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你说你一好好的文艺女青年,内心孤寂,满满的都是“天涯何处觅知音”…………怎么从谈恋爱开始就讨论氢氰酸啊,结婚后更是发现了福勒氏和波尔多,佩服 |
|
网盘投屏,女主自述口吻,故事一般,可以看看婚姻的围城对人的压抑 |
|
你只想人权却罔顾伴侣性命,
你只想寂寞却扼杀至亲初恋,
你的知识没有带来你的格局,
你的娴静没有带来你的良善,
既想独立无拘又需要经济支援,
既想他方自由又栈恋故土松林,
一副众人皆是迂腐唯有你清高脱俗的优越感,满腹无病呻吟风花雪月吃饱了撑的作妖,贪婪丑陋的婊格属性,欲壑难填的自我深渊,只知道榨取和享受,不懂得尊重和感恩,《包法利夫人》和你是跨世纪姐妹吧,绝配。 |
|
#观影手记# 2337 4.5
原来,苔蕾丝就是特蕾莎teresa,贝尔纳就是伯纳德Bernard,这就亲切多了~。
几乎是完全按书来的,对白照搬,虽然心理描写依靠大量旁白体现,可是信息量到位,情绪合理。比瞎tm改的新版强百倍!
小姑子的信从"我也拥有了你熟悉的幸福"改成"我拥有你没体会过的幸福",好像也通,毕竟女主夫妇没有那种炽烈的爱情大家都知道,而且这么改来有点"顺理成章"的激怒女主了哈哈哈。
"她也要一样 不存在幸福",邪恶想法的场景改在阳台,远景望过去,被自己的阴影笼罩。
老公就是个"循规蹈矩"普通人,没那么多"奇奇怪怪不着边际"的想法,只关心财产和家族荣誉,简简单单完成他的"使命",不会用心感知世界,所以家族遗传心脏病~。女主下手是有点狠,还期颐老公一个拥抱,我也... |
|
庆幸的是,本片并未充斥着泛滥不实的多愁善感,一切思绪与激情都是建立在观察与期待之上的。埃玛妞.丽娃动人的内心独白在乔治.弗朗叙时而冷冽时而飘零的镜头中寻得依归,电影也巧妙地在现实批判和意识觉醒之间找到平衡。【1962十佳No.8】 |
|
(沒看過原著小說)Claude Miller的遺作便是翻拍這部片。麗娃奶奶蒼白而形銷骨立,讓她的演技更有說服力。諷刺感結尾 : 得到自由,其實代表更空虛? |
|
3.5;通篇的主观视角内心独白,在枯冷冬日的环境包裹下更显清冷寂寞无比,一个注定悲剧的结局——无爱婚姻的开端,结局大抵不会乐观,忍无可无的庸常环境,厌恶倍增的婚姻对象(无爱可诉的婚姻真是太可怕了,两人完全在不同轨道),她堕入一个恍惚的黑洞;分水岭其实是和女友友情的终结,她清醒地认识到嫉妒朋友可能的幸福,她并不希望他人得到自己永不会拥有的幸福,这一刻她内心其实就已开始被一种邪恶所诱惑。风吹过松树林的声音,是自由的声音,也是她一直向往的声音。 |
|
7.4分左右。
女主演的太好了吧,只是影片的表现力太弱了,一个挺有意思的主题翻来覆去都在平铺直叙。不过有几个镜头切得很有意思,结尾那一片自由生长的大树又何尝不是一种令人羡慕的状态呢。 |
|
爱与自由,有时候正是这些看上去无比崇高的幻影,扭曲了人之为人最朴素的品质,加剧了人和人之间的分歧,这个故事换成男性视角,同样的情节,则完全是另外一个故事。不知道原著里有没有写获得自由之后的女主发生了什么。 |
|
为了友情,为了家族嫁给一个没有话题的男人,最后做了那件事。事情结束后,又期待丈夫能够改变能够相合,结果事与愿违。最后的欣慰也就是能够想做自己的事,想走自己的路而已。往事不可追,自在的当下。 |
|
还算能看的左岸派,多段无旁边独角戏很好诠释了无爱的内核,这时丽娃有点塔图即视感,用眼神演戏撑起全片,选择努瓦雷来演男主实在是明智 |
|
电影大体照着莫里亚克的小说《黛莱丝·戴克茹》拍,女主回忆加内心独白。富家千金为何下毒丈夫,不为钱,不为情,听从内心的渴望,拒绝虚假的生活。家族荣耀高于一切,犯错的妻子不用监狱坐牢但终生守活寡,最后她得到了丈夫大度的施舍,被放逐的自由。丽娃的双眼时而梦幻时而忧郁,是的,她错了,然而错的只有她吗? |
|
弗朗叙也玩意识流 |
|
#FIFF#1962无主之作终于看到一部好片了,片名看似很大,却非常流畅地展现了女主角的内心之清冷,摄影、运镜以及女主角的旁白都让人心碎,片尾的镜头结束之后也很难从电影中回过神来。
另外要好好夸下剧本,不愧是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书改编的,和现在泛滥成灾的所谓女性主义电影不同,全片没有设置任何所谓的男性反派,从严格意义上没有一个坏人,男主角更是有时候好到让人心疼。但不需要什么矛盾冲突,却能让你感受到浓浓的女性主义,太了不起。 |
|
影片节奏很慢,慢得足以让人代入情绪。光是女主幽怨的眼神和娓娓道来时低缓的声音就足以感受到其内心的孤寂。虽然行为上的过错方是女主,但却对她恨不起来,更多是同情和无奈,而对于粗俗无趣,又爹味十足的男主,真是隔着屏幕都能产生厌恶。他们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名誉、脸面。在这类人的世界观里,女人只是一个身份——妻子,和一个工具——生育,此外并无其他。仿佛只有通过对女性的颐指气使,才能掩饰自己内心的乏味与自卑。真正的寂寞,不是无人陪伴的孤苦伶仃,而是身边人的精神世界和你完全不是一个层次。这种心灵上永恒的隔阂,与令人窒息的家庭和社会法则,真的是杀人于无形。 |
|
Theres最大的困境在于她的人生始终是被安排的,在她自我挣扎的过程中始终未能有人真正走进她的内心。
几部弗朗叙看下来,他的视点都聚焦在了人心的距离。 |
|
8.0 女主的丈夫谈论着家族荣誉,而此时我学院群那群男人也在讨论薪水,比较谁更稳定。突然感觉自己和女主的联系更紧密了,我现在已经拥有了自由,我还有什么好奢望的呢,我虽然没有那片散开的松树林,但我已有自己的阳台和盆栽 |
|
出乎意料的好,大段独白+特写,女主的内心世界描摹得足够细腻。导演把那种纠结、焦虑、无助、想要逃脱而不能的心理拍得太好了,被困住的鸟,逐渐散开的松林,女性自我意识的真正觉醒……最后十分钟的对话,太好了。 |
|
和《郎心似铁》、《日出》相反,是妻子杀夫的故事,女文青确实能作,嫉妒小姑子毒害丈夫无恶不作🐶
1.人只能成为自己理解的自己
2.贵族阶级掩盖事实真相的行为和《切腹》如出一辙
3.行为的动机可能归咎于冲动和疯狂,但人总归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
|
起伏與轉折基本上依賴Emmanuelle Riva的旁白,而非情節或動作,放在別片恐怕是缺點,但擺在這裡搭配Franju疏冷乾涸的影像,反而營造出故事需要的窒息感。儘管是個比較嚴肅的題材,但末段頑皮的反預期(讓女主角獲得自由,彷彿突然轉向happy ending)完全就是Franju會玩的把戲。 |
|
直面平淡无奇的生活,没有波澜自己创造波澜。 |
|
大量的心里旁白和冰冷的影像构造出的氛围真是迷人。 |
|
又是一个tm的作女的故事,但是不得不说电影对于人物性格塑造的太好了,每个出场的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尤其那个听错话的老太,安排的太赞,还有ann的演技很好,眼睛是真的是绝了 |
|
三星半。婚姻中都有想掐死对方的瞬间。哈哈哈,女主太勇了,实践了一次又一次。 |
|
@2020-08-02 20:53:37 |
|
电影镜头以放大镜形式,聚焦大多数索度无趣的婚姻生活,定格每一秒枯燥相厌的家庭内核,彷徨失措的心理活动,女主看似违背伦理的行动更像是自救或者改变,毕竟早已在绝望的自白中临近毁灭。 |
|
“我所珍视的并不是这个砖石构成的城市,而是路边这片为生存而挣扎的树林,它们被澎湃的激情分裂成两半,比任何暴风雨都要猛烈。” |
|
Thérèse 神态与独白... 我总想着她要宁可玉碎了,最后竟然是那样宛若什么也不曾发生,她就脱壳飞走了。 |
|
李银河老师微博分享去看的,人生百态。 |
|
中文片名真直白。平淡沉闷的家庭生活。画面很有质量 |
|
感觉能把原著拍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男主女主的选角和表演都十分好,贝尔纳这个丈夫蠢萌专制装腔作势但又给人特别真实的感觉(像贾琏薛蟠合体),原著里将夫妻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也是真实得可怕。电影前半部女主和小姑的戏不禁又让我怀疑原著某些情节有深度百合文之嫌…… |
|
看完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原著,再来看电影,熟悉的对白熟悉的剧情,但是更加具象化的展现以及无限贴近的形象,小说改编电影的极佳代表。
这种女性主义,真的是inspired!里面的丈夫、父亲等等都没有做错什么,他们只是做了符合他们身份的事情,当然女性的觉醒或者是自我发现不应该是在男性错的情况下诞生的。
这样的女性主义,松树都让开了路。 |
|
70 |
|
连“娜拉式的出走”都做不到,文青的“自由”看起来就是这么可笑。 |
|
精彩,台词不错 |
|
孤寂的身影 渴望而些许炙热的眼神 |
|
清冷的独白,无尽的寂寞。唯一温暖的友情也消逝的不留痕迹。在被禁锢的日子里,只有窗外的风霜雨雪枯枝落叶烟和酒。女主无法和丈夫解释清楚自己为何要那么做,因所有的情绪到了对方那里都如遇到一堵墙。所以,只有松树林在寂静深夜窸窣作响时能令我如此动容,因为那声音充满了人性。 |
|
多么 |
|
又一个陨落者,虽然也不曾飞起来过。然而那树林毕竟是有况味的。 |
|
比新版的强太多了。当原著足够好的情况下,忠于原著挺好的。 |
|
算是早期女性觉醒主题的电影了,很法式,故事平淡但能看下去 |
|
3.5摄影好 |
|
不同类的人捆绑在一起的婚姻注定煎熬寂寞,丈夫不懂妻子的烦恼与疑问,也不会好奇,妻子渴望能有一个打开她话语之人,但树木会被整齐划分为两列,丈夫的时间被钟表划分成一项一项指示,人要用心感受人的存在,我知道你爱我,但为什么你不懂我。 |
|
牢笼里的诗意女人 |
|
十分喜欢的感觉。 |
|
冷寂感。像它多次给到的滴管的特写。那滴落的砒霜液体。 |
|
细腻平淡的一部电影
女人寂寞 渴望认同
男人自大 一切为了家族荣誉
从画面台词 女主神态中看出她不满意于生活现状 迷茫不知道该如何改变 小姑子追求爱情的身姿让她无比厌恶自己 通过和对家儿子的深入她越发觉得自己身处不幸之中 身边没有可以交流的对象
在丈夫不小心喝下两次药的某一日 女主心中突然萌发了一个不可饶恕的想法 但是感官上的刺激与罪恶感交融在一起 释放了她长久以来的压抑 她忍不住想要知道毒害自己的丈夫会怎样 她的困惑是否会不见
她的罪行被揭发 家族为了面子没有处置她
她更加迷茫了 自己做出如此举动都没有任何改变 自己的心灵还是被囚禁在家族中
后来被丈夫软禁 自暴自弃 整日郁郁寡欢 家族拜访 看不下去将她释放
丈夫没有原谅她 她也继续她孤独的人生 |
|
为丽娃看的 |
|
虽然扁平化的剧情就是作女谋杀亲夫未遂,不过旁白、光影和眼神却构造出了令人无法拒绝的氛围。我觉得这个译名不够好,应该用“平静如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