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逼 慢动作+快速剪辑+手提摄影+B级味道极浓的血浆断肢 画面颗粒感十足 电子乐配乐带感 畸形儿让人想起了《橡皮头》越南的丛林是美国永远挥之不去的梦魇 |
|
5星,但是真的不敢劝别人看..导演开玩笑的说这片是Eraserhead的remake, 同意,不是remake但是有一些同样的气氛.. |
|
想不到特罗马的粗制风格正好契合本片战后创伤的主题,挥之不去的梦魇与电子配乐及B级残肢血浆融为一体,粗暴却又深刻的反映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畸形儿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狂躁颓废的病态心理是现实的写照~ |
|
A low budget exploitive surrealistic social-realist psychological Vietnam War horror that is a ripoff of Taxi Driver/Eraserhead and proto-Jacob's-Ladder/Joker?? Sign me up! |
|
逃回的士兵精神错乱,赶上饥荒。。以为结局会很顺利,没想到士兵一家全死亡。。。本来是冲影图的蛆虫去的,,电影只是闪过腐猪肉的蛆虫。。。。。Cult一般。 |
|
【佬友字幕组】控诉越战的经典影片很多诸如《现代启示录》《第一滴血》,这部影片总是让我想起七十年代的恐怖片《夜之死》,同样是讲述越战对普通家庭的惨痛影响。男主被战争创伤、穷困生活、畸形儿子困扰,最后的癫狂表演可圈可点。另外,我想说的是身为特罗马影片,这片的血腥恶心程度和其他片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哈哈。 |
|
最近被一个电台邪教音乐节目dj强烈安利,发现18年已经标记想看。曾几何时对于这种贩卖绝望疼痛的b级片还有点抗拒,今时今日已经变态到对于血肉模糊的脑浆残肢蛆虫畸形儿全然无感。有人说是越战版eraserhead,确实能看出一些lynch的影子,就连配乐也有lost highway般的鬼魅妖娆。最让我难受的是frankie丢掉所剩无几的自尊给老爹打电话寻求接济,到头来一场空,随即信仰崩塌,加之ptsd引发的杀人记忆回溯让killing spree变得自然而然,整个人生轨迹就在这一个跟往常一样找不到工作还要被黑手党追债海扁丝毫没有一点希望余晖的日子里,犹如濒死前监护仪荧幕上跳动的指针,在对着自己脑门开最后一枪时归于沉寂。我们要谴责战争吗,我们要控诉命运不公道德沦丧跟原生家庭的诅咒吗?我们也许需要,但又有什么用呢?一切苦与乐最终都一样。 |
|
越南丛林,迷幻电子;生蛆腐肉,吞枪烹尸。 |
|
致敬橡皮头但没看出致敬现代启示录,待蓝光重看吧【3.5】https://m.weibo.cn/1913405554/4492252850554648 |
|
感谢佬友字幕组大神们的汉化!
(整部片除了断肢血浆和他的怪胎儿子以及字幕组翻译之外非常不TROMA 绝望压抑
刚刚看完柬埔寨摇滚乐的纪录片 中间一段提到美越战争
在描述美军越战后心理创伤这一方面是极其出彩的 完全可以不当做B级片来看 迷幻诡异的电子配乐 快速剪辑节奏 阴冷色调的光影 梦魇现实的来回穿插
蛮喜欢他把他畸形儿子放烤箱(洗衣机?)和垃圾箱面包虫那两段
Life is suck, but I go back there every night without fail. |
|
刚看到那个畸形小怪物的时候就有一股强烈的想把它捏死的冲动!最后它的结局令人无比舒适,想说干得真漂亮! |
|
这也太压抑了,男主还不如死在越南 |
|
虽然叙事手法和配乐不错,但画面真的让人太不适了,那个宝宝的声音....
6 |
|
让人细思极恐的剧情,丑陋的婴儿人性本恶,最后结尾的那段看的真让人压抑,两段电子配乐是亮点 |
|
要多脏有多脏,要多惨有多惨,前段时间troma网站一直宣传,终于下到了这部战争创伤片,配乐不错,手持摄影也挺有张力,畸形宝宝太惨了,做的跟橡皮头似的 |
|
出于对Skinny Puppy的“Worklock”mv的着迷,而看了本片。制作极其粗糙,互动场面就没个广角镜头,全是剪辑合成。当然,即便如此,视觉冲击力依然ok:除了结尾的血腥场面,那种充满录像带质感的画面也是让我一口气看完的原因。话说这真是让人绝望的一个半小时~ |
|
7.5
特罗马的另类反越战佳作,导演似乎受纽约无浪潮电影的影响很大。他在这部电影里展现了一个饱受越战创伤和家庭压力的主人公游走在破败不堪的美国之间,还加入了一些符号(如因父辈问题导致畸形的下一代),这是其他越战电影里所没有的。
我很中意影片里的一个片段,主人公回到住处坐在椅子上盯着只有雪花屏的电视(不想面对现实),这时他妻子走过来问——(省略了部分对白)
妻子:那你上哪儿去了?
男主:在丛林里
接着主人公被电视媒介和过去可怕的记忆侵蚀大脑,并准备以自己的方式结束这一切
—
PS:看完后有点激动,随便写写 |
|
越南的丛林就是留个美国人......挥不去梦魇 |
|
伟大的现实主义电影! |
|
嘟嘟嘟的配乐和闪闪闪的画面,别有一番风味。很少看这种意识流,看看体验也不错。对梦境的展示挺真实。对婚姻生活的恐怖和婴儿的恐怖表现深刻。对原生家庭和父权教育的揭露点到为止,引人反思。对美国社会经济萧条的表现也真实凄惨。妻子骂的没错,这些个中青年宁可在大街上闲晃、抢劫、吸毒、放贷,也不愿意种地养活自己。 |
|
肮脏 颓废 混乱 皮条 吸毒 构成战后总体末世观……闪念战场(昔)与内窘外荡(今)来回穿插 ,暮气无极。“畸形婴儿”妖伤浓添(喻下一代), “高官老爹”弱势不堪(喻美利坚)。战场之人,或人或兽,尽拜战赐,篇末“三枪开泰” 既是解脱之光 亦是死柬之响。 |
|
比较小众的越战创伤片,感觉导演拍摄时受到了大卫林奇《橡皮头》的影响,而那个畸形婴儿无疑也是美国未来的一种隐喻。一部体验非常糟糕的影片,并非拍得不好,而是太惨情、太致郁了。尤其对一个2022年5月的上海观众来说,太难受了。 |
|
第一次看到吧越战反思用b级片呈现出来。那个畸形婴儿也太魔音贯耳了!!!!男主到这个程度才疯才自杀,其实已经算是坚强了。 |
|
96分钟48秒 23.976fps 精神错乱的逃回士兵,最后将婴儿枪杀,放入洗衣机搅拌,自行爆头结束。。。 |
|
Suscide's Frankie Teardrop。演員沒問題,奈何制作水平太低。跟Eraserhead的藝術層次差天共地。。。。。 |
|
想到了MLK那句名言:“If America's soul becomes totally poisoned, part of the autopsy must read: Vietnam. ”不过创伤应激只是引子,真正的恐惧来源依然是urban decline,腐烂的街巷和潮湿的丛林其实并无区别。暗中讥讽Reaganomics,却刻意展示了Ted Kennedy的大脸,用意不言而喻。最后那段枪杀恶霸的戏是不是被陶德学去了? |
|
感谢佬友字幕组大神们的汉化!
(整部片除了断肢血浆和他的怪胎儿子以及字幕组翻译之外非常不TROMA 绝望压抑
刚刚看完柬埔寨摇滚乐的纪录片 中间一段提到美越战争
在描述美军越战后心理创伤这一方面是极其出彩的 完全可以不当做B级片来看 迷幻诡异的电子配乐 快速剪辑节奏 阴冷色调的光影 梦魇现实的来回穿插
蛮喜欢他把他畸形儿子放烤箱(洗衣机?)和垃圾箱面包虫那两段
Life is suck, but I go back there every night without fail. |
|
越战老兵版《小丑》,生活困苦屡遭欺负,最后拔枪一怒 |
|
逃回的士兵精神错乱,赶上饥荒。。以为结局会很顺利,没想到士兵一家全死亡。。。本来是冲影图的蛆虫去的,,电影只是闪过腐猪肉的蛆虫。。。。。Cult一般。 |
|
极端反战片,哀莫大于心死,从战场上活下来,每天过得浑浑噩噩,像是一只空有人类外壳的行尸走肉,完全崩溃的生活,对他来说,可能当初死在越南是更好的方式吧。 |
|
85/100 能看出浓厚地对于《橡皮头》的仿照意味,但将内核置换成了越战这场凝结着可怖血雾的美国梦魇。破落凋敝、衰败不堪的美国小镇游荡着形如行尸走肉的越战幸存者,他们失落地注视着向深渊堕落的美国,试图用毒品、犯罪去麻痹那枯槁脆弱的神经,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惨烈处境不啻于身处那充斥着永恒血腥蛮荒的越南雨林。当失魂落魄的主角重置身于家中那家徒四壁的绝望图景之时,水滴回荡、列车轰鸣、电视嘶吼,毫无生气的造物包裹着PTSD患者回忆中无休止的的震颤,枪这个卑劣冷酷的帮凶终于沦落成魂灵撕裂的出口。凌厉的快速剪辑、迷离的电子音乐、直截的暴力呈现和粗砺的视觉风格共同缔造出这场堪比《出租车司机》的令人毛骨悚然的美国梦魇。 |
|
一部特罗马风格的越战创伤cult片,画面色彩很有特点,镜头运用也很棒,想看下这位导演的其他电影 |
|
越南女兵头发烫过,画了眼线,衬衫是嬉皮士的,面对枪口一脸木然。男主逃生的姿态缓慢刻意,所有演员表演业余。
10分钟战场紧张的氛围塑造的很好,配合电子音乐。
接下来的10分钟,脏袜子烂鞋,堪比《美国舞男》的赤贫生活,鬼怪婴儿完全是大卫林奇的《橡皮头》。幽灵般游荡,走在肮脏暴力绝望地狱一样的世间。最终他进化成手持左轮手枪的上帝,阐释了暴力革命摧毁一切的逻辑。也许业余和偏狭让作品不能走得更远,但足够特别。 |
|
让人窒息的恐惧就是拍得太过于现实!几乎把那特殊年代环境下的问题依依摆在台面上来了。 |
|
这片对我来说就是,明明应该是我喜欢的那种片。但看完就是不喜欢,甚至看的还想睡觉。。 |
|
反越戰版橡皮頭(which更接地氣一點)但實在拍得太粗糙了.... |
|
战后流行文化引论。 |
|
度看。不错 |
|
猎鹿人六年之后 还拍出这种玩意,给你一分都是高看你 |
|
当越战成为美国挥之不去的梦魇,80年代金融危机呼啸而来,这在影片中被表现为阴郁破败荒芜邪恶的末世景象。畸形的怪婴仿照了林奇的《橡皮头》,是梦魇的生殖具象,是美国梦的畸形昭示,其刺耳的哭叫比之抽象的样貌更令人不适,从视听上立体传递痛苦绝望的病态情绪。而幽魂般的主人公在一无所获之后,毅然走向最好的死亡的终局。用力甚猛的反战片,颇具特色。 |
|
这电影一点都看不出是特罗马的片子,我估计这是部独立制作的电影,然后正被凭借《毒魔复仇》而威风八面的特罗马给买了下来,考夫曼老爷子蛮有眼光的,按照他的尿性,应该是以极低的价格把它笑纳了。 |
|
没看出哪里好,评分这么高,肮脏油腻令人有种想呕吐的冲动 |
|
特罗马公司的佳作,全片到处都是脏乱差的环境,充满了暴力和颓废,穷困潦倒的压抑氛围溢出屏幕。人间地狱莫过于此,越南的真相早已不重要了,对于男主来说,死亡才是唯一的解脱啊。 |
|
第一次看到如此直白殘酷的反戰電影,電子樂的配樂為整個電影風格增色不少 |
|
7/10 |
|
【冷门B级片不完全补完计划】挺另类的B级片,把越战主题和战争创伤加入其中,cult版《全金属外壳》,充满了一种颓废消极的末世死亡气质,就是制作实在太廉价了点 |
|
始终认为电影行业中太过形式化的尝试,更多的不是个人诉求而是一种追求。虽然大多数时间里他们愉悦的是自己和小众,但这样的尝试也的确是不可避免同时相对有益的 |
|
越战创伤后遗症,整部影片拍得脏兮兮的让人不适,观影过程也如梦魇般期望早点结束。 |
|
拍得非常糙但是代入感很强,有点像橡皮头 |
|
越战是美国人的一代创伤,那是因为老美输了,很遗憾,电影不能改变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