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0。哈内克运用银幕空间制造出一层黑暗恐惧,人们在丧失家园的荒原四处飘零,镜头挡住家属上半身的葬礼戏让极简元素释放最大情感,弱女子践踏尊严为生病的宝贝讨水、过路客收了别人的手表却不留一滴水救济,无人为女主伸张杀夫之仇,男孩赤裸着寻求涅槃的燃烧时刻得救,结尾火车开动如人性自我救赎。 @2017-11-12 13:20:09 |
|
道德体系一旦崩塌,人类所面对的就只有世界末日 |
|
“趣味游戏”般的开端,经过“雾中风景”,“失明症漫游”的构建,可怕的无终止,结尾又仿佛回到城市中产视觉坐看一切平静。伯格曼的“豺狼时刻”乌曼跟冯叙多的相似叫人难忘,而这部“狼族时代”里,我实在没法摆脱阿姨的魔法,这个演员演什么都是对的!她每一次出镜,每一反应都是自然真实丰富的。 |
|
“同情心,那对我来说是承受不起的奢侈。”这句借由片中角色说出的台词,不知是否正是哈内克一部比一部冰冷绝望的片子创作的原发力量…… |
|
虎头蛇尾,哈内克最不给力的一部,甚至有些愚蠢... |
|
不够明白 |
|
最后竟然留了点希望,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几乎流下泪来 |
|
非常无聊的后城市社群图景展示,唯一有哈内克标识的是开篇那个突如其来的暴力射击。 |
|
失望算什么,让你绝望。 |
|
我好像更喜欢他的德国片~ |
|
11/4/2004 9:00pm Cultural Centre |
|
感觉是为了压抑而压抑,什么叫“从人之不仁中发现希望”? |
|
自负的让人生厌,一部讨打的影片 |
|
缺少了背景交待,反倒是哈内克大展身手的游乐场。神秘的、矛盾的、救赎的事件,就在这种没有前因后果的操场上爆发了出来。 |
|
未知缘由的背景假设,突然开始的末世求生。人物数量分为三个阶段由少到多,安排设置上近似《活死人黎明》,火车站相当于商场避难所的聚集作用,而缺乏后者丧尸入侵的危机紧张感。所有人都在等待火车到来,火车即救赎的希望。
夜景、烧房子的视觉表征和精神内核都与塔可夫斯基的《牺牲》很相似,结尾都出现牺牲个体来希冀换取拯救全人类的仪式。但却无法明确救赎的主旨为何。
PS.片名来自北欧神话诗集《诗体埃达》的第一篇女占卜者之歌Völuspá:“现在是斧头时间,剑的时间,破碎的盾牌时间,风的时间,狼的时间,直到世界崩溃——没有一个人愿意饶了对方。”即诸神黄昏之前的时间。 |
|
第一幕可算是看過最震撼的一幕! |
|
2022-06-07
老哈一贯的杀人诛心,开头和结尾不错。 |
|
其实拍得很讲究也很克制。对一个明显架空的背景完全不作交待与说明的做法很聪明。末世代的苍茫美,想起了莱辛的《幸存者回忆录》 |
|
一旦失去秩序,人类就是动物 |
|
最文艺的灾难片 |
|
后悔上次回顾展没看😂 因高度寓言化政治化而在哈内克作品中显得异常锋利、神秘无解,用沉重、粗暴、野蛮的诗意构建了一个异化的、绝望不仁的社会缩影,也第一时间联系到了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 |
|
三星半。从前哈内克不揭示人物动机,这次是不揭示故事背景。将主人公置入一个极端的生存空间之中,伴随着紧锣密鼓的戏剧冲突,个性鲜明的人物先后登场,在这样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文明的秩序被重新定义,而我们都心知肚明,不知何时抵达的列车不会成为真正的救赎。虽然在一开始就有一场意料之外的死亡,但更出乎意料的是,哈内克居然留下了一个保有希望的结尾,这或许让《狼族时代》成为了他的作品序列里最“温暖”的一部电影。 |
|
一脉相承 |
|
似乎有些言之无物 |
|
某种文艺系末日题材片 |
|
没有铺垫,没有高潮,没有音乐,充满诗意 |
|
烦人 |
|
我的境地何其相似 |
|
太一般 |
|
绝望了,开头即高潮,刁民却刁的不彻底,人性使然,探讨极具哲学意味。 |
|
末世之光,这部很合口味。尤其音乐那段,真好。要相信文明的存在和艺术的力量,人性本恶和人性本善互相依存,无论何时,我们都与野兽不同。 |
|
哈内克最糟糕的电影,一贯的主题探讨人性,但非要把剧本编在一个类似世界末日的背景下吗?这样讨论的问题很没有说服力好么,连绵的大雾把布景都省了,没完没了的长镜头 |
|
看了开头,一哆嗦,想说又要被那个熟悉的哈内克虐了,激动万分…结果后面,你要说的你想表达的,放在这样的设置里,一切都削弱了力量。 |
|
走向太随意,因而不够迫切。 |
|
这个世界怎么了= = |
|
打一开始就没走进/相信,再深刻的寓言也成了马戏。(当下看哈内克,每一部都难免会自我投射到当下。 |
|
真诚的作品~没有半点做作~ |
|
3.5。资料馆1厅。1.上海2021,远没有想到一出末日寓言正在变成现实。2.风吹麦浪下掩藏不住危机四伏的食物短缺、蠢蠢欲动的杀机以及由此而来的褪下文明外衣的野蛮和残酷。3.冷寂漆黑的夜里点起再多的火苗都依然是无助和彻头彻尾的黑暗,最后只身赴火是最无助的幻想救赎,由小男孩来完成这一类童话般的黑暗幻想再残忍不过。4.我们等了一趟又一趟驶来的火车,即使有幸登上,终点又将通向何处? |
|
架空时代环境下的一场人性展现。哈内克的镜头组接/前后关系有着自己独特的节奏,有时候十分干脆、简练,“过程”没有一丝多余与留恋,有时候又突然把事件/动作/时间抻长,这种压缩或放大并非常规的心里时间展现,而是对客观时间的取舍,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感觉呈现。 |
|
电影中有两处镜头令我为之一颤,一处是屠马,刀插入脖颈后鲜血迸涌而出,人类之残忍程度与狼并驾齐驱;一处是影片最后火车载着人类开向他方,沿途风景秀美,充满希望。 |
|
@小西天。抗疫时代。戏里戏外感受类似。 |
|
之前网上买过刻录盘,一放是部美国同名三级。这部实在太灰暗了。 |
|
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再次回到野蛮却表现出不适和慌张,真实的自然界确实如此残酷,老哈只是想表现真实,告诉我们不要太沉溺于文明的表象 |
|
220524补充:哈内克本人表示就是要拍一部平淡的反灾难片。顺便这标题真的不是在致敬哈内克爱豆伯格曼的《豺狼时刻》吗 | 191116力松劲泄,尤其是群戏,好无聊……架空OK但使不上力。也许我对不尖锐搞批判的哈内克无感… |
|
看得憋屈死 |
|
7/10 |
|
火·鸟胜过孩子胜过于少女!这样的观感出乎意料不算什么 最让我惊呼的是曾经恍惚的两位竟然齐聚一起:Florence 和 Anaïs 爱了爱了 |
|
<2001太空漫游>里的猩猩进化被视为传世经典.
但这整部片都在讲人无高潮无惊喜无声无息退化的可怕,, |
|
雾蒙蒙的大远景,大段大段的沉默。结尾小儿子光着身子要走进火里被人救下,之后从火车里看出去超长的空镜头,结束 |
|
末日来临之际,大家都是难民。大叔救了绝望的男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