旦的小眼神和体态真的很可爱,又要按上帝的指示完成任务,又不想看到人类被自己诱惑成功,最后一个故事不出乎意外,献祭的意味真的太强了。以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 为由的什么事都是正义的,和vivre libre ou mourir在今日现实中的映射,但仍要警惕自己是否变成了其中被利用的一环。女性角色都好坚定哦,不过也都是上帝的羔羊罢了。 |
|
自由愛與理想.M.J. |
|
157min ver. |
|
4.5 有《党同伐异》那味儿了。不过德莱叶确实不是蒙太奇那卦的 |
|
1022 Accompagnement musical Jacques Cambra 90± |
|
#德莱叶作品回顾展# 2022.11.27 16:00 大光明 默片时代的杰出史诗,复杂的人道主义题材和光影、特写运用都为德莱叶的作者特色树立了标杆。 |
|
溜了溜了 |
|
上帝与撒旦的一体两面 |
|
黑上帝白魔鬼咯 想起来帕索里尼马太福音 鞭挞 圣徒幻化成你眼里的倩影 被虚无的宗教捆绑的制度和精神几千年 本身就很可怕 人创造出来的神创造了人 为什么不能相信本身的能量 科学为宗教服务 土星在本宫对面 生命进入死亡之屋 |
|
157分钟版,乍一看嫌长,实际上是撒旦的千年日记串联起的短篇故事集:出卖基督的犹大、中世纪、断头王后,红军与白军,相对统一的主题,相对独立的故事,找到了此类电影的前行者;风格庄严,不少镜头构图如圣像画和壁画,朴实的光华;人性深处的欲念与罪恶,亘古亘今,连撒旦都嫌“累”,然而上帝安排的“功课”他还得继续做下去;演恶魔的这位尼尔森,似乎很多默片里都是按照这一款儿来的,以至于撒旦都看着眼熟 |
|
委实是长,最喜欢第二段,欲望和认命感喷薄而出。撒旦每次诱惑成功那悲苦的脸,天际中传来的“继续你的恶行”,以及最后电报员之妻从容赴死的脸简直圣洁(Clara真是充满古典美)。所以还是女人比较容易抗拒诱惑对吗😉 |
|
原本以为是一个约伯式的魔鬼故事,然而从影片第三个故事开始,引诱犯罪和对抗犯罪变得复杂起来,人如此经不起诱惑,以至于需要撒旦来劝说向善。 |
|
兜了一圈居然回到i芬我能笑三个月 红军教义问答我又能再笑三个月 |
|
耶稣这么好看,很难不做颜粉啊🙃
自从有了政治,历史舞台就换汤不换药…银幕内外呼应 |
|
卡尔·西奥多·德莱叶的这部片子开始走超现实路线。撒旦堕入人间,为了回去,必须遵循上帝的要求,去诱惑人类,无论何人接受了撒旦的诱惑,皆会为上帝所裁决,而无论撒旦的诱惑何时遭遇抵抗,他的刑期都将减少1000年。影片就是由四个撒旦化成人诱惑人类的故事组成的。看来撒旦也很蛋疼。 |
|
撒旦的四次作恶日记 |
|
撒旦宝宝好无辜,都是上帝的旨意!
看完之后的白纸,我们之中也混进了撒旦吗 |
|
二倍速 |
|
#德莱叶影展#真美啊 因为无声所以画面更显得绝美 (最恶毒的不是让人绝望而是给人破碎的希望 |
|
片子对撒旦的性格塑造很有意思。后两个故事是早期政治电影典范。人物表演偶感stereotypical,总得来说不错。故事设计也很有层次感。是早期影史不可多得的好片。 |
|
撒旦的作恶都是上帝的命令 字幕卡叙事太低效了 |
|
德莱叶1920的史诗级作品,撒旦在不同时期的“作恶”,一连串的悲剧,人类的宿命。 |
|
技法上工整 就是现在看来表演上喜剧效果突出 四段故事里工具人撒旦一刻不停的引出罪恶 最后 Siri 给他免了千年惩罚 但依旧在路上 p.s. 好像欧洲特快车有一场戏的构图来源就是伊莎贝拉的审讯室 2333 |
|
觉得像是《党同伐异》的同款,当然没有那个大场面,芬兰内战这个背景倒是少见,此外电影中也出现了后来德莱叶喜欢的宗教啊,权力与人性关系之类的,最后女主茜丽自杀前特写倒有些《圣女贞德蒙难记》的意思。 |
|
1是犹大与撒旦,《马太福音》后再次大银幕看宗教故事。最后一个比较精彩,红军与白军,蒙太奇对抗戏剪辑十分精彩,撒旦的百年与千年设定也有意思#德莱叶回顾展@美琪大戏院 |
|
古往今来四段小故事,分别是耶稣殉难、16世纪宗教裁判所、1793年法国大gm时期和1918年芬兰时期,导演展现小人物的卑劣,贵族直面人生的勇气。比如第二三全是小人物背叛了原则,对无辜的贵族女性进行陷害;而贵族女性却展现了很勇敢的一面,第三个故事是路易十六的王后和一对贵族母女,她们最后都坦然面对死亡。最后一个故事发生在芬兰,他们好像在抵御gm,一对夫妻一对情侣,妻子为了丈夫选择自鲨。这个结构就很格里菲斯1910年代做的孤独的房屋那个室内戏,一边拍内景孤立无援一边拍外景前来营救,剪辑和最后一分钟营救。同时,比较有意思的,德莱叶觉得撒旦也是上帝的仆从,他也不自由啊,撒旦教唆别人做坏事,他也没有多开心!德莱叶后来直言,拍这部之前确实看党同伐异了,但没有刻意效仿,因为这个故事很自然就拍了四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