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极端大胆的语言和美学来探讨性别政治,诡奇迷幻之美能让人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
|
实验艺术色情片,分五集上传Pornhub标题我都想好了:Erotic Island系列,Dom Daddy tamed his five Twink Slaves; Fraternity boys drunken frottage; Fembois & Trans mommy… |
|
发条橙子坏小子们被雾港水手挟持上被盗的飞船流落到凯瑟琳布蕾亚大姐的海盗城岛,畅饮阿莫多瓦的毒奶,小鲜肉变成娘炮,gay里gay气,妖妖调调,这类天花乱坠的泡沬,总是看的我神经衰弱 |
|
以奇幻寓言的方式探讨性焦虑与两性权力关系,黑白与彩色的混搭,迷幻而诡谲的影像,大胆而引人入胜。船上的规训与奴役,将所有人变成女性的牡蛎之岛,形如生殖器的果子与树林,惧怕尿液的食人藤,母腹中的珠宝,菲勒斯上的地图,若隐若现的水晶头骨,无法彻底转化的雌雄同体人……及至梦魇般的阳具脱落时刻,一种超越阴阳二元对立的理想终于在这座原始而神秘的岛屿上实现。(8.5/10) |
|
也算是一部神片了。全世界都已经被阳具拥有者所占据,男人制造了女人,男人谋杀了女人。阳具(及其代表暗示的一切)已然成为所有人的向往之物。直到一座无名岛屿的出现,岛屿本身就是一座长满茂盛毛发的“牡蛎”,一个极乐的天堂,男人在这里迷失,沉沦。而也只有在这里,不再是男人把女人变成“女人”,而是女人将男人变为“女人”。一场从一个“牡蛎”起源的革命,而武器,枪,和子弹,都在女人的腹中。。。#2018246# |
|
杀死女教师和船长,是杀母弑父,干掉母权和父权。最后鸡鸡脱落,长出乳房,野小子变大姑娘,是女权的胜利。导演用一部艺术电影预言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是经过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抵达女系社会。 |
|
3.5 像一部杂糅着各类早期电影的奇幻漂流,既有电影诞生之初梅里爱的魔术与马戏杂耍意味,又有之后象征、表现、超现实主义大行其道后强烈的风格呈现。另一边,和《刺心》借力GV制作相似的,它选择了一个充斥着性转、年下、性虐SM等元素的故事为框架。文本类似《蝇王》《少年派》《裸体午餐》的性欲横流版,大量色情明示里拉扯性别、性欲和社会阉割之间的冲动与冲突。
不过给我的感觉,古早味的致敬与戏仿层面东西太多,层次融合又故意要做的很粗糙,反而导致迷幻感到最后有点重复与疲乏。也因为这类过分堆叠,导致只有几场戏震撼到我(基本集中于前半)。去年大林宣彦《花筐》里的夜市、月下全裸跑马,其实算同类的创作,却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炽烈燃烧自我的感觉。可能这种东西还是看缘分吧,反正我和这个电影没啥缘分。 |
|
只有庸才和没有独立思想的人才会去找寻更好的“现实主义”,不与他们“同流合污”,同“传统”的法国电影“断绝关系”,大概是对贝特朗·芒蒂格和扬·冈扎乐兹这群法国新生代“异人”导演的最精准的定义。与冈扎乐兹“新舞台”风格不同,芒蒂格用“人造美学”来建设自然主义,以此实现了最大的叛逆和颠覆,在对色情元素所具有的号召力和破坏性探索方面,芒蒂格也要更随性与自由。不过,暂时认为这群导演最合适的创作体量还是短片,两个小时的“漫长旅途”还是会让他们不由自主的考虑起“内容”来。 |
|
我怎么一开始就看出了她们都是女孩? |
|
评分这么低,挺不服的,最奇妙的是,看完之后脑子里蹦出来一堆其实根本不通透的大师的名字:弗洛伊德,荣格,萨德,拉康,齐泽克,福柯,巴特勒……最最后,还是想起来王尔德:世界上所有事都关乎性,除了性本身,性只关乎权力。
阉割了性才能拥有权力吧。 |
|
贝特朗·芒蒂格的美学风格源于他对土、气、水、火四大基本元素的组合与构建:水与土化成了惊涛骇浪与神秘海岛,雾作为气的化身始终笼罩着那片世界,火则化为了一种关键象征。这样的美学理念使得影像风格远远背离了学院派,模糊与混乱的镜头给人以迷失感,色彩与现实关系的混乱更让人完全陷入了窘境。对于这样一部大胆的实验电影,任何言之有理的解析都不算对电影的曲解。如果要选一个切入点的话,我会选择男孩长出乳房时,此时前面所有碎片化的性暗示与性冲动都得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我们总喜欢将“性”与“欲”连在一起表达,但性不只是欲望的表达方式,还可以是施暴的途径。男性对女性施以“性暴”,模糊性别后,女性仍用暴力回击男性——这是一场权利的争夺,也是一场性别的战争。 |
|
发现女演男从一开始就造成了巨大的拒绝接受感,私以为是过分懦弱的选择。同样的故事让男性演男性再推进到最后才有进入语境的可能。(当然由此可知我的性别观点大概在某些情景下很狭隘……*耸肩 |
|
我们反对自然主义,修辞即内容,修辞即一切! |
|
狂放迷乱的荒岛变性,施暴男性远离“文明”规训后被驯化、被阉割的黑色童话,一座能呼吸的岛屿将改变人类进程,未来属于女性;影像高度风格化,拍得极为恣意随性,具有令人动容的生猛力量。 |
|
野马捆绑,船长调教,鲍鱼岛上掉JJ,野小子们变野姑娘们,钙片变姬片变女性主义救世界,形式感上有点格里耶的意思,但叙事逻辑还是太保守 |
|
真是wild girl on the way..发条橙的feel..内里却是一场trans盛宴.. |
|
特别幼稚啊天呐我的大神友邻们都打了五星是掉书袋掉魔怔了么?性别解构建立在粗俗的二元论上 力量这么刻板的性别符号翻来覆去地炫。体液和大自然把男人变成女人 雄性力量消除然后世界太平?拥有这种幼儿园直男思维导演很可爱啊 没有开化啊。你们真的是 看到修辞啊符号啊就觉得很高级 完全不看看指代物是多么贫瘠 |
|
“女性社会可以消灭战争”?要让荷尔蒙过剩的男孩子回归到社会正常秩序,不能靠一个荷尔蒙更旺盛的男性用暴力、镇压、呵斥来驯服,而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性别——能让阴茎自然掉落、乳房逐渐发育的雌性激素植物。如果纯粹是扯谈玩还能说得过去,也和怪力乱神的影像贴合,但非要上升到性别议题就显得较为无力。猎奇性展示过多,占据了本可以有的文本内容的厚度的空间。 |
|
三星半,前半小时张着嘴看傻了,真是秒秒起飞概念无敌。可新鲜劲一过,和船长一起就开始无聊了。没有《刺心》那种从一而终的张力。 |
|
影像语言极瑰丽 |
|
如果说图尔尼埃的《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是对笛福《鲁滨孙漂流记》的现代性重写,那么贝特朗·芒蒂格则用极度风格化的电影语言再次重写了这个寓言原型并与时俱进地赋予其激进的性别意识形态:《礼拜五》里的精液会和大地交合长出曼德拉草,《野小子们》直接用各种生殖的意象制造了一座荒岛,男人死去堕入地狱、女人乘船去往天堂,非男非女的唐吉显然如鲁滨孙一样被抛入(也许是主动走进)了混沌边缘的灵薄狱(limbo)成为被悬置的灵魂,不仅是关于性别的秩序与失序或人格的超我与本我,一切现代人类文明的破坏与重建都在此发生。 |
|
越想要快樂反而南轅北轍。像是把發條橙裡的男孩們拽到小島上去進行了一場性別實驗,好些鏡頭美輪美奐,迷人又爛漫,但兩個小時過於長了。 |
|
hermaphroditement magique. |
|
野小子居然是女演员演的,真是雌雄莫辩,复古的风格加舞台剧背景都稀释了先锋的影像表现力,不至于过于放飞,主题上从自由主义的悖论开始,那个骷髅的原始力量似乎来自《发条橙》开始就困扰着青年们的那无处安放的愤怒,船长的规训是来自惩戒的力量,只有博士彻底扭转,性别的标签成为罪恶的试金石,男性自身的反叛也对传统的社会观念发起了挑战,在欲望之岛反而是放纵的自由的战场,兼具男女性别特征的船长最终在阳具崇拜的文明中毁灭,成为了自由的牺牲品,这个现代版的《鲁宾逊漂流记》同样反思了现代文明与自然主义的边界,人性的恶是否与生俱来,在对无数经典的致敬中,电影最终也只能给出了一个暧昧的解释,我们都是星期五,要走出荒岛的代价就是你不得不学会用更加成熟的方式来邪恶地生存,就如麦克白的宿命一样 |
|
自由自在,复古兼先锋的视觉风格,女演员演少年都是妙笔。不过女性主义驯化野孩子救世界的故事框架稍嫌简单了些。 |
|
很迷人的影像,对电影的探索激动人心。现如今很少有人回归电影去拍电影了,都以为故事拯救一切。[A-] |
|
尽管内容不太撑得起形式感 但还是literally看得目瞪口呆 |
|
开头像发条橙,后面是以“性”为主题的猎奇版金银岛。黑狗死之前,彩色是梦境,黑白是现实;黑狗死亡隐喻希望破灭、理想崩塌,于是彩色黑白间不再有现实与梦境的界限,而后更是连男女也没了界限,呼出主旨“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只不过取决于想法而已 ”以及女权宣言。个人觉得,故事的结尾才是导演最深层的表达:有人接受被决定,有人不接受!演员敬业!情不自禁五颗星!最后乱说一句,总感觉电影还偷偷表达了对某宗教的感思,但是对宗教不懂只能算一句情不自禁的瞎扯。 |
|
浑然天成的艺术能让人遗忘它的形式,只有失败的作品才会让观者注意到它的修辞。尽态极妍的《野小子们》还是留给解读党去考究吧,我对这种本末倒置的美学不感兴趣。 |
|
依稀可见Jean Vigo和Cocteau精神的还魂,又具有Fassbinder和Bunuel的破坏性。镇定的美学将一切环境处理成布景,连岛上的丛林都像是人造的。此时人也作为“道具”存在,阳具掉落和乳房迸发显得如此轻易。他们欲望的源泉TREVOR神似Damien Hirst的钻石骷髅,一种发光的来自死者的凝视。William Burroughs射杀妻子后也曾面临这道目光。Bertrand Mandico说他想要融合Burroughs和Verne,我想他做到了。 |
|
用「幼儿园直男思维」拍了个女性主义电影,对性别的理解停留在性征上,既粗暴又可笑。 |
|
( 。) ( 。) |
|
乱和炫两个概念吧 |
|
★★★★☆ 非常有趣的一种风格化尝试,最值得推荐的地方就是,在气氛和调性上绝对是全新的原创体验,包括对性别意识的表达,这也让我可以包容影片泛滥的过度的形式主义、夸张和造作。与《晒尸体》可以并列成为两种电影语言炫耀的方向,推进看看。 |
|
要说想象力,真的不是很强,而且还都分配给影像风格了。至于用怎样的叙事去组织,导演似乎并没有想太好。跟迪亚曼提诺各取其长就好啦! |
|
不仅视觉上无穷瑰丽,故事设定更是难得一见大胆迷人 8.9分★★★★☆ |
|
这近两个小时我如坐针毡,大概打了300个哈欠,如临酷刑一般看完了此片。。。画面和摄影都是一流,但这个屎一样的剧本和故事线,即便包含了那么多深刻的性别讨论的映射,我还是得说,是一坨屎!!! |
|
B+/ 一面是导演用一套狂放妖冶的语法和怪力乱神的设定,颠覆/解放了发条橙式的“规训”焦虑;另一面则是一种拿着精神分析理论框架生造了个剧本然后用极端花哨的电影语言把它丰满为了原始神话的错觉,不少舞台感浓郁的调度与恣肆抽象化的符号表达更是强化了这一印象。个人或许更喜欢《午夜狂欢》那种由内而外蔓延出来的心理冲动与寓言性,但其中更重要的分野或许是,电影另一条以“空洞”通往真实的道路是否依然可能。 |
|
【4.5+】以性为笔,疯狂的涂抹异色,在这种奇谲迷幻的形式前,连性别解构这种母题都显得有些低级了。充分展示“人造美学”,体系构建也相当成熟,不是诗篇也并非史诗,只是一场野性本能的狂欢。与《刺心》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充足的风格化影像展现,并用色彩与黑白区别虚幻与现实,以及更多符号,弥补了在文本层面的弱势,恰好完成了形式与内容的平衡。 |
|
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符号与意象,华丽又迷幻,在一片混乱中争夺秩序,将性别打碎又重建,两性之间的撕扯便是一场永恒的关于驯服的战争,那些寓意和精神分析其实并没有通往一个具体的答案,不论男女甚或雌雄同体,本体的劣根性也可能同性别无关,谁知道呢。 |
|
如果冈扎乐兹代表着群交与谋杀的仙境,那么芒蒂格则讲述了一个福柯式的社会寓言,《野小子们》也就变成了Wild Girls,lo-fi风格下,它不仅仅是一部削减颜色的异色影像,更是一个有关社会大他者规训的故事——《金银岛》与《蝇王》的情色版本。
无论戏内戏外,这都是一座“人工化”的小岛,四处可见的菲勒斯符号是一种生成—女性的催眠,或者另一方面,少数弑杀父亲并者会成为父亲的接替,而“窥视”权力的局外人必然被某一权力系统所惩罚,这是权力的交接与性别形成的焦虑。
“女性”角色将永恒在场,却不是想象中的那样作为欲望客体存在,作为抗衡力量的“母亲之名”终将现身,性别的二元论。 |
|
是一直在谈论性别 还是我瞎了
小鸡鸡掉海里去了。。。肚子里掏枪。。这剧情。。。 |
|
神作!人类太需要一些颠覆者,本片的编剧和导演就是,连几个演员的形象都是如此。非常喜欢,与其大谈现实中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老生常谈了几千年,还不如这样结构,更淋漓尽致的揭露问题,而且不以受害者、弱者身份出现,女人是主宰。奇遇字幕组真是能从平庸的片子里选出卓尔不群来,我今后看与众不同的片子全靠你们,拜托了。 |
|
没有灵魂的电影,芒蒂格和冈扎乐兹之间也就差了个吉罗迪吧。文本全由半套精神分析理论强掰凑成,另一半是女性主义政治宣传,偏偏如此符号化的文本却要配上感官化到极致的视听,越发显得空无一物。如果芒蒂格能像吉罗迪一样多有些直视身体的意愿,电影也会更显柔软吧。 |
|
惊喜! 迷人的梦幻影像 纯粹的视觉享受 风格化的同时又保持了流畅度 并且很意外的在结尾完成了通俗表达 而非像多数流行的“作者”电影般那么的吝啬于表达 让观众看懂并不会让作品掉价 关于penis和breast的不失优雅的性别解构与重塑 |
|
“如果无法变成女人,我就变成船长。”野小子们变为野姑娘们,一个桶和水的关系。 |
|
m21170:之前下载没及时看,印象很深刻。当生殖器掉落,生理被迫先行,然后心理再造这种实验很猎奇 |
|
太酷了吧……法版迷幻发条橙?最后是Querelle的画面感?这些野小子们真的是女孩子演的……惊呆啊~结尾还有彩蛋 |
|
不署名还以为是林奇拍得,但仔细想林奇才不会构建如此望文生义、简单粗暴的符号意象,人物转变和故事推进基本都是靠符号牵引推动的吧?现在的观者看见符号就会自动进行解读其实跟男人看到黄片就会勃起一样同属“生理”反应了,评判这种粗暴直白的片子也应采用看黄片过不过瘾的标准。所以纯粹是好看,解读起来也不乏进行了一番精神自慰般的快感。 |
|
好吧,我干了,你随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