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傻瓜入狱记 Take the Money and Run (1969)

    最近更新: 2025-05-16 HD中字
    • 主演: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 珍妮特·玛戈林 (Janet Margolin) / 马塞尔·希莱尔 (Marcel Hillaire)
    • 导演: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 编剧:米基·罗斯$$$Woody Allen,伍迪·艾伦$$$Mickey Rose
    • 分类:喜剧片
    • 地区:美国
    • 年份:1969
    • 更新:05.16
    • TAG:喜剧,犯罪
    • 别名:傻瓜抢银行,鬼马大盗,傻瓜抢银行
    • 片长/单集:85分钟
    • 豆瓣评分 7.8 (7170票)
    • IMDB评分 7.2 (31,944票)
    • 烂番茄新鲜度 烂番茄: 91%
    • Metacritics评分 Metacritics: 67
    • TMDB评分 7.20 (热度:9.24)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美国电影《傻瓜入狱记》的免费在线观看,《傻瓜入狱记》是对白语言为英语,属于喜剧,犯罪类型,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7.8分,有7170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   弗吉尔(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饰)是一个智商不太够用的笨小孩,可是,来自于贫民窟的出生让他的血液中流淌着犯罪的基因。仿佛生来就是为了犯罪,弗吉尔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别的出路。就这样,在一次失败的运钞车抢劫之后,弗吉尔锒铛入狱。利用一次成为药物实验对象的机会,弗吉尔获得了假释,可出狱后的弗吉尔死性不改,依旧过着充满了罪恶的生活。一次蹩脚的抢劫让弗吉尔结识了洗衣女工露易丝(珍妮特·玛戈林 Janet Margolin 饰),两人一见钟情。为了成...... 完整简介请见下方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1080P

      傻瓜入狱记[简繁英字幕].Take.the.Money.and.Run.1969.1080p.BluRay.x265.10bit.FLAC-MiniHD 详情
      傻瓜入狱记[简繁英字幕].Take.the.Money.and.Run.1969.1080p.BluRay.x265.10bit.FLAC-MiniHD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傻瓜入狱记[中文字幕].Take.the.Money.and.Run.1969.1080p.BluRay.x265.10bit.FLAC.MNHD-10018@BBQDDQ 4.80GB 详情
      傻瓜入狱记[中文字幕].Take.the.Money.and.Run.1969.1080p.BluRay.x265.10bit.FLAC.MNHD-10018@BBQDDQ 4.80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Take.the.Money.and.Run.1969.1080p.BluRay.x265-RARBG 详情
      Take.the.Money.and.Run.1969.1080p.BluRay.x265-RARBG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domp4]傻瓜入狱记.Take.the.Money.and.Run.1969.BD1080p.中文字幕.mp4 详情
      [domp4]傻瓜入狱记.Take.the.Money.and.Run.1969.BD1080p.中文字幕.mp4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Take.the.Money.and.Run.1969.1080p.mkv 详情
      Take.the.Money.and.Run.1969.1080p.mkv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Take.the.Money.and.Run.1969.1080p.BluRay.x264-SiNNERS[rarbg] 详情
      Take.the.Money.and.Run.1969.1080p.BluRay.x264-SiNNERS[rarbg]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Take the Money and Run (1969) FS Upscale 1080p DVD x265 HEVC AC3-SARTRE[5.28 GB] 详情
      Take the Money and Run (1969) FS Upscale 1080p DVD x265 HEVC AC3-SARTRE[5.28 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Take the Money and Run - Prendi i soldi e scappa (1969) 1080p H264 ITA ENG AC3 BluRay - LoZio - MIRCrew.mkv[1.80 G] 详情
      Take the Money and Run - Prendi i soldi e scappa (1969) 1080p H264 ITA ENG AC3 BluRay - LoZio - MIRCrew.mkv[1.80 G]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傻瓜入狱记[简繁英字幕].Take.the.Money.and.Run.1969.1080p.BluRay.Remux.AVC.DTS-HD.MA.2.0-QuickIO 详情
      傻瓜入狱记[简繁英字幕].Take.the.Money.and.Run.1969.1080p.BluRay.Remux.AVC.DTS-HD.MA.2.0-QuickIO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傻瓜入狱记[简繁英字幕].Take.the.Money.and.Run.1969.1080p.BluRay.x264.FLAC.2.0-SONYHD 详情
      傻瓜入狱记[简繁英字幕].Take.the.Money.and.Run.1969.1080p.BluRay.x264.FLAC.2.0-SONYHD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傻瓜入狱记[简繁英字幕].Take.the.Money.and.Run.1969.1080p.BluRay.x265.10bit.FLAC.2.0-SONYHD 详情
      傻瓜入狱记[简繁英字幕].Take.the.Money.and.Run.1969.1080p.BluRay.x265.10bit.FLAC.2.0-SONYHD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720P

      百度云盘 蓝光720P视频+外挂中文字幕 详情
      蓝光720P视频+外挂中文字幕
      打开网盘链接 获取提取码
      Take.the.Money.and.Run.1969.720p.BluRay.999MB.HQ.x265.10bit-GalaxyRG[TGx] 详情
      Take.the.Money.and.Run.1969.720p.BluRay.999MB.HQ.x265.10bit-GalaxyRG[TGx]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Take.the.Money.and.Run.1969.720p.BluRay.x264-SiNNERS[rarbg] 详情
      Take.the.Money.and.Run.1969.720p.BluRay.x264-SiNNERS[rarbg]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弗吉尔(伍迪·艾伦WoodyAllen饰)是一个智商不太够用的笨小孩,可是,来自于贫民窟的出生让他的血液中流淌着犯罪的基因。仿佛生来就是为了犯罪,弗吉尔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别的出路。就这样,在一次失败的运钞车抢劫之后,弗吉尔锒铛入狱。利用一次成为药物实验对象的机会,弗吉尔获得了假释,可出狱后的弗吉尔死性不改,依旧过着充满了罪恶的生活。一次蹩脚的抢劫让弗吉尔结识了洗衣女工露易丝(珍妮特·玛戈林JanetMargolin饰),两人一见钟情。为了成为可以被依靠的男人,弗吉尔下定决心,要在抢银行这份十分有前途的工作上再接再厉。在着那让人着急的智商的帮助下,弗吉尔再度入狱……本片为伍迪·艾伦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用伪纪录片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诞故事,也为之后的《西力传》奠定了风格。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7.4 IMDB 6.5 高清
      Hollywood Ending
      2002
      喜剧片
      美国

      好莱坞式结局

      Hollywood Ending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还挺有趣,不过为什么瞎子会判别不了说话的来源。。。话说这是吐槽法国影评人吗??是《午夜巴黎》的前传吗。。。。。。
      • 时隔n年终于看了头像电影,这样絮絮叨叨的风格让我想到三谷幸喜,两人都是荒诞的拍着轻喜剧连配乐都是一个风格,可woody的剧本似乎更流畅 http://www.tudou.com/albumplay/4qJu1lYRpM4.html?tpa=dW5pb25faWQ9MTAyMjEzXzEwMDAwMl8wMV8wMQ
      • woody allen 拍這齣時是不是都盲了, 空洞散慢的故事, woody allen式的挖苦也見老氣, 只是後段比較有意思, 花太多時間講翻譯員幫助實在對整套電影毫無幫助
      • 法国制造的好莱坞式结局...“You know what? every husband should be blind for a while...”
    • 豆瓣 8.1 IMDB 7.2 正片
      Stardust Memories
      1980
      喜剧片
      美国

      星尘往事

      Stardust Memorie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不要因为生活不完美而去控制,你只能控制艺术,和自慰。”
      • 上影节要是办个伍迪艾伦早期作品展多好,多么自然流淌的才华,对电影多么深的爱,那么多奇特的脑洞,多么迷人的曲终人散
      • 既是一份自我鉴定,也是一次集中回应,好比王朔《我看王朔》,嘲己也嘲人,玩世不恭又指桑骂槐,深情且深刻,探求真理偏消解意义,除了感情的困惑一如既往,悲观处喋喋不休,真诚处可怜巴巴。但围绕母题花样迭出,则显然是越玩笑越正经,越正经越无解。总之,这确实是个不甘被总结也很难被总结的人。
      • 82 电影流入现实 回忆裹挟幻像 1.给自己导演难吗?要一直抵挡给自己特写镜头的欲望。2.你在电影里想表现什么?搞笑。3.你大学研究什么?没研究什么,都是他们研究我。4.他们说你自恋?我不会被比作喀索斯。是宙斯。5.你不认为情侣之间存在妥协吗?跟妥协成熟完美都没关系,关键是运气。
      • 伍迪·艾伦版《八部半》!
      • 伍迪对上帝的追问,一旦能从生活里得到一剂止痛或一层糖衣,就可以放弃。他的追问是孩子的哭闹,不为求真理,只为化解痛苦。
      • 伍迪艾伦的“八部半”,接过了亦梦亦幻的风格,电影和人生都是一场接一场的戏。当然也融入了自己段子,讽刺了娱乐行业等等,总之,佳作复何求呢。令人十分佩服的是他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童年甚至私生活都有大胆的剖析,特别是真的很痛恨大家对他喜剧类型的前作的误解啊。。。
      • 佛云: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故而若没有《八部半》也就不会有《星尘往事》的诞生,但伍迪就算没有“星尘往事”也会有“八部半”这个阶段。这是因为向死而生不仅是生命的常态,也是一位艺术家艺术生命周期的固有循环。从命理的角度来看,这部迷影致敬作品恰恰诞生于他“换大运”的人生节点。时至换大运的前后,最容易出现事业危机与生活波折——所谓旧物速死,必生动荡。事实上,费里尼的“梦境”只是电影里的故事素材,就像影片里所有象征“死亡”的视觉符号一样。正如戏剧家契诃夫所说:在故事的开头出现过的物品一定要在后来用到,否则它压根就不应该出现。伍迪将“契诃夫之枪”如此巧妙地运用在了他这部存在主义作品里,于是最终导演也顺理成章地“死”在了电影里。影片结尾很是伤感,银幕上的星光渐渐暗了下来:生命成就了电影,亦如电影观照了生命。
      • 还是那个伍迪艾伦,对女人无限热情,对问题执着不休,俏皮话一堆,最后总来个无限失落。还是一样风格的配乐,吉他,钢琴,弦乐,爵士,尤其与遭遇陌生人类似。但这就是伍迪艾伦,爱他至死。
      • 知识分子的自省可真迷人啊。当一簇一簇的人们推搡入镜,而他本人总在镜头之外游离,是一种被外界标签化、被动化而导致的自我迷失:随和的性格、难以捉摸的情人和喜剧,都是内耗极大的东西。破框不如开罗紫玫瑰来得彻底,少了惊喜,却多了点心领神会。结尾画面变暗,剧场弧灯勾勒成繁星点点,就算有关存在的意义问不出个所以然,那些往事却仍然如星尘般璀璨。很偏爱这一部了。
      • 伍迪·艾伦最佳之一,尽管在形式与主题上(超现实的梦境开场、虚实交织的意识流结构及对创作危机与存在问题的探讨)都承续自费里尼[八部半],部分内省与幻梦段落也明显受伯格曼影响,但影片内在气息与外在腔调却纯然是伍迪式的:悲凉而无解的天问(世界糟透了,无数人在受苦,人生终是虚无死寂,拍喜剧片还有什么意义?)与信手拈来的爆笑段子俏皮话交织共融,形式上则是现实/回忆与梦境/戏中戏间连绵不断的相互解构,最终再以现实侵入式的电影散场实现整体反讽(亦契合于卓别林所言的“马戏团有限温存散场后的无限心酸”)。小老头的自恋与自嘲漫无尽头,一如3个情人的设计,以及对中产阶级、精神分析家、影评人与狂热影迷的大肆揶揄。| 笑料关键词摘选:关系的基石是运气,可控的只有艺术与自慰,直截了当地偷点子,存在主义课白卷满分。(9.0/10)
      • 5.5 Woody Allen纯粹的自说自话,一次油嘴滑舌但不乏真诚的自我解构。
      • 反映了伍迪·艾伦一段时期的心态,有些讽刺和无奈。杂乱丰富有趣。其实更适合现在的他再来看看
      • 对自己导演生涯和作品回顾的总结性自传,依然嘲讽依然自恋依然自我开销;突破一贯框架,内心声音和外部情节的互动,强劲的想象产生现实。老头自认为的满意之作,可惜世人不太买账。
      • 刚开始会有些混乱,但看下去就能区别开现实、电影、幻想与回忆。伍迪·艾伦仍然讨论了多感情问题,仍与《曼哈顿》类似,一个存在感很强的前任(只出现在回忆的多丽),一个可能谈婚论嫁但犹疑不决的现任(伊莎贝尔),还有一个神秘迷人又没深入关系的少女。不过相对于感情问题,伍迪·艾伦大概更想就电影,就名气,就狂热的粉丝、无聊的评论家和可厌的慈善协会大肆吐槽。如果是一个有喜剧天赋的导演同时又对人生报以悲观态度,除了幻想自己给自己来一子弹还有什么办法呢?把这个幻想也拍成给我们看的喜剧电影?
      • 这次是费里尼,八部半。真好。@萧龙忍 ,这是你喜欢的玩结构玩得十分NB的片子。看伍迪艾伦永远有惊喜。
      • 后半截基本睡着。伍迪艾伦借电影之口,说出那些‘看起来调侃自己,其实在说给你们听’的话。
      • 费里尼。比较有趣的是伍迪艾伦总是会突然跳出叙事,无端造成一种出戏入戏的间离感,那是我比较喜欢的,但每次都这样就觉得很烦。
      • Working titles: Woody Allen No. 4,意为不及《八部半》一半。
      • 三颗星分别送给1阴影中的夏洛特2草坪上的魔术表演3和外星人对话的片段,重申一遍:我就是不喜欢哔哔叨叨的老头子。。。
    • 豆瓣 7.7 IMDB 7.4 正片
      Broadway Danny Rose
      1984
      喜剧片
      美国

      丹尼玫瑰

      Broadway Danny Ros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如果我能让一个陌生人活到120岁,那就是woody,我希望有生之日每年都能看到他的一部电影,他之前的作品被我看完啦
      • 呀!这个结尾。跟四百击一样跑,跟《曼哈顿》一样“要给他人一点信心”。不过这个甚至更好一些。似乎在这里伍迪艾伦还是相信“善恶有报”的,到了之后《罪与错》甚至之后的《赛末点》就完全不是回事儿了。看一个人作品的变化,揣测他当时创作的心境,真是很有趣。
      • 小人物的悲喜剧,最后一场戏一群“注定不会成功的艺人”与这个啰嗦的经纪人坐在一起过感恩节的时候,不止是蒂娜,还有我,我看到了什么?一种难以言状的力量,这种力量甚至胜过《曼哈顿》的结尾给我的感动。艾伦和米亚法罗还愿意想起这场戏吗?
      • 老头从头说到尾,没功劳也有苦劳吧
      • 3.5;伍迪老头说他最爱下雨,在雨色苍茫中踽踽独行,在飞舞的雪花中勇敢地追上去,在一次次失败中拾起自己的人生,无论怎样失意,总有一个人突然就懂得了你的全世界并心心念念。再次讲述一个小人物故事,结构很棒,每个人提供的“段子”拼凑成一个并不真实的Danny Rose,却最终成为传奇。上台前3S:“star、smile、strong”。
      • 把Danny Rose译成丹尼玫瑰是想怎样啊?!!!
      • 对于表露柔情这件事,伍迪·艾伦总是十分谨慎。他几乎不会喜欢上他电影中的任何角色,常常见缝插针地在台词和动作中讽刺他们。然而正因如此,在满是嘲讽的语境之下,偶尔的一点温情不仅不落俗套,反而显得格外温暖感人。那一点温存,仿佛是一个与生活搏斗之人疲倦后,一瞬间的妥协与和解。
      • 相比于前作《西力传》的深刻炫技,丹尼玫瑰显然只能算作一部小品,但餐桌谈资,能这般随性自如,依然算是保持水准之作。此外,从上部对爱的大肆褒赞,到这部的温情脉脉,没法不让人猜测,这一切应该和米亚·法罗有关。还有一个解释就是,尖酸刻薄玩腻了,也该换换路子了。
      • 罕见的柔情,悲凉看尽的伍迪艾伦原来也讲过关于原谅的故事,甚至有《花样年华》同款的车内戏,完全不敢相信这是写过维系上流身份谋杀挚爱还推给命运的伍迪艾伦,那个时候他是真的相信爱情和人性吧。(原来米拉法罗可以不尖着嗓子说话啊)
      • 明明是荒诞喜剧却如此忧伤,属于小人物的心酸和幸福。老头在片中的角色大概可以用“鞠躬尽瘁”来形容。愿好人都有好报。
      • 一个段子接一个段子,段子引入段子叙事,剧情走向很科恩兄弟,喜剧笑料和戏剧转折让人应接不暇,特别喜欢两人逃亡跑到一个放大型游行玩偶的仓库里,灯亮灯灭的气氛很足,也直接联系了后面法罗看到游行玩偶时的顿悟,结尾虽然俗套但在前面台词不断的情况下一个没有对白的远景长镜头真有趣
      • 7.0/10 分。2024.09.01,初看,GBR英版蓝光。时长01:26:42。前面有大概一两分钟的噪音画面,不知道为啥。。。1984年的片子,为啥要搞成黑白片。最烦这些艺术片了。明明有彩色的不用,偏要损害你的眼睛!你知道现在眼科和牙科看病要多少钱吗?!!!
      • 总有些人或事会打乱你的生活 尽情的拥抱他们吧!
      • 精彩,故事主体部分主人公是失败的,正因如此特别动人,如果停留在缺憾的时刻也是挺好的,不过毕竟是个传奇故事
      • #观影手记# 2386 3.5 氦气变声超搞笑,几个表演者聚餐八卦侃大山的结构很妙,但对这故事不感冒。看来这两年是和米娅法罗的热恋期了~。 依旧戈登威利斯掌镜,但也没有特精心雕琢让人难忘的镜头。 倒是有被头发高耸大墨镜遮眼的米娅法罗惊艳到,真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性格气质。不知是胖了点还是化妆的关系,脸上带了点肉,没有了刀削斧砍的线条,简直换了个人。 “我还以为这会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居然这么悲伤.”“你想让我怎么说,这又不是我的人生.”
      • 最亮笑点:“我叔叔是布鲁克林有名的糖尿病患者。”
      • 黑白片。结构甚美。老头创作鼎盛期水准一贯很高。《甜蜜与卑微》可以看做这部片子的变奏,而伍迪艾伦扮演的经纪人式的人物再度于《独家新闻》中出现,他们讲着同样的口头语。
      • "I thought it was a funny story. It’s terrible. ""-Well, that’s my Danny Rose story. -Unbelievable. ",荒诞中带有一丝苦涩,浪漫与现实交杂在一起,最后一幕中丹尼追了出去,外面明明雪花纷飞,我的第一感受却是温暖,冰冷但温暖,或许也正是这部电影的气质,真的很好。
      • 睡前看了这么一部伤感的片子……它有一个温馨浪漫的结尾,也有许多诙谐逗趣的细节,但从某一刻开始,那种令人愉悦的悲伤,就迅速占领心底。生命中偶然的一天,共同经历的一场冒险,从那一刻开始,再也挥之不去。这种东西最珍贵,最强大,最可怕,最神秘,永远求而不得。
      • 百老汇经纪人真是个难干的、令人伤心的工作啊。挖掘了新人生怕捧不红,捧红了又生怕离开自己。真是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啊!只留下丹尼·罗斯在原地伤心。不过本片还算友好,起码留了个暖心的结尾。在残酷的现实中,恐怕就没这么浪漫温情了。所以说人真得乐观点儿,人生本就多灾多难,保不齐什么时候,打击就像雷电一样袭来,令你猝不及防。如果不做好准备,很可能一蹶不振,随时崩溃。我们也要庆幸这世上有伍迪,有这么多拍给我们普通人的电影,展示普通人的糟糕的、难堪的、一败涂地的、无可救药的人生。幸福苦恼,哀怨辛酸。7分。
    • 豆瓣 8.4 IMDB 7.7 正片
      Love and Death
      1975
      剧情片
      美国

      爱与死

      Love and Death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伯格曼《第七封印》 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 卓别林《从军记》 《圣经》 存在主义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卡拉马佐夫》《罪与罚》 斯宾诺莎《伦理》 莫扎特《魔笛》 黑格尔《逻辑》 苏格拉底语录 柏拉图《会饮》 亚里士多德《逻辑》
      • 女主角说:爱就是遭罪,为了避免遭罪,就不要去爱,但是这样一来又会因为没有爱而遭罪,因此,爱是遭罪,不爱也是遭罪,遭罪就是遭罪。为了幸福就要去爱,要幸福于是就要遭罪,可是一遭罪又不觉得幸福。因此,要想不幸福就必须去爱,或因爱遭罪,或因太多的幸福遭罪。这概括了《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 冷战年代的“俄国故事”,变焦镜头,后现代的荒诞,却有向苏联蒙太奇学派致敬的剪辑(战场上的羊群),伍迪艾伦首次在欧洲获奖。可以看做是他早期疯狂喜剧的最后一部(之后便是《安妮霍尔》了)。其间他与戴安娜基顿的斗嘴戏的台词已然登峰造极了。
      • 看过老头42部,原来还有这部!又一个蠢蛋+倒霉蛋的欢乐神经病,他摇摇晃晃决斗哆哆嗦嗦谋杀,他和最佳拍档掉书袋打嘴仗、和死神共舞,他戏谑老陀戏仿老伯(不愧脑残粉),他把爱或不爱的痛苦与欢乐解构得如此迂回折磨,他把生或死去调侃得如此轻松幽默,这就是骄傲的伍迪老头。
      • 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同时戏谑俄国文豪和伯格曼
      • 看到一个评论说伍迪艾伦多次强调《安妮·霍尔》才是自己电影生涯的真正起点,宽容点看其实这部和此前四部相比,已经开始脱胎换骨,首先极富哲学思辩的台词使影片开始脱离单纯的好玩而变得深刻起来,其次在深刻和有趣之间来回穿梭,如履平地,体现出了极好的掌控力。
      • 好景不长,战火再次袭来,拿破仑攻占了莫斯科,鲍里斯必须重回战场。无法忍受离别之苦的索嘉决定一劳永逸——刺杀拿破仑。于是,一对傻头傻脑的夫妻带上他们的猎枪,就这样出发了
      • 电影在欢乐和深刻之间来回转换
      • 90#。伍迪艾伦的‘’填字游戏‘’,‘’我”的《死屋手记》:在“我”迎接《罪与罚》的结局时,父亲来看我,他说博比克从《卡拉马佐夫兄弟》之一那儿听说,那个邻居家的男孩杀了两个女人,“我”认为他一定是被《群魔》缠身了。父亲说他本来就是个《流氓》(A Raw Youth)‘’我”认为他是个《白痴》,他表现的像是《被侮辱和被损害的》,而且我听说他是个《赌徒》。当‘’我‘’死去,跟随《第七封印》中的死神离开,妻子的《假面》在屋中凝望着我。
      • 【A-】怎么说呢,你永远无法拒绝这个小老头。一边是精打细算的高级文人资本主义性爱笑话,一边又是混杂着文学、影像、歌剧的戏谑与致敬,外加“爱与死”的极尽哲思。用最黑色淫荡的欢笑去高度概括人间世最为深刻的道理,这应该就是我爱伍迪艾伦的全部理由了。最后与死神共舞的那一段彻底把电影拉到了一个全新的审视高度,喜爱程度再加一星。
      • 俄罗斯电影和伯格曼。契诃夫,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俄国小说电影里的大娘们长得都特清纯,实际浪到飞起,黛安基顿讽刺的就是这件事。
      • 哇真的是一如既往的黑色幽默,喜欢伍迪艾伦的电影,无论是作为导演还是演员他都很棒
      • 咸吃萝卜淡操心,爱上一个淫乱自以为是的愚蠢女人,最后蹦的就死了。。。伍迪艾伦的又一次自嘲性逗乐 。
      • 伍迪艾伦早期喜剧的收尾作,虽然说是有个过渡作用,但其实真的还是超级超级超级搞笑啊!每一句台词都是吐槽,和戴安基顿吵架吵得真是让人瞠目,哈哈哈。伯格曼、爱森斯坦、历史以及各种俄国文学被玩于股掌之间。。。
      • 直到最后一刻,鲍里斯还认为自己会得到赦免,英勇地走上刑场。索嘉在和女友谈论爱情的时候,见到鲍里斯跟着死神走过原野,两个人沿着湖边的树林越舞越远。
      • 如卓别林所说,庄严与诙谐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越是庄严越容易转向诙谐。伍迪艾伦恰是把这句话反过来,越是诙谐的,越要在里面找到庄严与深刻。从庄严转向诙谐,是搞笑的高超技巧,也是反讽的最佳手段。而从诙谐转庄严,却是言愈正,辞欲巧,有着相当的难度和对深刻的探究。在这个明显架空的故事里,逻辑被质疑,命运被调侃,宗教被解构,所有轻飘飘的胡闹下面,依然有逃不掉的宿命。在生命中,什么才是有意义的?这个问题好像比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更加究竟。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但是死神总会不期而至,既然如此,搞懂这个过程好像比搞懂本质更加重要也更具现实意义。伍迪艾伦的举重若轻和突如其来的深刻,让这部电影华丽而隽永。嘻嘻哈哈然后呆住,呆住后再看嘻嘻哈哈,不是愚弄,而是态度。从此我们知道,伍迪艾伦生于伯格曼,如柏拉图生于苏格拉底。
      • 荒诞神经质
      • 8/10。上帝许若死缓只延期一小时。男主欣赏歌剧和伯爵夫人调情、决斗前求婚的独白用特写表现,全景对比军营里走错正步、弄歪刀枪、钻进炮筒等洋相,突显人物滑稽样貌。搞笑的是战场上有啦啦队和卖零食,夫妻生活穷得糕点吃雪做的。戏仿[战舰波将金号]中眼镜男、石狮子蒙太奇和[假面]女人的脸交替出现。
      • 喜欢这种脑洞大开和无厘头
      • 也许伍迪·艾伦才是无厘头恶搞的天才,那首超赞的配乐是《魔笛》吧
    • 豆瓣 7.1 IMDB 6.7 HD中字
      Shadows and Fog
      1991
      剧情片
      美国

      影与雾

      Shadows and Fog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表現主義。卡夫卡的「審判」。《愛與死》。死神象徵。不可知論,星星。妓院的對話:愛/死/性。逗人們笑的小丑。藝術的力量:"Everybody loves illusion." "Loves them? They need them. Like they need the air."
      • 下半夜看的催“泪”片,每次看到老头说话就想笑,哈哈
      • 黑白摄影太美,老头还是不会演戏。库萨克当时演完Say Anything才三年,依然帅爆,和Mia Farrow那场戏看得我好醉~台词不经意惊到我:-Isn't that odd? A moment's chance encounter, business transaction with a total stranger, and we barely spoke, and yet tonight I feel I've lost something.
      • 这是我看过饱和度最低的电影哈哈全程我都克制不住想要自动色阶自动对比度的欲望> < John Cusack好帅哟麦当娜的脸好短好肿哟May all your ups and downs be in bed.
    • 豆瓣 8.0 IMDB 7.8 HD中字
      Crimes and Misdemeanors
      1989
      喜剧片
      美国

      罪与错

      Crimes and Misdemeanor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较明显的犹太背景,以表象相对轻松实则沉重的诗意方式处理关于死亡的哲学问题,浓重的伯格曼影子。不要低估伍迪的赤子之心(他自称“较满意的作品”)。最后一段说教真是太好了,我们就是所做选择的总和,不是所有的罪都会被惩罚,不是所有的错都会被发现,生活仍然在无望继续;上帝和真理究竟谁更重要,没有给出的答案,延续在以后作品中。
      • 好像终于绕了回来,分合结构是《汉娜姐妹》的翻版,两个泾渭分明的故事,之一显然脱胎于《曼哈顿》,另一个后来演化为《赛末点》,把形式与内容的心得拿来重新整合,既像创新也像取巧,两个宗教主题的糅合说服力并不强或说不是重心所在,整体基调还是属于其个人的怀疑精神、调侃趣味和无奈气质。
      • 伍迪艾伦和伯格曼的对话(大约也是他“伯格曼时期”巅峰作品了),两个部分交叉进行。伯格曼部分是伯格曼化的黑色电影,拍得极为精彩,主题上也走到伯格曼常问的“上帝在不在”;伍迪艾伦部分则自反了喜剧的构成。本片后来发展出[赛末点]。
      • 克里夫被迫成为了纪录片的导演。在忍受莱斯特恼人个性的同时,克里夫遇见了自己的真命天女哈莉(米亚·法罗 Mia Farrow 饰)。
      • 最后的聚会,罪的人与错的人终于坐在一起对话,整部戏都活了,“如果你想要皆大欢喜,就去看好莱坞电影,我们说的是现实世界”。伍迪·艾伦刻薄得令人五体投地。
      • 电影的故事情节有两条主线平行交织而成
      • ——我最近一次在一个女人身体里,是在参观自由女神像的时候。。。
      • Woody Allen大概在这个片子里面想讲一些关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边界,引用的哲学博士讲的话太学术太擦边,印象不深。倒是一直挺喜欢这个小老头的念叨,很有一些比较精辟的搞笑的话。
      • 最后幡然醒悟 选择的总和
      • 伍迪·艾伦早期电影的配乐很出彩,多线叙事也算常见,不过这部中“罪”与“错”两条线在最后汇合却是没想到的。 看多了伍迪·艾伦,故事走向大同小异,不过前期电影的表达方式要好得多,后来的《卡珊德拉之梦》就太温吞了。 P.S.医生回望童年那一段在致敬伯格曼的《野草莓》。
      • 演技派、深刻的题材都凑齐了,当然是一出好戏。
      • 按电影类别分的话,这是一部喜剧。尽管里面有谋杀,但是电影还是一如既往的艾伦式的喜剧基调。
      • 影片有些过于严肃
      • 精致、细腻、戏剧化的同时富有哲学性。某一刻让我感觉看到了伯格曼。眼科医生的主演非常棒,贡献了极丰富而又有深度的表演。片中各段落的配乐如隐喻一样恰到好处。灵魂盲目与眼盲心亮的对照给出生命永远的选择,人的所有选择构成了人本身。强烈的存在主义表达,跳出宗教束缚却又跌入另一个自我的深渊。
      • 未免太严肃了,不过,如果今晚没有看这部而是跑去看HAFF那210分钟的闭幕片,估计才是真的要睡着。
      • 由伍迪艾伦编剧和导演的美国存在主义喜剧电影,成功融合了情节剧、《杀人短片》式的哲学探讨和喜剧。裘德道德困境的轮廓——一个人是否能在知道犯下谋杀罪的情况下继续日常生活——唤起了对俄罗斯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1866)的核心观点,尽管他提出了一个与小说几乎相反的解决方案。艾伦会在他的电影《赛末点》、《卡珊德拉的梦》和《非理性的人》中重温这个主题。艾伦处理如此多不同音调和声音的连锁故事的能力,凸显了他戏剧家的天赋,一个悔过老人对童年餐桌场景的追忆则暗示了向伯格曼《野草莓》的致敬,其中过去与现在形成了平行切换的关系。关于失明、良心和自知之明的危险而巧妙的隐喻,使故事统摄到一种精美的框架中。
      • 伍迪·艾伦的经典黑色喜剧,展示了上下两个阶层婚外情的不同模样。双线叙事中的主线后演变为[赛末点],另一条则不啻是伍迪对自己所属的知识分子圈层的自嘲与揶揄。赛末点一线不乏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伯格曼式的宗教气息,但主角最终却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般心安理得。支线以纪录片摄制为背景,亦反映了伍迪·艾伦不断执迷的元电影主题——克里夫与外甥女在影院看片的影中影多次作为(对话)内容匹配转场来衔接两条叙事线。克里夫拍摄的纪录片中大谈热爱生命的哲学教授的猝然自杀荒诞气息十足。结尾的相遇与总结说教颇有存在主义之味:“We define ourselves by the choices we have made.” | 上一次我进入一个女人的身体,发生在我参观自由女神像的时候。(8.5/10)
      • Don't listen to what your teachers tell you, just see what they look like and that's how you'll know what life is really gonna be like. 噗~开头伍迪艾伦带着侄女看的片子居然是carole的mr.&.mrs. smith....可以和赛末点对着看。
      • 殊途同归的爱情 剧情不错
      • It is only we, with our capacity to love, that give meaning to the indifferent universe……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