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世界都反对的真爱,浪漫又感人啊~~ OST和极简主义概念化用得太绝了!!Jarman故事性最强,也是最好看的一部!
|
|
很有舞台剧的感觉,特别是影片到后面Piers Gaveston死后,尤其的精彩。 |
|
戏剧改编,高度概念化,抽象布景。现代元素引入(摇摆舞,军装西服,耳机),对于名画的模拟(犹滴杀死荷罗孚尼,弗朗西斯培根的剖牛自画像),古典吟诵诗体台词。历史上的爱德华二世传奇的一生,烙铁穿肠死。极端的贾曼与同性恋权益斗争。Tilda Swinton女王范儿。 |
|
个人觉得各种意象及服装道具乃至灯光运用很有意趣,简化的场景让人更专注于演员的舞台性表演。另,膜拜Tilda Swinton女王!远胜Cate Blanchett! |
|
難道《狗鎮》的拍攝手法是從這里借鑒的?我們可以看到,背景是多丑陋,多虛無。只不過是一個廢墟,但,也同樣是一個王宮 |
|
舞台剧似的电影拍摄风格,搭配现代酷儿运动与性别政治意识,该电影解构了马洛的古典戏剧并将英国史上最知名的国王之一的卑劣又悲壮的人生复现了出来。德里克贾曼在该电影运用的光影乃至酷儿身份隐喻堪称一绝,皮尔斯举着火把的回头凝望、助理最后只露嘴唇与喉结的性感和无情、酷儿游行队伍最后的沉默和单调的灯光等画面,完全是一场最精致的同性哀歌。私心觉得该电影远比先前出的《花园》更有韵味,蒂尔达的演技完全值得影后头衔,她也很细心地完成着贾曼每一部经典的酷儿电影,因此2008年她和贾曼的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单元的特别奖对酷儿电影乃至酷儿群体而言都是最难得的 |
|
舞台剧、古典和现代的结合、典型的Derek Jarman风格。或许这不是我喜欢的一部电影,但是每看一部他的电影,我就会对这位导演多一分敬意。 |
|
我總疑心他是為了最後那個穿腸鏡頭才拍的這一部。 |
|
Hormis le sujet abordé et certaines scènes qui pourraient heurter les âmes sensibles, on assiste à une vraie mise en scène magistrale. |
|
前10分钟讨厌这部电影,后来喜欢。tilda swinton is amazing |
|
戏剧性的戏剧,台词深赋魅力。无数次想甩那贱人一嘴巴子,但是人已逝便恩怨两相忘,甚至在王的回忆里还能找到一丝怜悯与温暖。噢,最喜爱那个蘑菇头帅锅,眉毛浓郁眼神忧郁。
|
|
我就为了看TildaSwinton |
|
很有意思的表现手法 |
|
Tilda这叫一个明艳照人啊🤗 |
|
对于这种极力倾吐个人思想、纯粹传达个人精神的艺术片,如果不是有特别的共鸣,很难会喜欢。 |
|
此导演的风格就是画面唯美,表达抽象,喜欢用Tilda,并把她拍得如此美! |
|
历史与现实的穿插,宫廷故事和现代游行对位,非常贾曼的历史片拍法,非常典型的贾曼的时空观,我似乎也有些迷恋在中世纪出现当代的服饰与物件。贾曼不断的否定旧神(宗教),又建立新神(同性对象,也可以是本能)。当刽子手献上亲吻时,我猛然明白了,此刻爱德华二世就是贾曼,那场戏的亦真亦假也是好极了。 |
|
不爱江山更爱男人,爱德华二世烙铁穿肠死;既爱电影也爱男人,德里克·贾曼患艾滋病死。 |
|
虚假的布景(想到《狗镇》、时空穿越的戏服,以及各种超现实。意味很复杂的给片! |
|
本着八卦的心情…其实挺好看,大概我就喜欢看这种……就像觉得titus也很好看… |
|
The greatest lies beyond the movie |
|
"everytime we say goodbye,i die a little" |
|
盘。简陋场景,现代服装,创意表达了个古代故事。强烈而鲜明的性取向严重的影响了爱德华与大臣和贵族之间的关系,甚至导致曾深爱他的王后伊莎贝拉也背叛了爱德华向大臣兰卡斯特投怀送报,她们开始策划一场反对爱德华的宫廷叛变,——爱德华二世就这样与他的同性恋人一起遭到残酷的报复,当然,王后也没有好下场,在小王子继位以后,她被自己的儿子囚禁了起来。 |
|
同《圣诗复仇 Titus (2000)》一样的又一部架空时间的另类版本;原来蒂尔达·斯文顿与苏菲·玛索在《勇敢的心》中饰演的角色是同一个人:法兰西母狼伊莎贝拉啊!看那根烧红的铁钎! |
|
7/10。全片在一座旧仓库打聚光灯的简陋条件下拍摄完,虽为正剧却加入大量MTV的夸张歌舞(比如一群赤裸的男性围成圆圈),同时充诉着污血、唾液、七窍流血、刀枪或咬脖子至死等不堪目睹的侮辱暴力。防暴警察与同性游行,三世戴女性头饰庄重加冕的场面,是贾曼对撒切尔政府的无情嘲弄和强调的历史修正。 @2015-02-24 01:23:49 |
|
贾曼演绎下的天马行空 时空交错间史料涌现 抗争与戏剧同在;2K修复 16:9 |
|
勇敢的心之番外,所以小时候第一次看勇敢的心就有发乎自然的讨厌是有根源的啊。主演Steven Waddington居然是carrighton里演艾玛汤普森老公的那位型男。 |
|
看不懂,太“艺术”了吗? |
|
贾曼的片子实在无福消受。蒂尔达美的宛如神女,不过显然下一年的《奥兰多》更值得一座影后。(两部片子换换顺序就好了) |
|
其实有好几年没看德里克·贾曼了,不做学术的话,他并不是我的菜。现在回看会更佩服他的先锋性,这种风格,近2、30年之后,才有Ivo van Hove这样的戏剧导演把它搬上舞台,看去年给法喜的ÉLECTRE / ORESTE就知道了 |
|
时空流转,精神力量通过影像传递,无视规则。 |
|
简单粗粝的布景,吟诵诗歌般的台词,引入军装、西装、礼服,模糊时代。结尾处同志游行、武警镇压,表明的是现代人对同性恋的歧视与厌恶。但我完全喜欢不起来,作为同妻的伊莎贝拉多可怜啊。 |
|
“历史”“法兰西母狼”“真实的爱德华二世”“阴鸷歹毒”
命题:“妻杀其夫,其子知之,如何应对?”
题外话:英国历史真如唐朝一般淫乱不堪,毒妇辈出。 |
|
被掠夺的男宠时代 |
|
从当时来说很先锋了 也不算导演夹私货吧 人家大大方方表达的 而且从情节来说其实各打五十大板 还没看剧本所以不知道打乱顺序重组的成分有多严重 但丝毫不影响理解 布景的处理很喜欢 演员当然Tilda最出色 |
|
抽象化布景的前提是故事的舞台戏剧内核,点睛之笔是现代之物,尤其是最先看到的机器人玩具。 |
|
時空不對位,以古諷今。且因皇室仍存,似乎更有指涉/拼貼物件(眼鏡、記事本、可樂、隨身聽),混用現代衣著、制服與古典戲服/同志人權,古代權力之爭挪移至今日成國家暴力之入侵/解構歷史、解構敘事,加上極簡舞台表現,過度去脈落化後有點難以進入,尤其前半欠情感基礎顯滑稽/變裝兒子,同志不死 |
|
雖說把荒誕主義跟對現實的影射術發揮到極致 但得雷克賈曼這部劇真心比卡拉瓦喬和塞巴斯蒂安差遠了...果然不裝備古典法術式 單破是不行的 |
|
爱德华二世,比勇敢的心好看太多了。 |
|
2007年10月24日 燕园421 卓尔不群的表现 复杂的指涉 出色的女演员 费解的翻译造成无法评价 |
|
也是一种改编。一开始就赤裸上阵,同性主题从此不偏不倚。阴郁,绝望。服装预算估计都花在Tilda Swinton身上了。 |
|
舞台感过于强烈 |
|
不敢说看得懂 禁忌之爱 压制 反叛 古典 现代...... |
|
我該先了解歷史 |
|
没见过那么残忍的女人! |
|
褪下冠冕,爱情的尸骨。少了Jarman梦中弥散的痴言呓语或是耀眼的Swinton,就会只是虚设的景致 |
|
表现很有意思 好话剧感 可是该死的古罗马风欣赏不了 |
|
完全的话剧台词,仅剩别扭和造作,无价值。 |
|
太嗲了!!!德里克贾曼是神!这电影就跟皮娜鲍什的舞剧一样好看!!!而且还加入自身真正想喊的口号,真是有才又有种!唉,年轻的TS就只是个美则美矣的美女而已,谁能想到几十年以后会变成另一个女神呢。。。爱德华的演员真的很像锤基和他弟的混合体啊。。。 |
|
阴郁凝滞。Nigel Terry好有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