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珍贵的传记电影 |
|
研究台湾电影几乎都在杨德昌,侯孝贤等新浪潮圈子里打转,最多外挂一些三厅电影,然而无论是黑电影,还是更早期的武打片,怪兽片,神话片等大量商业电影几乎没有专门系统的著作,至于这些电影本身更是大量失落,有些淘客甚至远远到韩国和东欧的二手网站里翻出了这些电影的韩语版,罗马尼亚版,彭浩翔还在仓库角落里找到了当年风靡香港的巨作关公大战外星人唯一一个拷贝。至于黑电影的代表作品,在当年引起广泛讨论的“错误的第一步”一直没有资源,实在令人遗憾。这部纪录片算是弥补了台湾电影史上的一个空白 |
|
一开始是女性的复仇电影,为了尬戏黑社会当场上演比电影还精彩百倍的全武行,提前卖了没审查的东南亚版权所以不受限制的拍,过于冲击的部分在电影剪辑时全部减掉,但是放映时再加回去。后来是赌千王系列和黑社会片。得益于当时政治的需要,所以能够用这些反共和爱“国”的题材,但是片商的目的并不在政治上,反而是一点都不敢触及,而是转向色情暴力等刺激年轻人视觉的方面,大环境是女性加入了劳动中,女权觉醒所以女性是复仇的主体。影评人说审查严格,所以当局乐于让人看梦,或者看色情暴力去刺激眼球,相比之下,目前大陆连后者都不允许,而大陆的新浪潮是无比接近于现实的文艺梦。 |
|
從政治轉移到女性身體。從女性主義抬頭到男性焦慮。從山寨cult到新電影。看到影響社會風氣的鏡頭就按一下鈴的電檢人員。揮著武士刀穿著露肩白裙的不是烏瑪瑟曼,是陸小芬楊惠珊們。 |
|
80年代初 台湾电影意识形态构成分析「在压制中觉醒的主体意识渗透到社会的各方各面,使得群众意识到社会过去被认为不妥当的才是对的」 |
|
疯狂女煞星什么的大开眼界啊!相比起来,杀死比尔什么的弱爆了……台湾有酱紫的纪录片真好,内地真是弱爆了…… |
|
台湾黑电影的前世今生。 |
|
社会写实片逃避现实社会 |
|
台湾寫實紀錄片,最開始是來自大陸傷痕文學,雖然不是能反應多少現實事件,但多是台灣大眾的心理。任何問題套上愛國,就迎刃而解hhh。 |
|
有意思 社会写实片里其实没有社会现实 但是观众们却在里头嗅到了变革的气息 |
|
2022-12-26,台湾黑电影的历史,算是一个科普吧 |
|
台湾黑电影是特殊时期的产物,也是被电影史忽略的一页,至今没有一部作品被修复。这部电视纪录片其实很平常,但对这个奇葩电影类型的加持,值得加一星。 |
|
“台湾社会写实片”是为去台湾背景之cult片,套上爱国名义狂加感官刺激元素,将政宣要求化作女性剥削反映男性焦虑,改编大陆伤痕文学被学生观众视作敌特,黑帮片场讨钱的血流成河比电影拍得好看,白色恐怖的情绪化作类型片宣泄,没落后台湾新电影的接力仿若《错误的第一步》……明明致敬(抄袭)元素如此之多,本片却完全没提及美日及香港类型片的影响,仅停留于本土历史的探讨,稍显狭隘了(又或者是为了规避版权问题?) |
|
瘋-狂-女-煞-星--陸-小-芬!嗲! |
|
女性的身体与政治的身体。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社会写实片”风潮尽管冲击了台湾的国片体制,但依旧是麻痹观者的另一形式。
2023.8.21 |
|
不仅从电影史的尘堆里挖掘出一批沉寂半个多世纪的商业片,还勾起了不少人一睹为快的强烈兴致。这部纪录片从“黑电影”的诞生时代背景讲起,直到女演员的瞩目表演,再到影片与当年社会政治环境的联系,娓娓道出的不仅是一段商业类型片的兴衰历史,还有台湾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与政治面貌演变,颇为现实反思的价值。 |
|
补档。意义非凡。我于2019年毕业于CUC,所作学位论文为《黑电影的秘语——台湾社会写实电影研究(1979-1975)》,撰写期间反复观摩此片,并从国立图书馆找到侯季然的纸本硕论,在其研究基础上对黑电影的定义,阶段划分进行了重估,并逐个进行文本研究,感谢侯导。 |
|
错误的第一步实在碉堡了。。台湾所谓的社会电影~ |
|
黑电影兴起的同时期,侯孝贤杨德昌等人也步入影坛,他们没有拍,我想是因为这些东西避开社会性的刺目暴力以外,并没有为台湾电影带来实质启示,对邵氏和日片的借鉴也呈现整体的愚笨。 |
|
6.5 |
|
三厅电影,美丽岛事件…………社会写实片和黑社会制片人和“轧片大队”怎么和香港那个时期的情况那么的像。http://v.youku.com/v_show/id_cc00XMjAzOTQ4Mjg=.html |
|
万万没想到。其实挺有趣的,电影的发展、观众的需求、政治背景的相互作用。其实不止是在大陆,在任何一个地方,文化都无法脱离政治。 |
|
有点意思。不过我对台湾黑电影并不报以太大的期望,我看过《疯狂女煞星》,非常夸张难看。 |
|
台湾黑电影和日本七十年代的粉红暴力电影真的如出一辙,血腥、暴力、裸露女性,贩卖色情,都是在相近时代、政治、经济背景下,能够在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的类型片。。 |
|
色情暴力放在爱国片里就没事了;社会现实片不讲社会现实,但是能从中感觉到当时的社会风气;二流三流电影至少能维持电影工业的运转,让电影人能稳定地打工,其本身价值不论,对产业和市场的价值都不可忽视。感觉台湾这些社会现实片(不乏女权主义的抬头)很受到国外黑帮片、(新)黑色电影(femme fatale)的影响。 |
|
台湾黑电影产生背景 |
|
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56496 |
|
60.11 |
|
时代不让表达现实,那就各种非现实色情暴力让困在现实宣泄激情一下。60年代做文艺片的陈耀圻竟然最后也在做这个。。。 |
|
这个纪录片不错,但除了猎奇原因对那时候的黑电影并不太感冒。 |
|
看小侯导演(卢老师说:这是你们学长!)的第二部作品,又学到了一个台影史类型电影的知识点——社会写实电影。它虽名为写实,实则与现实隔了千丈远。猎奇新闻,裸露擦边,血腥打斗,女性复仇,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片中一观点:煽情元素的猛烈使用加速了七十年代体制电影的衰落,也从侧面推动了八十年代台湾新电影的诞生。
今兒發現是他的畢業作品,導師是盧老師。小侯導在謝辭裏提到他和盧老師的往事,很是感慨,「人生裏沒有白做的事」。 |
|
为台湾黑电影的课堂报告而码~ |
|
看過之後來看候季然的畢業論文剛剛好 哈哈 |
|
补mark |
|
挺坦诚的 |
|
清早看的,提神醒脑。台湾黑电影其实指的就是1970年末,1980年代初的时候,在台湾出现了这样一批犯罪电影。这些电影通常结合黑帮的元素,常有一些暴力血腥色情的场面。而且在影片的最后。主角通常都会完成从坏到善的转变,从而实现影片的政治教化的作用。发展到后期,更多出现了一些脱离社会的女性复仇片,倒是也觉醒了一些女性主义的影子,但商业化元素也彻底沦为感官刺激的产物。可以说,它诞生于一个毫无生气的电影市场,却也加速了台湾电影旧有体制的快速衰亡。 |
|
即便是侯季然的导演,但还是不得不说,似乎资料准备得没那么充分,至少从呈现来看,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个人的观点……不过能采访到陆小芬已经算很厉害了。 |
|
基本讲清楚了社会写实片的来龙去脉,结尾朱延平说的那段话很耐人寻味 |
|
电影的表达还是离不开政治和社会大背景的,不管是黑电影的兴起和没落,以及后来台湾新电影的兴起不仅是因为市场,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政治的介入和社会大背景。所以脱离政治来谈电影或是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不合理的。 |
|
台湾的社会写实片 |
|
2016.10.30 |
|
來日等待黑電影時期全作品(代表作)4K修復化的到來。 |
|
研究台湾黑电影史难得的素材,不过片长较短,内容也有限。 |
|
社會寫實電影但還是在販賣女性 |
|
历史的参考 |
|
说是黑电影,其实就是介绍了台湾社会写实电影的发展,我还以为是介绍黑帮片的… |
|
台湾社会写实片的历史
特殊时期的文化垃圾 |
|
社会写实片内部人员 |
|
導演,我想這可能是假的 |
|
太专业了看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