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完好想吃冷面 |
|
字幕有9种语言,这个纪录片的目的是输出韩国饮食和文化,当然了,永远都会加入历史悲痛感,以及乡愁。……白种元在韩国美食界依然是天花板的存在,还到中国做过美食节目。……刚到韩国吃不惯韩国冷面,因为是咸味的。从小到大吃的黑龙江冷面是酸甜的。……后来分别进入了2地的厨房,了解了冷面汤的做法,先说韩国的,的确是用牛骨,牛肉,整鸡和各种蔬菜熬制的高汤,真材实料。……黑龙江的一位冷面师父告诉我的是:梨精,苹果精……听不下去了,都是科技与狠活呀,也不想再吃了。 |
|
看韩国人吃平壤冷面如此「丰盛」的Beilage……所以你球最好吃的朝餐和冷面,都在满洲。 |
|
不考虑个人口味,光看画面质感还是拍得很勾人食欲,至少下饭时看不错。不过总得来说该片也就止步韩餐推广、卖卖民族风情、骗骗外国人了。仔细看韩餐的手段太贫乏了,折腾两个小时不还是“面条+汤底+配料”三件套么。 |
|
看韩国美食节目难受的不是美食到底好不好,而是国人的评价到底怎么样,本国的饮食再丰富,用没有文化与素养的心态去评价别人,那种评价本身也没什么质量,见他人之好,能赞赏,见他人之差,能包容,才是真正的大国心态,否则,站在再大的地方,心也小到看不到自己,更看不到自己,看不到世界 |
|
平壤冷面爱好者围坐,A问去过多少冷面馆了?B说连延边我都去过三十多家了!C说就差平壤本壤的冷面馆没去过了,但我可以问问ZICO,他去了玉流馆! |
|
看完挺饿的!都特喵11月了还没有全天供暖,白天最高还18度上下,冰箱里冻3个冻梨啥时候才能吃上啊?有暖气了暖烘烘的在家里次冷面才赞啊!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在南韩开冷面店的都是从北韩过来的,战后冷面店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最后只有一家店依然坚挺!都是老食客,感觉像进了上海德大咖啡馆一样! |
|
作为冷面爱好者(冰箱里常年备冷面noodles pack) 我可真的是长了见识 这是一种追求taste like nothing 的复杂的东西 |
|
牛肉那輯沒有條目。那兩集比五花肉那輯豐富,更注重在食材上,確實是正道。 |
|
看饿了,很会拍。 |
|
看完去吃了冷面。 |
|
很冷很酸,但摆盘真的好看,很难评的一种食物。 |
|
感觉还是ep2里脱北老太太吃的平壤黑荞麦冷面最好吃,在延边吃到的也大多是那种。把食物拍得太美好了,真实又有人情味。 |
|
至今为止看过的最好看的美食纪录片 |
|
还行吧,但感觉没有把白老师的特色拍出来。有点不伦不类。 |
|
我印象最深的朝鲜民族标杆性食物。 |
|
冷面再香毕竟还是清淡了点,看多了直打哆嗦。 |
|
怎么就能从冷面馆里随手挖个老食客来把吃这件事说得出神入化 |
|
作为冷面超级爱好者,看了这片反而觉得邻国的饮食文化真的蛮匮乏的… |
|
除了有些特写确实勾人食欲和无乡者的故事确实感动之外,别的一般,但确实很地道地介绍了各种冷面,我清晰地记住了平壤冷面的大骨头汤。 |
|
看完这个片子,有一个想法。韩国比我们拥有更开放和包容的文化市场和制作工业。现在这样的片子在网飞上架全世界感兴趣的人几乎都看得到。炸酱面在世界大众的心目中变成韩国创造的特色美食也就是时间问题了。我们一边在喊着偷国!不要脸!小偷!一边在放弃着自己表达的空间,堵住自己的嘴只能在口腔里发出蚊子一样的呜咽。自信就是这么丧失的。 |
|
与浓郁相对的清淡极致,拍得太诱人了,风景也很美,绝佳宣传片,可惜近期的韩纪录片和综艺和以前比总有一些掩盖不住的zz倾向 |
|
打着白老师的名义来拍自国美食,少了点亲和感多了些自我满足感,更喜欢之前白老师自己吃吃喝喝一人独白的惬意闲暇,美食纪录片轻松点才是正道。 |
|
作为一个辽宁人括号确切的说是辽东人,从小到大满大街都是冷面和石锅拌饭,以至于我在出省和出国之前都不知道这竟然是”韩餐”,我以为是”家常菜”。闹出的笑话是在新西兰一个福建朋友带我驱车2小时去一家韩国餐厅,非常开心的给我点了石锅拌饭和冷面时,我心里一千万只草泥马跑过的同时,感叹作为一个东北人真好。(因为南方同学约我去泡温泉滑雪这种我从小玩腻的东西以及中部的同学约我吃海鲜的时候,我心里只说哈哈你们的生活太无聊了 |
|
看完好想吃冷面!!! |
|
看完真的很想吃冷面 |
|
居然意外的好看美丽! |
|
拍得很有食欲 爱荞麦面 爱一切清淡鲜甜 讨厌油炸 讨厌重口 |
|
馋哭了 |
|
我真的太爱冷面了 LA有家专卖冷面的 里面好多小冰渣 那个面汤好喝极了 |
|
没有味道却让这么多人惦念的冷面实在难以想象啊 |
|
冷面爱了 |
|
这种风格片的适合我。这种没啥味道的食物也适合我。 |
|
比烤五花肉好点 |
|
有一说一 看完非常想来一碗🫠 |
|
韩式尬吹 |
|
我个人喜欢平壤冷面(荞麦面)多过咸兴冷面(土豆面),喜欢肉汤底多过dongchimi汤底,咸兴冷面的面条韧性太强,用剪刀怎么也剪不断,最后我只能用较为尖锐的门牙底部去一点一点切断面条,这个过程实在太让人痛苦。오복쟁반我还没吃过,希望日后有机会尝试一下。 |
|
看完後想去韓國吃冷麵,然而是因為冷麵本身的魅力。這片拍得挺無聊的,遠不如Netflix的另一部紀錄片street food裡講韓國刀麵的好看。 |
|
感觉不是只想讲冷面,是想通过讲冷面再讲述一些历史。应该是食物历史纪录片。从纪录片的颜色来说冷面的颜色真的还挺好看的,有点诱人。 |
|
笑死 这不就是我的daily meal吗 |
|
个人角度冷面不算太喜欢的食物,比较接受的也就是在韩式烤肉店用它的酸甜解腻,所以有闲了首先想复刻的韩国面食也是另一种相对更小众的豆浆面(韩式炸酱面就更别提了)。而放眼世界,冷面的复杂度和接受度也没有超过邻居日式拉面——然而韩国人就是有办法拍得让我食指大动且看起来冷面世界第一…… |
|
失乡者那段看哭了 |
|
想起2001年和老爹在深圳筍崗一家小館子吃的冷面,冰冰涼涼,西紅柿有點甜,朝鮮族人開的。以後再也沒吃過類似的味道了。 |
|
谢谢,饿了 |
|
作为文化视角的展现是好
作为食物视角的评价是差
要不是我吃过我真的还以为多好吃…… |
|
为什么配乐用巴西国歌lol |
|
韩国冷面大科普,放了生拌明太鱼的咸镜冷面好想吃哦_(:з」∠)_ |
|
呵呵,渲染的有点过了 |
|
他们尽力了。 |
|
感觉中华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美食纪录片思路都差不多。不过韩国的纪录片,或者说他们出口的纪录片,可以看出在走综艺化的思路,一方面模仿欧美纪录片风格,一方面也算是发挥强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