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美式杀戮 The Killing of America (1981)

    最近更新: 2025-07-02 HD
    • 主演:Chuck Riley / Ed Dorris / Thomas Noguchi
    • 导演:莱纳德·施拉德 (Sheldon Renan)
    • 编剧:
    • 分类:纪录片
    • 地区:美国
    • 年份:1981
    • 更新:07.02
    • TAG:纪录片,犯罪
    • 别名:Violence U.S.A
    • 片长/单集:90分钟
    • 豆瓣评分 7.4 (93票)
    • IMDB评分 7.6 (2,456票)
    • TMDB评分 7.30 (热度:3.54)
    • 简介:看片狂人(whereiskpkuang.com)为您奉上美国电影《美式杀戮》的免费在线观看,《美式杀戮》是由导演:莱纳德·施拉德执导,由Chuck Riley,Ed Dorris,Thomas Noguchi等领衔主演,本片(剧)于1981上映,对白语言为英语,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影评信息及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
      这是一部反映美*国经济箫条时期有关谋杀、暗杀、种族暴力、宗教暴力的纪录片,这里面有大家熟悉的约翰·肯尼迪、罗勃‧肯尼迪、罗纳德.里根,还有著名的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摇滚歌王约翰·列侬遇刺事件,有大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妻子被杀和臭名昭著的大卫教事件,还有越战期间的血*腥场面和美国那个时期著名的连环杀手案件的回放,美国7、80年代著名的杀手都在这上面露脸了 。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Bluray/蓝光

      The.Killing.of.America.1981.720p.BluRay.x264-BiPOLAR[4.38GB] 详情
      The.Killing.of.America.1981.720p.BluRay.x264-BiPOLAR[4.38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1080P

      The.Killing.of.America.1981.1080p.BluRay.x264-BiPOLAR[6.57GB ] 详情
      The.Killing.of.America.1981.1080p.BluRay.x264-BiPOLAR[6.57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The.Killing.of.America.1981.1080p.BluRay.H264.AAC-RARBG[1.83GB ] 详情
      The.Killing.of.America.1981.1080p.BluRay.H264.AAC-RARBG[1.83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The.Killing.of.America.1981.1080p.BluRay.x265-RARBG[1.48GB ] 详情
      The.Killing.of.America.1981.1080p.BluRay.x265-RARBG[1.48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720P

      The.Killing.of.America.1981.720p.BluRay.x264-BiPOLAR[4.38GB ] 详情
      The.Killing.of.America.1981.720p.BluRay.x264-BiPOLAR[4.38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The.Killing.of.America.1981.720p.BluRay.H264.AAC-RARBG[1.16GB ] 详情
      The.Killing.of.America.1981.720p.BluRay.H264.AAC-RARBG[1.16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这是一部反映美*国经济箫条时期有关谋杀、暗杀、种族暴力、宗教暴力的纪录片,这里面有大家熟悉的约翰·肯尼迪、罗勃‧肯尼迪、罗纳德.里根,还有著名的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摇滚歌王约翰·列侬遇刺事件,有大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妻子被杀和臭名昭著的大卫教事件,还有越战期间的血*腥场面和美国那个时期著名的连环杀手案件的回放,美国7、80年代著名的杀手都在这上面露脸了 。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8.7 IMDB 8.0 高清
      Sicko
      2007
      考驾照
      美国

      医疗内幕

      Sicko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个领域根本是幼稚的闯入者。若他们了解英国政府因为免费医保所承担的代价和刚性需求的严重负担。若他们看到所有政府试图改革但是并没有通往成功的道路的时候就会明白一朝一夕解决不了的事情并不是知道有问题就可以解决。没错。在政治学中,没有解决的办法就意味着没有问题。民主自由的代价就是问题的无限放大。
      • 此片引发美财政部立案调查
      • 小朱的收藏!
      • 没有以前的好。美国有3/4的人口有医疗保险(1/4没有),中国只有1/10的人口有医保(还有90%的人口没有)。更关键的在于,在美国你可以拍一部电影抨击医疗制度,这在中国也是不可想像的,哪个导演敢拍也会被封杀。因此他们起码有一个良性的反馈机制,用选票的关注来催促问题的解决;而我们只能等待着,圣上开恩。法国医疗最完美,可惜每年亏损一百多亿欧元,正在酝酿改革,因为再不改革就要破产了。
      • 嫁给加拿大人吧快,英国人也不错哟,哦还有法国人(尼玛被夸成天堂了),天哪还有古巴!没医保的自己缝伤口&没钱接中指,有医保的:中年破产投靠女儿、79岁依然工作、救护车费不包、挑肥拣瘦不给保、有病却说没病害死人还有奖金拿、美国人最根深蒂固的红色恐惧、遗弃穷病人、911救护英雄的后遗症
      • 美国是西方国家中唯一没有全民免费医疗的国家。
      • 虽然别人的制度并非片面表现的那么美好,但比起美国人自己的医保制度来,从最基层的角度感受,确实要好得多。本片指出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症结,且极具渲染力。纵使麦克·摩尔个人风格强烈的泛真实纪录片,让某些人觉得不舒服,断章取义的剪辑,回避全面只谈需要部分的夸张,主观倾向与情绪化行动过多,似乎这些都为传统纪录片所不容。但是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空前泛滥的社会里,人本该对自己接受的信息有更多的思考,而不是盲目的要求传播者负全责。
      • 每每想到中国,我就觉得异常的难过....
      • 老美就是自己养活自己
      • 看得很心酸的片子 导演拍摄这部纪录片自然有他自己的目的 我只知道我们自己没有资格去对别人国家所谓邪恶虚伪的制度说三道四 正如他国也没有权力“干涉我国内政”一样 只好说透过镜头 仿佛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医疗制度是个比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话还要好笑的笑话
      • 作者的倾向性不要太明显。不过摩尔看到当年我国的医保制度估计电影都不用拍了——直接抹脖子吧!
      • 西欧的社保体系:You wont get fucked;美国的社保体系:If you are lucky enough, you wont get fucked;中国的社保体系:You are fucked
      • 美国人民生活也很悲惨。最后10分钟看的我百感交集……泪。。导演是个有思想的人。 但是,对比美国和英国法国时是否有失偏颇?(也许是我做调查衍生的职业病吧,老是怀疑这种细节)
      • 看着美国人对他们国家的失望,再看看我们。我有些感伤,没有愤怒,因为我也不敢愤怒。至少他们能为自己站出来,至少有人愿意为他们站出来,至少这部纪录片在美国不会被和谐。这不是左右的问题,也无关socialist。啊,还是和谐和谐吧。中国梦等着你呢。
      • 天朝呢?
      • 卡斯楚完胜???
      • 感谢摩尔哥的好电影
      • 黑 真黑啊 保险真是黑 看病不花钱?英国真是个好地方 美国人有什么好抱怨的,我们看病不也花钱嘛,习惯就好了
      • 震惊,但却都是事实,美国的医疗制度就是bullshit,垃圾!
      • Moore的说服技巧真的很高超,看的时候完全被影响了,看完之后仔细想想,感觉片中还是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在效率与公平之中,美国选择了前者,其他西方国家选择了后者,而中国还没有选择的资格。但无论如何还是推荐看一下。
    • 豆瓣 8.6 IMDB 8.2 正片
      Koyaanisqatsi
      1982
      纪录片
      美国

      失衡生活

      Koyaanisqatsi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NB,很有几分neo folk的感觉,生活一经高速播放,就会模糊掉方向和目的,进而沦为一块未知用途的电路板,可贵的是电影没有到此为止,转而继续记录麻木茫然的生活,火箭升至顶空,文明瞬间崩溃,一切回归尘土。。。
      • 不错,顺便感叹一下汉斯季默21世纪之后创作的东西格拉斯早在80年代甚至之前就玩过了
      • 呈现了影像在组织高度宏观和抽象世界这个维度上的可能性。你可以说是一种影像的社会学、哲学。但因为Philip Glass的音乐,它也是一部科幻片,一首长诗,或者一部现代社会的神曲。
      • 摄影师Ron Fricke广阔的视角下充满了神一样的美感,导演节奏把握非常精准,即使没有语言,完全靠glass天衣无缝的配乐来推进,观众也犹如在看歌剧一般可以把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带入进去。Qatsi三部曲的第一部,来自伟大的80年代,来自先锋艺术最辉煌的年代。
      • 本片可与《天地玄黄》互为补充,《天地玄黄》呈现天地自然的壮丽之美,而本片突出机械世界的冰冷荒谬。
      • 4.5.嗯哼,格拉斯就是用来制造密集恐惧症的利器!不过一点也没把我恶心到——难道是负负得正了?工业社会最恐怖的地方是。。。格拉斯竟然把拍点踏得那么准(我的意思是,工业社会活动能把格拉斯的节奏踏这么准确)!观影指南:请随自己接受能力或理解力调整播放速度。
      • 友邻曰“等于没看”,同感,此类片子基本都是这个观感。
      • 影片的一开始,我还在想看这种东西是不是浪费了一个半小时的生命。后来我发现,是一位伟大的电影人将这个世界浓缩成一个半小时展现在我眼前。我坐享成果毫不费力的就脱离了我坐井观天的世界,进入了一种新的维度。芸芸众生在宇宙中,自以为掌控着命运,其实只不过是万物运行之力下的一枚棋子。
      • 感动,哭。音画契合度百分百,本来是当作格拉斯周边收的。曾深夜在异地的快捷酒店,看到窗外灯光,听到路上车声,清醒状态下,哭到不能自已。人类文明这么美,但最终会消失,非常非常可惜。机械化,工业化,失衡的现代生活,也都是文明之美啊。人类一定要走出去,这么大的宇宙,蝼蚁也要用力活着。
      • 中间半个小时睡得好舒服。
      • 徐舫周说,画面能清晰阐释的,就不要随便上解说...这就是个典范,画面语言的运用已经精确到超出文字叙述的范围。曾看过一篇文章,人类发明了两样东西改变了城市,一是电梯,二是汽车。电梯使城市向高空生长,汽车使城市在大地蔓延。城市便有了两样东西,摩天楼和高速公路。
      • 受教了 日常和奇观只离一个剪辑的距离 并且反而有种自己活在假象里的真实虚构的倒置(一个东西太真实就变得不真实&宏观和微观的交互 到一定阈值/盯一个东西太久就会想流泪 以及学会长焦的正确用法 迷思1:纪录片跟vlog/流水账/国家地理 的界限在哪? 2, 影像和音乐半随机组合 或许不需要内核?或者说 这个内核不需要任何叙事? 前半段铺垫的冗长的自然景观 到后半段飞快的人类景观要惊掉下巴!像二维纸片上环行的蝼蚁 当摄影师的上帝之手把纸片立起 真的比看诺兰还刺激! 整个观影过程头脑风暴找串联!911/当代爆破/playtime绿色的楼/2001/Andreas Feininger 5th Av/Archigram/Necrology 人类下回再往宇宙发信息请直接发这部片子好嘛!
      • Trilogy的第一部Koyaanisqatsi。其他两部名字没记下来,因为都太奇葩了竟然是什么Hopi语。果然纪录片都是带有某种宣传目的的手段,虽然所宣传之物不同,创作年代也不同,但Koyaanisqatsi利用slow motion而不是Man w/ camera的fast cutting达到了某种效果,以一种非人的姿态观看着世间万物。
      • 描述工业化时代的高速跟脱离自然的一面。音乐是20世纪稍有影响力的极简作曲家 Philip Glass
      • 菲利普·格拉斯也应该算另一个程度上的电影作者吧,辨识度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所参与所有电影的风格走向。
      • I don't understand it but it must be good? I doubt it!
      • 看了一半的时候觉得寡然,哪想42-66分钟全程高能,跑步机上high出了花。这中段节奏奇佳,Philip Glass的配乐功莫大焉(继续追)。相比这一段愉快跳脱对工业社会人的物化机械化类比剪辑,前段原教旨返自然与后段天谴论都显得陈腐与虚伪些个。
      • 所谓的工业革命,所谓的资本主义,所谓的失去平衡的生活http://www.verycd.com/topics/8557/
      • overrated。有些镜头不错,整体匠气十足。概念空洞,剪接散乱。不断的slow motion和fast motion及不知所云、故弄玄虚的段落,节奏太单调而乏味。将灾难奇观化、神秘化而显不出批判,用Hopi语言及观念只在结尾以字幕生硬点题。只见人群不见个性,偶尔穿插的人物特写有时显侵犯性。Glass的音乐也比较糟糕
      • The universe is expanding, so whats the point? 转过年来再看此片依然是安眠养神的不二之选。只要在适当时机醒来。就会发现他的伟大。
    • 豆瓣 6.9 IMDB 6.2 HD中字
      Mondo cane
      1962
      纪录片
      其他

      世界残酷奇谭

      Mondo can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最有意思的是剪辑和旁白。配乐也好厉害。给小猪喂奶。把小鸡染成七彩云南。以及吃狗肉。ideology这种东西总是被话语权和霸权主义支配。声儿大就有理。所有别的都是蛮夷都是白丁。
      • 好看,一点不邪没有禁忌,摄影捕捉有力,色彩鲜艳明丽,音乐抒情明快,可能刚刚经历二战,大家对残忍和死亡有一种见怪不怪的心态,说不出的诗意和美感,部分段落像演出来的,亚热带与热带不论文明世界还是原始世界,人和动物一样生老病死,酗酒,放纵,杀戮,吃其他动物,自然生活,遵循奇怪风俗传统。
      • life savers girl乃神曲 片中翻来覆去用了好多版本 然后主题曲more也是用的这个旋律
      • 这片子是不是jackass的前身?
      • 就是之前的TheMondoCaneCollection1包括黑奴即AfricaAddio等的四张英语版.拆散看过了其中的三部,唯一缺的是RRS那张,也找到了,但却完全失去了看的兴趣.不止是因为这是伪记录片(根本是证据确凿,无非宣传耳),掺杂了太多导演情绪;也因为此类实在观影疲劳了
      • 不喜欢…………
      • 现在看也不觉得残酷猎奇
      • 残酷
      • 文明的两级
      • 真垃圾,还禁片哩。
      • 世界残酷奇谭系列The.Mondo.Cane.Collection.-.Africa.Addio.[Director's.Cut],138分钟,看了觉得黑人像是傻逼,残忍暴力杀人狂,把白人留下的文明都破坏掉,可怜的野生动物被那么残忍杀掉。非洲最残忍的动物-人。摄影师真是牛逼,贴身拍战斗和杀戮场面,也够幸运没被杀死。花了3年拍摄这部片
      • 适合猎奇的人看
      • 纪录片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伪造真实」,因此以真伪讨论纪录片不过蠢气十足。能够如此犀利且极端的揭露人类古往今来所有「文化」/「文明」的愚昧、虚伪、暴力、无耻,已经让本片成为人类电影史上的异类杰作。
      • 世界无奇有,世事何其多
      • 跟地下影带有的一比
      • 1)中国人被黑得好惨 2)看完需要吐一吐
      • 第一世界優越的視角獵奇不同的文化
      • 不知所谓..
      • 平平常常的纪录片、感觉还没有 探索频道和全纪实上面的好腻
      • 追逐男人的女人们。。。热情,奔放,原始。。。
    • 豆瓣 7.8 IMDB 7.3 HD中字
      Into the Abyss
      2011
      纪录片
      美国

      凝视深渊

      Into the Abys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Staring into the abyss, I see nothing but sound and fury.
      • 1.死刑犯墓地及群鸦聚涌。2.不是回到尘世的家,就是回到上帝的家。3.镜头对血渍的审视,亦是对命运的审视。4.眼泪纹身。5.时间留下的空白,没有细节只有高潮。6.前死刑犯执行者的战栗与疲倦,及其顿悟于死刑的荒谬。7.“原谅”一词的背向述出。8.墓碑出生年和死亡年之间有个破折号,全部人生就在其中。
      • 这记录片里的所有老百姓感觉都像科恩兄弟电影里的演员,长得也像。绝逼神了。哪找一个事儿,攒这么一帮人。
      • 真是渐入佳境。越往后看感触越深。导演提问的方式很特别,对犯案过程他只问了警长,而对被害人家属还是凶手及其家属,他只问“感觉“,于是就能发现再好的人和再坏的人很多感受都是相通的。 我不知道他对死刑的立场,但是我到最后就完全被这种”相通性“收买了,也开始怀疑死刑的公正性
      • 对于某些有罪之来说,死是让他们重新归于平静的最好方式,他们解脱了,但活着的人却永受悲痛与煎熬。(你凝视深渊良久,深渊也会回望你。——尼采)
      • 等价交换~~没有任何理由能抹杀你所做的!对于为己之欲而亡人者原谅是一种奢侈~你能做的只能是补偿及有限的时间里自我审视!!对于那些为其他的呢?为复仇;为保护他人;为了所谓道德与所谓的正义的~我想知道我们要如何区别
      • 不加任何情感观点的“纪录”
      • 一部伟大的纪录片,如何面对死刑?如何面对生与死?Herzog是一个完美的审问人,但影片对于我来说还是过于乏味。
      • 赫尔佐格探讨死刑纪录片
      • 一部以死亡的纪录片足以让人起敬,死亡是人类最后的疑问。生与死就只在两个时间段的破折号中,我们活在现在,不要去设想另外一种人生,保护好自己和家人,过好自己的生活。那段父子情真的很感人,无论过去如何,相信上帝会给予公正的审批和宽恕的。
      • A good documentary is NOT a good story, it is life with all intact. It does not provide normative answers nor pass inadequate moral judgements. It simply says"here it is, deal with it and think it through"
      • 有上帝照看 也许不会真的堕入深渊
      • 非常棒的纪录片,难道一命换一命的做法真的能改变一切吗,导演对于人性的探讨和质问拿捏的恰到好处,在问到受害人家人和谋杀犯的想法时,他们也说出了自己内心所想,很客观,越是真实的东西越值得我们去重视
      • 迈克尔直到被行刑前都没有悔改,虽然他犯罪的时候只是和孩子……有些人根本不配活在世上
      • 这部纪录片的重点是应该如何面对死刑,以命抵命的做法带来的只有虚无,法律以时间和生命的方式原谅罪犯,但人心却很难,而上帝却已经宽恕了所有人。同样的罪行,因为一点仁慈,结果一个生一个死。一部真正的伟大的纪录片,骨子里尽是悲哀,当一位罪犯父亲设想另一种人生,不觉得让人泪下。★★★★★
      • ★★★对待死刑的态看法,荷索是用一种记录片展示他的态度。人命第一,但似乎以命换命并不值得。
      • Live you dash
      • We have a loving,caring,forgiving,merciful God。God is always there for us。
      • 所以德州的人不是死了,就是进监狱了~
      • 毒瘤当诛
    • 豆瓣 9.2 IMDB 8.6 HD
      Earthlings
      2005
      纪录片
      美国

      地球公民

      Earthling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乌克兰总统叫我来看的
      • 一场与反法宣言一样大义凛然的演讲,一部与海豚湾同样震慑人心的记录,人类对于动物的五类利用,穷尽想象的杀戮与极刑。豆瓣高分纪录片,看后泪流满面,今后将尽一切可能奉行素食。
      • 电影可以感动、震撼或激怒这个世界,却难以改变它
      • 乌克兰总统说的对!
      • 于是开始吃素
      • 当我们正优雅地享用一顿晚餐时,血腥的屠杀却在隐秘地进行···你可千万别说,哇,这部恐怖的电影完全破坏了我的胃口···这些真相你有权利更有义务知道,沉默有时候是最大的罪恶!!
      • 五年后再看,我又有了一些完全不同想法。//明白道理还不行,你必须亲眼看到这正在发生的一切,然后你的感情才能被真正的打动。
      • 太残忍了,捂着心看的,以后素食了
      • 心在抽痛滴血。我以后要吃素了。
      • 我们都是纳粹
      • 有时候我觉得人或许才是地球上最低等的生物,因为所有对于自然的感知我们都丢失了。
      • 劫匪让乌克兰总统叫我来的
      • 8 我不会表露任何虚伪而廉价的善意或呼吁 虽然我也痛恨那些利益链条上贪婪无度践踏弱小生命的商人政客 可是对于人类这种嗜血性强的存在而言地球就是弱肉强食的竞技场 我们谁都戒除不了嗜血的本能;人类如果不能克服骨子里的傲慢那末这种傲慢只会引领人类走向毁灭;奥斯维辛与海豚湾有本质区别吗
      • 每个人必须要看的一部影片
      • 这部儿童必须在家长陪同下观看的片子,我在变成Vegan将近半年的今天看的。之前只是严格控制了食物和衣服的构成,看完之后知道所有人为建立起来的以动物为乐的娱乐活动也将与我的未来绝缘。事实摆在眼前,我不会选择无视。也许我的努力沧海一粟,但那也是不再沾血的一粟。谢谢你,Wollen先生。
      • "动物虽非我族类,但也不隶属我们,它们属于另外一个国度,只是与人类一同被困于生命与时间的网中,共同经历着地球的辉煌和苦难。"
      • 人类的残忍不在于杀害,在于杀害的方式,在于杀害的数量,在于不知收敛地去掠夺地球的资源,同时,蔑视生命。
      • 乌克兰总统叫我过来看的
      • 马克西姆·克里沃什推荐给了乌克兰总统和全人类
      • 残忍利用动物这件事,真不能一味怪人类这个集体,人类日子也不好过,那些屠宰场日复一日为公鸡去喙,为猪剪尾的操作员,同样也是为社会机器的运转活成了只有剩余价值的工具人。真正该抵制的还是这个只能被利益驱动的运转方式,以及不惜一切代价让世界运转得更快,以求中饱私囊的商人们。屠杀和恶行在自然界中固有地存在,并非于人心首创,是利益吞噬了生物平衡的链条,而不是纯粹的屠杀行为本身。然而这就回到无解的体制问题上来了。
    • 豆瓣 7.3 IMDB 7.2 HD
      Insomnia
      1997
      剧情片
      挪威

      极度失眠

      Insomnia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要多有勇气才能说这片儿比诺兰那版好啊!虽然有CC版吧但是这片儿也就一个北欧B级片的水准。看过诺兰的再看这个打三星都嫌多。导演你忘了片名叫失眠症么多剪几次会死么?我猜诺兰看过这部之后一定出去一阵吐槽,然后决定自己拍一遍……另外本片唯一亮点就是杀狗,这是诺兰不敢做的。
      • 北欧的抑郁症、心理疾病和自杀率是否高于其它地区啊?摆脱不掉的一层灰。
      • 即使诺兰现在被捧得那么高,这部原版也还是要远远超过02念得翻拍版,甩了不知多少条街
      • 诺兰唯一一次失手就栽在这部电影上面了~~原版实在是不错....
      • 如此比较后诺兰的翻拍版的确过于“好莱坞”,从拍摄角度来说挪威原版显然更为优秀,摄影和剪辑不断营造出冰冷眩晕焦虑的情绪极具感染力。
      • 大概是受地理和气候的影响,北欧出品的影片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冷峻、内敛、阴郁和疏离感,特别适合黑色罪案片。
      • 4.5个星。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北欧的电影都是这么节制的,简练的,于静处暗藏玄机(杀机?)。
      • 不能一错再错
      • 美版作為翻拍,居然連核心橋段都不換一說。倒是原版的這個結尾更加有黑色的感覺,哪怕整個背景都是白晝的。被完全劇透的我是看得不那麼認真呢。
      • 和帕西诺那部最大区别是,这俩警察是好基友= =。一开始以为是精分,估计因为男一有点像<布鲁克斯先生>里的影子,脸盲症日趋恶化了我。诺兰那部毫无创意的翻拍效果还没这原版好。
      • 1997年挪威版《失眠症》简约得像一个中篇小说,流淌着文艺血液,兼具欧洲电影一贯的纠结、暧昧,自我审视。
      • 可以说是罗生门的西方版,一个要挟和被要挟的故事。剧本本身放到现在来看,很多桥段已经是比较老套了。结局和发展很多都可以在观众的意料之中,但是显然这部电影的卖点不在于剧本,而在于透过剧本表现出的惊心动魄的较量和对人性以及原则的考验。
      • 先看了02年的同名片觉得还挺好看的,就是呈现出来的风格和故事不知为何有种挥之不去的违和感。然后我打开了97年的Insomnia,看完简直想回头给翻拍版怒减一星。好的部分几乎全是原版就有的,改动的部分又改到了让全片之所以压抑窒息又晦涩的核心,简直了……
      • 挪威的原版《失眠》,被诺兰翻拍过。《芝加哥太阳报》的著名影评认罗杰,艾伯特给出了3星半的高分,他盛赞该片“不仅仅是一部惊悚片或动作片,而是一次心理学上的探索与学习”。这个原版与诺兰的翻拍主要情节基本相同,诺兰加入了一些精彩的追逐戏,但心理刻画上没有超越原版,结局也有所改动
      • 我所有看过的北欧片子几乎都是这种样子,要么就是白皑皑的极昼,要么就是黑漆漆的极夜,明明都是很惊险的内容可是节奏却总让我没办法一次性看完,但是奈何题材又是我喜欢的,所以龙纹身我选择看美版的,下次要看看诺兰的翻拍版本。
      • Biosphere配乐,冷,仅为感觉音乐。
      • 3.5 女警官最后饶了帅哥一次,算是满足了观众的需求。故事看看还行,就是北欧的节奏和韵律不习惯的话,会适应不良,有点过于缓慢、压抑。开始原以为是像《机械师》一样的意外+焦虑然后表现失眠的片子,其实就是一部犯罪片。最后的“蓝眼”真是神了。
      • 承受着压力的恶梦~破浪男主角
      • 对焦虑无感。。。剧情有点没想明白,不过镜头和配乐还是不错的,那个明晃晃的白啊。还有那个结尾的眼睛。。。另外,大叔勾引小萝莉还是需要小心滴~
      • 故事還是挺精彩的,單條線講述故事但平行進行的還有一條線,三個意外,最後都是意外死了,死了三個人似乎誰也沒有受到損失。可能內心會受到影響吧。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