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身在内陆 Hinterland (2021)

    最近更新: 2025-05-02 正片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Vienna, 1920. The Austro-Hungarian Empire has collapsed. Peter Perg returns home from the Great War, after seven years as a Russian POW. Vienna is experiencing the multiplicity of political, social and artistic freedom, but also the rise of anti-democratic movements, insecurity and unemployment. Peter, a former police inspector, feels like a stranger in the new Austrian Republi...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IMDB 6 正片
      منطقه پایانی
      2021
      剧情片
      伊朗/德国

      最后的区域

      منطقه پایانی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71st Berlinale# 奇遇。7分。倒是属于很少见的那种伊朗电影,也算是个近未来科幻片,很明确的新冠隐喻。跟毒瘾搏斗的诗人同时也要跟审查机构搏斗,片中一些段落的思维流剪辑显然参考了[梦之安魂曲]。照片。美国梦。诗歌。
      • 😱
      • 伊朗近未来版猜火车
      • #Berlinale71最佳首作特别提及
      • 人类精神阵亡录 大限将至 画幅拉宽 //柏林奇遇遗珠
      • 德黑蘭爆發疫症,倖存者只能選擇離開或被隔離。海洛因成癮的詩人佩曼和正值青春期的繼女莎拉同受毒品影響著。他與拉敏、莫根這兩位密友無休止地討論生命的意義、希望、成癮和缺乏前景的未來。而他對美好人生的唯一希望,是放棄所愛,與無感情基礎的女子結婚而移民,但日復一日的沉淪讓他無法朝著更光明的未來邁出一步。隱喻新冠疫情下所隔離的世界,去與留該如何選擇?充滿詩意!誘人的美學!完美呈現精神拉扯與內心沉淪!
      • 64/100。#FNC#是被毒品腐蚀后的不由自主的身体,是被体制禁锢着的停止运转的精神,是被污染荼毒着的失去生机的大地,是被希望抛弃后的满目疮痍的星球,是在被红巨星吞没后断壁残垣中依然在游走着的恶意与残忍,是只有人心最深处的残余希望能写出的疯狂的却最后被焚烧的无名诗篇,是最后的区域里那份被掩上厚重黄土的那句“我爱你”。
      • 可能是一部佳作,也可能只是导演在表达一种存在的方式,质感和镜头语言成熟稳重老练,但跟随男主内心想法看下去的动力还是画面太不像一部伊朗电影了~
      • 他的痛苦挣扎
      • 64/100。#FNC#是被毒品腐蚀后的不由自主的身体,是被体制禁锢着的停止运转的精神,是被污染荼毒着的失去生机的大地,是被希望抛弃后的满目疮痍的星球,是在被红巨星吞没后断壁残垣中依然在游走着的恶意与残忍,是只有人心最深处的残余希望能写出的疯狂的却最后被焚烧的无名诗篇,是最后的区域里那份被掩上厚重黄土的那句“我爱你”。 @2021-10-26 23:46:52
      • 本片是目前关于新冠大流行的最佳影片,在疫情爆发后的伊朗跟随吸毒诗人佩曼的隔离生活寻找人之生存的意义和命运的共同性,诗人佩曼希望借由诗集出版随妻子移民美国,但是面临严苛的出版审查的同时还要忍受毒瘾反复的腐蚀和疫情之下所带来的孤独、痛苦,好友拉敏是环保主义者,揭露垃圾处理给森林环境所带来灾难的活动同样在隔离之下显得渺小和无力,最终不得不放逐自己逃避现实毫无目的地去旅行,莫根也为了治疗因隔离患上焦虑症的母亲决定去往美国离开这个国家,最后只剩下佩曼孤独地陪伴着母亲,在毒品之中沉沦、幻想,陷入颓废,德黑兰也陷入战争而毁灭,片中有诸多的现实议题和社会事件,结局暗合之前美伊的紧张关系,表达对战争的担忧和恐惧,人类的历史总是充满战争和暴力,也是无奈和绝望的根源。
    • 豆瓣 6.5 IMDB 6.5 正片
      Azor
      2021
      剧情片
      法国

      阿索尔

      Azor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BerlinaleEncounter2021
      • 看看阿根廷的景色就够了
      • 3.5 由对话构成的商界谍战故事,表面的“对手”和更不可抗的政治环境由始至终都只存在于对话当中,使得看片过程就像在解谜/拼图。镜头紧紧跟随银行家和他拜访的权贵客户(以及他们所处的特权空间:酒店套房、庄园、赛马场等等),把其余所有人和空间都关在了镜头外,少许配乐起到精准“变奏”和类型化作用。另外利纳斯参与了剧本创作
      • 【柏林2021】
      • #VIFF# 你并不逊于他,甚至你还能抵达他不能抵达之处,你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安静,注意言辞,阿索尔,Lázaro自然会现于你眼前。海报颇具迷惑性,仙境一样的白日树林,只是那不可言说之物的纯良伪装。(画面台词深得我心
      • 【阿根廷】另种形式的“《银行家》”,所制造的谜团渐渐细煲,也缓缓掀开流动在这里的黑暗与勾结…比起更为人知的众多电视剧刻画,它不依赖于耸动的暴力场面,而是一种被处理得很真实的氛围- -压迫、噤声...第130次该补<Heart of Darkness>了。
      • 68/100。#NDNFOnline3#他们穿着体面的服装,拿着高级的酒杯,穿梭在只属于上层社会的地界。然而谁能看到背地中那些隐藏在黑暗丛林中见不得人的勾当?对此,他们都在“阿索尔”,他们都把它藏在体面的微笑之后,只有在潜入夜晚之后,那微笑才渐渐变成了可怖的狞笑。说到底,大概是没有人能幸免于此的,因为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知道,往上爬都是踩着那隐形的阶梯的。
      • #Berlinale71 导演兼编剧Andreas Fontana很会把玩,整个故事像一个大谜语一样被层层揭开,并伴有焦点转移,很有趣,对白亦很精彩。语言,无论对白还是语种还是“dialect”,在本片中占有很重要的角色,不但增强叙事,而且增加趣味性。配乐考究。
      • Azor是这对去阿根廷出差的瑞士私人银行家夫妇Yvan与Ines交流的暗号之一,意思是“安静,小心你的言辞”。他们出没在当地上流社会的场合中,处处谨言慎行,夫妻搭档配合,对客户观察细致入微。银行在阿根廷当地负责人Keys的失踪贯穿始终,贵族客户们要么视其为挚友,要么视其为危险人物,而男主角Yvan无时不在焦虑自己能力不如Keys,或是被气场强大的客户打压排挤。悬念最后才解开,他进入丛林的“黑暗之心”,完成了Keys未竞的、最为神秘的任务,并微笑着离开 - 不管交易多么肮脏,他做到了。导演本人就是一个瑞士银行家的孙子,据说他是翻了自己祖父的日记得到的灵感(挖了自家的坑hhh),对于上流社会种种姿态的呈现都极其自然,用优雅克制的方式挖掘了南美的混乱与军政统治的本质,另外还引用了《麦克白》《黑暗之心》,是一部精致的处女作了。
      • -.5
      • +0.5
      • 发掘真相的过程极其缓慢,谜底隐于人物关系和所有发言的整合。 好处是的确带来了拼图的乐趣,一步步迈进,走向尽头和真实的人物们。 坏处是没有张力,老实说,我对最终的完整图像没有足够的好奇。
      • 对法国独立电影的好感就是这么逐渐耗尽的,整个电影没任何intense,摄影很棒没话说,台词硬生生地堆砌,整体节奏一场拖拉,结尾瞬间戛然而止,让人不知所措。imdb四分妥妥的。
      • 10.19 @ Shattuck
      • #71‘ Berlinale Encounters 《花》Mariano Llinás参与了剧本指导 [台词][配乐]古典/现代主义 这部片有一定门槛适合大银幕(结尾准确)
      • 從頭徹尾不見廬山真貌的假想敵,沉住氣便能笑到最後。
      • #LFF21 第8场 章节式结构化繁为简,摄影不错,但还是平乏了些。
      • 阴郁的电子琴音里发酵着阴暗的精英主义,影像、文本和表演冷静而克制,被露出的一角却令人意识到水面下冰山的邪恶与毛骨悚然
      • 稳扎稳打。
      • #Cinemania2021# 1.章节式的叙事倒是让谜语不是那么难猜,毕竟只剩下20多分钟的时候影片才揭示Azor的真实含义。Keys如同幽灵般的阴影好似影响了大局,但最后还是归结成一个落跑的“背叛者”2.然而所谓“谜底”和之前塑造的suspenseful vibe真是离得十万八千里,无论是精彩对白下法语西班牙语转换以及另有深意的dialect, 还是作为背景的政治动荡的阿根廷,ending credit打出只是让人觉得惺惺作态故弄玄虚,真是可惜了之前铺垫带来的期待,证明哪怕好的setting不能保证流畅的screenwriting 3. 西装革履的Fabrizio Rongione真的有特殊魅力,他装作邪魅的笑都有种腼腆的性感,最后只能靠他的颜支撑下去了
    • 豆瓣 5.7 IMDB 6.5 正片
      Bull
      2021
      恐怖片
      英国

      公牛

      Bull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与恶魔签订契约不死之身,将誓言兑现救得教堂下的儿子
      • 犯罪团伙内部复仇的故事,拍得不慌不忙,寻仇的过程极其血腥残暴。虽然寻仇者亦是十恶不赦,且是恶人间的相互仇杀,但导演也给足了寻仇者以理由,让人颇有痛快之感。最后的镜头则点出了电影其实并非犯罪片,而是一部恐怖片。导演的叙述方式有些磨叽,不过气氛营造还不错,观看此片还需一些耐心。不知为何此片评分如此之低?
      • 父子的感情让一切升华了
      • 没看明白烧成那个样子,众目睽睽之下怎么活下来的?还没有烧伤的伤疤?我狭隘的理解这是把兔子逼急了。
      • 太扯了
      • 复仇的中年油腻胖大叔。复仇的目标是自己前妻和前老丈人那一伙子人。前妻和一个卖毒品的黑人勾搭上了,要踹掉他,让她爹去办这事。他同意,但是他要儿子,妻子不同意。她爹,看着是把他给活埋了?都以为他死了,结果他又跑回来复仇来了。他妻子真是婊。腆着肥腻的大肚子,他岳父那帮子小混混还都挺怕他。原来这个胖大叔不是人呀,看片尾他的眼睛,完全是漆黑的,然后又烧又是枪打的,肯定是死了,最后还给埋起来了。所以跑到教堂那女的才会大喊 你怎么敢来这里,这里可是教堂。牛呀,死了也能报仇。
      • 3.5星,一路复仇到底,一路黑到底,杀人干净利落,暴力血腥,你们想要杀我,那我就让你们全下地狱。结局揭露的真相虽然有瑕疵但我依旧被惊到了,What the Hell!
      • 冷门佳片,一个父亲从地狱回来复仇,拯救他的儿子,值得7分
      • 觉得很好看,好看在像是很真实的家族黑帮人士。
      • 人畜无害的平民百姓样子各个都是狠人啊。男主更离谱,直接是魔鬼了。可是这就把男主弄死也太刻意了吧不就家庭矛盾吗。。。
      • 制作粗糙一些,两星半,反毒加一星。
      • 72/100
      • 这部很像是新一版的《杀戮名单》,但光有Neil撑不起脆弱的叙事
      • 片好烂,血腥镜头也很一般般,没有亮点,男主作恶多端,做鬼也很渣。
      • 简单粗暴
      • 看得我浑身疼
      • 好家伙,结果还真是怨魂回来复仇
      • 其实还行,看得下去,有点爽
      • 莫名其妙的耍狠最後圓了回來,胖大叔的形象太差了。
      • 【2.0】剧本创作上未免太偷懒了,最后补充的那点儿颇显牵强的鬼神元素,根本改变不了这个复仇故事极度套路化的事实。
    • 豆瓣 7.6 IMDB 6.2 HD中字
      Diários de Otsoga
      2021
      剧情片
      葡萄牙

      月八日记

      Diários de Otsoga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不是Gomes最好的那幾片(畢竟這鬆散結構啊,說來都可以理直氣壯,但看著又著實有點內心捉急〔尤其前段〕——看三次,兩次screener,第三次大銀幕),不過仍是一個讓人對電影還懷抱希望的作品,也洋溢著玩耍愉悅之情。Frankie Valli & The Four Seasons - The Night。袒露出創作與生活的拉鋸、彼此挹注的痕跡,真「電影正發生」,不是角色,是真正的人(在鏡頭內與外)。
      • #74th Marché du Film Online# 导演双周。疫情期间的剧组生活,全倒叙结构虽然高概念但是相当有效,从看似莫名其妙的三人宅生活,像精神分析般地走到剧组还在正常运转的时候。因果倒转之后产生一种迷人的效果(花房,腐烂的水果等等)。16mm影调很舒服。用了各种色光,以及颇为阿巴斯式的元电影-画外空间调度方法。这20多天剪得真是干脆,留白相当耐人寻味(也是越想越好那种),当然是真有点琐碎……我猜导演是想说,如果一切能够回到开始该多好。这正是电影的魔力。
      • +。恣意,放松,自然,接触生活,总结生活。
      • 自由,适意,胶片质感也好,但组织未免太过散漫:几无叙事,倒叙的结构也蹦不出巧思。“后疫情电影”要拍疫情对人精神的深层次影响,但我在《月八日记》里没有看到,疫情只作为电影的一个点缀元素,不过至少会欣赏创作者把病毒视若平常的态度。现阶段印象最深的“疫情电影”,还是《倒霉性爱,发狂黄片》吧。#IFFMH2021#
      • 75/100,日常本就是浪漫而美丽的,一点微小的结构术就能让这些碎片绽放光彩,而松散或轻盈的姿态在当下非常可贵。
      • 以前见过顺序的慢电影,这次给你整了一个倒着来的,拍的很轻松,剪的也很随意,想法照样还是会发光。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剧组拍摄,给剧组成员放了一个悠闲的长假,过了一段走进自然的乡村夏日生活。夏日电影最容易打动人了,想去跟他们一起打蚊子。
      • 4.5 很多疫情电影都掉进了“太把疫情/隔离当回事”的陷阱中,但戈麦斯和联合导演用一种轻盈的纪录/虚构语调去呈现和探索疫情下这些人物和自然环境的神秘魅力,诱人且可爱至极。
      • 胶片质感确实很好,但是这种lockdown日常琐事日记真的没有什么必要。 #SGIFF2021
      • TIFF#树林轰然倒塌。房屋早已向园林深处扩张,甚至往天空延伸;借助某种回溯:室内的小型舞会,光线从窗口柔和地照射进来/他们通常是渐生情愫的。她真的能记住空白的日期?摄影机所辨认的时间里,这些人的长相可悲地相似。光线被空气过滤后:后院的天空在所有的时间里闪烁着不同的色彩,完全是静止的——我们苦苦等待夜晚到来。
      • < - - - - - - - - - - - >
      • #tiff# 4.5 如果要划分后疫情时代隔离电影,这部几乎就是满分最佳了。一场狂欢的结束和开始,黑暗与孤独作斗争,一场胶片的实验让许多模糊视界不再有界限区分~
      • 【IFFMH】质感高级,创意有趣,一开始就把结尾呈现给观众,一天天回溯拍片历程,非常特别的疫情电影
      • #TIFF 2021#疫情之下的剧组拍片日记,一次对时间的回溯,一天一天从安逸慵懒的氛围里回到焦虑混乱疫情之初。英文原名便是八月的回文词,呼应了影片倒叙的结构,译名翻成「月八」到也合适。
      • LFF2021。无法理解。这些片段既没有意义,也无法感受到任何电影感。表达“nothing-ness”有太多更好的影像,这个相比起来就是自我放弃。至于covid,更是牵强。
      • 月八的盼期
      • 7.1 仿若之前看《金银岛》,兴致勃勃地来看,极度无聊地看完。看了几部戈麦斯,总有这种感觉,一方面玩花样,一方面拍得很纪录片。
      • 3.5,《疫情时期的剧组》日常
      • 隔离期间的剧组日记,撸狗上班太开心了吧
      • 【葡萄牙】疫情命题下,轻松而又带着乐观精神的创作,从三人共舞,再到最终的大派对;穿插其中的压力、幽默、浪漫和无所事事…以及开始作为戏中戏的设计。灿烂的色彩和种种园艺也同样赏心悦目,无不提供一扇轻松的窗口,让人好打开喘口气。【The Night-Frankie Valli & The Four Seasons】
      • 16mm拍摄的倒叙结构的元电影,影片从颓败的花园和派对后的疲惫开始逐层打开,我们看到划水的导演和剧组,甜瓜从腐败到完整,蝴蝶变回成蛹,人物关系不断被干扰和演绎,电影人对疫情的一次俏皮回应
    • 豆瓣 6.5 IMDB 6.6 BD
      Sundown
      2021
      剧情片
      法国

      日落

      Sundown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放弃解释,也因此放弃了叙述;放弃了配乐也放弃了任何试图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可能;放弃了面孔,所有角色都在中景内克制地神秘着…放弃了一切的电影,却把悬疑保持到了最后一刻。弗氏Manipulation一如既往奏效,但他想表达的“虚无”,在他用尽了一切减法形式后显得是如此刻意而矫揉造作。
      • @ Film Center, PFF 30. 很克制。最后的医院场不知道是解释还是延续,如果理解为后者会更好一点。
      • #TIFF 2021# SPECIAL PRESENTATIONS。前入围2021威尼斯主竞赛。可能是被场刊倒数第一打了预防针,自己看完反而觉得没那么雷……跟欧容的《时光驻留》来比,离奇(而不是奇情)和豪门可能算是最大的槽点吧。米歇尔·弗朗哥操纵观众真是有一手,控制信息也挺好,但是你故事得编圆不是……编不圆或者故意不写那不叫开放性叙事……
      • 9.0/10 #PFS30 完全看不出和《新秩序》是同一导演。没有看到那些所谓“勾引观众”的“反转”都在何处,从两种声音开始进入(自然的白噪音对立的是机械(手机)的干扰底噪)男主迷失与虚无的自成世界(甚至有马特尔《沼泽》开篇的错觉),阳光直射的过曝和白化不断消减男主生命中的“可视”,在奢华旅馆-廉价旅社-监狱的状态一致则重述这种逃离的张力,一切不断铺开的“剧情”不过是在白纸上的不断涂抹与加成(伴随着原有的兽性的资本的西方中心的消退)。猪的意象直接指向资本主义下的剥削与冷淡家庭(屠宰场作为家族企业),更指向片中的杀戮,甚至于检测机械的冷酷质感。离开了在新秩序中无头无尾的癫狂,才完成了稳健的动人的去中心化的私人叙事。所有的情绪都在虚无的音弦上,待有一个角色或一个事件敲下琴键,一切便轰然爆发。
      • 看完后真的想骂娘(甚至还不如《新秩序》),不过属于Franco正常发挥,大概也是《慢性》各种意义上的“精神续作”(or 故技重施?)。如果把刻意掩藏的信息前置,整部片都不成立了,把电影创作核心依赖于关键信息的隐藏,其唯一目的只是操纵不知情的观众心理,和任何表达都毫无关系,更不用说片中那些幼稚肤浅的调度和符号象征。
      • #TIFF21,一个富二代对自我存在的寻找之旅,和《新秩序》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都在探讨不同阶级之间的差异,以及对富人家庭里的内部矛盾进行探讨,当一个富二代从厌倦了富人的生活开始到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富人生活,看似表面毫无波澜的情绪之下,是对这个时代的厌恶。如同《新秩序》
      • 三星半。Tim Roth把一个不主动,不负责,无所事事的中年富二代刻画得入木三分
      • (2021TGHFF)
      • 一开始导向纯粹的视听情境,核心事件对主角失去了吸引力,大量“不知从何结束,又不知从何开始”的非理性剪辑,又以一种非常human的虚无主义观点去打破感觉-运动的关联。之后电影则变得精神分析起来,它先是来到了《新秩序》的反面,不是实在界之力冲破了符号现实的壁垒,而是符号秩序对主体的永恒支配:尽管选择放弃家人、金钱和身份,主角还是命运般地被指派到符号网络的一个点位,接受来自大他者的惩罚。而最后的反转又将电影推向了所谓崇高化的问题:这份超然并非凭空得来,是生理性死亡的预兆给予了他面对符号性死亡的勇气。在两次死亡的中间地带,或站在那只被解刨的猪的位置,Neil以异世的姿态迎接自己的命运
      • 威尼斯主竞赛第九场,如果我事先做了功课知道这是《新秩序》导演的新片我肯定会弃了这片。整体观感比《新秩序》好点但我还是受不了这令人无语的反转,导演真的是太喜欢故弄玄虚自作聪明了。最恐怖的是我发现还有一部主竞赛的制片也是他。OMG!这就是威尼斯嫡系吗?
      • 3.5 甘斯布
      • #TIFF21 第36场 so weird but not boring
      • masterpiece
      • 【墨西哥】剧情的走向充满着一种怪异的趣味,在弯绕中引领看客在最后梳理出各自想要的答案。惬意的假日氛围或是男子与周遭奇怪的疏离,最先错觉是布满异域情调,白人寻欢的情色电影;接着是对社会问题、矛盾多变的Acapulco持续的展示。但最终,它证明并不属于这两者,却拥有这之外的特质。
      • 目前为止我的本届最佳
      • 呵呵呵…反转反转再反转,可能你们眼中的大师之作就长这个样子吧。
      • 导演似乎在说:“我创造一个混沌,你们去找吧。”于是,我找到了梦里。
      • 自我的可能-02/06/22 at AMC Palisades 21
      • 虽然是编排,但是给到观众一种假设。日落之时,什么话都不用说,说什么都是废话,不如不说。世事无常,那些责任和问题,以及金钱和时间,都不是个体可以控制的。
      • 昏昏欲睡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