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在66年前编出并拍摄出如此有深度的电影,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良心与法律,差距与爱情的诠释,大赞。(20170626,成都IFS UA电影院) |
|
这个法官真没水平。因为偏见,害人害己。罗摩的故事没有给世人以教训,反而给印度人靠贞洁歧视抛弃女性立下了榜样。 |
|
这个歌舞真心是好莱坞水准啊,简直看到了卓别林加雨中曲,女主脸那么大能拍的那么漂亮,男主从小到大头发那么萌,很多对照的细节。最重要的是在一个无视身份地位的俗套爱情故事之外,男主其实才是阶级社会的受害者,富有哲理的框架。这居然是1951年拍的! |
|
印度电影不太看因为太过于雷同。。不过这部确实不错。。贼的儿子是贼?法官的儿子就是法官?很有哲理。。听上译版。。 |
|
中高考还要对父母进行政审,如果父母曾经有过重大问题,那么这个学生的品行再好也要受到歧视吗?我们依然践行着当年“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浑蛋”的口号。印度电影《流浪者》曾在中国红极一时,它所探讨的问题我们也反思过,只是为什么不真正改过来呢? |
|
丽塔跟拉滋船上那段对话美极了。女:别过来,再过来船就要翻了。顿顿顿顿。男:那怎么办呢。女(温柔无比的说):那就让它翻好了。 |
|
经典的歌舞电影。真人版阿拉丁,只是根本没有神灯,男主得自己拯救自己,获得爱情。男主最终还是进了监狱,很辛酸,但仍是有希望的、仍是有希望的。 |
|
估摸偶要是在50年代看这片能打5分~,当代人以当代的视觉来看这片是有BUG的,但完全不影响这部老片质量高主题好。即使以最普通的眼光来看,能把那么长的歌舞片拍出来不觉得闷,主题又不错,富有戏剧冲突性,还很浪漫,那就很值当了。 |
|
爱恨情仇 |
|
我是流浪儿,命运领着我向前奔。——拉兹之歌 PS:经典可以经得起时间的浪潮! |
|
C6 2009年9月8日下午——79年春节 虽然知道是老片里的经典但真的觉得有点幼稚 | 著名的“法律不承认良心,良心不承认法律”的出处 |
|
【补標】
如果没有译制经典。现在我们还会看吗?最早的印度电影,那会儿还不知道什么宝莱坞。也是电视台最早放映,电影院看过没有忘了。影碟也没有再看。画质不行了。不知道有木有修复版本。
【2020-9-16DVD影碟译制经典再看】 |
|
拉孜之歌 |
|
又名Raj赴美前的艰辛生活和爱情故事 极为精美的画面设计和音乐歌舞 完全可以媲美好莱坞黑白经典,尤其是剪影和阴影运用把黑白电影发挥到极致 喜欢印度歌舞 近三小时略有痛苦 结束掌声非常值得 推荐! |
|
故事是把好坏双方进行对立且好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坏,好人可以坏,坏人也可以很好,这一点还是挺辩证的。而且对法官这样处于统治地位的上流阶层有批判,对印度社会中阶层分化严重的现象、贫富差距导致的受教育权利机会的丧失、人性的丧失的批判也有。而且照样少不了歌舞桥段...... |
|
这部1951年的印度经典老片《流浪者》终于看完了,画质太渣,看的眼疼,但是剧情真的很棒,女主也很美,戏剧冲突强烈,流浪者与富家小姐相爱,法官父亲把流氓儿子送进监狱,法律与良心的考量。。。这部片子也是很多人对于印度电影最早的记忆,小舞舞4星推荐。 |
|
08.2.11 |
|
27届上影节第二部,和平atmos厅,4k修复版,176分钟,8.7
1,也许只有印度电影才能将大段音乐舞蹈与反映社会的新现实主义如此融合在一起,尽管歌好听舞好看(拉杰在上半段最后梦境中天国的舞蹈极尽好莱坞之奢华想象),但如果抽离这些转换情绪/略显突兀的片段,岂不是可以成就更大的辉煌。今年是这部电影在中国上映70周年,看了大银幕,才能理解我爸爸和我说过的,那时的中国人没看过这样的电影
2,法庭戏开场真是百试不爽的镇场利器,剧本的推进如今看来尽管略显俗套,还是展现出人道主义的光芒,人物相对来说脸谱化了一些,但我相信好人的孩子与坏人的孩子,衣如其人的刻板标签在如今的世界依然没有消逝,贫穷和罪恶滋生依然是那些孩子们无法对抗的出生宿命
3,法官家美术布景与各种摄影大特写很好莱坞
这场的观影秩序醉了 |
|
太子dang…… |
|
SIFF #1. 一代中国人共同记忆,周围老人家成群,有基友有夫妇有姐妹。不难想象她在文革之后进入中国,能给当时的中国人带来多大的震撼。除去历史层面上的意义,电影本身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Romance Story。 |
|
剧情今天看来其实还蛮狗血的,但处理得很正,并不过分煽情,沉重的社会写实和欢快的爱情歌舞混搭在一起,别有一番趣味。可以想象,片中对血统论的尖锐批判,在当年的中国能激起多大的共鸣。 |
|
“法律不承认良知” “那良知也不承认法律” |
|
印度姑娘好妖娆。。。。。。。。 |
|
小时候跟老妈在菜市口影院看的,单位发的票。印象深刻,终于找到了~! |
|
印度的种姓,社会的偏见。 |
|
看过小人书 |
|
全程吹风的无风会死剧组。51年的片。/6.8/ |
|
我没看完 |
|
早前看的 也许是我看的第一部印度片 |
|
法官的儿子是法官,贼的儿子永远是贼 |
|
中间大布景唱歌的场景蛮有劲的,还有一些一看就想模仿的镜头哈哈 |
|
受爸妈影响 从小听着里面的歌长大 |
|
把一件憋屈的事情理順至少需要仨小時... |
|
严重的女性歧视,看的愤怒 |
|
有谁不会唱那句“啊巴拉古?” |
|
虽然rita美翻了,可是她对raj的爱真是铺垫得太过草率。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完全不对等的关系,raj的自卑带来某种暴力倾向,能够承受的不是爱,而是软弱。还有最后双方的妥协,显得突兀和莫名,这大约也是老电影的一点诟病吧。 |
|
女主人公真迷人啊 |
|
1 看见有人在反思我们自己 可是印度的种姓制度现在还是有的啊。2 这感情线 真是万变不离其宗啊 很多年以后的影视剧还是这 小男孩和小女孩不得不分离又偶然重逢,,。3 最后主角,,,不是所有印度人都有律师老婆 捞他,,。 |
|
经典 |
|
最先接触的印度电影~堪称经典! |
|
爸爸买的配音磁带听了一遍又一遍 |
|
我会唱拉兹之歌 |
|
现在都还记得那首歌。 |
|
原先和我爸爸他们一起很看了一些那个年代的老电影 |
|
怀旧。 |
|
从小被口水歌洗脑一直没看过,特地来观摩一下4K修复大银幕。前面电视剧,后面爽剧微短剧,情绪价值拉满了…… |
|
别样恶土,别样恶父。观念和认知,对人性的戕害才真的摧枯拉朽。看了这个更理解了一点 印度的女儿 中为什么有那么多淡定的可怕发言。 |
|
我爸爱看的...是上译没记错的话... |
|
pa |
|
小時候跟老媽看的第一部印度片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