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曲线球 Curveball (2020)

    最近更新: 2024-05-03 HD中字
    • 主演:弗吉尼亚·库尔 / 达尔·萨利姆 / 塞巴斯蒂安·布隆贝格 / 索斯藤·默滕 / 米夏埃尔·维滕博恩 / 马库斯·卡尔文
    • 导演:约翰内斯·奈博 (Johannes Naber)
    • 编剧:Oliver Keidel$$$Oliver+Keidel,约翰内斯·奈博$$$Johannes+Naber
    • 分类:喜剧片
    • 地区:德国
    • 年份:2020
    • 更新:05.03
    • TAG:德国,黑色幽默,政治,德国电影,犯罪,2020,电影,SIFF,喜剧,惊悚
    • 片长/单集:108分钟
    • 豆瓣评分 8.2 (114票)
    • IMDB评分 6.9 (395票)
    • 烂番茄新鲜度 烂番茄: 71%
    • TMDB评分 6.80 (热度:3.64)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德国电影《曲线球》的免费在线观看,《曲线球》是对白语言为其它,属于喜剧,犯罪,惊悚类型,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8.2分,有114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   德国联邦情报局的生物武器专家阿恩特·沃尔夫认为,尽管联合国进行严格管控,伊拉克仍在制造炭疽作为武器。周围的人原本早已不再执着于这个话题,但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因为一名伊拉克寻求庇护者声称,他曾参与制造萨达姆·侯赛因的生物武器。他的证言正中各方当局下怀,美国联邦政府、中央情报局都企图借机采取行动。沃尔夫被联邦情报局任命为案件负责人,调查代号为“曲线球”的举报人所言是否为事实。与此同时,911袭击事件让美国处于危机边缘,世界范围内的安全也岌岌可危……本片是一...... 完整简介请见下方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HD/DVDrip

      Curveball.2020.P.WEB-DLRip 详情
      Curveball.2020.P.WEB-DLRip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其他

      详情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德国联邦情报局的生物武器专家阿恩特·沃尔夫认为,尽管联合国进行严格管控,伊拉克仍在制造炭疽作为武器。周围的人原本早已不再执着于这个话题,但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因为一名伊拉克寻求庇护者声称,他曾参与制造萨达姆·侯赛因的生物武器。他的证言正中各方当局下怀,美国联邦政府、中央情报局都企图借机采取行动。沃尔夫被联邦情报局任命为案件负责人,调查代号为“曲线球”的举报人所言是否为事实。与此同时,911袭击事件让美国处于危机边缘,世界范围内的安全也岌岌可危……本片是一部政治讽刺电影,改编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发生的真实事件,于第70届柏林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举行全球首映。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7.4 IMDB 7.6 正片
      Bob le flambeur
      1956
      剧情片
      法国

      赌徒鲍伯

      Bob le flambeur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我还等着招兵买马操练许久的劫保险箱大案如何展开呢这赌运压倒一切的反高潮真是万万没想到哈哈哈。梅尔维尔关于命运捉弄的小规模操练,大部分男性角色都长得太模糊了唯有男主一头金发整个行头做派像是从美国黑片中剪贴过来的...他写男女关系实在不行,尚是璞玉的可爱的科瑞妹子这角色真是wtf,反观Bob和警长的友谊多么深切,所以以后学乖了不怎么写女人了...
      • 气质型犯罪片,男主角长的真像影史上的另一位著名赌徒,片中的各角色个性鲜明,后半段的反角视角则更为有趣,而到了最终交锋则发展成了出人意料却情理之中的魔幻秀场,本该迎来他一生中最惨烈的失败,却又和他一生中最戏剧的成功碰撞,是宿命或是巧合,观来过瘾。【2017.10.13 @NYFF】
      • 同是56年,梅尔维尔和库布里克各自拍了一部类似的题材,同是失败的抢劫,同是为了女人,同是被女人坏了事。但是走了完全不同的路子,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这之间可以看出欧洲电影和好莱坞的不同。梅尔维尔重在人物,反高潮,也多少显得沉闷和枯燥。
      • 梅尔维尔较为写实的一部作品。较多的特写镜头在演员乏善可陈的表情下,让对话变得冗长而无趣。结尾处对于赌徒的讽刺,却是让影片出现了一丝黑色幽默的亮点。此外,太多的画外音也是一个失败之举。
    • 豆瓣 8.0 IMDB 6.8 德语
      新幹線大爆破
      1975
      剧情片
      日本

      新干线爆炸案

      新幹線大爆破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难得看见高仓健以【反派人物】出演,到最后被击毙……这样的题材今天看就是“禁区”——经过40年……中国也已经是【高铁经济】了……
      • 之前在已经拆掉的东方红看的,是世界上第一部“当火车一旦慢过特定速度就会爆炸”的剧情设定。
      • 竟滋生出一种想把佐藤纯弥系统性看一看的愿望,在如此规模商业制作中,能如此以同情恐怖分子进入(左翼),落脚在对官僚主义的讽刺,实在是新鲜又怪异的体验。 @曹杨影城2021SIFF
      • 1、科技是把双刃剑,方便了社会,也方便了罪恶;2、看完本片,知道新干线至少领先中国动车技术50年;3、高仓健作为反角的形象太高大上了,惹人同情,死去也张扬;4、结尾处理得很好,能够进入人性追问层面,将主题挖深了,不如此,不经典;5、实际应为“新干线爆炸未遂案”。
      • 七十年代正是日本特摄的全盛时期,好多大咖呀!昭和映画粉必看!
      • 又臭又长,跟好莱坞同期的《骑劫地下铁》和《火烧摩天大楼》相比真的是东施效颦。从批判性的角度来讲,作者的感情倾向也是一片混沌。
      • 不知是否是真实事件哦却有雷同灾难。高仓健啊man中man为何成爆炸犯呢一伙三人也并无恶图就这么送命了好歹列车上还有无辜的人。导演兼编剧真有水平追捕人证也是他家的一种类型。警署也并非好家伙内幕黑啊。
      • 【上海电影节展映】东映70年代5亿3千万日元的大制作商业片,并且是在日本国铁拒绝合作的情况下用精细的火车铁道模型特摄和1:1东京站+新干线车厢精致的美术布景以及偷拍镜头完成了拍摄。影片长达152分钟,但剧本、节奏极佳,列车/调度室/罪犯/警察几条故事线、视角并行叙事。不能停下的列车上混乱的众生相、几个罪犯各自的悲剧背景和无奈、爆炸危机过后的电视谎言……影片不停地制造一个又一个矛盾、悬疑点,高潮迭起紧张万分,一直将绷紧的节奏保持到影片最后一刻。主角冲田和指令长仓持在高仓健、宇津井健的精湛演技下塑造得有血有肉有担当。只有几句台词的配角(如警察厅部长、乘务员、孕妇、女医生、冲田妻儿等)也是个个生动鲜活,性格分明。四星半
      • 新干线总指挥仓池(宇津井健)因为应对得力调任警察厅,若干年后当上了日本警察部门的大大大boss(《相棒》)【bushi 毫不奇怪当年总设计师访日坐新干线的震撼,两个半小时有点太长了,部分情节稍显老套肤浅,1975年的日本比情节更吸引人,最意外的倒是最后15分钟。
      • 更像是新干线广告片,没有预想中的大场面也没有推理,不过可以看到生死时速、危情时速借鉴了不少,不过整体估计也是受到1974年taking pehlam 123的启发。高仓健和志村乔演技精细
      • 高仓健扮演犯罪分子让这个惊悚犯罪故事更多了「社会派」的味道——社会冷酷与泡沫经济导致家庭与个人的悲剧,以及警察与高铁公司不守信用的欺骗与阴谋,让观众更多同情与犯罪者们的孤注一掷,即使在这种几乎「穷凶恶极」的题材中,创作者依旧站在「坏鸡蛋」这边,也算是一种艺术家的良心。
      • 最意外的发现!意外1、是《追捕》之前在日本大火,火到世界的电影,如果是这样,《追捕》就是这部电影套拍的电影,但在中国,《追捕》是神一样的存在,高仓健成一代男神,即便今天,我看新干线没感觉,完全反过来 。意外2:腾讯视频是141分钟,dvd出版号是2019年,电影引进号是1993年,但我找不到任何在国内公映的信息,也没有印象公映过,腾讯还是上译版本。3、音乐,演员、故事节奏和《追捕》如出一辙,太像 4、上译明显制作已经粗糙,录音音轨很干,背景音消除的太狠 5、这部影片火到,《卡桑德拉大桥》《生死时速》都是山寨它,高仿的《暴走列车》还获了三项奥斯卡 引发了法国高速火车革命 4、宇津井健《血疑》大火,演员没火,在电影中主演也是意外。
      • 上译的配音完爆原声 20年后美国人拍了部和它情节差不多的《生死时速》 可格局比它小 批判性没它强 最后的反思也根本没得比 高仓健的反角被警察击毙真是不多见 不过就是死 也死的很酷
      • 1.无法停下的列车;2.登不上的飞机;3.有情有义,良心尚存的罪犯,终究无法成功离开;4.科技有时候是把“双刃剑”;5.人性会在犯罪事件中袒露无疑。
      • 70年代日本商业片代表作,全程紧张刺激、扣人心弦,高仓健饰演的犯罪者既可恨又令人同情,同时事件背后的起因和当局解决问题的方式又发人深省~
      • 英版蓝光;借用里面的一句台词:这真是越先进出起事来越麻烦;152分钟稍显冗长,且大部分时间都在着重描写如何逮捕嫌犯,不过好在设定新奇,紧张感营造到位;还要感叹一句小日子当时的铁路事业。
      • 非常扎实的社会派商业大片,罪犯、警察、新干线管理局人员、乘客、列车长等等群像性格刻画鲜明,高仓健最后一幕太帅了。
      • 和時隔50年的翻拍作《新幹線驚爆倒數》相比,後者在商業性、驚險感上是有長足進步的,但是作為作品的完整度沒有可比性,尤其是對於系統的詰問所帶來的力量感可謂天差地別。相較於新版,152分鐘的片長給了三線敘事並行足夠的空間,雖然新幹線上眾乘客的反應在第三幕消失了,多線交叉敘事的完成度仍令人信服,尤其是對爆破犯三人的刻畫,隨著劇情推進,竟然不免生出幾分憐憫來。宇津井健的表現實在出色,高倉健與千葉真一都相形見絀,尤其是從下令停車到決定辭職的一整段戲,感覺能清晰地聽到,繃緊了一整天的神經“pia”一聲清脆地斷了,即便他成功救下了1500名乘客和一眾工作人員,職業信仰崩塌的虛無,看清係統之惡的崩潰,都將之吞噬了。
      • 8,真的挺精彩的,佐藤纯弥拍出了直逼好莱坞水准的商业类型电影,制作水准很高,用特摄的方法来拍新干线行驶,甚至中间还有两部高速行驶的新干线并行的场面,技术力满点。电影对悬念追求近乎偏执,甚至到了强行设置危机的程度(咖啡店火灾真的很强行),但得益于此,电影桥段和悬念衔接极其紧密,叙事节奏飞起,也没有因为多线叙事显得杂乱,真的属于把炸弹理论研究到家了。高仓健饰演的爆炸犯代表着高速发展的日本社会那些被时代抛弃的失意中年人,特别对比在炸弹危机解除之后还要做局蒙骗大众的警方,导演立场已经不言则明了(其实让高仓健来演已经很明显了),比追捕厉害,应该就是佐藤纯弥生涯最佳。
      • 众星云集阵容强大的犯罪剧情片,感觉自己喜欢的昭和老头子都不约而同在里面露了脸。据说是世界上第一部“火车慢于多少时速就爆炸”的题材电影,情节紧张刺激扣人心弦,152分钟的篇幅并不觉得冗长,人物群像的描绘非常出彩,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一些映射也很到位。
    • 豆瓣 7.7 IMDB 8.0 HD中字
      Indagine su un cittadino al di sopra di ogni sospetto
      1970
      剧情片
      意大利

      对一个不容怀疑的公民的调查

      Indagine su un cittadino al di sopra di ogni sospetto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那个年代左派极端直白的讽刺,技法上又搞的如此实验,观感好费神。大量起于高位俯视人物的中近景乃至特写再进行下移,又大量采用长焦短景深镜头对运动人物进行特写的摇移,近点虚焦也毫不在乎,让人晕眩不已。时序剪辑复杂而实幻交错,剪辑点的头尾也常选在运动桢上,造成方向与位置感的迷惑不安。
      • 一份绝妙的精神分析报告,意大利式的疯癫和意大利式的想象。 用如此“搞”的方式来对体制进行一场批判只能竖起拇指赞叹。
      • 影片最后的话震憾人心:他是一名法律的仆人,因此他与法律融为一体,并逃脱了人类的审判。当法律的执行者与法律一体时他便不再被制度所控制。权力光芒如此耀眼,盖过了事实的真相、红色的革命册子。莫里康奈的音乐恰到好处,叙事手法也非常精湛。
      • “我承认我的清白” 少数几部入围过两届奥斯卡奖的影片之一 1971年最佳外语片奖得奖 1972年最佳原创剧本奖提名
      • 他一定是影史上最胆大妄为,滔滔不绝的罪犯了。最后一段拍得尤其妙绝。
      • 9+5 对一个不容怀疑的公民的调查.Investigation.of.a.Citizen.Above.Suspicion.1970.BD.MiniSD-TLF
      • 再次感受意大利语的脑炸。
      • 完全的政治讽刺电影,通过一起谋杀案展现了当时意大利社会的腐败、虚伪、虚假的一面,高官们可以为所欲为遮掩自己的罪行,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公民却只剩下恐惧,至于正义和法律,电影让它们变得滑稽起来,最终留给观众一个可笑同时又可悲的结局。
      • 终于,他被逼成了清白,一切都是被逼的。。制服下是一群饿疯了的狼,他们为了索食,不择手段。
      • 男主的表演不错 总体手法沉稳 缺乏显著亮点
      • 后半部分佳 风格佳 配乐佳 长久被束缚又很想打破的 即便是深入骨髓 也可不惜一切 誓死而抗
      • 脑洞忒大了,看呆了。“刑侦大队头子故意杀了个人想被抓结果领导不让”这情节我多长一个脑袋估计都想不出来,大概只有意大利政治电影能把惊悚和黑色幽默结合得这么好吧(每个人说话都跟唱男高音一样也有帮助。。)。广告狂人乔哈姆是不是看过此片,Don Draper的头型和腔调都和这里一样一样啊!帅
      • 除了男主角在性爱上的个人癖好挺性感,没看出来其它好。很多人夸的配乐,我觉得很烂。两位演员也不太喜欢。结尾的主题点得好刻意。爱某些片段的摄影。(资料馆。最喜欢一个人看电影,所以才特别挑陪我看电影的人)
      • 音乐赞.有罪或无罪都可以跟事实无关.反正从来就没有什么事实可言.你看到的事实跟他看到的事实大概也不一定是同一个事实.
      • 1971第43届 OSCAR BEST FORIEGN PICTURE,政治讽刺片。前面太拖戏了。 他是一名法律的仆人,因此他与法律融为一体并逃脱了人类的审判——卡夫卡
      • 20110403 kyxq 政治讽刺剧 人们对权威的畏惧 男主演佳 交叉的叙事风格当时很前卫,摄影大胆,构思巧妙 中间段落略显沉闷,对话中夹杂时政观点,后半段渐入佳境,随着主题音乐反复响起,最后的结尾段落极佳 由于不懂意大利语,所看版本翻译又很差,严重影响了观影情绪 四星半
      • 刚开场的音乐听着就充满了讽刺的味道,莫里康内实在是太厉害了!
      • 他是一名法律的仆人,因此他与法律融为一体,并逃脱了人类的审判
      • 片尾卡夫卡那句名言引得太贴切了:“他是一名法律的仆人,因此他与法律融为一体,并以此逃脱了人类的审判。”
      • 正好最近在看路西法,讨论一个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政治总在一定程度上会刻意掩饰或者放大某些敏感行为,权势之下又正好为匿名状态下的暴力审判提供必要的便利。一旦处于匿名状态的人被个人化的放大和公开后人类又变得道貌岸然了。
    • 豆瓣 8.1 IMDB 7.5 HD中字
      Nie lubie poniedzialku
      1971
      喜剧片
      波兰

      讨厌礼拜一

      Nie lubie poniedzialku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妙趣横生的众生接力,配乐和节奏太搭调了
      • 塔蒂我不行,这部我可以……谜
      • 跟邻国捷克比起来,波兰似乎没什么喜剧传统。这里阴差阳错的小品桥段,画风非常雅克塔蒂,不过为了过审,现实讽刺相对审慎。最大的价值在于,用外宾在苏维埃波兰的一日奇遇,记录了70年代华沙的风貌人情。如果改革开放以后引进中国,这一定也会被当作经典的
      • 太优秀了,风格非常法国,而且70年代波兰的生活水平可真不低啊!从头到尾,都非常幽默。
      • 哈哈,这个片子拍的好巧!有意思····华沙也是美丽的城市啊··· PS 字幕翻译的很有爱啊··
      • 剧情俏皮幽默,配乐轻松愉快。虽然没有主线,但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形成一个个看似荒诞滑稽,却又妙不可言的故事。还有福利镜头,满分。
      • 塔蒂风格的波兰喜剧,很对胃口。70年代的华沙已经建的挺漂亮了
      • 雅克塔蒂的错摸桥段放在波兰,潜意识难免与不能明说的隐喻自动衔接,怪诞荒谬的百般笑料背后,满是社会制度表面欣欣向荣的讽刺。警察一次又一次为明星启动红色跑车的桥段笑到头掉,既然逃不过历史的枷锁,那就用笑声对抗好了。
      • 70年代波兰缩影,搞笑段子讽刺社会现实状况,片稍稍显长
      • 塔蒂风格,梵高改玩装置艺术,冷铁轨上的大师。
      • 连片名都这么可爱
      • 挺有趣
      • 阴差阳错的周一,造就各种美丽的错误。
      • 是部很棒的电影,不过相对比其同类型的玩乐时间就差的就不是一点两点的了。而且上映时间非常接近。是写给华沙的一封情书,电影里也说着华沙是北欧的巴黎,甚至比巴黎还要美,但对比起两部电影来,还是巴黎赢了。讨厌礼拜一!
      • 一半现实讽刺、一半荒诞夸张的喜剧接力,让人想到陈佩斯早年电影。苏联波兰人如何欢迎归国侨胞和外国人的片段完全不吝啬自黑的下限。
      • 无字幕。。。
      • 太憨憨了,应个景
      • 很精彩的喜剧小品,幽默感十足,让人从开篇笑到最后。这版翻译的中文字幕特别细致,感谢。
      • 像接力一样的笑点,讽刺的刚刚好,趣味的刚刚好,一点也没有欣赏疲劳,非常奇妙,也很可爱。
      • 多么可爱有趣的人才能拍出这样的电影啊!幽默风格非常塔蒂
    • 豆瓣 7.7 IMDB 7.1 HD1280高清国语中字版
      同學麥娜絲
      2020
      剧情片
      台湾

      同学麦娜丝

      同學麥娜絲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如果大佛是plus,這部真的就是minus
      • 不会吧不会真有台湾人来豆瓣写影评吧,清一色繁体字。
      • 啊……真覺得很多動人時刻是屬於直男的……
      • 看完這部電影才真的意識到以前看的大部分台灣電影都太外省了
      • TGHFF57- 臺味很重!但真的滿Minus的😂… 點讚美術/攝影/音效/配樂…整部片從"排場"看得出预算充足…四線(加VO五線)敘事不容易,但編導層面得反省,想用戲謔手法觸及中年男人的苦悶 可是 那麽多油腔滑調是在[唬爛三小]?! 閉結忽然不結巴然後就出意外,想表達人生無常 肚財似的[飛來橫禍] 卻有一種天外飛來一筆的突兀…塞滿各種無聊笑點(且角色/導演還出來解釋一通) e.g.[梅益源]綽號[五角](因為"沒一元")… [吳銘添]導演陰錯陽差競選立委,口號[明天會更好]… 導演從頭貫穿到尾的畫外音,偶爾和劇中角色對話,最後忽然現身踢一腳,通過聲音的在場(和最後肉身在場) 創造多一個敘事緯度/視點,這是故事面讓人覺得比較"有趣"的地方… 或許受眾主打的是30-40+歲Local男性吧…
      • 闭结的纸扎屋就像肚财的太空舱,是内心深处的浪漫。
      • 55/100,酒精计划台湾分计划,从主题到结构都一样的无聊至极。群像浮空,视线游离,情节无非经由“意淫”生成,除了贴合作者周身语境便再无半点魅力。相比下叙述语气要更有意思一点,但有时又不知节制。
      • 【金馬影展開幕片】本身發想就是屬於阿堯導演的故事,中年危機、職場不如意、創作無靈感、愛情無結果、慘字各自寫在四位老同學的臉上,但人生本身就是遠看像喜劇,近看像悲劇,《同學麥娜絲》依舊是幽默的阿堯導演作品展現,而這種幽默展現,結尾阿堯導演甚至都自己跳出來踢一腳,生活的苦悶,實在無法再容忍假惺惺的人類了,結構較散,但四位要角的線都挺有意思的,跟大佛相比劇本的鋒利度不如,但這部片是從阿堯的紀錄片《唬爛三小》衍生成的劇情長片,也許要看過短片才能確定這部長片是否真的有成功普拉斯,但就單評這部電影,喜歡!劉冠廷真的讓我笑到無法呼吸🤣
      • 我们在看《同学麦娜丝》时是在看什么? 被大陆电影所遗忘的小镇「中青年」群体的生活状态。 无论是为了照顾阿嫲错过婚姻做纸扎屋的闭结,渴望带领台湾电影走向世界的添仔,自杀未遂后同女神重逢但怯懦的罐头,亦或是在台北过着紧衣缩食的生活,却因为女友怀孕而被迫结婚电风,他们是繁华都市无人会注意的路人,也是占据最广泛群体的小镇青年模样。 远离都市的普通人生活的智慧和思考方式。 外人评价添仔,当导演就是没有工作的人;口吃的闭结和相亲对象约会,对方总能猜到他在想什么,唯独说「承诺」的时候,对方才假装不明白;电风对于结婚很惆怅,朋友安慰道,两个人认真在一起就会幸福啊。人生就是这样,你不要想太多。 我好喜欢朋友四人在闭结所造的纸房子里聊天,是从小一起长大变老的朋友才会有的场景。 就很可爱的电影啊,看得很开心。
      • 鄭人碩在婚宴和阿堯對話那場戲真打到我心砍裡了,我當初也是處於這樣的心境在面對未來, 個人私心希望鄭人碩能夠得獎😬😬😬。 哈哈加藤鷹老師做為彩蛋客串有點意外😂😂😂 還有史上第一位導戲導到一半跑進銀幕裡踹人的導演 都是很有趣的梗.. 因為該片很多故事都和現實情況接軌 這部是我今年最能感同深受也最喜歡的電影.
      • 年度华语片前三 喜欢这部胜过大佛 导演最后出来踢人整场笑疯hhhhh
      • 不像前作《大佛普拉斯》那样有若有若无的主线,今次就只是扯屁乱讲,四个同学的生活随便聊聊,导演还会突然旁白、突然乱入,但怎么说类,人生不就是唬烂三小,我还是好喜欢闭结做的超大纸扎屋,好喜欢去查户口的罐头,好喜欢电风在漫画店爱上笑得大声的女孩,好喜欢好喜欢好喜欢这个讲述人生有点掉漆的故事
      • 前作太好期待太高,《同学麦娜丝》依旧犀利,但却没了最初的惊喜和感动。就像黄信尧说的:我们不断追寻人生答案,也许答案就是混沌,相比《大佛普拉斯》而言,《同学麦娜丝》多的也是这一份混沌。虽然叫Minus,但还是在做plus,四个同学四条线整整多了一倍内容,却比前作相互交织的两条线更加游离,如果只保留罐头和闭结的内容可能会更好。(P.S.第一次Get到了采桦姐的美)
      • {金马2020}但凡冲着大佛plus而来的观众都会有些许失望吧——结构松散、几无强情节,甚至没有故事主线,无论成功的失败的亮丽的平庸的中年都如此混沌。不过生活好像也就那么回事儿诶,想求一条清晰的坚定的不偏离不摇摆的脉络,但这篇散文写着写着不仅形散神还散。竟在楼下公园取了段儿景,很醒瞌睡。
      • 8.6/10 沒有大佛的壓抑,沒有大佛的黑白畫面,但一樣的是,人生,始終不會給你彩色。 喔對了,加藤鷹的客串,真的超絕啊,漲姿勢了。
      • 全世界年轻人都太难了。
      • 比起一堆在劇本上用力刻畫一個完整的結構的台劇,更偏好這樣有點鬆散的散文形式;或許從大佛形式強烈的黑白變成彩色了,無論是優點或缺點都更明顯了些
      • 无论黑白还是彩色,无论边缘还是主流,相似的荒诞中经历,相近的苦涩中生存。黄信尧较之前作,进一步动用了几乎所有擅长的影像表现形式,更加实验却更加贴近,更加抽离却更加现实。去年最值得回味的台湾电影,同钟孟宏一道,一种认命般回光返照的魔幻一刻。以虚无对抗无常,如同冲进镜头动手的导演,无为的宣泄和欢愉,十分短暂,甚至刹那间流逝。的确是又一度的“普拉斯”,然我们能否在下部电影中同“旁白”再次相遇,或许只能听候,大家都是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 比普拉斯更灵动,既延续了之前的风格特色,也有变化和升级:很好的将文艺与商业,严肃与通俗结合起来:麦娜丝只是吉光片羽,故事核心四个成年后的好哥们在友情之外是各有各的艰辛和造化弄人:怀揣导演梦却阴差阳错走入政坛的添仔,名叫铭添却偏偏姓吴;工作高效却是马前卒的电风;暗恋女神多年最后却发现女神早已物是人非心中执念破灭的罐头;为他人着想一辈子却偏偏死于非命的闭结……不用说,在这四个哥们身上你总能看到属于自己的影子,成年人的生活无非就是这样,充满混沌。
      • 中年同学,全是错位人生:电风卖保险却保不住人生基本道路;罐头查户口却成为情感畸零人;闭结卖往生用品却来不及给自己准备来生财物;添仔是导演却沦为受人调度的工具人。中年生活如同麦娜丝,可望不可及。
    • 豆瓣 8.5 IMDB 7.2 HD1080P中字
      The Ballad of Buster Scruggs
      2018
      喜剧片
      美国

      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

      The Ballad of Buster Scrugg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观感一路下滑
      • 把酒屠馆空手爆头快枪歌神升天记,锅男红番吊颈秋千红颜一笑看得开,话语形体皆物化之讲故佬终遭计算鸡更替,Tom Waits桃花源淘金独角戏命硬江湖,开荒车队日常浪漫难敌土拨鼠生死修罗场,人分几种情有多深阎王面前皆虚妄……开心残忍浪漫诗意,科恩兄弟元素齐活,好评
      • 可视为章回体, 改名《米国西域恩仇录》, 分为六回。 第一回:此曲只应天上有,言多必失终有尽。 第二回:零落岁月莫蹉跎,不抢银行不放牛。 第三回: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丧感在人间。 第四回:千淘万漉虽辛苦,少吃鸟蛋始到金。 第五回:曾经沧海难为水,该出手时就出手。 第六回:词穷。
      • 六个故事,结构分散却风格统一,融合了《大地惊雷》的狂野西部,《醉乡民谣》的忧伤旋律,《老无所依》的世事无常。
      • 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是个二百五。 阎王要你三更死,多活两秒也要死。 虎落平阳被犬欺,落魄凤凰不如鸡。 杀人之后不补枪,绝对死得硬邦邦。 遇到危险别冲动,否则后悔也没用。 人生就像坐马车,该下车时就下车。
      • 典型科恩黑色寓言,西部的部分还有昆汀的感觉。最喜欢付兰兰的那个,最短最好笑。最悲伤的,应该是连姆尼森那个,特别绝望。虽然很棒但不如罗马。
      • 科恩兄弟给Netflix拍的网大,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当美剧看吧,6集美剧,每集的风格都不一样,都是美国西部的老故事,所以叫诗选集。兄弟俩这回很随意,美学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做剧集也更放飞自我,不想写电影剧本那样紧凑,到了Netflix手里还能做自己的导演都很强。最爱佐伊·卡赞那集,一度非常的浪漫,没想到结果却是这样的,可能这就是当年的美国西部吧,就知道在科恩兄弟的世界里不存在什么浪漫,一直就是荒诞和黑暗。
      • 科恩兄弟拍西部片总有一手,这部依然娴熟老练,节奏,剪辑,摄影,全部在线,很好看,每个故事的聚焦点不一样,有艰辛,苦涩,孤独,向往,荒诞,奇情,惊悚,黑色,最悲伤的是The Gal Who Got Rattled,当老牛仔打退印第安人,回到土堆后面,女孩已在恐惧中开枪自杀,刚刚露出微茫的幸福一瞬即逝,一种无法克制的悲伤弥漫开,人命啊,在荒诞与悲凉中克己求生,有时就是脆弱如风中的芦苇,咔嚓一下就折断了。
      • 除了2与3,并不比Hail Caesar翻身多少
      • 西部片集锦,风景壮阔苍茫雄浑,以古典的讲故事方式串联六个富有隐喻的故事,表象不无搞怪、古怪,其实依旧充斥着科恩兄弟式的悲凉宿命感,无论怎样抗争扑腾,最终难逃死神之手的翻云覆雨。死亡被处理得迅疾、简单、莫名甚至轻盈,最后一个故事貌似无稽,其实是对之前五个故事的总结——任你再留恋回望,到头来我们都将走向死神的宫殿。
      • 六分之五的片子,结局都差不多,且剧情都是不疼不痒的。
      • 不会数学的鸟只能丢蛋,精通数学的鸡擅于讨食。有人骑的马精神矍铄,无人爱的狗放逐天涯。既然绞刑在所难免,见到姑娘也算赚到。倘若马车不曾停歇,坚持被爱才算宽慰。从此塔利亚马轿车没了故事,黄金谷底没了矿金,赶马车的牛仔失去了新娘,四处狂吠的小狗没了主人,唯有死神带了唏嘘的人生去领赏金。
      • 老美国志异,护镖那个简直是多年所见最别致的浪漫爱情片,尤其在刚看过摘金奇缘后
      • 3.5 前四个都不错,从荒诞歌舞喜剧到黑色幽默再突然变调成悲歌和咏叹调。最后两个稍微差点。
      • 科恩兄弟的西部故事集锦,无论在美学、风格以及剧情元素上,都有很多的变化,有荒诞、黑色幽默、也有伤感抒情的。而从剧情上,也融合了决斗、抢劫、淘金、开拓、与印第安对战等经典西部元素。不过,因为是6个集锦故事,也使得影片少了长片在情感上的完整,更像是科恩兄弟玩票的东西。最爱弗兰科和佐伊·卡赞两段。
      • 西部片开场但打破套路,反思和情怀并存,整部电影依然是个华丽丽的歌单,味道还是科恩兄弟。六个寓言故事,轻巧简单,带给我浑厚的悲伤,第六个看着不好,但实为终结之笔,第五个将整部电影的反思于当下的语境里建立起来,故每个都是人性的浓缩胶囊,每个都让我喜欢不已。威尼斯私人最爱的两部之一。
      • 科恩兄弟这套《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是一阙短片集锦。但有什么关系?单是第五篇故事,已经接近五星。一趟伴随死亡意外、互相试探、通往新希望的篷车护送,推进得有条不紊,令人心颤:一直精神紧张敏感,带着吠叫小狗的年轻姑娘,正要憧憬起美好未来,电影却以难以意料的方式曲终人散。整出电影都有肆意传奇的文学意味,我当然也同样喜欢其他几则故事,像哼着歌的神枪手——他在天堂等你们;倒霉的抢劫犯——生命多美妙呀,像你死之前看多了一眼的好姑娘);还了鸟蛋的老头子都是发生在西部的荒蛮故事。精彩,险象环生,充满谜一般的不确定性。吟诵小哥高念雪莱的《奥兹曼迪斯》,何尝不是瞬间穿越大法鲨的契约。反观最后一个故事的总结陈词,倒有些故作明白的意思——影评都被写掉了。
      • 六个风格迥异的西部故事,或轻松,或荒诞,或绝望,或诡谲,看似毫无关联,实则都关乎“死亡”。 《巴斯特的歌谣》中的巴斯特·斯克鲁斯身上有许多经典西部英雄的影子,科恩兄弟还为这个角色注入了一些卡通色彩,让他时不时打破第四面墙与观众对话,整个故事轻松而讽刺。 《阿尔戈多内斯附近》短小精悍,荒诞意味十足,显然死神不会每次都被他欺骗。 《饭票》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那只鸡真的会算数吗?我希望不。 《黄金谷》有点像西部版的《老人与海》,但与老人抗争的不是大自然,而是他的贪婪和欲望的眼睛。 《受惊女子》有着一个悲剧结尾,如宿命般不可抵抗,如上帝般戏弄世人。 《遗体》是对前五个死亡故事的总结,与《幽灵马车》的气质相和,整个故事就是一个巨大的隐喻集合体,用不停歇的马车预示人通往死亡的过程,无处可逃。
      • 美国西部的蛮荒故事,生死转换有如轮盘赌。虽然没什么深刻意义,但通篇的黑色风格很科恩兄弟。PS果然越是短小的故事越考验编剧啊~~~~~
      • 或许正是因为NETFLIX的慷慨和自由,我们才得以有机会欣赏大文豪难得一见短篇小说集;无论这六个故事,是来自于他长篇写作剩余边角料,还是偶然的灵光一现;它们都体现着在剧作和调度上最一流运思,甚至我们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些短篇如此没有野心,如此不成规模甚至规格,我们也才能确认科恩兄弟是如此才华横溢,妙趣横生。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