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觉得荒谬,他们却习以为常;我们觉得痛苦,他们却漠然处之;我们为贫苦感到绝望,他们却编歌拿自己的破产开玩笑;我们把生命的逝去视作灾难,他们为那条命能换来水泵而开心;我们在银幕下为了他们哭,他们却在电影里笑。这就是苦难毫不矫情的模样。 |
|
满盘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
|
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国度。阿三真是敢拍啊,放在天朝,铁定是禁片啊。 |
|
这太讽刺了,这么好的片子评分连8都不上,这让烂片何地自容 |
|
这么敏感的题材,Aamir Khan你真敢拍啊 |
|
印度电影不适合沉重 |
|
没想象中好 |
|
都在关注主角的政府,邦政府,媒体和家庭,却没有人真的关心他。就和那歌唱的一样,我们的唯一资产就是身体,不知道什么时候倒下。 |
|
十分荒诞,极度黑色,特别魔幻现实。 |
|
题材已不够新鲜~~~~~ |
|
太讽刺了 |
|
了解印度政治和三农问题的绝好教材 |
|
阿米尔汗制片,很讽刺,很现实,很人文 |
|
一樁事先張揚的自殺案,演變為一場無法控制的鬧劇,最終以悲劇收尾。強烈的諷刺意味,對記者、政客的質疑與反思,現代與傳統的對比,工業與農業的對比。印象最深的是那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挖土老人,以及結尾的快閃鏡頭,從農村到城市的巨大轉變,這不就是中國嗎?【我們只是塵土。】 |
|
由此片可知:新闻审查制度不严是不行滴哦~ |
|
太荒诞了...剧中就没有一个真正做事的..除了那个挖坑最后死在坑里的老头...太惨了... |
|
对这样的黑色反讽剧不大感冒 |
|
少了过多的舞蹈,多了更多的诚实和感动。不过反应的农民现状,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因为中印之间有太多相似了吧。 |
|
看似超现实和幽默,最后一组镜头是现实和辛酸。女记者说“这就是journalism”,其实这真的不是journalism的全部。钱会云印度版,卡波特印度版。 |
|
一把辛酸泪。 |
|
极难得不带载歌载舞的印度电影。黑色冷幽默得叫人无奈 |
|
印度需要一个教员,需要一场自下而上的彻彻底底的革命!偏偏幸好,他们出的是甘地! |
|
强烈的政治讽刺,但拍的有点夸张反而显得不那么真实了
|
|
有力地讽刺现实,可惜拍得不够引人入胜,不过这也是Aamir Khan出品的一贯风格。 |
|
看惯了帅哥美女大场面,偶尔换换口味也不错。同样是“东村寡妇要跳河”的故事,因为上升到社会问题的高度就显得有深度了。政党参合企图牟利,媒体抢眼球百般丑态,民众的盲从,至此无论当初为何要自杀,如今命已不在自己手上,结局也算是对所有旁观者最大的调戏了。 |
|
一场闹剧,你方唱罢我登场啊!! |
|
看的时候想到中国了。。。 |
|
新闻?写实?电影?真实中的荒诞。资本主义社会中贫穷者的悲哀,小人物的悲歌。片尾的镜头让人很清醒的意识自己的存在。 |
|
7.4/10
大尺度居然未被禁,但限于编导能力未能更上一层楼 |
|
为何别人满脸笑容而我却一脸眼泪? |
|
开篇歌曲中的那句“眼泪也有盐,如果它流下来,我的朋友请你珍尝它”印象最深刻,原来印度歌谣用来唱真实的生活也如此动人。农民问题,大众传媒问题和政治制度问题通过这样一个荒诞而真实的故事完美串联在一起,又有广度也有深度,主人公命运与记者政客的荒诞,正是导演剥皮之后现实生活的荒诞。 |
|
应该是对印度的文化背景了解不够,看着没什么感觉 |
|
印度阿三好丑······· |
|
真可悲真可怜。 |
|
三哥怎么不跳舞了,通过屎的颜色观察人的内心有想法 |
|
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吧。。。反倒觉得是发展中国家必然的道路一样,农民的土地被征用,农民必须放弃原来的职业,而加入到工业化的大潮中。而媒体和政客却同样的冷血,把悲剧当爆料,个人的力量真的太渺小了。。。。 |
|
苦涩的黑色幽默。行政效率、腐败问题、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三农问题、新闻失真等等这些我们中国人都有,所以我大胆建议有心人士翻拍,并且我还建议说可以加入一些打斗爆破的动作场面,融合商业元素的暴力拆迁,一定票房长虹! |
|
阔以送个电视给连电也用不起的农民的党魁,还是玩蛋去吧 |
|
印度下层农民的生活。他们真敢拍啊。 印度的树先生! |
|
推荐。谁给这片子定性为喜剧的? |
|
" 我們還能堅持多久,我們只剩個軀殼了..."。納塔對於自己的生死始終緘默,倒是世界喧囂個不停,記者的汲取、政府的嘴臉、農民的悲歌、掘土者的死亡,都是我們擔不起的沉重現實。學新聞的我,對女記者與新進記者的對話有深刻感受,仿若沒有新聞價值,人命對他們來說也不值錢了。 |
|
尘归尘,土归土 |
|
我们能坚持多久?我们只是尘土…… |
|
阿三的電影終於不要講兩句就唱啊跳啊,搞得像雜記圖的猴子一樣…手勢忒13,冏…… |
|
相较而言,我们的农民可能更苦逼。 |
|
印度式的狂欢啊。。原声很棒!!可能因为飞了所以觉得拍的实在是太到位了。从头笑到尾。身为曾经的天朝台员工,我再给一颗星。讽刺的力道还是够的!另外发现台湾人真的很会翻译这种狂欢型电影。。。 |
|
好! |
|
印度版土地纠纷与三农问题,对应暴力强拆;解决农民贫困问题最终变成了媒体的狂欢、政治团体的作秀、政治家间的角力;新闻媒体只会创造热点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捞钱,对于追寻真相不感兴趣,就像那个英文台女记者一样高高在上对农村嗤之以鼻只想着怎么把新闻搞大;真正关心农民的小记者却在火灾中惨死,这故意设计的桥段是对媒体最大的嘲讽;政治家们只知道踢皮球与争权夺利,甚至不惜动用地方黑势力去助选,对底层人民只会画大饼,承诺就是一纸空文,还设计出繁琐的申请步骤让贫民们实际得不到补助;影片展现社会的荒诞与魔幻现实体现在多处,如挖坑老人死在坑里、最终纳塔没死家里没得到农民自杀补助也没申请到贫困卡、善良热心小记者惨死、媒体拍纳塔拉屎、哥哥劝诱弟弟自杀自己却不死活不干等等~不过,敢于反映社会阴暗面总归比藏着掖着好~ |
|
政治荒诞讽刺剧。《三个傻瓜》还是比较好莱坞的,本片就很有印度本土特色了。那对婆媳真是活宝啊~ |
|
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