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卡米尔 Camille (2019)

    最近更新: 2025-03-24 正片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1080P

      百度云盘 硬英字.Camille.2019.FRENCH.ENSUBBED.1080p.WEBRip.x264-VXT 详情
      硬英字.Camille.2019.FRENCH.ENSUBBED.1080p.WEBRip.x264-VXT
      打开网盘链接 获取提取码
      Camille 2019 FRENCH ENSUBBED 1080p AMZN WEBRip DDP2 0 x264-TEPES[5.09GB ] 详情
      Camille 2019 FRENCH ENSUBBED 1080p AMZN WEBRip DDP2 0 x264-TEPES[5.09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Camille 2019 FRENCH ENSUBBED 1080p WEBRip x264-VXT[1.76GB ] 详情
      Camille 2019 FRENCH ENSUBBED 1080p WEBRip x264-VXT[1.76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Camille.2019.FRENCH.1080p.WEBRip.x264-VXT[1.76GB] 详情
      Camille.2019.FRENCH.1080p.WEBRip.x264-VXT[1.76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Camille.2019.FRENCH.1080p.AMZN.WEBRip.DDP5.1.x264-NOGRP[5.37GB] 详情
      Camille.2019.FRENCH.1080p.AMZN.WEBRip.DDP5.1.x264-NOGRP[5.37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720P

      Camille (2019) 720p HDRip [Hindi-Sub] x264 1XBET[849.69 MB] 详情
      Camille (2019) 720p HDRip [Hindi-Sub] x264 1XBET[849.69 M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Camille (2019) 720p HDRip [Hindi-Dub] Dual-Audio x264 1XBET[931.44 MB] 详情
      Camille (2019) 720p HDRip [Hindi-Dub] Dual-Audio x264 1XBET[931.44 M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Camille.2019.FRENCH.720p.AMZN.WEBRip.DDP5.1.x264-NOGRP[2.86GB] 详情
      Camille.2019.FRENCH.720p.AMZN.WEBRip.DDP5.1.x264-NOGRP[2.86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这是关于法国摄影记者卡米尔·里佩奇的故事,她26岁时在中非共和国被杀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7.5 IMDB 7.0 正片
      Volevo nascondermi
      2020
      剧情片
      意大利

      我想藏起来

      Volevo nascondermi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导演太会运用色彩与构图来渲染主角无法诉诸他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了。一部难以用文字来表达感受的电影,总之跟随着主演的情绪,我一直不自觉的哭出来。
      • 男主演真的太好了,让这个太容易就陈词滥调的电影焕发了真实生命力和情感。他近乎疯狂,近乎天真,如此厌恶人类,又如此深情且渴望着爱。
      • 有些电影在看到第一个镜头时,你就知道它是对的
      • 哪怕功成名就,发疯般的孤独依然如影随形。我想同情利加波尔,但我深知恰是那些苦难和不幸,淬炼出了他的惊世才华和伟大作品。老天是公平的,在不朽的身后名和过正常生活之间只能选其一。男主的疯魔演技当得起柏林影帝。
      • #Berlinale20-05 三星半。意大利近两年似乎多有从底层边缘男性角色出发反衬社会浮生百态的影片(比如《犬舍惊魂》)。开头蒙太奇闪回男主从小到大成长经历有些惊艳,而行至后半段则从节奏和人物形象层次刻画上都有些瑕疵。故事线在男主对自然原始的热爱和不被世人称赞时的自暴自弃之间循环往复多次,但缺乏集中戏剧冲突的高潮段落。对于意大利小镇的描摹影像质感很动人。结尾略显仓促。
      • 安东尼奥·利加波尔德的艺术生涯有多么华彩,他的生活就有多么冷寂悲惨。影片的叙事节奏与安东尼奥的境遇骨肉合糜,全世界难寻属于他的平静一隅,可其又是最需要获得关怀的一角。埃利奥·杰曼诺用他倾尽呼吸的表演,让本片得以实现。
      • #70th Berlinale#主竞赛+影帝。意大利原始画派/素人艺术的画家安东尼奥·利加布埃(Antonio Ligabue)的传记片,可谓是附体级演技,又是扮演受到精神疾病困扰的艺术家,应该是最佳男演员的热门人选。影片有个极其绚丽的开头,完全模拟精神病人思维的“混乱”剪辑,把人物前史基本交代清楚了(当然要跟上这个叙事需要一点耐心)。同时在影片的调色上也参考了利加布埃画作的高饱和色彩。可惜后面没有坚持这种剪辑风格——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人物时好时坏,后半段精神状态稳定的时候比较多……人物渴望爱情和被人嘲笑又被人保护和利用,写得相当细腻,也不乏感人之处。算是今年的一部佳作。
      • 开头真的很漂亮,但题材上实在是太不讨巧,让人不断想起各种各样的画家影片,每一个画家又都是怪咖。男主很行,可以预定一波最佳男演员。
      • 一直在身体里有个蓄势待发的火山,不喷发不行的。
      • 在先后看了2020年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从不,很少,有时,总是》、金熊奖《无邪》、最佳女演员-葆拉·贝尔《温蒂妮》之后,就对这部最佳男演员-埃利奥·杰曼诺《我想藏起来》产生了看片想法,如今终于观影了。& 在看过的关于绘画/画家的电影作品(包括:《莫娣》《燃烧女子的肖像》《至爱梵高》《无主之作》《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画之国》《弗里达》《阿基里斯与龟》《梵高传》《梵高:画语人生》《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个人观感大致与《透纳先生》差不多,胜过《大眼睛》《永恒之门》。
      • 未经传统艺术训练,追求原始艺术风格的稚拙派艺术家传记,遇到善意的朋友真是幸运的事
      • 一生都在受冻,因此穿很多都不觉得热。一直都被看轻,于是背狮头都不觉得重。知道历史不会记得他的丑陋,只会雕塑他的样子,却注定要忍受孤苦的一生。那个目光澄澈的女孩头颅被啃噬,那间充满爱意的婚房马车被涂污。他是不被世人理解的疯子,是爱雕刻动物的艺术家,是忍受痛苦的男人,是藏起来的孩子。
      • 大爱用色和摄影,结尾美极
      • 影帝?影帝。
      • 3.5。意大利梵高,影帝应该稳了
      • 里米尼海边Darsena露天电影,今年看的第一部院线影片,Viserba还放了烟花,值回票价。
      • 意大利当代对精神病患题材的关注有历史成因(去机构化的先导),精神障碍是精神障碍,艺术家是艺术家,当你是精神病患又是艺术家又没学习过绘画,那么你就成了原生艺术家了。情节平实弱冲突,叙事跳跃和闪回,到了视听就极其精致起来,写意式地运用色调,但全片仍无可值得一提处,虚假地接近疯狂。
      • # Venezia 80th 补课 【D+】过度依赖演员表演的范例,以及为什么近年来的意大利导演都这么追求画面的精致。
      • 一生寒冷、饥饿、被践踏。所以向往温暖、柔软、被尊重。开头和结尾真的是太戳人了。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 安东可以和罗丹的情人,梵高一起加入致郁艺术家系列。2021SIFF得第一部片选择了他真是太好了。安东画的狐狸狮子老虎隔着银幕也栩栩如生到让人赞叹。借用高分评价:因为一辈子饥寒交迫,穿再多也不热,因为一生被看轻,扛着狮头也不觉得重。困扰他的不是一种叫“我是艺术家”的情绪,而是没有得到爱。如果人人都能在爱里长大该多好。
    • 豆瓣 6.9 IMDB 6.6 正片
      Blue Miracle
      2021
      剧情片
      墨西哥

      蓝海奇迹

      Blue Miracl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太无聊了,色调不错
      • 3.5星。真人真事。
      • 凭私人力量开设孤儿院,就已经让人十分佩服了。没有一个孩子是自愿成为孤儿的,但流落街头的生活会逼着他们变得更加孤立无助,甚至与犯罪为伍。拯救他们的生活,不仅是让他们活着,更是拯救他们的人生。
      • 还挺无聊的吧就,钓鱼emmm
      • 对小孩的情感转折还蛮生硬的,一开始对孤儿们高高在上演的偏向上等人态度超过厌孩也即便让厌孩如我的人有点令人不适。前脚 That's why I don't want kids in the first place 后脚就回归家庭了,或许真实故事更为婉转,但这个电影呈现着实只能用“剧情需要”来解释了。
      • 简直了,过于正确
      • 其实也是个套路的故事,但最后的点是钓鱼,还挺好玩的。而且是真人真事改编,感动还是有的。
      •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这一点让很多吐槽显得mean,但这个片子真就平庸到让人毫无情感波澜。大概热爱钓鱼/海钓的人会嗨?哦对,只有一个印象,cabo也太tm美了,难怪美国人有钱没钱爱去cabo度假,俺也好想去!
      • 结构和故事都比较普通,胜在改编自真人真事,似乎因为有了真实,影片也一下有了别样的希望。想做一部钓鱼元素的青春电影,但不想单纯钓鱼,虽然最近体验中发现单纯钓鱼也蛮有意思。人生没那么多奇迹,无论怎样,在人生的深蓝大海里,我们都该用最自在的姿势去冲击风雨去享受飞的模样。
      • 喜欢这样温暖的故事
      • 说奇迹就真是奇迹,几个男人和男孩一起去钓了三天鱼,就啥都搞定了。孤儿院院长治愈了童年阴影,孩子们通过钓鱼获得了荣誉、爱好和胜利的满足,船长重拾了亲情,孤儿院也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全员治愈的套路电影,说实话有点过于普通了。但是当看见那么大的鱼跃出海面时,忽然又有抑制不住的激动,再加上本片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竟然增添了不少可信度。
      • 好看,174公斤金枪鱼,牛逼
      • 只有真实事件改编这一点打动我, 更想看真实事件
      • 很流畅的故事,也很适合学生看,我推荐给了侄子。老中青都适合的电影。另外,男主角演过很多好看的电影。
      • 3星,有点低龄低幼,但海景风光很美,三观很正,可以看看。
      • 故事还行
      • 故事3.5,真人真事改编加0.5,4分
      • 风景和人一样迷人,真实事件改编,非鸡汤
      • Lord is with us#Gracias Papa Omar#
      • 什么都对,什么都差点意思。
    • 豆瓣 7.9 IMDB 7.4 不朽真情
      Immortal Beloved
      1994
      剧情片
      美国

      不朽真情

      Immortal Beloved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片中出现的音乐有:皇帝钢协、致爱丽丝、奏鸣曲(克鲁采、悲怆、月光)、交响曲(第3,5,6、7、9)、小协、鬼魂三重奏……
      • 很触动我的两段,一段是贝多芬伏在钢琴上缓缓地弹奏着《月光》,是尚未被打破的平静;一段是贝多芬在病榻上与乔安娜无声地交流,是临终前的和解。这两段Gary Oldman的表演堪称完美,特写镜头里记录了所有细腻的情绪变化,配合贝多芬的音乐十分动人。天才一生的悲与癫,在命运重压之下反而旺盛的艺术生命力,永远震撼人心。本片败笔就在这个杜撰的狗血爱情主线上,配不上狗爹如此优秀的表演。
      • 开头那雷一打,以为他要变成Immortal Beloved vampire了,GO在形象上与贝叔差别太大了。葬礼比M叔的凄惨强点儿,但贝叔活着时可孤寂惨了【音乐是作曲家的催眠术】后面的推论说卡尔就是贝叔的亲生儿子,囧。史上到底有无这封情书呢?传记片实在太没谱了,纪录片还能少扯点淡
      • 讲的是一个关于Ludwig van Beethoven虚构的错过的爱情故事,这让人想起1984年的电影amadus,看起来这些伟大的音乐家在某种程度某种方面的晚景凄凉....
      • Their love will last for a while, because they parted so early, and met in such a way afterwards.
      • 错过,即是永远。我要么和你活在一起,要么就是死去。
      • 苦难和折磨更容易成就伟人。肉身成神的伟人。
      • 幼年的贝多芬身着白衣逃离醉酒的父亲的家,奔跑在星光下的丛林,自由得像一只小鹿。当他脱去外衣,赤身浸入星河,欢乐颂响起的时候,我飙泪了。 前面漫长压抑的部分都是为了这一刻吧。 还有25分钟就是2010年了。
      • 情圣贝多芬,无论你多么爱我,我永远爱你更多。
      • gary oldman实在令人心碎,编剧比较巧妙的从乐章写出贝多芬的一生故事,中间第七交响曲被当背景用了,第九用来做高潮升华,但我最爱的还是第七。
      • 在电影院看过大银幕的关于贝多芬的故事已经忘了,在21:9全屏屏幕的高清画质下重新再看一遍“贝多芬”的不朽爱情故事……我的天使,我的一切,我唯一的珍爱。今天,我只能写上几句,要用铅笔来写(这是你的铅笔)。因为,要到明天,我的居所才能确定下来,多么无谓的时间浪费啊!   在相互需要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深深的忧伤——我们的爱情能不能在无需做出牺牲、相互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天长地久;你能不能改变你我相互不能全身心拥有这个事实。哦,天哪,看看这大自然之美吧,它一定会使你的心情得到无比慰藉。爱情要求一切,天经地义——正如你之于我,我之于你。但是你却时常忘记,我必须为你为我而活。倘若我们完全融为一体,你会像我一样少受煎熬。   我的旅程充满惊吓:昨天凌晨4点才抵达此地。由于马匹不够,邮车只好改道,但这条路
      • @5教 影视鉴赏课 无字幕 配乐如下《致爱丽丝》《钢琴奏鸣曲、第8号第2乐章、第14号第1乐章》贝五第1乐章 贝六第4乐章 贝七第2乐章 贝九第4乐章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
      • 《欢乐颂》响起的那一刻我泪奔了…起初觉得古叔演贝多芬,气场太不合,印象中还是06年版的艾德.哈里斯从形象上更贴近点,可看到他耳朵伏在琴身上弹《月光》那一节时彻底被征服。天才混蛋的一面,混蛋天才的一面,那狂暴痴癫,那一抹微微的神经质,舍古叔其谁啊!
      • 最爱的人却是弟弟的妻子 没有看到信的擦肩而过 一生执着的追求
      • 罗生门式拼凑的贝多芬的情感历程,还安排了狗血的擦肩而过结局,痛苦造就艺术,高潮略微不给力。全片铺背景音乐,有的地方显得太喧腾了,奥德曼演贝多芬有点不对劲,说不上来是为什么……
      • 九年后二刷,第一次看应该是在央六,脑海中只留下了少年贝多芬在慷慨激昂的《欢乐颂》中沐浴于灿烂星河的段落。本作以贝多芬去世后所留下的遗书为线索,引出他生命中或奉为知己,或作为爱人的三个女人:已嫁为人妇的伯爵夫人朱莉娅,匈牙利伯爵安娜(罗西里尼的表演兼具威严与温柔)以及他的弟媳乔安娜。以「公民凯恩」式的碎片拼凑出贝多芬充满矛盾的一生,但偏向于民间野史致使八卦奇情色彩过重,反而缺乏对他生平的描述。他是高傲的天才,偏执的艺术家与落魄的名人,同时也是漠然的家人(揠苗助长使自己侄子差点自杀),严苛的老师与刻薄的情人。他的徒弟为寻找他「永恒的爱人」而上路,但他真正的爱却留给了艺术与未来的世人。奥德曼造型上还有点意思,但表演上欠缺艺术家气质,倒是负面人格部分表现得很到位。背景乐几乎全程使用贝多芬作品。
      • 音乐是件可怕的事。它是什么?它用来做什么?它直接引领人们到作曲家的那种精神状态,这就是音乐的力量。聆听者没有选择的余地,这就像是催眠术。所以,我写这个的时候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命运交响曲是你,月光鸣奏曲是你,致爱丽丝是你,欢乐颂也是你。贝多芬这个名字太闪耀,以至于后来的我们觉得生命的轨迹和他交叉过是如此的特别与美妙。不朽的乐章需要这般汹涌的情感。"我现在该就寝了,别急燥,爱人,今日,作日,我含着泪渴望你来,你......你是我的生命,我的一切,那么再会了。别停止爱我,永远是你的,永远是我的,永远是我们......" Immortal Beloved. So, do you like Beethoven? 真的很喜欢九十年代的电影。听到月光鸣奏曲和致爱丽丝这么熟悉的曲子也忍不住泪目。
      • 音乐绝赞,音画配合绝赞,尤其是欢乐颂。知道本片的任务和《莫扎特传》一样是串联音乐,但这爱情故事太好莱坞了Leo Faulkner, Matthew North, Josef Kolínský
      • 寻找神秘爱人的线索串起贝多芬脍炙人口的名作和众叛亲离的一生,抽丝剥茧,整饬工巧。知道真相后有一点惊讶,但不意外,电影对“爱人”的塑造很成功,在以另一幅面貌出现时,就有足够的魅力让人把目光聚焦在她身上。没料到是这般烂熟的桥段结束电影,这不是甄嬛和十七爷吗?“看命运嘲弄,造化游戏”。
      • 开头一直都觉得不是很好,幸好片尾的时候还算有点力量,不然这片真对不起这个大作曲家。看了之后算是对贝多芬有了一点了解,虽然不知道这是不是真实的。
    • 豆瓣 6.6 IMDB 6.3 z-HD高清
      Radioactive
      2019
      剧情片
      英国

      放射性物质

      Radioactiv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淳华真的很稳,上乘的角色驾驭能力稳住了人物的整个脉络,但导演为了适应时下话题,讨论女性主义和科研的伦理等议题,进行了未来闪现和一些意识流的场景表达,展现得太花哨了一些,和主线剧情也不太融合,很难让人有深层共感,让全片作为人物传记包袱很重,有点可惜
      • 居里夫人和丈夫一起探索科学前沿的故事,他们的爱情也是一个重点。皮埃尔·居里死后对居里夫人的打击还是挺大的,她经历了一段彷徨无助的时光。一战期间,她和女儿一起用X光机在前线帮助了很多受伤的士兵。问题在于,居里夫人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事怎么也应该提一下吧,毕竟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世界第一人。另外,导演可能对化学也不太了解,居里夫妇俩做试验得到放射性元素的过程本应是这部电影里最精彩的部分,但导演加快了这部分的进度配合着一首BGM就过掉了……第三,电影穿插着很多段其他时空关于放射性元素的故事,广岛原子弹,癌症的放射性疗法等等,导演应该是想表达放射性物质本身没有对错,主要还是看怎么利用这个意思,但笔墨过多,让我产生了主角不是居里夫人的感觉。最后居里夫人当年提纯获得的氯化镭只有微量,不是电影里这样的一小瓶。
      • 再一次,好角色和好演员碰上了庸剧本。
      • 传记片向来难出彩,尤其还是传统配方:把居里夫人的科学世界和日常生活打散开,再组合穿插,过去现在未来,交互剪辑。伟大头脑带来的荣光与痛苦做引,站在丈夫身后的失落,家庭的琐碎,面对人性的执着善良都在,看起来拍得很努力,但还是没有主线,走马灯式的回望免不了变流水账,保险又无趣,很难让人有更深的震颤(超现实表达尤其无语)。好在裴淳华的表演很加分,姐是真厉害,年轻时热情聪明,年老回忆时沉重,演起来却轻盈,剧本拖后腿太可惜。
      • 就这?最大的篇幅给了和朗之万的婚外情,还穿插了跑题的广岛核弹和美国治癌。导演倒也是很想讲女权,但是诺贝尔颁奖礼上女性带头起立鼓掌也太做作了(如果不是事实的话)。可惜了这些女演员,每一个我都挺喜欢的。居里夫人本人绝对tough fighter。
      • 2.5 | 导演想要表达得太多,以至剧情混乱,画面生硬得不和谐。人物传记类电影还是欣赏只单纯描述这个人一段时期、一件重要的事情。
      • 伊朗女导演拍摄的科学家居里夫妇的传记片,女演员很精彩地再现了伟大科学家居里夫人的性格和情感。但编导将科学发明之后,一个世纪来放射性物质带来的各种灾难过多地穿插在主叙事之中,图解科学发明的正负使用,占用了过多篇幅,消弱了对主人公传记刻画的丰满度。摄影、美术还原时代气质出色。
      • 头重脚轻,独自研究-相知-相爱-合作的前半段更加紧凑而有凝固力,后面又是走马观花的讲完居里夫人一生,始终觉得淳华值得更多更好的角色,在这个角色上也值得更好的剧本。广岛核爆-切尔诺贝利的视点切入有对科学更加纵深的讨论,但作为传记片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观感的抽离。
      • TIFF P&I 爱了爱了 塑造出的居里夫人形象还真挺符合我的想象 摄影美学和配乐都能把颗粒的放射感和前沿科学的未来感给传递出来了 除了有些台词意图太明显外 希望有好票房
      • 给裴小姐一个最佳女主角提名不过分吧?
      • 等待了1个小时24分50秒后,终于等来了安雅。 剧情总体来说非常平庸,导演似乎想用一些未来的片段来说明放射性物质的的利害两面,然而无论是核弹还是切尔诺贝利,其实和居里相关性没有那么高,而且全片还是不乏打拳的嫌疑。
      • 居里夫人是两届诺贝尔得主,一个多么传奇的女性人物。按理来说,拍出来的电影应该会非常不错。但可惜的就是导演把这么好的一个题材给拍成了平庸的流水账电影。没有任何惊喜。
      • 主線拍的很文藝我很喜歡,但突然穿插一些未來科技發展的閃回畫面實在是太糟了,完全打亂主線的節奏和氣氛的古典感。但是瑪麗真酷啊!無懼種族歧視和厭女的社會,放到現在還是很前衛,太愛了!Rosamund Pike也演的很好,加一星吧(另外原來居里夫婦跟跳舞的Loïe Fuller有交集啊,真是神奇
      • 科学成就不好讲,但在身份性别问题和面对社会目光的反应表现上则信手拈来。但在“辐射”话题上想加的东西太多,疯狂剪辑适得其反。
      • 裴淳华女士放佛都没走入歧途,与劳模一样。个人能力出色,表演细腻。但也都是一水儿的大女主,坚韧的女性。演来演去无区别无突破。
      • 中规中矩
      • 强行把居里夫人跟原子弹扯到一起也是很恶心了。放射性的用途有千万种,导演一拍脑袋,得,拍完放疗就拍原子弹了。
      • 万用辐射家庭日常品,通灵会信仰之必要,移民寡妇名流寻欢所遭受媒体社会世俗之歧视,还有时不时超现实穿越科学双刃剑造就的未来景象;手法挺花哨,成品很无趣,导演以前明明用自我经历改编创作过伊朗政教合一前后女性视觉的优秀作品,塑造这位百年前女科学家却充满了各种俗不可耐的刻板印象,居然能把原子弹和切尔诺贝利的锅都扣在居里夫人脑袋上,感觉造就偏见的知识壁垒要远远高于性别壁垒
      • 3.5星。以为是妮可。
      • 「Madame Curie, these prizes are the pride of France. → These prizes are the result of pain and they seem to have caused pain. And I would rather they be used for something useful, like curing others from pain.」「The things that make us weak are the things that make us strong. We couldn't have done what we did without each other.」「I'd rather be someone that hopes the world is full of light than fears for the darkness out there, wouldn't you?」
    • 豆瓣 7.5 IMDB 6.9 HD1280高清国语中字版
      上海的女儿
      2019
      剧情片
      中国大陆

      上海的女儿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技术层面,完成不错,采访与画面的混搭,剪辑以及配乐。不过就人物纪录片而言,最重要的还是人物,周采芹这位老奶奶太有意思,太有气质了……表面看,是一位传奇女性的一生,时代与个人交互。但往深了思考,其实是在讲述父亲对女儿人生的深刻影响,再往深处看,是舞台对周采芹的人生影响。3.7
      • 65/100。纪录片本身还是问题很多的,整个故事的架构显得非常混乱,情感的呈现似乎总是缺乏爆发点,人物场景重现这种形式对我来说更是败笔。 但是影片非常成功地树立了周采芹的人物形象:作为欧美世界中比较出名的华人女演员,她独立自信的形象令人钦佩,她双亲对她的影响渗透到了她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她不愧为“上海的女儿”。
      • 主流纪录片的拍法,一边是滔滔不绝的口述历史,一边是通过表演去情景再现,再一边就是寻找历史视频做人物活动背景,还是很扁平。人物本身很有魅力,感情生活、家庭背景、演艺生涯,随便一个点都是故事,可以拍得更好的!从上海到香港,到伦敦,再到美国,周采芹老太太的生命力很旺盛,年轻时是一枚性感尤物,符合白人对东方女性的想象,她的内心很执着,天生就是吃演员饭的,以前在老版007、放大、傅满洲等电影里见到她,还以为是越南人。
      • 在采访时,导演在我面前表达了对上影节没有将其水准之作选入主竞赛单元的极大愤慨,同时也对其他那些入围的外国纪录片流露出一种不屑的鄙夷之情…其实说句实话,不管导演怎么争辩,确实是拍得太平庸了。本来像周采芹这样的传奇人物,根本不缺素材好嘛,老爸是周信芳,弟弟是周英华,而其本人更是叱咤戏剧、电影、音乐、电视剧多个艺术舞台的全能艺人,这样经历丰富的人物居然还要靠大量的剧情演绎和京剧搬演去表现,只能说是导演功力不够。看看魏时煜的《金门银光梦》和《古巴花旦》,都是类似题材,就知道差距在哪了。
    • 豆瓣 9.0 IMDB 7.7 HD
      Jacquôt de Nantes
      1991
      剧情片
      法国

      南特的雅克·德米

      Jacquôt de Nante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什么是爱,是浸润在胶片上追寻你童年褪色的光影,是爱你生活过的土地呼吸过的空气,是爱你苍老的手爱你稚拙的每一步。
      • 瓦尔达说:“这部片让观众们想要看一遍德米的电影,太让我开心了”
      • 真正的冲击点在观影结束后老太太亲口说出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她爱人的童年的时刻,看前没有被“剧透”的我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瞬间冲上最高点。怪不到三位男演员俊美如此,怪不到雅克晚年特写都是平静和温柔【那时他已重病】,怪不到童年迷影的细腻情节动人异常,怪不到向左向右的手指指向满满的爱与欣赏。
      • 童年是一个人生命的源泉,是费里尼的阿玛柯德,是侯孝贤的童年往事,也是南特的雅克德米。雅克德米的童年是幸福的,每一件小事都成为了日后创作的素材,也影响了他作品童真、梦幻的风格。最后关于童年的回忆交织着自己的电影作品被老婆拍出来,也真是美好得不像话,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 以实验派的做法,畅想一个人最遥远的故乡往事,黑白色调相接、虚实情节相合,叙述方式洋溢个性、情绪意识时刻共振;瓦尔达捕捉他人记忆的探索严肃、客观而又不失温情,片中活泼动感的卡通手势、妙趣横生的摄影轶事、纤毫毕现的微距镜头...林林种种,恰恰道出了那份最内敛而耀眼的人性柔光。幸福海滩 电影人生:瓦尔达与德米电影回顾展开幕影片 @ 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杜比全景声厅
      • 这就是爱啊!瓦尔达把电影的形式推到极致传记、搬演、引用、访谈以及瓦尔达的导演评论轨的巧妙结合,德米晚年面孔的大特写。少年德米对电影执着的爱,以德米完成最初的3(或4)部8毫米短片为线索,并追溯他日后作品中源自童年的动机。黑白影片中彩色段落皆是与电影有关的、记忆的中华彩片段
      • 比天堂电影院高明
      • 靠这份怀抱着的巨大爱意,成就了这部在传记片领域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作品。
      • 爱情如命,生命似水。帧帧秀恩爱,幸福的雅克。
      • 左手指向丈夫的童年,右手指向丈夫的电影,这是最最私密的瓦尔达,每一个镜头都带着爱。雅克·德米在法国乡村的生活,稚嫩而坚定的踏上电影路,每一步都让人动容赞叹。爱电影要从娃娃抓起,等我有了小孩,我一定天天陪她看电影~~~
      • 瓦尔达提供了一种卓有成效的电影人传记拍法,而她对德米的挚爱之情也漫溢在每一格胶片之中。影片回溯性地重构了德米的童年与少年时光,由对木偶剧的痴迷到对音乐的启蒙,从自己拍摄定格动画到终遇伯乐进入巴黎电影学院。虚构搬演与德米电影片段间的匹配剪辑与互文探讨,穿插少量弥足珍贵的德米自述。摄影机缓缓爱抚着海滩上苍老的雅克,及至他活成一幅幅动人的油画。黑白影像(为主)与彩色画面(德米的部分带有狂喜色彩的主观视角图景)交织。| 与小伙伴一起趴在地上观察走来的修女们的足部,确证是否混入了男扮女装的间谍;“每次一写过去分词,我就回想起这堂课和从天摇曳而降的降落伞。” PS:调轴和修订了匹配蓝光版的字幕。(8.5/10)
      • 雅克对电影的热爱与坚持,瓦尔达对丈夫的追忆与怀念,令人动容;真爱与感动渗透在每一个细节里,这是最好的怀念方式,也是最真挚的作品。伟大的瓦尔达,幸福的雅克。
      • 多年的时光/都在那儿/还有那些/未曾与你相识/为了与你相识的日子
      • 记忆与艺术创作是爱意满满的[南特的雅克]的两大主题。电影里雅克的艺术王国完全建立在他的双手之上,他亲自布景作画,身体力行的把现实变成了艺术,就连电影本身都要用手指来指示两者之间的转换。而当德米用艺术来实现回忆的时候,瓦尔达则面临一个核心问题:怎样用艺术来展示不属于自己的记忆?特别是这段回忆本身作为一种叙述体就不完全可靠。她的解决方式依然是依靠身体性,用自己的双手和身体去体验爱人过往的时空。这种方法反倒导致叙述的过往显得太完美,一切似乎都顺理成章,叙述与回忆之间缺少了一点距离,以致她无法真正彰显出回忆的虚拟性。
      • 15年雅克德米回顾展正好把他的片几乎都看了,相比脸庞村庄巨大的标记量和超高评分更喜欢瓦尔达之前无人问津的纪录片拾穗者阿涅斯的海滩。丈夫已得艾滋病的肌肤特写自述儿时情感电影片段结合用三个小孩拍摄的迷影成长之路和旁白,手法和情感更私人更关注个体有着说不出的感动和力量。法国文化dcp。
      • #BJIFF2018#数度欲哭。没入记忆之深流回溯德米的童年时光,慢慢廓清电影与生活旋回缠绕之互文形态:一次次将其日后的电影片段溯本求源般嵌入生活当中,而生活本身也在迂回着迈向光影造梦的电影人生,对电影的热忱痴迷也即对生活的热爱。是瓦尔达对爱人的告白,也是与电影和生活的美妙肇事。
      • 爱电影爱得深沉。
      • 雅克·德米的童年往事。几乎全是零碎、闪光、短句模样的记忆片段——左边回忆👈 | 👉右边电影。德米和瓦尔达在创作道路上互不干扰,这是他们第一次合作。
      • 阿涅斯写给雅克·德米最美的情书
      • 4.5 梦见自己发了个对芙芙的吐槽“怎么接下来的片子都跟生日有关”,醒来决定看一部跟她有些许关系的片子。这样的“爱”既是对电影,也是对人,跟“我曾侍候过库布里克”可能也是相似的,只是工作方式和表达方式太不一样。最近总想起中岛敦的“人生一事不为则太长,欲为一事则太短。”爱一个人/一件事,太少也是太满。老奶奶的电影里的细节是最动人的,那种动人就是,“哎呀怎么做到的,诗意得如此深情却又毫不造作?”(看完这种电影就是又有力气去上班和受虐了)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