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理工学院 Polytechnique (2009)

    最近更新: 2024-07-18 正片
    • 主演:卡琳·瓦纳斯 / Nathalie Girard / Sébastien Huberdeau / 塞巴斯蒂安·于贝尔多
    •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Denis Villeneuve)
    • 编剧:雅克·大卫
    • 分类:剧情片
    • 地区:加拿大
    • 年份:2009
    • 更新:07.18
    • TAG:加拿大,犯罪,丹尼斯·维伦纽瓦,2009,DenisVilleneuve,校园暴力,剧情,校园,历史
    • 别名:蒙特利尔校园屠杀事件
    • 片长/单集:77分钟
    • 豆瓣评分 7.5 (1977票)
    • IMDB评分 7.2 (18,422票)
    • 烂番茄新鲜度 烂番茄: 88%
    • Metacritics评分 Metacritics: 63
    • TMDB评分 7.18 (热度:7.85)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加拿大电影《理工学院》的免费在线观看,《理工学院》是对白语言为法语,属于犯罪,剧情,历史类型,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7.5分,有1977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   1989年12月6日,加拿大东南部港口城市蒙特利尔为白雪所覆盖,肃杀阴冷的气候仿佛预示着一场悲剧即将降临。面目清秀却布满阴翳的青年(马克西姆·戈德特 Maxim Gaudette 饰),驾驶汽车来到魁北克理工学院。校园内,青年男女自由交谈,畅想未来,殊不知死神的脚步正在迫近。青年拎着枪走入校园,他将愤恨的子弹射向那些所谓的女权主义者。白雪为鲜血染红,霎那即为永恒…… ...... 完整简介请见下方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解说视频包含大量剧透,谨慎观看

    天才清洁工少年,只用一分钟,就解开了世界最难数学题,轰动麻省理工学院

    作者:电影黑匣子

    麻省理工学院的清洁工,解答了世界数学难题,原来是一名天才少年

    作者:冷君说电影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1080P

      迅雷下载 理工学院.POLYTECHNIQUE.2009.1080P.BLURAY.DTS.X264-PUBLICHD.MKV (7.46GB) 详情
      理工学院.POLYTECHNIQUE.2009.1080P.BLURAY.DTS.X264-PUBLICHD.MKV (7.46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Polytechnique.2009.FRENCH.1080p.BluRay.x265-VXT[1.20GB ] 详情
      Polytechnique.2009.FRENCH.1080p.BluRay.x265-VXT[1.20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Polytechnique.2009.FRENCH.1080p.BluRay.x264.DTS-O4[6.98GB ] 详情
      Polytechnique.2009.FRENCH.1080p.BluRay.x264.DTS-O4[6.98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Polytechnique.2009.FRENCH.1080p.BluRay.H264.AAC-VXT[1.47GB ] 详情
      Polytechnique.2009.FRENCH.1080p.BluRay.H264.AAC-VXT[1.47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polytechnique.2009.1080p.bluray.dts.x264-publichd.mkv[7.46GB ] 详情
      polytechnique.2009.1080p.bluray.dts.x264-publichd.mkv[7.46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Polytechnique 2009 1080p BluRay DTS x264-o24[7.22GB ] 详情
      Polytechnique 2009 1080p BluRay DTS x264-o24[7.22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Polytechnique (2009) (1080p BluRay x265 10bit Tigole).mkv[3.47GB ] 详情
      Polytechnique (2009) (1080p BluRay x265 10bit Tigole).mkv[3.47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Polytechnique.2009.1080p.BluRay.x264.AAC5.1-YTS.mp4[1.42GB ] 详情
      Polytechnique.2009.1080p.BluRay.x264.AAC5.1-YTS.mp4[1.42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理工学院[中文字幕].Polytechnique.2009.1080p.BluRay.DDP5.1.x264-MOMOHD 详情
      理工学院[中文字幕].Polytechnique.2009.1080p.BluRay.DDP5.1.x264-MOMOHD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720P

      百度云盘 理工学院.2009.720p.bluray.dd5.1.x264-publichd.mkv 详情
      理工学院.2009.720p.bluray.dd5.1.x264-publichd.mkv
      打开网盘链接 获取提取码
      迅雷下载 理工学院.POLYTECHNIQUE.2009.720P.BLURAY.DD5.1.X264-PUBLICHD.MKV (3.67GB) 详情
      理工学院.POLYTECHNIQUE.2009.720P.BLURAY.DD5.1.X264-PUBLICHD.MKV (3.67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Polytechnique.2009.FRENCH.720p.BluRay.H264.AAC-VXT[952MB ] 详情
      Polytechnique.2009.FRENCH.720p.BluRay.H264.AAC-VXT[952M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polytechnique.2009.720p.bluray.dd5.1.x264-publichd.mkv[3.67GB ] 详情
      polytechnique.2009.720p.bluray.dd5.1.x264-publichd.mkv[3.67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Polytechnique.2009.720p.BluRay.x264.AAC-YTS.mp4[706MB ] 详情
      Polytechnique.2009.720p.BluRay.x264.AAC-YTS.mp4[706M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HD/DVDrip

      迅雷下载 蒙特利尔校园屠杀事件DVD中英双字.rmvb 详情
      蒙特利尔校园屠杀事件DVD中英双字.rmv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其他

      Polytechnique.2009.FRENCH.BRRip.x264-VXT[750.65 MB] 详情
      Polytechnique.2009.FRENCH.BRRip.x264-VXT[750.65 M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1989年12月6日,加拿大东南部港口城市蒙特利尔为白雪所覆盖,肃杀阴冷的气候仿佛预示着一场悲剧即将降临。面目清秀却布满阴翳的青年(马克西姆·戈德特 Maxim Gaudette 饰),驾驶汽车来到魁北克理工学院。校园内,青年男女自由交谈,畅想未来,殊不知死神的脚步正在迫近。青年拎着枪走入校园,他将愤恨的子弹射向那些所谓的女权主义者。白雪为鲜血染红,霎那即为永恒……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并荣获2010年加拿大吉尼奖最佳摄影、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女主角等7项大奖;2009年多伦多影评人协会最佳加拿大影片奖。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7.0 IMDB 6.6 正片
      Inherent Vice
      2014
      剧情片
      美国

      性本恶

      Inherent Vic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本以为会很难熬,没想到意犹未尽。
      • 8/10。PTA最接近大卫林奇的一次。抽象姿态下是玫瑰窗效果的表现主义色光和前卫的音画交错,还加上邪教、执法腐败、叠和溶啥的我头都晕沉了。用荒诞不经的细节解构一个时代,诸如富翁的色情领带柜、死对头警察狂吞大麻。杰昆的鬼脸、扶墙慢行、蠢笨瞎闹更贴近内心的声音及异化,也间接削弱了角色塑造。
      • 看完回味了四个小时,感觉就像喝了烈酒一般。PTA对70年代南加州的迷恋,融进一个钱德勒似的小说里,观众跟着嬉皮侦探走街串巷,遇到各色人等,线索错综复杂,甚至有些只能由台词说出。但跟不上这些不重要,整个片子笼罩着那种大麻混合烟草的味道,一些角色和情节完全是致幻产物,跟着醉就好了
      • 简单的故事故弄玄虚2.5小时,就因为是个抽大麻的私家侦探,原声让试映不是那么糟糕。
    • 豆瓣 8.6 IMDB 7.9 正片
      The Killing
      1956
      恐怖片
      美国

      杀手

      The Killing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6.0 库神的28岁,小成本、多线索,一人兼数职。28岁之前,他的才华就像那堆钞票,用最大号的旅行箱也塞不住;28岁之后,那箱子摔在了地上,一阵风把那堆钞票吹得老高,至此全世界都看得见。
      • 看了老电影,就发现很多现在所谓的杰作其实很大程度上模仿了老电影,不过是黑白换彩色,增加了高科技、枪战、动作、情色、血腥等画面而已。最后结局比较惨兮兮,如果翻拍结局改成小狗压死了,钱没了,人却跑了,更合乎现代人口味,大家都乐滋滋等续集吧。
      • 虽然早就知道结局,还是被解围百万美元满天飞的一幕惊到了。黑色无非是告诉我们,你机关算尽,最后总是徒劳。
      • 最爱的黑色电影,或无之一。第三部库布里克。多线叙事简明畅快,节奏与情绪同步叠加,方方面面都能牵扯你的神经,舞动钞票心头一寒,就爱这种突如其来的震撼。神人神在不只玩高深,拍一部规矩的类型片也能秒杀同行,相比《太空漫游》和《奇爱博士》,更喜欢这种通俗易懂而不显廉价的黑色娱乐。
      • 老库拍出此佳作之时,才28岁!!!!!
      • 不知道为何译作《杀手》。硬要说杀手的话,我推那位在机场抱狗的大妈为头号杀手,这种杀手,不管我是不是江洋大盗,我都怕她,最好绕开她五公里,才有安全感。
      • #4500。结构真是完美啊!多线讲得很清晰,而先说明事件的方式也给出了极强的悬念,并适当地营造了一种命运的悲剧感。
      • 从这一部开始,库布里克走向了他的封神之路。多线叙事,结构完美。苦心经营,机关算尽,却终究功亏一篑。两百万纸币风中飘扬那个镜头真的无比震撼。这部片子的各种细节还都成为后来劫匪片的借鉴之处,比如那个小丑面具,枪与鲜花。
      • 教科书般的黑色电影。库布里克的这部作品几乎被埋没了,但像昆汀这样的骨灰级影迷肯定不会错过。本片从不同人物的角度描述了一次抢劫的整个过程,库布里克的先锋意识和叙事手法让本片的发行遇到了不少障碍,但极具黑色幽默的结尾直接催生了《血迷宫》、《落水狗》、《无良杂军》中一个又一个经典场景
      • 漫天飞舞的钞票,竟弥生出一股无可奈何的绝望。
      • 因为是倒过来看,用今天的眼光,不免觉得好像也没有多神通,但如果放回那个时代,确实有很多不易和独到之处。一个黑色、讽刺和虚无的结局。
      • 斯坦利·库布里克28岁时拍摄的经典黑色电影。多线索交叉叙事+零星的多视角叙事,在当时是十分先锋的。尽管大部分剧情发生在白天,但布光、配乐、蛇蝎美人和虚无幻灭的悲观主题都是典型的Noir。旁白稍显话唠但可以理解。赛马场抢劫,摔跤手,抛钱袋,狗,百万美元漫天飞舞,两警察持枪逼近。(8.5/10)
      • 中文片名《杀手》实在译得很有问题,“Killing”可译为“致命”、“难以忍受”、“谋杀”、“猎获物”、“赚大钱”……以上几个意思都可以在影片中找到对应的情节,而无论哪一个翻译,都远比“杀手”来得准确。
      • 还挺揪心的,虽然把结局提早说出来了,但就是勾着人看看怎么完美闭环,真是典范级作品啊
      • 本片根据里昂努·怀特(Lionel White)的小说《Clean Break》改编的,库布里克担任编剧,并请来著名小说家吉姆·汤普森修改了对白部分。
      • 大师初露锋芒,手法别具一格,终镜机场漫天飞刀……但这故事本身是有问题的。剧情简介用语:智者千虑。哪里千虑了?到处都是破绽。主谋策划之后,各回各家各行其事,造成了枕边信息外泄,最后也的确毁于此事;拉枪手入伙射马,可那停车场到时什么状况,有无警卫巡视,是否突然关闭,根本未作预想或备案……常识并观影经验表明,团伙作案,在相互露脸知底的状况下,为避免信息外泄的风险,应尽量杜绝分头行事。更有英国智盗片干脆把所有人都圈在别墅内,行动前谁也不能离开;如采用离散再聚式,则务必不能让团伙成员知情太多,一旦出事儿尽可断点止损。总之,此片的劫财方式,花哨复杂却不合情理,本应属于笨贼范畴,但又没有照着意大利喜剧风格去演绎,还是好莱坞传统黑色犯罪式的冷峻阴郁调性,由此而产生了一种较比明显的不协调。
      • 不多却又必不可少的旁白在此体现出「点到即止」的警醒作用:不要忘了,电影本身就是一个说给你听的故事。尽管如此,你还是会被库布里克颇具操纵性的叙事手法吸引到「故事」中去。这就是本片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即便不是你的故事,也会让你隐隐觉得自己就是《杀戮》里的一份子。库氏这部早期讲述幻灭的作品不仅对科恩电影美学有着启迪和引导,而且也有兄弟俩成熟时期作品的味道。充当播报员一角的叙述者深知观众的心理:重要的不是这个宿命式的结局,而是主角们亦步亦趋势不可挡地奔向结局的过程。正如激烈的马赛,选手们向着终点冲刺才是最令人紧张和着迷的段落。结尾处,对人物命运了如指掌的「上帝」默默收起了画外音,留下全篇最精彩的一幕。为此这狂欢后的虚无也更具嘲讽性:你们这些赌徒呵,泾渭分明的输赢一目了然,为何总要他人替你揭晓谜底呢?
      • 影片是一部一点都不拖泥带水的惊险片,影片表现人的贪婪,巧妙采用黑色片的手法,不失尖锐,跟后来的库布里克有很大的不同。
      • 【中国电影资料馆库布里克展放映】当年第一遍看,前30分钟睡着两次……现在大银幕再看,果然当年自己图样图森破啊!在宁浩还在模仿盖里奇的时候,半个世纪前库布里克在长片处女作就把多角度叙事玩得游刃有余,精彩万分。摄影更是精湛。当年自己瞎眼打四星,果断五星!
      • 二十七八岁的库布里克已经领先时代,这部多线叙事黑色犯罪片对盖里奇、昆汀都有影响吧。画外音多了点,但对白真是句句蹦火花,尤其是窝囊小丈夫和蛇蝎妻子之间,好精彩。警察、酒保、伙计、神枪手、流氓等三教九流联合上演马场大劫案,不断回溯各方准备过程,然后连环高潮,最后一场空,一气呵成
    • 豆瓣 8.1 IMDB 7.6 HD720P中字
      Les Misérables
      2019
      剧情片
      法国

      悲惨世界

      Les Misérable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看完大概能明白,为什么这位从没拍过长片的导演初出手就能杀进戛纳主竞赛。整个电影的观感从“渐入佳境”到“触目惊心”,开头就是一场以凯旋门为背景的庆祝大游行,然后三个便衣警察,漫无目的的街头巡逻,抱团的有色人种,不断触发和升级的暴力冲突,互相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除了真枪以外什么武器都上了,楼内警察跟一群黑人孩子的群殴戏震撼,而这一团乱麻只是因为两个顽皮小男孩而起。结尾在一高一低的对峙时刻戛然而止,留出开放空间。虽然总往雨果和悲惨世界上扣题略显刻意,但影片整体的纪实感、街头感、不着痕迹的调度与表演、对当下现实的反思对于新导演而言都较为出色。法国拍出这样的电影,选进了主竞赛,有的国家却……
      • 在我们的文化和制度语境里,片中警察混乱中开枪打伤小孩,基本算是正当的。这帮小孩的野性和不可控,是我们的文化和制度不能接受的。西方法律或公民意识里对执法行为的合理性与边界线的争议,在我们这通常被简化为“你有没有配合执法者”的问题,没有,就是你的错。片中宗教和种族对立的移民社区,人性自由伸展,维持基本生存法则,在剑拔弩张中保持和平。这种管理方式,有点类似于西方初期对待疫情的态度——既然接受了不能(短期内)绝对控制的现实,那就采取措施防止它彻底崩坏。对待人性亦是如此,他们接受了人性复杂的现实,不去试图完全控制它,而是防止它沦落到法律不能容忍的程度,因此西方能够允许片中那样的移民社区存在。这种文化差异,正是我们的主流社会,不能接受难民或是那样的移民社区明目张胆存在的原因之一。我们需要一切都可控被控。
      • 高贵的雄狮在笼中呆坐,关不住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沉默的眼睛在天空游荡,看不尽痛苦无助的芸芸众生。如果发泄怒火才能换来倾听,那凯旋门前的欢呼是否能驱散仇恨。如果好勇斗狠才能换来尊重,那马戏团里的哭声终究会扼杀笑容。在这看似宁静实则汹涌的悲惨世界,谁来给孩子们的天空画上一道彩虹。首先想起东木《完美的世界》,随后是保罗哈吉斯《撞车》,虽然本片的创作理念上主要突出的是社会意识形态差异所导致的冲突,但最终指向确实落在少年一代,面对那些气势汹汹的大人脸上的暴戾,他们眼中的凶狠,他们传递的恃强凌弱,他们遵循的目无法纪,统统尽收眼底,最后转化为少年手中熊熊燃烧的怒火,狠狠的砸向悲惨世界。相比东木刻画出的温情守望者,这里只有雨果笔下的邪恶庄稼汉。节奏的铺陈与社会视角的描摹精准且老练,完全不像处女作,看好导演。
      • 4.5 各方面都颇见水准的处女作。并没有人出生就是恐怖分子,走到极端的自私和恶意,才会催生暴力之花。令人遗憾的是,从雨果的年代至今,世界还是那个悲惨世界,报复只能以报复回答,暴力的结果只会是更多的暴力。和前一场的《钱》形成完美的主题延续。(《黑色党徒》的结尾也让人有如此唏嘘)
      • 很难想象这只是处女作,现在只有法国敢拍真正揭露现实的种族题材的电影了吧。所有演员表演得浑然天成,真怀疑是不是导演直接去街上找的。不过,住政府廉租房的小孩居然有无人机到底是怎么回事,就算巴黎中产阶级的孩子也很难有吧。
      • 世界上没有坏种也没有恶人,只有坏的播种人庄稼地。这早已不是雨果的巴黎,海报上的人群也不是抗议,而是在庆祝拥有多半数有色人种的法国国家队夺得世界杯。当年轻的姆巴佩驰骋在绿茵场成为英雄,比他还要小的黑孩子跑在街头白警察仍然追不上他们。应该在非洲大草原自然生长的小狮子不堪呆在鸡窝,被关在马戏团笼子里的大狮子也仅是像会叫的狗一样不咬人。离得那么近为什么会开枪,仇恨的累积无限的报复只会植入到每一个亲历见证者年幼的心里以改变未来不可收拾,高级的暴力那就是革命。生猛成熟的处女作,与同样非常喜欢同获戛纳评审团奖的《巴克劳》都出现了无人机,用俯瞰的视角展现记录着那些不可告人足以抹去的杀戮。#金马56#年度十佳。
      • 4.5 上次看100分钟的电影感觉只过了半小时的还是《地心引力》,视听和表演都太猛了,可谓惊心动魄。我们虽然身处2019年,但仍要面对着1862年,甚至存在得更早的问题。它们每一桩都是难解的,又都是简单的——“没有坏草,也没有坏人,只有坏的庄稼人”。导演用并不复杂的手法构建出极有概括力的事件,背后是深入的黑人社群观察和政治议题的落地化。即便部分桥段的转折用力地有点“过”,但创作者的位置与视角是绝对妥帖的。
      • 《为所应为》应有电影史地位这部应该有;《流浪迪潘》偷走金棕榈,可以考虑分给这部。
      • 一部重新让你思考人类社会阶级,权力,合法性的电影。狮子象征权力,人皆纵欲,权力欲是一头需要被控制的恶兽,Issa偷走幼狮,象征的是底层阶级分割统治阶级的权力;Issa在马戏团跟雄狮对峙,同样象征着他得到了权力。
      • “如果愤怒是唯一表达的途径呢?最糟是没人会在意” 事态走向的万劫不复感拍出来了,但缺乏情绪和核心情感,本以为是另一部《狩猎》。狮子笼戏份最有力度…“会叫的狗不咬人” 愤怒无用。
      • 延续短片风格,成片很有力量,街头戏份真实刺激,最后的楼道大战调度惊人。抛出的问题尖锐直指法国乃至欧洲各国现状,无解命题背后是对社会制度的深思。虽然有设计感,但作为导演的长片处女作真的很惊艳。维克多雨果小说[悲惨世界]里的因果报应也在电影里对照上演。
      • 一场暴乱的诞生 不管是剧作还是调度都成熟得不像处女作 / SIFF第13场
      • 睁眼看看这个分裂的世界吧,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群体之间一触即发。人物事件双驱动,纪实感是它的外观,也是力量所在。关注快速变焦的时刻——导演希望我们看到什么?马戏团的场景意指特别明显,弱者与更弱者都是笼中困兽。结尾仿佛是《开战》和《何以为家》的叠加,在三方悲剧性的对峙中,生而为人的根基在熊熊燃烧,最后的良知摇摇欲坠,但开放性又带来一线生机。问题被交还给观众:面对复杂的现实,常识失效了吗?他们的愤怒,具有建设性吗?我们的艺术,应该朝向何方?
      • 过于工整过于计算,应该是个硬伤,让这部调度出色、叙述扎实的杰出处女作,可以被当作一部时势电影(无法长久)。不知怎的就想起齐德·多尔里的《羞辱》,都是用相同的构架(每个人物都有一个立场),来展现复杂的社会矛盾。社会像个火腿,它只用虚构切一个情绪的横截面,就够身处这个悲惨世界的我们连连叫好了。但智者需要深谋远虑,需要对火腿进行超越情绪的另一种切法。
      • 拉吉·利的剧本里有典型的设计痕迹,三个警察主角以经典的本我自我超我模型为蓝本,代表了法律面对“平行社会”的三种处理方法。人物设定和剧情走向里这些范式大多时候是钳制而非规范了富有动力和震撼人心的场面戏,同时也没真正树立起来立体和令人关心的人物,这对于这部颇具警世作用的作品而言是个大缺憾。影片真正的冲突发生在成人与青少年之间。被卷入成人世界纷繁矛盾中的青少年在尾声前没有发言权,显然他们对于任何一个成人势力、任何一种规范或协商式的解决方式都感到失望。直到惊悚的“第二个结尾”时,联合起来的年轻力量才如此富有摧毁性,法国的未来正如最后一镜一样危险而不确定。如此来看,导演最后引用的雨果名言是针对所有成年人的:我们该如何浇灌这些祖国的花朵?
      • 笼中狮因为皮鞭的驯养忘了自己是野兽,执法者因为手握的枪支以为自己是神明。明明都在同一个街区长大,披上制服的警察和肤色不同的市长已经分了阶层。砸碎街边女孩的手机,以为也能砸碎高空无人机的内存卡。能把马戏团的狮子偷走,也能上演一场反抗极权的复仇。没有邪恶的植物和人,只有邪恶的培育者。
      • 狂欢面向未来,冲突来自过去,一切有了改变,却又似乎是蒙蔽于从未改变的隐藏,于此调度有了新的手段,空间有了新的碰撞,巡游有了新的视野,摄影机有了新的使命。持续的去发现去战斗,与鲁莽前进的时代保持距离,在混乱滞后的真相中冲锋陷阵。雨果笔下的冉·阿让们,不再仅仅是法兰西,全球化的历史巨变,并未能挥扬起自由的希望旗帜,领导众人的,依旧是弹药和燃烧瓶。可以作为开启20年代的钥匙,而下一个十年,亦将由拉吉·利们引领,关乎电影,关乎世界。
      • #72nd Cannes# 评审团奖。比同名短片好太多了,篇幅足够把短片里没有时间说清楚的街区/族群政治讲明白了。这个意义上其实比[训练日]还是要高级和复杂一些。必须参照的还有导演拉德·利2006年的纪录短片《克利希-蒙费尔梅伊的365天》(2005年法国骚乱作为关键情节的背景信息)。开头节奏太慢,结尾先是煽情说教,再者是Issa黑化和复仇得有点战斗力太强,又要硬凑那个结尾。不过这片比《黑色党徒》在社会介入和愤怒表达上还是好很多。
      • 是执法还是犯法?当白人警察手握警权的时候,他们大概忘记了原来自己也是要守法的。更何况,他们面对的是这些外来移民,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让他们忘了这些外来者也应当有基本的人权
      • 这个片子基本反映了二元世界中不可调和的对立和分化,其实和只有立场没有是非的现状很相似。双方都耗尽了耐心不愿再费唇舌,却又不肯卸下傲慢与偏见,这样误解就会一步步加深,事情就会变得越来越麻烦。造成的结果,恶警的今天就是善警的明天,小伊莎就是未来的萨拉赫或狮子王。另一方面,双方都觉得自己很委屈,但在不可调和的现状下又无路可退,就像那个戛然而止的结尾,一个精彩的隐喻:少年不肯扔掉燃烧瓶,警察也不愿放下手枪,于是竟然达成了一种骑虎难下的“和解”,尴尬又不失讽刺。
    • 豆瓣 7.8 IMDB 7.7 BD1280高清中英双字版
      Sicario
      2015
      剧情片
      美国

      边境杀手

      Sicario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莫怪那些裝逼文青搞不懂這片怎麼能與聶隱娘齊坐金棕梠了,全片意象隱喻於畫面的伏流之中。"暴力執法"說穿了只是劇情引子,畫面真正帶出的是女主角無所不被侷限的視覺(會議室,車窗,夜市鏡,山洞)與巨大廣角鏡(空拍,衛星圖)的對比,型塑出"視而不見才是美德"的尖銳觀點。著實厲害!
      • Kate这个角色的无力感不知是否刻意为之,从头到尾一直云里雾里,使整片失去了流畅感...
      • 迪金斯的摄影吊炸天了,维伦纽瓦也是够硬。墨西哥边境运送囚犯那场戏稳进年度TOP3。
      • 一部看到一半发现换了主角的电影。维伦纽瓦延续了他在“宿敌”和“囚徒”的作者风格,把慢条斯理的惊悚炖得恰到火候。几处高空航拍镜头和敲打心脏的配乐都很抓人,可惜女武神没有发挥余地啊...
      • 节奏和视角控制这么精准的片居然有人说剧本差?你们是不是只认识一个摄影师啊?
      • 维伦纽瓦+迪金斯,两人就足以让这部电影在视觉和氛围上令人称道了。从美国进入墨西哥的连续航拍太厉害了,直接想到了十二宫的Harris Savides!但总体不如《囚徒》,主要是可惜Emily Blunt这个线索式关键人物没有写好,感觉她一直在问“为什么”。。。
      • 此片拥有废话最少的男主。预告有欺骗性,让你不知道谁戏份多(笑)。非常像零黑30,却缺少它的力度,在摄影和音乐加分的情况下比较奇怪。导演果然擅长处理暴力前的张力,让人如看恐怖片般喘不过气。几近白描的动作场面也是我的菜。可是总觉得哪里缺把力,可能是过场不够利落的缘故,耗节奏。
      • 每一帧都屏息凝神,太tm吓人了...片头墨西哥运送囚犯戏份,拍得吊炸天。不过,看完后,一直深深沉浸在本尼大叔的双眸中不能自拔,好想被他睡啊...
      • 这片如果变成真人就是一个冷峻漂亮有气质却有点心理疾病的孤僻汉子or妹子,差不多就是艾米丽布朗特和德尔托罗的合体,摄影屌炸天,配乐也非常赞,大气到让人数次窒息,动作剪辑没话说,地道里那场夜戏太牛逼了,虽然知道不可能#戛纳电影节#获奖,但回味几次都觉得实在是喜欢。
      • 除了剧本稍弱外,其他环节都出色的令人惊讶,尤其是摄影和音乐!导演对氛围的控制也非常出色!只需一个好剧本,他就能上天啊~~(20160416北京电影节CBD万达9号全景声厅大银幕观影,此片音乐和音效非常出色,影院观影体会尤其深刻。我发现下面的绝大数提问或疑惑,看完「电影」后其实都能明白了)
      • 第一分钟就爱上的那种电影,硬核程度难以想象,年度最佳摄影、配乐、音效跑不了
      • 被烂番茄92%的评分骗了,故事平淡而漫长,也并没有任何悬疑成分,动作也只是机关枪突突突,好后悔浪费了两个小时去看这个
      • #Cannes2015#故事情节上非常的主流和商业化,世道艰险难辨正邪的主题实在见得有点太多了。用慢节奏拍惊悚片依然还是维伦纽瓦的风格,可惜《囚徒》慢节奏里的心理戏全都被各种过场戏代替,虽说即便是过场戏在狄金斯凛冽的低光镜头,壮阔的大俯拍与曼妙的微焦之下美到让人窒息啊!隧道一段剪辑大赞!
      • 没有想象的那么好,重写实轻剧情,对以暴制暴的反思流于表面。摄影大赞,完美营造压迫感,狄金斯又可以凭借此片去奥斯卡颁奖礼上陪一次绑了。
      • 这个题材居然也能这么……安静啊
      • 从片头那雷霆万钧的鼓音响起就开始跪着看。维伦纽瓦无疑成为最接近且最有希望取代大卫芬奇的新生代类型片大拿。
      • 世界变成虎狼之地,平凡者如何生存,如何自洽。本来是奔着EB去的,以为又是那种重装女战士,但却不是,而是一个隐喻,代表着程序正义、道德、秩序。她始终在场,却无法参与,她旁观和焦虑,最终就是怀疑自身存在的意义。无人机的各种长镜震撼。两个男配(主?)气场强大。
      • 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会很讨厌女主角。因为他们习惯了对强者的仰视,对强权的迷恋,对强势的渴望——而凯特,她的天真幼稚和理想主义格格不入,她的仁慈成了没用的包袱,她的专业素养也被那些男人碾压——碍手碍脚的东西。而女主角就是理想主义的象征。以暴制暴看上去很有效,充满令人兴奋的血腥同态复仇,但是和平真的有来临吗?只是更多的孩子失去了父亲,而城区的炮火从未停止。理想主义是杀不死社会达尔文的,因为它温和、迟疑、“杀死”违背他们的信条。而反之,它被轻易的抹杀了。想象吧,那个冷血的杀手曾经也是一个和格瑞一样的“律师”。 维伦纽瓦的主角总是这样的。他们在无比巨大的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有种令人迷恋的脆弱和迷茫,包裹在广角巨大物体视角之下,是对强权和伟大的一种渺小抵抗。 没有多少血腥,却道尽残忍。
      • 和导演的前作都一样,剧本上选择了一个不一样的切入点,打破了常规的观影经验,想法很不错,但并不代表可以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几位主角的角色功能性很不一样,最后电影要讲的主题也是,最有力最聪明的反而是那个看似闲笔的墨西哥家庭,剧作算计的很聪明,突破常规,能不能爽是另一回事。★★★★
      • 节奏感,临场感。阴谋、征服与正义。PS:没觉得这次Roger Deakins的摄影有多突出啊……
    • 豆瓣 8.0 IMDB 7.6 BD1280高清中英双字版
      Hell or High Water
      2016
      剧情片
      美国

      赴汤蹈火

      Hell or High Water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还挺老无所依的,连那种缅怀过去感叹现世的迷茫都如出一辙,不同的是这种对生活的无力感也传染了故事背景这一系列衰败的西部小镇,“贫穷是一种家族病”,到头来其实还是一个关于资本的寓言。几个德州男人都演得很好,够糙够土,不善言辞又柔情似水(?),派派演技完全不输几个老戏骨
      • 嘿,说个悲伤的故事,德克萨斯。
      • cowboys侠义常在。泰勒谢里丹的剧本写的太棒,台词句句泥里带man。
      • 在德州英语前阵亡了…影院应该给所有美国南部口音的电影配字幕机…
    • IMDB 7.3 BD1280高清中英双字
      2018
      爱情片
      中国大陆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槽点多到无力吐槽,大概就是这种剧。
      • 这是什么小学生拍出来的烂片??整个就是一部压缩出来的泡沫肥皂剧,还非要说这是电影,麻烦尊重一下电影好不咯?
      • 自杀后鸡汤部分跳跃有点快啊,强行奔跑啊。
      • 尬影害人……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