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兵们看似坐在一张圆桌周围,但是我们的视线始终有阻碍,一片叶子或是一根树枝,阻碍不多不少,真好足以让观众注视到,即便我们也没法将一切都看清楚。 |
|
基斯洛夫斯基的凝视,只要简单的长焦+大特写就能让人在被岁月和战争摧残的面容中看到感动。 |
|
多希望只是噩梦。从事纪录片的晚期,这部纪录片,也是替教育电视制片厂(Wytwornia Filmowa Oswiatowych)拍的。2016.12.11重看。 |
|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更凄惨的是这些失明的老兵,做彩色的梦,过无色的人生,闲话战争。 |
|
这个短片抵得上任何一部反战片。他用镜头凝视一个个脸孔,高对比,总有遮掩,不让他们在镜框中稳稳当当。很硬,很冷,很朴素。 |
|
他们说“看见”时,用的是过去时。镜头很有意思,老兵们看似围坐,但我们很难看清他们的位置关系。我们的视线也总是被叶子或树枝阻碍。他们因历史看不见,我们对历史看不清。 |
|
23/7/2006 2:30pm bc |
|
唯有战争应被谴责~ |
|
片长16 分钟,基氏风格的反战纪录片。片中采访众多失明老兵,让他们讲述参加战争的经历以及失明后的感受。The physical injuries are not quite so emphasized as much as the emotional scaring,with the soldiers expressing their deep regret and longing for a better quality of life。 |
|
这属于纪录片吗? |
|
起伏暗涌,但是为他们的平静感动~ |
|
听他们讲故事。他们的过去、他们的爱好、他们的梦、他们对战争的的看法、他们的想法... |
|
我用手一擦才发现那不是汗,是血…… |
|
即使你經歷戰爭而完好無損,不過你已然蒙受了巨大損失。 |
|
他们看不见或看不清,你便用镜头去凝视他们。 |
|
客观,真实,手法极其简单但内涵深意,大特写极度逼近人物现实,上帝夺走了他们的双眼却给他们留下了最纯净,最明澈的心灵#基业斯洛夫斯基不愧是大师# |
|
会想到蔡明亮的那部《你的脸》,长久地凝视他们的面孔,凝视上面的岁月痕迹,本身就有让人动容的力量。几个在二战中失明的士兵闲话战争往事,特写镜头在不断地游移,而镜头的前景深位置被布置上花叶与荆棘,在视觉上造成凝视的遮挡与障碍,就像是对于老兵们失明的一种形式上的呼应,他们彩色的梦,他们黑白的人生。 |
|
这个短片就有点一般了。唯一的亮点恐怕就在于几处分段。 |
|
我在梦中仍能看到色彩。基斯洛夫斯基~ |
|
唯有梦中还看得见…… |
|
“我不知道活下去……有什么意义。”老兵絮语 |
|
战争带不来任何好处,任何进步都不是来源于战争 |
|
令人昏昏欲睡的故作腔调的对话 构图总是因为手持的不稳定性而出现偏差 画面单调重复 转场简直是在坑爹 |
|
反战,视角独特。 |
|
荷索的反面,没有沟通的努力只有宣讲的姿态,遮挡视域是一套政治术语 |
|
波兰语中字(发布于2016-01-28 00:26):http://www.acfun.tv/v/ac2494743 |
|
二战老兵口述经历,都是在战争中受伤失明。前半讲述战场经历,后半讲述失明后在梦中看到的场景。顶部打光,使眼窝处的阴影完全遮住眼睛。 |
|
曾经的士兵控诉:“只能怪战争,没有别的”,“战争没有任何好处”,“应该永远消灭战争” |
|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就好像把生活定格,然后无限放大,悲悯,而有力量。 |
|
关于战争的谈话,满屏的大特写。 |
|
历史,生命,梦境,目的,战争。和多数人黑白的梦不同,我的梦是彩色的,失明老人说。沉默地望眼欲穿。 |
|
反战纪录片,聚焦于失明士兵面孔,听他们诉说彩色的梦。 |
|
记忆的编织术 |
|
凝視,“那天晚上我就覺得自己一無所有”。 |
|
人很快就会习惯 |
|
7+ 长距深焦窥探 人物片面 战争之盲 最盲莫过心死 黑白片 彩色梦 |
|
活著的戰爭歷史記憶。 |
|
笼统来说,战争是一切祸事之首 |
|
好像是分了3个段落,虽然全部是特写,但是每个段落镜头晃动的,移动的幅度都会大一点,然后镜头是有一个偷窥的效果,并不是简单的直接怼脸。仿佛谈话的人并不是说给观众听的,人家只是在聊天,镜头是刚好捕捉到了而已。但是我不太喜欢特写的方式,我想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别,例如东方,可以让他们坐在一起,一起聊天,聊个15分钟,以一个固定镜头也可以 |
|
更重要的是凝视 |
|
控诉战争的残酷 |
|
最后瞎子老兵说:我喜欢和平,每一个人的和平。 |
|
3.5/5 这都怪战争... |
|
短片可以做到的心灵上的深度 |
|
一上来的镜头打光就很抓人,黑漆漆的眼圈暗示着时候的发展。 |
|
过3⭐。
特写镜头将几个老兵的悲伤和沧桑克制表现,然而最有意思的是若隐若现的配乐,不注意听,像是环境声,但又像是不经意间地鬼魅。 |
|
“在梦里我看得见” |
|
“我祈求和平。所有的和平。”
没人想要revolution。可如果这和平是虚假的,白色恐怖的,人们都被堵住了嘴,怎么办呢?难道不能有一场改革吗?我们都不想看到流血啊 |
|
这些失明的士兵多年来在心中酝酿的话比编剧编出来的台词还要刻骨铭心。 |
|
任何形式的残疾都是残酷的,失明是其中之最。
集体荣誉感成为了安慰自己身体残缺的糖药。
我看不见了,但我想见到的一切都在梦里。
人总要随遇而安。
真相到最后都是被记忆所模糊扭曲又被记忆所美化。
战争没有一点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