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或许值得一爱,而政府或许永远不值得爱。 |
|
生逢国庆几乎成为一生诅咒,战争让青涩男更深刻地看清了所谓美国的民主~阿汤哥蓬头垢面一反晒脸风格,表演用心值得肯定~但是两个多小时的宏大篇章所承载的东西其实少之又少,不外乎是我掏心了,你对不起我,我失落了,但又找回了自己··· |
|
美国国庆日就应该看万年黑的奥利弗斯通,有多少对国家盲目的爱通过片面而空洞的宣传被利用到了没有意义又两败俱伤的战争里,承受结果的永远都是自己。者大概是阿汤扮相最惨的一个角色了,演得也不错。可惜现在不走这路线了 |
|
在本片中可以体会到浓厚的《西线无战事》的主题:“爱国是最廉价的商品。”(看过这部影片后,你就会明白《现代启示录》里的那句真理:“不要让鸡疤被共产党打飞!”) |
|
能够令人反思的电影 |
|
整部影片却自始至终笼罩着战争的阴影,充满了悲凉的气氛,发人深思。 |
|
阿汤哥还是很帅的 但剧情一般 |
|
噩梦缠绕着朗,朗去拜祭了战友威尔逊,反战呼声中,朗终于觉醒 |
|
生于七月四日,毁于爱国主义。奥利弗·斯通用近两个半小时的时间“诋毁”了一个单纯的灵魂,整部电影的残忍、触目惊心和代入感远超《野战排》,如此淋漓尽致地展现着天主教和爱国主义的洗脑,当一个国家鼓励你为它牺牲,它就已经不配被人所爱。 |
|
直到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阿汤哥并不只是个偶像派。 |
|
真斯通 |
|
类似文革阴影是第五代挥之不去的创作心路,越战伤痕亦属于新好莱坞的创作情结。奥利弗·斯通在这部反战力作中精心设计了诸多悲剧以赤裸裸地触痛爱国主义盲目的疮疤。生于七月四日不会加持你为国家增添荣耀,反而将令你看穿战争毫无意义又两败俱伤的真面目。主观视角、血色剪影,唯有历劫噩梦方能觉醒。 |
|
奥利弗·斯通“越战”三部曲的第二部,不过这部片子战争戏所占的时间比较少,影片的重点更多放在反战上。不过看下来感觉反战的内容有点过于说教,不像看《野战排》仅仅通过战争戏就达到反战的目的。至于导演技巧也感觉圆滑多了,不过貌似奥斯卡很吃这一套,给了斯通第二座最佳导演的小金人。 |
|
典型的Stone的片子。对越战的反思,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很难说清楚有什么感觉,只是很不顺畅的看完以后,心情也很不顺畅。 |
|
镜头下的阿汤哥永远那么帅气。战争是一场无情的杀戮。 |
|
阿汤哥很帅 |
|
剧情一般 |
|
每个给世界制造伤痛的人同时又是被这世界所伤的人~ |
|
有人想要一个神话,但他注定得不到。把个人的历史、民族的历史、国家的历史以及那被称为时代的梦混合在一起,能够得到什么?这不是当下的人类应该去触及的领域,所有类似的行为只会是一次次地涂抹历史。 |
|
相比《野战排》更喜欢这部,如果说前者是借新兵的视角去窥视战争的残忍与人在战争下的异变,是一个旁观者的立场。那么《生于七月四日》已经转变成了亲历者的立场,在越南战场上迎战的敌人被摄影机所忽略,真实的敌人消失而隐藏在背后的“爱国谎言”成为真正的敌人。从一个盲目的爱国者到成为一个坚定的反战人士,是对美国历史正确的重新修正。 |
|
有人说……假如你不爱美国那就滚出去,我爱美国,你们深爱着美国人民。但是提到政府,我的爱说停止!当政者贪污腐败,男盗女娼,我们要表明忍无可忍,我们不接受。 |
|
长评:http://www.douban.com/review/2045258/ |
|
阿汤哥永远这么帅!每一个角色都没令人失望 |
|
同为反战,同为奥利佛斯通,此片比《野战排》差太多了。 |
|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话说汤姆克鲁斯应该有尊奥斯卡小金人,证明他在好莱坞混过。 |
|
残酷战争 |
|
小汤当年就很努力,可惜积累的还是不够。在斯通的反战片里感觉一般 |
|
纠结 |
|
不错 |
|
还行 |
|
“我爱美国,但不爱美国政府”。7.8 |
|
汤姆克鲁斯和奥利佛斯通的奥斯卡似乎总不太好 |
|
前头对比好,后头有问题 |
|
到后期的刻画就越来越为剧情服务了,最后的励志更加是……像个笑话=_=不过斯通的拍法还是很美好,战场画面,声音的配合,尤其是中枪那一场。 |
|
从越战士兵到反战斗士,主人公的心路历程贯穿整个越战历史。本以为会是一部充斥战争场面的反战电影,没想到这却是一部反战说教的文艺片。27岁的克鲁斯,表演富有爆发力,不错~ |
|
有点无感。 |
|
一边是在深陷越南丛林战争成残肢断臂的爱国将士,一边是美国遍地爱自由的用抗议方式爱国的嬉皮士。对于越战将士,越南和美国都是地狱。只有墨西哥的怡红院是天堂。但是只有“不爱国就请滚出去”。奥利弗·斯通从不循规蹈矩。 |
|
一个小粉红的蜕变史! |
|
汤姆克鲁斯曾经是一个有演技的帅哥,倾尽全力演完这部影片后,带着英俊离开,却将演技遗漏在电影中,自此以后,好莱坞少了一个完美的男星,多了一樽华美的花瓶。 |
|
“连自己国内的人权问题都没有解决居然去越南打仗捍卫别人的人权。”这台词真棒! |
|
这才是阿汤哥的巅峰之作,也许我偏爱越战电影,但是我真心觉得奥利弗斯通是最懂越战的导演之一 |
|
战争啊 |
|
寄托政治于个体的叙事背后,巨大空无的幻影。 |
|
美國人對於越戰確實該有許多反思。Stone似乎一直立志于拍此類電影。當年Cruise真是奶油小生一腔熱血的愛國者但經歷戰爭后殘了廢了腿開始反戰示威。問題就是到底值不值。 |
|
三星半,叙事手法上确有老道之处,但反战主题的表现方式欠妥,有点填鸭式 |
|
奥利弗斯通越战三部曲之二,这次是从国内的反战情绪切入,汤姆克鲁斯所主演的影片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实实在在靠的是演技。深切的点出了战争的残酷性,比野战排好很多。 |
|
汤姆克鲁斯演过最好的片子 |
|
真不明白汤爷这么矮的个头怎么老被叫去拍硬汉战争片 结果他为了让自己看上去适合那种很爷们儿的角色就特别特别用力的演 用力到简直到了做作的程度了 越战士兵为了国家捐了自己的双腿双脚甚至是生命 人民就用一个错误把枪炮都指向他们 赢得永远是国家 人民只能是炮灰 |
|
OliverStone越战系列二,汤姆•克鲁斯在这部片子里表现不错 |
|
此片据说脱胎于人物传记,是关于对越战的反思。整体叙事的节奏把握不错,结尾尼朗的转化略显突。无论怎样,战争的受害者永远是平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