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男女们的情爱众生相,不被束缚和「独占」绑架的情感关系,恣意扭动的怨妇金曲。但在这些热闹之外,女主充满矛盾与迷惘,无从前进。如同片名一样,有着很老套的《知音》式说教和无病呻吟:“恋人啊,你值得被爱…”但整体也跟着她的情感进程看了下来,无功无过吧。 |
|
#72nd Cannes# 出演过柯西胥的《谷子和鲻鱼》和两部《至爱吾爱》的著名女演员阿弗西娅·埃尔奇处女作,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玛丽苏大女主作品,导演自比弗里达·卡洛哈哈哈哈,玛丽苏到这个程度但还不惹人讨厌也是挺不容易的。全片的男人除了Gay蜜都为女主疯狂也是……影片比起柯西胥的作品而言更容易接受(主要是时长比较短吧),看得出来导演确实从柯西胥那里学了不少写对话和调度的技巧,影片的台词写得非常不错,既关于北非裔法国人的生存状况(当然没有柯西胥那么政治啦),又关于“人类捉摸不定的情感”,某些时刻让人想起侯麦。同时也是一部出色塑造了独立女性的电影,虽然想要寻找真爱,但是既不拒绝享乐和艳遇,也不依附于男人,对自己的身体和性非常有主见。去年的柏林影帝安东尼·巴容在片中扮演了一个毛茸茸的暖男咖啡馆服务生/摄影师。 |
|
女主不施粉黛真是自信满满呢 |
|
每个夸Lila漂亮的男人都把她推到了,只有最后一个给她读了首诗。 |
|
#WEB(8.0/10) #戛纳补课11
纯好看。更多时候偏向叙述的情节剧思路,但多人对话戏拍得很扎实(的确有点柯西胥的味道),精准的剪辑节奏。正反打,再朝向面孔和身体。 |
|
从爱情的沉迷到爱情的流转,一次痛彻心扉换无数自由的机会。清晰的面孔捕捉,自然的身体反馈,在触及心底的诗句面前,是流给自己的眼泪,是「我至今,只得你这敌人,如何度过下半生⋯」 |
|
好怕女主角得X病啊…… |
|
充满那种只有女导演才能抓到的小的真实的瞬间。很能共情。你知道对方不值得,也知道折磨自己的很可能只是自尊心,但还是困于一种无望又琐碎的抑郁,有试图自救,想通过打破日常comfort zone来打破这种抑郁循环,但最终只剩下身心俱疲。Do we really deserve a lover? Do we really want to fall in love again? (演员表现都很好,很久没看过这么自然的片子了 |
|
柯西胥的美丽徒弟,又美又会拍,长篇处女作拍成这样已经很打动我了!镜头语言表达甚至是时长都比他老师收敛很多,真真实实地把女性渴望被爱的心理拍出来了。但如果分手以后可以和如此多的帅哥做爱,那我宁愿多被绿几次(打扰了 |
|
Hafsia Herzis Regiedebüt. Technisch ist überzeugend - mit stimmigen Schnittrhythmen und genauen Einstellungswechseln. Stellenweise wirkt die Handlung etwas peinlich. 3.8 |
|
3.5,叙述而非自然的情境简单地沿着情节展开,没有任何复杂特质,内容节点的选择有很多可取之处。 |
|
女王电影的雏形。透过他者的眼、嘴、身体展示自我的魅力,但本我并不因此产生任何下意识的惊奇、矫饰或动容。在无差别的淡然目光下,抵达一种普遍的悲伤,此刻的欲望是真的,下一刻的忘却也是真的。 |
|
#云戛纳# 风格确实像柯布胥,但捕捉面部细节和身体的方式非常女性导演。看前面本以为是某种当代青年速食爱情切面,结果越往后越接近玛丽苏,不是说不好看,只是…… |
|
Always Be My Baby,燃冬,三人行的体验。恋人们,心灵暖阳,Tu mérites un amour. |
|
3.5。在分手的遗症期里不断遇到新的人,尚未处理好的迷惘和孤独在每一次艳遇后都会卷土重来淹没短暂的欢愉,是傍晚窗口的身影。 |
|
导演太美了…完全是理想型 还没看都可以先打五分 靠 |
|
我爱莉拉 |
|
多元素的人物和故事,gay、三p、露水情,開始以為是中東國家的電影,後來尺度越來越大感覺又不像,查了資料才知道是法國片。女豬腳的相貌迷惑了我。 |
|
如果不是因为喜欢女主,这作品真的看不下去。女主对出轨的男友恋恋不忘,以至于郁郁寡欢,同时却又不间断的一夜情,甚至玩了一次3P...等到男友准备回到身边且又打了一炮之后,突然在隔天内心崩溃,说再也受不了了...我真的扶额叹息,女主也真的是不需要工作和日常,生活里只有恋爱、约炮、Party、思念和难过... |
|
身体是我们接触世界的唯一方式,透过这种触觉才可以感受到一切的痛苦。身体主义,即是另外一种方式的body horror。 |
|
导演自编自导自演的,前半段真的有点爱不起来,但是越到后面越喜欢,最后的三分之一太棒了!👏里面最喜欢的人物是gay蜜和那个三人行里的女生,我觉得近景有点太多了。 |
|
真实地用肉体去寻找和体验爱情,但是女主角没有表现出快乐,整个电影里她多数时间都很忧伤。同时她也没有拒绝享乐,也可能年轻人的生活本该如此。你值得爱情,可惜爱情不值得。 |
|
【3.5】极细腻,凑近她的腰肢、下颚与眼眸,感受身体和视线的敏感游离,Hafsia Herzi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游牧。 |
|
柯西胥口味《征婚启事》,用自我中心的爱情故事捕捉身体和面孔的美,玛丽苏故事不让人反感的主要原因是真诚。尽管跟老师一样喜欢拍臀部,但整体视角是更加敏感、更加女性的。 |
|
除了女性对感情的审视,影片也以女性视角展现了北非裔法国人的生存现状,温柔却有力。 |
|
戛纳补课01 |
|
女主演很厉害得发挥了自己“天生忧郁”的面相成功塑造了一个符合当代年青人气息的迷茫女性,游离于一段段或真心或真性的爱情片断里。台词不错,尤其她跟她朋友之间和与男人的调情对话,简直写实。
PS 这个gay蜜还真是人间清醒担当,上次看他和Sophie Marceau也能搭上,也是神奇。 |
|
海啸tsunamilab
满足的身体 空虚的心/即使受伤仍能纵情投入下一次亲密关系的女主 挺勇敢的/趁年轻 享乐吧 |
|
在青年男女的感情间,不被束缚的情感关系 |
|
爱自己,而后爱人及被爱。 |
|
5. 老实说是因为柯西胥和《谷子与鲻鱼》女主的出色表演才看本片的,可惜女主自己做演员却一般,没有太多闪光的东西,看来还是导演最重要。 |
|
喜欢 ❤️ |
|
6分。一个女孩在男友劈腿后,尽情放纵的一段的生活。她们的小妞电影。 |
|
从电影院走出来和朋友聊了下,不知道是男女对感情见解的差异还是朋友在巴黎住太久了。她觉得女主一次次的找男人被男人搭讪留下电话,去陌生人家过夜甚至和一对夫妻在一起吃饭、过夜都是在寻找爱情的过程。朋友觉得女主很悲伤,故事也悲伤。我却觉得她只是失恋后,不,是被绿了之后的放纵,最后她遇到了那个“值得”她爱的摄影师。莫名觉得摄影师好亏,整个片子只有摄影师什么都没做,亲吻都没有。而一个要了她电话,约出莫名就亲亲抱抱不小心就faire l‘amour。事后,对女主却说了句抱歉,刚才没把持住,女主说没关系不要担心。看到最后我突然觉得女主的前任也不是很渣,毕竟开心比较重要,两个人都是放纵自己一下而已。总之,这是一个法国妹子寻找真爱的电影,只是每个人寻找真爱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
|
女演员也是导演,还是处女座,已经很惊艳了 |
|
你被甩了之后难过只是你的自尊心在作祟
你值得拥有一位爱人 他在清晨叫醒你
并驱走那个让你无法入眠的恶魔
你值得拥有一位爱人 他让你感到安心
当他走在你身旁时 他能担起你的全世界
你的拥抱 让他沉醉
你值得拥有一位爱人 他想与你共舞
凝望你双眸时 他宛若望见天堂
你让他百看不厌
你值得拥有一位爱人 他聆听你的歌唱
在你表现得像个傻瓜时支持你 尊重你的权利自由
和你一起飞翔 不害怕坠落
你值得拥有一位爱人 他拆散谎言
给你带来希望 咖啡和诗歌
弗里达卡罗 |
|
一次思虑太多的笨拙习作,herzi看着他们接吻时太可爱啦,take it easy~ |
|
一切男女情爱中的委顿与困局均可见,最后一首诗篇《你值得一位爱人》是对影片主张做了一次近乎大白话的口述。女主角魅力胜人,情场偏频频失意,来来往往间始终只见她陷在怪圈里面,却并没有看到真正想走出来的热情,介于深闺怨妇跟独立女性间的含糊形象,多少有些古怪,不太方便共情。尽管该片由女导演完成,但并不觉得哪里更为细腻,自编自导自演的勇气可嘉,然而作品实在没有什么强力的情感抓手,也没有醒目的章节亮点,充其量算作另一部法式言情小品。 * 又见Anthony Bajon,戏份虽然不多,可也成为了念诗点题的那个人。 |
|
年轻的时候要做一件接着一件的事情去替代一段感情,年纪再大一些什么都不做就可以了。暂无评分 62 |
|
爱情不迷人,演员自身撑起了整个片子,玛丽苏但不让人讨厌,但也没讲明白爱情是个啥 |
|
非常纪实生活化的爱情电影。
|
|
戛然而止的结尾很突兀 |
|
调度和气氛掌握的不错,具有现代性的爱情轻喜剧。 |
|
简单 的小电影 很可爱 哥哥塑造的很好 |
|
年轻人总是不能好好谈个恋爱。 |
|
影片塑造的独立女性形象既不依附于男性,又不拒绝欲望享乐,完全自主掌控着自己的身体。 |
|
3.5 |
|
爱情,往往暗藏着世间一切的秘密。虽无拥有可以类比媲美柯西胥般的强自然主义长跨度戏份,但真正得到姿态传递的反而是那人物角色间投出的温柔视线:诚挚、敏感、可贵,同样用镜头调度节奏创造临场实况运动,观众滞后于经验诞生的进程,一种流动的直截身体性体验,仅此做到这点对于一部新导演长片首作就已是多么的凌厉自然且难得,还有极为自信的女性主义视点作支撑。每一个呆滞停顿的眼神都恰到好处,用蜉蝣的距离演绎内心无法言语的虚无,举手投足和台词言语尽可能做到相对短篇情节的真实。历经曲折分离后眼角溢出的那滴泪,不是为他人,不是为苦难,只是为这纯粹的美。是啊,那从不完美中汲取力量的美,怎么会如此动人?我们必须要在超越自身存在的事物中找寻自己,在于生活的无限温柔中习得于他人的爱。只要我们还拥有对感知的赤诚渴望,就不算太晚。 |
|
这个过程,真诚中带着一丝自恋,焦虑中带着半点优雅,甚至迷茫挣扎也算是一种意识不到的特权吧。 |
|
我看入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