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里维特的推荐。特别喜欢不祥且神秘的前半段——哥哥像一场灾厄般突然现身,带来了不幸、痛苦与秘密。这部的声音挺有意思。哥哥初到弟弟家那场戏其实铺了不少音乐,但音乐并不是作为电影配乐,而是作为环境音一般存在着。影片中盘,主角一家和弟弟朋友在小吃店相遇。朋友点播了自己和妻子定情曲,一桌人看似其乐融融。音乐突然无故终止后,哥哥开始说一些冒犯朋友的话。每次他开口时,总有突兀的环境音响起(如邻桌笑声和店外车声等)。导演调动了这个场景里的所有声音来表现“刺耳”。后半段尘封往事的揭开+人物关系的反转就有点无聊。最近看的几部电影都让我有种强烈的感觉:剧作技巧某种程度伤害了电影本身。一旦落入俗套,剩下的就只有硬着头皮走完这个流程,奔赴某种结局。在我看来,当电影陷在某种踟蹰不前的凝滞之中时,往往是其最美的时刻。 |
|
《保罗桑谢回来了》0.5,玛佐最厉害之处在于其机位和剪辑所带来的、难以察觉的微妙不和谐、不稳定感,她作品中故事和人物状态的吸引力全都来源于此。 |
|
不怎么样,有种小学读本故事味儿,你们三个大人搞燃冬真是苦了孩子… |
|
又野又可爱,村中的公路作为一个中转站,大型农作机器和卡车加入了电影,于是在这些角色的冲突中,我们随时害怕突然被各种车辆撞死。 |
|
跟以往看过的那种法国乡村电影大相径庭,不再是田园牧歌,而是朴实粗放,野蛮中蕴藏真情和隐忍。和睦美满的家庭里因为一个“陌生人”的闯入像灯光一样照进了那道裂缝,但是这条裂痕慢慢破裂的时候导演又将它填补回去,真是一部冷门佳作啊,尤其是音乐的应用,不再是渲染环境,而是随着剧情起伏。结尾画出来的演职员表挺可爱的。【1.04GB,法语原声,英语字幕,DVD】 |
|
片尾的手绘credits粗粝但又不乏野生的美感,这种美术风格正契合电影的整体基调。一场大火、一张报纸、一个返家之人的幽灵,一段脱轨的故事从此开始。我们不需要知道更多的细节了,也不需要知道为何争吵会突然地降临。身为一家之主,这件事本身就代表着某种暴力,农舍、土地、牲畜、机器、妻儿,都被这种力量所统治。 |
|
朴实有力的乡村电影,在法国片中显得气质独特,几首歌也非常棒,这位女导演值得关注。 |
|
【草莓主竞赛】不安肆意弥漫,危险无时不在,但与此同时,情感向度也发散似的与日俱增。不同于其他法国乡村电影,玛佐造就了一种令人流连的深邃野性。 |
|
# Solaris 1989
【C+】重新拉一遍还是有些费解,即便知道异质感的产生逻辑。 |
|
自从开场,观看者就被置于滑稽玩闹和混乱危险之中的动态性之间。而这也成为了全片的动力学,即侵略性的熵增,来自村庄内部或者外部的大型农业、运输机器参与了这一过程。然而尽管如此,在《厚牛皮》之中,Roland的形象仍然令人想起布鲁诺·杜蒙,关于他的代替赎罪以及一个以陌生闯入者的身份反归封闭社群戏仿了耶稣基督的形象,而他的形象和行为却与耶稣基督相差甚远,在其引力之下总是带来灾祸,或是以一个危险的姿态被观测。从而帕特里西亚·玛佐提出了一个神学-法学问题:既然基督作为代偿而牺牲,当他具身的再临之时,将享有何等范围之内的权界? |
|
A / 太怪了太好了,那种几乎找不到参照对象和理解抓手的好。每一个镜头都如此被危险与神秘充盈。暴力的释放在每一个延迟的剪辑时刻或是舞蹈般的身体在场中被揭示出多重的动线,而物品的沉默与喧嚣都具备着自然甚至原始的强度。 |
|
amazing. 电影的秘密和裂隙就在被车门夹住的裙摆里 |
|
犀利而滑稽的动作指示日常生活裂缝。一个吻无以为继,只有转身上车。 |
|
- 太恶、太暴力了。连同天气的图像也是恶的。前半部弥漫着一股无法预料的恐惧,那由新的神秘/未知的恶的入侵所带来的危险感,它所衍生的突然的暴力像是一种病理性的转移,“哥哥”作为恐惧的源头,症状却显现在突然掉下桌面的孩子、被撞死的狗身上(如同抑郁时酸痛的背)。这是哥哥挤入一个空间时所引发的恶的地震。剧情反转之后有些事情“合理”了,包括一些人物关系的俗套变化…但私以为这种合理其实是一种败笔,太顺应某种剧作的规则了,被惰性降服了。喜欢大远景中奔跑的人。 |
|
【4】无论是镜头调度还是声音设计都极其诡谲,藉由情节,举重若轻般为乡村生活带来了危险的秘密,农业器械变得像某种法器,从阴影中走出的男人,带着原始的威慑。可惜尾声涣散了一点。 |
|
EPD P.M |
|
前半段悬置的道德评价太好了,女导演才懂如何磕real bro男男cp,可以亲嘴,滚泥巴,为你坐牢又不求回报。可以跟Elaine May的Mikey and Nicky (1976) 配合食用。 |
|
8.2 逆炼农村脑残故事,开篇就是野蛮的肢体扭打在一起,往下更是处处彰显着它的飘忽不定,以张扬的视听语言为反直觉的癫狂作谱,好希望结尾来辆泥头车把他们都创死。 |
|
《厚牛皮》导演帕特里西亚·玛佐的长片处女作。
一场大火,一个离家十年的兄弟,一场无法补偿的兄弟情,一段即将失控的故事,应该是被小女孩温暖了过来……
片尾手绘超美超温暖。 |
|
另一个版本的《保罗·桑切斯回来了》。神秘、诡异、不安。 |
|
海报诚不欺我,片子蛮好看的。哥哥流鼻血时,我💔了,5555
片尾卡司设计太可爱了。几处没太看懂,这里面是不是有两处房子?为什么哥哥创死了狗?有台阶的教堂好看,美丽田野好看。街道镜头可以看到教堂和饭店,没有多余。刚开始以为要酒喝的女孩是饭店老板的女儿。哥哥为啥跑去那个公路河边生火?看到中途就觉得,弟弟有点疯,哥哥有点傻;弟弟在乡镇钻营出的成功掩盖了他疯的一面,本来说羞愧的无法去探监、写信,却在兽医一句话之后所剩无几。哥哥十年如一日,没变过,正直、善良、带着一点点傻气。 |
|
关于一种美丽的危险,一种最自然的、野生的危险,就像火——史前人类生篝火取暖时伴随着热量而潜在的危险一样,随机而曼妙。 |
|
4.5 玛佐对电影语境的掌控力。像揉面团,没有什么是长久可靠的,精神病的征兆融化在人们复杂的面孔中,因为土地坚实,所以围绕火堆展开的舞蹈同时包含对灾厄的祓除和祈祷。 |
|
太牛逼的片子,没话说了。但是中文片名《厚牛皮》翻译自英译片名Thick-Skinned和法语原名Peaux de Vaches(本义“牛皮”)的结合。然而,英译名thick-skinned意思是厚脸皮、感觉迟钝,法语的peau de vach其实在口语中意思是凶狠的人。英译名已有偏移,中译名的混搭就更牛头不对马嘴。ps.经Mathieu考证,电影中被撞的狗狗是皮卡迪牧羊犬(电影剧情发生地正是法国曾经存在过的皮卡迪大区),全法国大概也只有3000只。#97 |
|
全片笼罩在一种莫名其妙的氛围里,但能莫名其妙出美感来也不容易。 |
|
导演是瓦尔达《天涯沦落女》的剪辑师,难怪如此犀利。让波奈尔主演也顺理成章了。 |
|
迷之配乐 |
|
无法落地的奇妙且古怪的状态 |
|
像个孩子一样思考与行动,放弃对危险的感知,依据本能驱动影像,一切都是怪异而突发的,却又如此的奇妙 |
|
异类的延伸性,随之浮现故事基底。 |
|
沉闷、隐忍,却暗含粗砺、野蛮的乡村电影。从牛的眼睛特写开始,在带走水坑边玩具的远景结束。色彩浓烈,音乐总是突然响起,像是也携带着某种贯穿全片的暴力。神秘古怪的闯入者带来不安、焦躁、恐慌,隐忍和突发的暴力在同一时刻显现。情感的张力不断拉伸。 |
|
【4+】以后退来前进,变化快到跟不上。 |
|
微博资源 |
|
好像看了一部cult片,有一种奇怪的可爱,而且谁会想到拿摇滚乐当乡村电影的背景音乐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太暴力了 |
|
-0.5 |
|
【1476】兄弟,危险的降临带来不安。再想土星保龄球,玛佐将女性的恐惧从89年乡村搬到22年城市。 |
|
如果不是他哥替他坐十年牢,这些不都是他哥的? |
|
so weird |
|
特写就是关系 |
|
【4】闯入者以替罪正当化不安和危险,而美丽的农村风光在天然的沉静中不时被争吵以及大型现代化农具的侵扰形成一种矛盾的平衡,即天然捕捉的美和刻意镜头运动和聚焦带来的危险性等意图性的糅合。 |
|
【4.0】 |
|
日常的馈赠 |
|
sandrine bonnaire so good 35mm@lincoln |
|
好厉害。情感作为一种绝对的统治力掌握着电影的呼吸。 |
|
强硬冲突下各类中心化的角色(家庭的和社群的)再难维系,人物的适所不断退至景别的边界、剪接的切点,熟稔如Mazuy在临别的国道边将那份率直和纤细全力拥入怀中。 |
|
怪片子 |
|
有趣靈魂拍出來讓人嘖嘖贊嘆的奇趣大片! |
|
渐入佳境,到最后超级棒。喜欢妻子把孩子递给弟弟,弟弟把孩子递给哥哥,哥哥把孩子放在床上,最后三个人都出去了的那场戏 |
|
神品啊,在自然的縫隙裡穿梭,所有文明無關緊要,只為了生育和尊嚴。 |
|
比sport de filles更坚实的逻辑,暴砺与激进的调度已然化为了影像的脉搏,散落在枯草的裂隙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