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二战全史 The World At War (1973)

    最近更新: 2024-08-09 26
    • 主演:劳伦斯·奥利弗
    • 导演:Ted / Childs
    • 编剧:BBC
    • 分类:考驾照
    • 地区:英国
    • 年份:1973
    • 更新:08.09
    • TAG:纪录片,历史,战争
    • 别名:战争中的世界
    • 片长/单集:52分钟
    • 豆瓣评分 9.2 (2742票)
    • IMDB评分 9.2 (33,202票)
    • TMDB评分 8.30 (热度:8.80)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英国电影《二战全史》的免费在线观看,《二战全史》是对白语言为英语,德语,法语,日,属于纪录片,历史,战争类型,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9.2分,有2742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   该纪录片通过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轴心国分别在欧洲、亚洲、中东所挑起的战争,表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在海、陆、空的各个战场上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者宏大场面。通过该片使我们充分了解到如:斯大林格勒、诺曼底登陆及攻克柏林等重大战役珍贵史实资料。   重温《The World At W...... 完整简介请见下方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解说视频包含大量剧透,谨慎观看

    二战全史1

    作者:smart饭鱼

    《二战全史》【中字/纪录片】第一集:德军闪击波兰

    作者:意呆利gladenada

    二战全史the world at war国语版片段2

    作者:广州六爷

    该纪录片通过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轴心国分别在欧洲、亚洲、中东所挑起的战争,表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在海、陆、空的各个战场上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者宏大场面。通过该片使我们充分了解到如:斯大林格勒、诺曼底登陆及攻克柏林等重大战役珍贵史实资料。重温《TheWorldAtWar》1、制作2、一个新的德国,1933-19393、奇怪的战争,1939年9月-1940年5月4、法国沦陷,1940年5月-6月5、单独作战,1940年5月-1941年5月6、巴巴罗萨,1941年6月-12月7、万岁!日本,1931-19428、走我的路,美国,1939-19429、北非沙漠,1940-194310、斯大林格勒,1942年6月-1943年1月11、狼群战术12、苏联红星,1941-194313、旋风轰炸德国,1939年9月14、回顾往事15、一个可爱的日子,昨天:缅甸16、家园遭焚:英国1940-194117、帝国内:德国,1940-194418、六月黎明:1944年8月19、占领荷兰,1940-194420、钳形攻势,1944年8月-1945年3月21、大屠杀1941-194522、报应,德国,1945年1月-5月23、日本,1941-194524、太平洋,1942年2月-1945年7月25、核弹,1945年1月-9月26、清算27、回忆特辑一:希特勒的秘书特辑二:谁赢的了二战特辑三:希特勒之死特辑四:勇士们特辑五之一:奥斯威辛集中营(上)特辑五之一:奥斯威辛集中营(下)特辑五之二:奥斯威辛集中营(上)特辑五之二:奥斯威辛集中营(下)特辑六之一:人民公社(上)特辑六之一:人民公社(下)特辑六之二:人民公社(上)特辑六之二:人民公社(下)这是我能找到的《TheWorldAtWar》最详细的分集名字了,有些是我自己起的名字:cool!:这部1974年英国一家电视制作公司制作完成的宏伟巨作应该是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权威的纪录片。看看他们做了多少工作就知道这部片子的分量,出现在他们影片中的有事件发生的当事人,有高级军官,有政治家,有普通百姓、还有普通士兵。整部大约26小时的影片中没有一个重复镜头,全部镜头均取材于当时的战时宣传影片或照片。该片的解说为著名英国演员劳伦斯奥里佛爵士,相信听过他诠释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死亡”的人对他的声音应该有印象。此外该片的资助人是大英博物馆,每集的拍摄都组成了单独的制作小组,有各自独立的编剧、导演,然后经过专门聘请的历史学家审评,再加以精心制作。我相信,在反映二战的纪录片中,不但过去没有,今后恐怕也没有能超越这部片子的了。第一次看到这样翻译纪录片的,十分新鲜。不过令我念念不忘的还是影片带给我的震撼,当看到身临其境者一个个出现在屏幕上现身说法时,还有比这更有说服力的吗?比如第7辑《万岁!日本》中描述珍珠港事件,被采访的有日军计划制定者、特遣舰队的海军军官、驻珍珠港的日本间谍、空袭珍珠港的日军飞行员、当时在场的美国陆军军官、美国海军军官和水兵,甚至还有当时珍珠港的平民。短短20分钟的叙述让你永远难忘。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9.2 第13集
      World War 2: The Complete History
      2000
      纪录片
      英国

      二战通史

      World War 2: The Complete History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感觉挺不错的,中文配音也挺好的,对二战的起因有了不错的理解
      • 关于世界大战,我们已从影视剧、文学作品当中听过无数回了。但是世界大战究竟怎么个来龙去脉,这就极少有作品普及了。虽然有许多关于二战的文艺作品,但大多都是选取其中一两场有名的战役讲述,有些甚至只是借了个战争背景,讲述虚构的小人物故事。在这部纪录片之前,我还从没看过一部从头到尾科普二战的文艺作品。由此,本片的干货意义极大。对二战的历史事件、重要人物、时代影响都讲述得挺齐全。 然而,本片画面不够清晰、生动,只是单一地把各种仅有的黑白影像拼凑成集,旁边语速较快,虽然是普通话,但你连个字幕都没有是硬伤。我们就说看国产片那也是要结合字幕的。 如今大部分纪录片都在讲究生动形象,讲究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可这部影片的讲述风格就像一个应付任务的大学老师,自顾自地在台上讲,讲完了就撤,也不在乎学生听得咋样。
      • 当年几乎看遍了二战的记录片。
      • 13集容量能讲到这个程度可以了。音乐和部分文案很不错。我们也都是战争的产物。
      • 确实是精品,非常翔实,翻译的也很不错,从翻译来看还是很考究的,毕竟这段历史中国人了解的并不全面,这个片子资料极其厚实,值得反复咀嚼,二战爱好者的福音
      • 二战中共有5500万人失去生命。当我们意识到现在是过去的延续时,我们才发现,自己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旅行者,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经历,但同时却又和历史潮流相互纠缠。战争让人们崇尚及时行乐,因为幸福变得稍纵即逝。
      • 扫盲了 以前跟根本不知道二战铺开这么大
      • 配乐
      • 很喜欢看历史方面的纪录片
      • 60年前撕逼,各自在不信任,妥协和理性上开展的大戏
      • 客观 有节奏 中文配音也非常好
      • 通史就是帮助你理清楚大概的脉络。如果在一些烂大街的结论中给出相对真相接近一点点的观点,那简直就算是制作团队便宜量又足的大酬宾了。翻译有的地方还不够准确。总体完成的还算不错。其实通史更合适初中生看,但毕竟到了这个年纪也为时未晚。大叔自然有大叔看的收获跟心得。
      • 通史,很串。
      • 与二战的距离也就伊丽莎白二世那么近
      • 这是二十六集版的精简版吗?是的话我就不看那个了。。
      • 在喜马拉雅听的有声书。对我来说讲述比较清晰,作为入门通史来看非常好。
      • 让你多方面了解二战的前因后果,也了解战争的残酷,那些动不动就说要打战的人,应该看看。
      • “忘记历史的人必将重蹈覆辙”
      • 中文配音很到位,声情并茂。
      • 二战通史。
    • 豆瓣 9.4 IMDB 9.1 第10集
      The Vietnam War
      2017
      纪录片
      美国

      越南战争

      The Vietnam War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对我们是别人家的战争,对越南和美国都是撕裂一个国家、一代人的大事件。然而我们就没有撕裂么?只是我们惮于反思,所以难于和解。 作者很费心了,两国四方的当事者的访谈,无数的录用、录像、报刊、照片档案,以及穿插其中的音乐,其时的摇滚、民谣。一部纪录片,达到了一座博物馆的效果。
      • 五星推荐,自揭其丑,自掀伤疤,只为客观中立。历史,并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女孩。客观中立地还原历史,才是对死者最大的尊重,才是对民众最大的尽责。可惜,大部分胜利者都不懂这道理。例如北越作为战胜方,时至今日,不愿公布伤亡及失踪人口,导致多年来民众要自己去寻找,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 保持了一贯水准。比 Prohibition 和 The Civil War 成就更高的佳作。一个这么困难的题材,看起来却没有“导演好难”的感觉,因为对所有人物带有深深的理解之同情。地球东西,国家南北,所有人义无反顾、驷马难追地一起奋力奔向悲剧。
      • 中立且真诚的反省。
      • 北越采用的游击战战略基本和中国相同,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有生力量,不争一城一地的得失;敌驻我扰、敌进我退、敌疲我打。胡志明小道参考了朝鲜战争的运输。美国采用的战略,建立定居点,移居农民到堡垒,切断与游击队的联系;烧毁粮食、房屋等物资;在农村发展基础设施,实施安抚和日本在中国的战略相同
      • 立场嘛,肯定是是站在米国一方,反思有但也仅仅是有,整体节奏不错
      • 比较真实客观的纪录片,堆砌了大量的史料。 最大的感受就是看完还是不太明白美国陆战队为什么不进入北越作战?十几年忍受北越的骚扰和进攻,这场战争对美军和南越来说太郁闷了,太悲催了,任何一个指挥官都受不了。最后的狼狈撤退更是没有一点大国风度。 本片最大的缺陷是中苏的记录太少,甚至没有采访中苏的一位当事人。
      • 国共内战的越南版本。历史总是以惊人的方式重复着,人们却并没有从中学到任何东西。
      • 每一集都像是一篇充满叙事感的论文,风起云涌。
      • 钱穆说,历史很复杂,不是三两句话可以痛快讲清楚的。 断断续续看完这10集18个小时的鸿篇巨制,对历史本身就更不敢妄加评论了,恐怕流于轻浮。只提一点感想:当年的那些记者和摄影师是真的牛逼。。。历史的记述者曾经是吟游诗人、曾经是朝廷豢养的史官,历史的载体曾经是出土的文物、口耳相传的史诗、书写在各种媒介上的文字,等等等,但到了越战的时代,记者和摄影师们就是历史的记述者,那些图片、录音和影像,就是历史的载体。未来的时代足以给每个人提供留下自己历史的机会吗?互联网的虚拟字节能留得住历史吗?
      • 當然,有很多掩飾和粉飾戰爭罪行等。的確這部史詩級的紀錄片能引起很多很多思考。 整體而言,這部紀錄片,算是不錯的影片。 電影原聲音樂,運用得很不錯,即便對於北越軍隊進攻時的配樂,也很符合“敵人”的形象。 影片的導向性,帶着很重的美國主體思想,讓影片顯得不是那麼客觀和中立。4星推薦
      • 世界警察,疼吧?(爆笑
      • 美国在印支面临一种情况:如果美国人打了胜仗,那么越共就会从容不迫地越过边境撤到老挝和柬埔寨去,然后美国人要追进去,西哈努克亲王就会提出严正抗议,全世界都会谴责美帝新殖的罪恶企图,然后共在柬埔寨建立基地,把柬埔寨变成自己的傀儡,然后打回越南,国际舆论就像是睁眼瞎一样看不见,所有左壬报刊都好像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美国人如果打输了那就是你输了;如果打赢了,那不算是你赢。这个仗是没法打下去的。除非他干脆直接撕毁国际法,干脆把印支全部占领了。但是美国人又太讲体面,不可能这么做。所以你无论多么强大,你肯定是要输的。
      • 对越战、冷战、苏联、“自由”、爱国的反思非常深刻。在强力的政治的宣传下,被煽动的民众极其容易变得狭隘。Bob Dylan 的歌词真是太好了
      • 1
      • 每集都有一部电影那么长,所以真的花了蛮久才看完。美国在越南泥潭深陷最终不得不全面撤兵,一是不了解环境和对手(特别是“人民战争”这种打法),由此带来指挥失当战术不凑效;二是南越政权是扶不起的阿斗,换了几次大佬除了贪腐依旧无所作为一副死相;三是中苏二共竞相援越,解放军直接助守北境免去北越南进后顾之忧,美国等于以一对二;四是战争耗时太久,新旧总统在战事上的承诺毫无兑现希望且自身陷入丑闻,随着战地传回的“残酷”“不人道”的相片,国内反战情绪愈演愈烈,游行不断,而美国的国家传统终究不是不顾民意坚决镇压一意孤行~看的过程中不得不赞叹于采访对象观点表达的多元和影像录音资料保存的清晰和完好,另外纪录片本身是一场六七十年代流行摇滚乐的盛宴。
      • 上乘之作,感觉看的人不多啊...
      • 好片,看剧的同时还能学习历史
      • 好纪录片,可是短评里面一群“鼓吹反思”的跪族实在让人咂舌;好像霸权国家引发的战争,多年后一部“看似中立客观”的纪录片就能洗刷他们罄竹难书的罪行一般。越战之后,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多少地方依旧沦为霸权主义的入侵对象
      • 最难过的地方:那一碗白米饭带来的孽缘
    • 豆瓣 8.8 IMDB 8.7 第10集
      WWII in HD
      2009
      欧美剧
      美国

      高清二战

      WWII in HD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美帝自说自话的二战历史 远不及欧洲人来得客观、冷静 富于自省和思考~若是看过#兄弟连#和#太平洋战争# 就不必看这部纪录片了~
      • 普通美国人视角。不如说是高清美国人在二战
      • 通过十几个二战老兵的视角来看二战,虽真实但还是琐碎了点,这种手法用在一部战争片中拍一场战役没有问题,但是对于一部重现二战整段历史的纪录片来说显得太小气了。
      • 看完了,有些伤感啊。喜欢这段历史的友邻,推荐你们看看。那些经历过二战的人,他们是卓越的一代,向他们致敬。
    • 豆瓣 8.8 IMDB 9.0 第09集
      The Civil War
      1990
      动作片
      美国

      南北纷争

      The Civil War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两年前看耶鲁的南北战争公开课的时候,里面的教授推荐的片子。非常之迷人,一度构建起我对美国的想象,特别是南方。整个背景音乐是Ashokan Farewell,缠绵忧伤的思乡情绪。
      • 所有战争的起因都是经济,只不过大多数人不愿意相信罢了
      • 一边以上帝的名义,另一边也是以上帝的名义;一边以开国理念“平等”,另一边以开国理念“自由”,而双方的领导者都反对分裂。不管过程如何,几十万人失去生命,但是失败者和胜利者一样获得荣耀,胜利者给予失败者最大的尊敬,没有清算,没有报复。马克思说这是一场伟大的,历史的,进步的,革命的战争。 历史的横向比较,在东方爆发了一场更大的内战,甚至是世界上最大一场战争,死亡近两千万,整个过程充满权欲,没有谅解只有报复,充满仇恨的战争生灵涂炭 。 今天我们必须拥有一套核心价值观,不要以为只是口号,让和平和理想扎根东方大地。
      • 现在可能还不是时候,我们都太年轻了,如果将来能有一部分国内观众对纪录片,尤其是历史纪录片感兴趣的话,Ken Burns和这部《美国内战》会得到应有的赞誉
      • 有时我觉得战争真迷人
      • 最大的感触是老美150年前历史资料的详细程度,
      • 所有战争都是无意义的,即使在当时看起来多么正确。
      • 如今的主流思想,已经容不得将林肯带领北部联邦入侵南部邦联的战争解读成一种违宪战争了。林肯的伟大在于他阻止了美国的分裂,让美国拥有继续强大下去的可能性,历史也证明了美国南北战争的重要性。然而当时南部邦联从加入之初,就拥有随时退出美利坚联邦的自由,北部联邦对南部邦联是侵略,还是正义之战,到现在已经没有太多讨论的空间。我一直不支持把政治家捧上正义神坛的做法,伟大的政治家,必然是伟大的阴谋家和操控者,说了什么不重要,重要是他们怎么做的,看看南北战争之后,在北部联邦占领军统治下美国南方黑人的遭遇,就知道在政治家心中,“人权”是不是至上了。
      • 肯伯恩斯一向的看法:最好的历史就是普通人存在的地方。但这部美国内战是有点玩脱了,泛滥的人文关怀在里面表现为每一集里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信,历史主线没讲多少,真的太无聊了。不过也能理解,可能是历史资料实在太少了,不像另外两部,越战和罗斯福,所以每集只好嗯读书信混过去了。
      • 如果不是乔治麦克莱伦之流的庸才北方可能早就结束战争了,就连尤利西斯格兰特也错过了好几次机会。罗伯特李家的前院就是现在的阿灵顿国家公墓,北方人这点出息。。。总体上是比较主旋律,叙事结构也很标准。结尾棒,高度一下就出来了。北方是赢了战争,但真的赢了么…因为在黑人眼里,内战还在继续。
      • 被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美国小姑娘”
      • The Civil War (1990)
      • All people to kill for his own belief is despicable, meanwhile, all people killed for his own belief is honorable. And that's the people who suffers from the Civil War, which is definitely a great war about people's faith and belief.
      • 这套Ken Burns的纪录片讲故事艺术很高,之前看过他另一套关于西部历史的,也是非常好看
      • 一种奇特的神情的混合:似是而非的对命运的了然和顺从,平静得仿佛不存在又分明深不可测的悲伤,tenderness和toughness的统一,不仅从林肯和格兰特,也从李的面容中流露出来。谢尔曼和石墙杰克逊这样可怕又可爱的SOB让人想起巴顿(后来他们都成了坦克x)。对李尤其怀着无可奈何的同情,前阵子他的雕像还因为BLM被推倒,他本人却比他身不由己地成为其精神图腾的主义和群体要无辜得多,以致觉得那种行为是对历史人物的霸凌了。在一切身份政治之前我首先是个人,凌驾于对小集体的认同之上的是对那个最大的集体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内战之所以不是分裂而是凝聚了美国与此同出一理。只是人非要经历堕落、疯狂和无慈悲,再以鲜血和眼泪为赎,才能让“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绽放光彩吗?
      • 配乐很好听,史料很丰富,图片很精彩,脚本很动人.cctv9又一次没有让人失望.
      • 内战结束后,成千上万张战争期间拍摄的照片或遗失,或被销毁,或卖给花匠……幸好还有许多照片连同日记书信遗留了下来,构成了这部纪录片的血肉。前一阵读到梁文道引用列维纳斯的“脸”:当你看到一张脸,看到这张脸上呈现出的表情,如果它是痛苦的,是让你感觉到可以被伤害的,你便因此负上了道义责任。这正是纪录片的意义所在吧,别忘记这些年轻的、英俊的、淳朴的、快乐的、悲哀的、永远沉默的脸。
      • 绝对五星。不过把结尾设定为1864年完事就结束了真是吊胃口啊。
      • 这个纪录片深刻地告诉我我该了解美国各州的地图了……
      • 主旋律片,没货
    • 豆瓣 9.4 IMDB 9.0 第06集
      Apocalypse - La 2ème guerre mondiale
      2009
      纪录片
      法国

      二次大战启示录

      Apocalypse - La 2ème guerre mondial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对我来说,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就是看到成堆成堆的帅哥转眼变成了炮灰,惨不忍睹!
      • 好看!越看越觉得战争的任何一方都不存在正义。战争本身就是耻辱和邪恶。另:希特勒实在是最性感最魅惑的恶魔!
      • 人类的浩劫,感谢那些战地摄影师们,没有武器的英雄,是他们让后人永远铭记这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幕。
      • 太精彩了,每个人必看的二战纪录片,向BBC致敬
      • 很震撼!而且这部6个小时的二战纪实片竟然全部是彩色高清影片!看的时候百思不得其解,当时的战地记者到底什么装备?最后还是在花絮中找到了答案:数码修复+上色,外加5.1声道的音效。真的比过去模模糊糊的黑白记录片好看多了,我用了近8个小时把电影一口气看完,过瘾啊!
      • 二战彩色纪录片让人眼前一亮,配乐更是经典,内容带着法国人特有的莫名其妙的傲慢,就二战而言,一个号称欧洲第一陆军的国家,开战六个礼拜就缴械投降,有什么资格去黑牺牲了两千多万军民打赢了战争的苏联?
      • 斯大林匪帮!
      • 很牛的上色与剪辑,比一般纪录片会讲故事。来自法国的史观并不陌生,黑完纳粹接着黑苏联,打希特勒一百大板,打斯大林就有70板吧。对于波兰骑兵的传说还真是世界共识,放给学生看就不错。
      • 不要对政治与战争讲道德 感谢那些用生命做赌注拍摄这些历史画面的战地摄影师 以及那些画面中未曾知道的无名的士兵们
      • 看过很多二战视频,这一部没有这么多人吹nb的这么好
      • 鲜活而残酷的历史。正如美国人在纽伦堡所说,战后判决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怎样忠实地解释过去,而在于怎样认真地警戒未来。这也是片名“Apocalypse”的意义所在吧
      • 一流的画面,一流的音乐,二流的内容。6集平实讲述二战,所有战役都是点到为止,还是传统的欧美视角,对中国战场只字不提。画面十分珍贵,多为首次披露,背景音乐宏大,不论内容的话绝对是二战纪录片的极品。比较赞同最后一集对种族主义和复仇心态的分析,向无数手无寸铁勇敢的战地记者致敬!
      • 最大特点是素材全是彩色片,法语原声旁白平缓,无大起伏,尽量抽掉了个人情感,确实任何修饰和渲染都没必要,把事实一件件摆出来,希特勒在不列颠之战碰钉子后,马上发动巴巴罗萨计划,真他妈是史上最猪头的战略。
      • 2011年初看的
      • 法语版,一些镜头很珍贵。
      • 千年难遇。。。。
      • 制作非常认真,把很多珍贵的历史影像做了修复和着色处理,但是,这只是勾勒出一个二战的简史,关于二战,可以说的太多了。
      • 神作
      •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纪录片了,平时比较喜欢看战争片,没想到当时的摄影师能够留下如此珍贵的录像,看完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战争没有所谓的绝对的正义,历史也是有胜利者来写的!!通过战争来反思,和平是时代发展的主题,珍惜吧!!
      • 9
    • 豆瓣 9.5 IMDB 8.8 第05集
      Apocalypse la 1ère Guerre mondiale
      2014
      纪录片
      法国

      启示录:第一次世界大战

      Apocalypse la 1ère Guerre mondial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那时连资本家都想发动战争 真是小看了战争带来的后果
      • 除了德皇不论第几次看都能给人以惊喜的中二,印象最深的大概要算浩浩荡荡登陆旧大陆的美军了。当时美国几乎没有常备军,山姆大叔海报全国张贴,招募百万志愿兵。法国人因此叫他们Sammies。Sammies战斗经验不足,在美国本土训练时没有制服就穿常服,没有武器就用木枪木炮替代。Sammies最受人欢迎,因为他们总是亲切,总是微笑。在全片后半段几乎完全压抑的氛围中,Sammies一出现,配乐顿时变得欢快,令人振奋。法国境内美军公墓我正好走过一遍,一战二战,东境西岸,全都维护良好,整洁肃穆,一排排昂贵大理石,脚下的小国旗质地高档,坟头玻璃罩内蜡烛常年不灭,在风雨中也把前路照亮。因为美国人要葬在战死之地,地动山摇河流改道也不迁移,所以至今每年圣诞节,美国政府都会给墓地附近村庄的法国老人小孩发放津贴礼品,感谢他们的照顾与陪伴。
      • 电脑上色。3凡尔登4俄革5和约。惜全汉化了。一战士兵心声:烟抽完了,我只好抽我的祈祷书。 劣质红酒源源不断的供应着,特别是冲锋前能让士兵忘记害怕
      • 大推!修復過的百年前片段+解讀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