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国看到了这些犹太人移民的绝望,所以决定让阿拉伯人一起跟着绝望。 |
|
很多重要的内容被省略了,比如以色列是怎么在短短的时间里武装出了中东最强大的军队?再比如只讲法塔赫忽略哈马斯.......字幕君有重大疏漏,每一个被采访对象的身份名字都没有翻译,这不应该。 |
|
这部系列片最牛的是PBS采访素材,基本上,当事人都有第一手采访资料,每个转折口,各方采访交叉剪辑,非常扎实,尽量采取一个中性的立场,只陈述事实。 |
|
可能是受访者级别最高的纪录片?更难得的是几乎将参与各个历史事件的各方人士都邀齐了。让人感慨的是如果当初巴勒斯坦人能够按照联合国决议承认以色列的存在、分别建国(那片土地原是英国托管地),可能就用不着绕50年这么一个大圈子,然后至今流血不止。民族主义实在弊大于利。在上的统治者借树敌、煽动、战争捞取好处,普通人不醒悟的话,只能付出惨痛代价。23-10-12补:说巴勒斯坦人不接受决议不准确,他们恐怕没有这个选择,而挑起战争的是想要吞并这块土地的周边阿拉伯国家的统治者。 |
|
这是迄今为止看过访谈级别最高最详实的纪录片了吧。几乎每个采访对象都是第一当事人,都是如雷贯耳的人物。看完以后觉得巴勒斯坦的一滩烂账实在让人唏嘘。英国搅屎棍设置这个困局;富裕的一方担心安全;贫穷的一方想要活下去;美国佬不断拉偏架顺便混个和平奖。70多年过去了,战争和苦难仍然笼罩这片本该留着奶和蜜的土地。看这个纪录片给我的收获:1.真理只在实力范围内,这是毋庸置疑的,历史和个人经历都给我相当深刻的教训;2.包装成受害者的施暴者不断蚕食土地,说明持续正确的传播策略是有效的;3.斗争要讲究方式方法,教员有一句话相当厉害“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值得生意场上的诸位好好体会;4.冷静和实际,少被民族主义/白左的臭旗忽悠,动不动就情绪上头流鳄鱼的眼泪。第4点是特地写出来给年轻人看的。 |
|
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这就是战争啊! |
|
约旦国王侯赛因是一位明白人,有政治远见。埃及的那两位总统跟妄人没什么区别;2023年了,和平依然没有到来。 |
|
m21148: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沙特,伊拉克,伊朗)这些从腓尼基开始的文明,和平难以缔造。埃及萨达特被暗杀;阿拉法特做了很多努力,93年奥斯陆之后,阿拉法特主动伸手,拉宾全程避看阿拉法特,在克lindun的助推下,拉宾才和阿拉法特握手。两年后伊扎克·拉宾被暗杀,奥斯陆协定被搁置,佩雷斯失败,内塔尼亚胡上台。 |
|
民族的冲突,是生存的竞争,往往是弱肉强食背景下利益的独角戏,公平,正义,人道怜悯多数时候根本就插不上嘴~~ |
|
“三颗子弹穿过他的心脏(伊扎克·拉宾),也穿过写着和平歌词的那张纸片”
看到这段,我竟然喉咙一紧 |
|
一口气看完了,这采访阵容真是绝了!真希望还能出从1999以后到今天的纪录片。看完以后结合现在的局势,更坚实了我对人类命运的悲观看法,除非人类能进化成更高级的物种,或者世界上只剩一个人,否则无论如何一定会继续玩脱儿。就算极小概率在未来巴以解决了,世界上总还会有其他上千个冲突出现,引用一句话,“想要揍人还需要理由吗?”所以说二战以后人类更爱好和平了、更善待生命了吗?根本就没有。什么也没有改变。永远只有利益,只有利益。人类历史上战争就没有真正停止过。又因为战争导致复仇的种子轮回散播永远无法消灭,真没救。伊万卡拉马佐夫所期待的世界——羊和狮子互相拥抱,被杀的遗族和杀手拥抱,可能吗? |
|
太好看了 |
|
1、土地分割1947-1956
2、六日战争1967
3、巴勒斯坦人流亡1970-1982
4、缔造和平1970-1979
5、撞头1987-1991
6、分割土地1990-1998 |
|
以对各方势力人物的访谈为主,逐渐勾勒出中东混乱的局势。 |
|
应景看一个 |
|
价值在的确是珍贵的影像采访资料,而不可避免的依旧是立场的偏颇——当整体叙事都以默认很多东西是理所当然的态度时,就已经无关“客观”了(不说巴以问题,只说纪录片忽然就变成了一个由慷他人之慨引发的血案最终被爱好和平的美国白鸽“拯救”的故事,也挺微妙)。在巴勒斯坦生活后再看这些,会更清晰地意识到尽管事情发生在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身上,但从头到尾,都没有人真正在意过他们——巴勒斯坦的平民不仅永远失声而且永远失踪。天真点也会想,如果历史退回关键性的那年,犹太人不曾硬生生在这里建立一个民族宗教意识形态强烈的国家,而是让这片土地本就生存的人们建立一个多教共存(本来就多教共存)的巴勒斯坦国,如今又会有怎样的局面?最后感慨下老祖宗的智慧:攘外必先安内。七十年了,巴勒斯坦甚至没有一个可堪大用的政权。 |
|
珍贵! |
|
千年剪不断,圩年理不清,文史交织、政教纠葛,乱麻一团。 |
|
"不承认 不谈判 不和平" // 埃及两任总统都是做实事的 // 1972慕尼黑奥运会 Eroica II 全场恸哭 戴维营协议三年后的赎罪日 萨达特被伊斯兰极端分子暗杀 // 令我不解的是第四到第五集之间直接把79-87年这一段历史略过了 其中就有第五次中东战争 // 叙利亚:沙米尔本人就是一名恐怖分子 // 奥斯陆协议并未带来和平 同样的拉宾和阿拉法特牵手也令他被暗杀 从此不断的巴勒斯坦对以色列袭击让和平越来越远 |
|
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互殴,属于亚伯拉罕的后代打内战,与外人无关。 |
|
无论是一手采访还是二手编辑,都很赛高 |
|
《五十年战争:以色列和阿拉伯人》全六集 中字: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G41127Fq/ —— 1. 土地分割,2. 六日战争,3. 巴人流亡,4. 缔造和平,5. 头破血流,6. 分割土地。& 罪恶的行为或念头总是变换着方式反复上演,没有战乱的世界和平从古至今都难以实现,不同国家地区种族的人类友好共处的心愿只能是自己的美好妄想。 |
|
好看,角度和覆盖面都是足够的,也指明了一些相当关键的问题。不过立场还是比较典型地从西方思维出发的,从关照犹太人到分权对立的执迷,把很多事情都默认成了理所当然。当然,我也没办法指出对错,我也无意去判断对错,毕竟这是个立场问题,只是觉得就算表面签订了协议,内部的纷争也不会结束,真是可怕的循环。 |
|
阿拉伯人一群废物,完美演绎又坏又蠢;以色列人前脚出了奥斯维辛,后脚踩上巴勒斯坦人的尸首。。。也是活该被元首灌毒气;你们打吧,是好事。 |
|
战争很复杂,里面的利益像系了死扣儿,解不开的鞋带。 |
|
202311:影片很好,只是不仅让人想到如同听闻拆迁消息一夜之间建起无数小厨房然后宣称那是自己的房产,不同的是,拆迁户好歹房子是自己的.....找不到任何角度可以理解这样一群人。 |
|
非常好的理解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20世纪交锋的指南。我现在觉得历史可能既不是精英也不是普通人书写的,埃及前总统和拉宾被刺杀就能体现这两者总是相互纠缠在一起。btw前三分之二非常好,但后三分之一几乎拍成会议纪要了。 |
|
1999年的关于以色列过去50年战争的纪录片,这个犹太国家在阿拉伯世界中艰难生存并强大起来,而这50年无不是在美苏列强的左右下度过的 |
|
严格来说是一部政治人物访谈片。具体事件上不同信息和表述的详略上可以看出这部片子很难说不存在立场偏颇。不过至少可以让人看清,各个环节上都少不了超级大国们的参与和干涉。只是,无法自己“说”出的人们永远沉默着 |
|
太珍贵了!!! |
|
阿拉法特的领袖气质,可惜中东牛人们。 |
|
看到4集+ 某intifada那段,终于忍不住冲zh叨叨,“你说如果不存在以色列,是不是很多冲突仍会发生,比如长枪党那帮跟穆斯林之间…”“你说以色列又为什么会存在嘛。”“因为西方先排人家…”然后“果然”,片子也发相同的问了。我忽然意识到虚无倾向往往意味着仍够无知,并非基于详悉乃至全知,正是此前对巴以冲突认知不足,以为仅是巴、以(携带美国)二者而已,才会粗暴地直指以色列“是否”“何必”存在——这又正是打来打去还将继续打来打去的重大缘由。种族和种族、政权和政权、利益集团和利益集团、宗教和宗教、派别和派别,纳赛尔的偶像包袱、沙米尔的强硬、阿拉法特的乐呵呵、约旦国王的充实人生,美国的“正确”、苏联的鸡贼,你的空军我的碎石、你的戈兰他的港口,…可为什么大国和大人物的政治活动,非要持续让平民(生活环境)当牺牲呢 |
|
《五十年战争》回顾了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开始,在巴勒斯坦土地上,以色列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领土与主权战争。片中,我们看到一代代杰出的以色列领导人在美国和联合国的斡旋下,通过漫长而反复的谈判与埃及、巴解组织、叙利亚和约旦艰难地达成停火协议,在巴勒斯坦实现了脆弱的和平。谈判中没有真正的输家,任何谈判促成的都是双赢。谈判也不能实现所有人的理想,埃及总统萨达特、以色列总理拉宾都死于本国极端分子的刺杀。以色列之所以能在巴勒斯坦站稳脚跟,从纪录片中播放的各国领导人的镜头里,也可以找到部分原因。 |
|
5个小时看50年风云 何其壮哉!! |
|
本纪录片是对以前读过的相关书籍的绝佳补充,鲜活的当事人,不打码的血腥,谈判的细节和人性的显露。每一个急于对现在(2023年11月)形势表态的人,都应该好好看看这一部纪录片。 |
|
基辛格:我坐飞机呢,我老板尼克松就把我卖给埃及人了,我这才没法把埃以和谈搪塞过去。看到这的我:?基辛格你自己不是犹太人么???萨达特看上去是个还不赖的领导者,敢于作为且不鲁莽,虽然把叙利亚卖过一次但始终没忘记巴勒斯坦人。以色列建国后半世纪的历史简直就是一个个收服包围自己的周边宿敌而且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底线逐渐向犹太人妥协的过程。后冷战时期的西班牙和谈太精彩了!叙利亚总理愤怒脱稿手持通缉照片当面掀以总理老底!底下坐着的时任外长内塔尼亚胡尴尬低头!受到鼓舞的巴解代表向沙米尔发送怒之wink!叙利亚谈判代表:“美俄代表很高兴地飞速逃离叙以谈判现场,我们(叙以双方)面对面像机器人一样坐着”。意料之外的阿拉法特搞笑:kissing point.拉宾被刺几分钟前还在和平集会上唱歌走调,这历史编剧太恶毒。 |
|
这样的纪录片太好了,站在比较中立的角度来再现那段历史,对了解那段历史非常棒。看了还是挺伤感的,在这样长期的斗争中,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似乎都已经习得性无助了,他们对和解都没有了期待,只是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着仇恨。 |
|
85 |
|
全面取材,高质量的纪录片! |
|
阿拉伯国家太拉了,总是把顺风盘打成逆风盘;以色列建国之初土地小,人口少,不稳定,但每次战争反应都很迅速,优越的犹太基因,出了摩西·达扬、沙龙一些优秀的军事家;萨达特和拉宾两次机会缔结和平,都被暗杀了;巴解组织人见人嫌,后期阿拉法特为促进和平做了很大努力;带嘤是搅屎棍无疑;宗教差异,派系斗争,极端分子,导致阿以冲突无解,再打上几个世纪都不奇怪。 |
|
戴维·本-古里安 David Ben-Gurion
摩西·夏里特 Moshe Sharett
西蒙·佩雷斯 Shimon Peres
阿里埃勒·沙龙 Ariel Sharon
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Benjamin Netanyahu
伊扎克·拉宾 Yitzhak Rabin
摩西·达扬 Moshe Dayan
亚西尔·阿拉法特 Yasser Arafat
安德烈·葛罗米柯 Andrei Gromyko
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 Alexei Kosygin
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 Anwar Sadat
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 Gamal Abdel Nasser
侯赛因·伊本·塔拉勒 King Hussein |
|
再补拍2集,可以叫做七十年战争了。2023年10月22日,巴以战争再次陷入战争中。无法消解的世代血仇,大国的利益纷争,政治派别争斗,政治人物的欲望野心,国家的生存竞争,宗教争斗.....所有叠加在一起,只觉眼前一片黑暗。为百十年来涂炭的生灵悲哀。 |
|
这片土地上,最有好感的四个人,以色列总理拉宾,约旦国王侯赛因,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外长佩雷斯。美国在促进巴以和谈进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对卡特和克林顿也有好感。 |
|
史料细节,当事人访谈,非常详尽。这部总算讲了阿拉法特,去德黑兰的书里把他黑惨了。 |
|
认为犹太人在离开耶路撒冷两千年后回来声称主权的人 一定也会同意印第安人在美国建国的对吧
首先 大家都是恐怖主义 就别分个你好我坏、你高尚我卑鄙了 以犹太复国主义为理想的以色列指责巴勒斯坦人恐怖主义就像已经排放了这么多年碳的发达国家来和发展中国家说我们一起以国家为单位减少碳排放一样强盗 在会议上拿出通缉令真的很震撼哈哈哈哈
其次 美国在阿以冲突里的角色并不如纪录片所展现的单纯 人说PBS权威 但我感觉PBS的立场没比BBC少
再次 阿拉伯国家要是真能团结还会节节败退吗 以色列打完埃及再打约旦再打叙利亚 自己也吃不消 但是五十年阿拉伯国家居然更分崩离析了。。。 |
|
处于对中东历史的好奇而看,看完后更好奇的是如何搞到那么多总统总理主席这些当事人的采访影像? |
|
抛开立场和观点,里面的采访素材真是太厉害了,众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参与人都亲自接受采访讲述过程,交叉剪辑叙述非常精彩 |
|
某种角度看,也许战争之下,人反而最像人。最核心的诉求、最本能的反应等等,都会昭然若揭。无论何时何地,人类这个族群可曾有一刻能够超越被同情的命运? |
|
2021-11-07
兴乐园书房
听三联中读音频,主讲人加州101
《中东往事:揭秘5次中东战争始末》
如果我们没有赶上和平列车,它会通过我们车站而不停,我们将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
促成和谈,把好战者变成和平缔造者。
|
|
这一片土地,这一带文明,这里起源的信仰,无一不牵动着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