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王哥柳哥游台湾上集 王哥柳哥遊台灣(上集) (1959)

    最近更新: 2023-12-13 正片
    • 主演:矮仔财 / 李冠章 / Ko Yu-Hsia / 戽斗
    • 导演:李行 (Hsia Fang) / 田丰 (Hsing Lee) / 张方霞 (Feng Tien)
    • 编剧:$$$Tung Hsiao
    • 分类:喜剧片
    • 地区:台湾
    • 年份:1959
    • 更新:12.13
    • TAG:台湾,李行,台湾电影,喜剧,1950s,1959,黑白,电影
    • 片长/单集:88分钟
    • 豆瓣评分 6.6 (100票)
    • IMDB评分 7.2 (18票)
    • TMDB评分 6.00 (热度:1.40)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台湾电影《王哥柳哥游台湾上集》的免费在线观看,《王哥柳哥游台湾上集》是对白语言为,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6.6分,有100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   1958年出品的《王哥柳哥遊臺灣》由李冠章與矮仔財(張福財)分飾體重過重的王哥與身材矮小的柳哥,其情節模仿當時台灣譯名為『王哥柳哥』的好萊塢喜劇默片電影《勞萊與哈台》。該影片角色設定中,王哥為意外愛國獎券中獎的擦鞋匠,柳哥則為三輪車夫。劇情則描繪兩主角使用44天時間,遊遍全台灣名勝古蹟的旅途過程。   《王哥柳哥遊台灣》實為...... 完整简介请见下方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1080P

      Brother Liu and Brother Wang on the Roads in Taiwan Part 1 (1959) [1080p] [WEBRip] [YTS.MX].torrent[2.51GB ] 详情
      Brother Liu and Brother Wang on the Roads in Taiwan Part 1 (1959) [1080p] [WEBRip] [YTS.MX].torrent[2.51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720P

      Brother Liu and Brother Wang on the Roads in Taiwan Part 1 (1959) [720p] [WEBRip] [YTS.MX].torrent[1.35GB ] 详情
      Brother Liu and Brother Wang on the Roads in Taiwan Part 1 (1959) [720p] [WEBRip] [YTS.MX].torrent[1.35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1958年出品的《王哥柳哥遊臺灣》由李冠章與矮仔財(張福財)分飾體重過重的王哥與身材矮小的柳哥,其情節模仿當時台灣譯名為『王哥柳哥』的好萊塢喜劇默片電影《勞萊與哈台》。該影片角色設定中,王哥為意外愛國獎券中獎的擦鞋匠,柳哥則為三輪車夫。劇情則描繪兩主角使用44天時間,遊遍全台灣名勝古蹟的旅途過程。  《王哥柳哥遊台灣》實為介紹台灣各地風景之喜劇劇情片,雖然充滿了戲謔的情節,但也帶來了溫馨與歡樂,在交通不甚便利的1950年代台灣影片市場一出品就受到相當矚目。該黑白有聲片,不但為台灣台語電影開發新的片種也創造極佳票房。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7.6 IMDB 7.8 正片
      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1938
      喜剧片
      美国

      浮生若梦

      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我很想夸一夸,奈何找不到。这是戏剧吗?过于说教。过于夸张,懒于讲述。脸谱的Steward ,弱化的 Barrymore 。两大强强 脸谱联合。实在教人气馁。当然,他们都很漂亮。这部电影讲述人应当追求快乐,而不是金钱。剥削资本家没有朋友,只有小人。
      • This is a film which is so Frank Capra!
      • 虽然卡普拉的电影真的都挺假的,而且故事又老套,但看他的电影就是有种让人心里很舒服的感觉。有时候特别恨某个人的时候,看了卡普拉的电影,就觉得何必去计较那么多呢?爱人如己,真做到了,其实自己会蛮开心的。
      • 1.老屋之所以难舍,是因为那里充满了过去存在的回忆,是因为那里有家人的味道;2.人之所以媚宠金钱,是因为人往往在社会中迷失了自己真正所想要是什么;3.浮生若梦,金钱如粪,真情可贵;4.以上仅代表影片观点,我将继续崇拜金钱。
    • 豆瓣 7.6 IMDB 7.0 正片
      上海之夜
      1984
      剧情片
      香港

      上海之夜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电影工作室开山之作,奇趣幽默。饿殍流民,伤残军人,物价飞涨,美国大兵……有历史感,全靠室内布景对老上海的还原,惊为天人,张艾嘉,叶倩文真美,李丽珍还没长开,却也玲珑可人。施南生女士的十大港片第一名就是本片(见《香港电影百年》一书),足见其地位。
      • “能不能给我一点希望啊?”“希望只有一个,给了你我就没有了。”——原来拒人可以这样说
      • 3.5 神经喜剧混搭后台音乐片类型,出来的效果时而惊艳时而灾难,大家都像没吃药就出来混的。物价飞涨的国统区上海,即便只是轻浮地嬉笑怒骂也能带来一丝悲凉。莫名却又奇妙的一面之缘与十年等待在断电之夜尽显魔幻时刻,徐克用最大条的方式展现底层的浪漫,俗套却感人。张艾嘉当年灵气逼人。
      • 李丽珍,1984。这部闹剧除此以外不值一提
      • 施南生的十大港片之首,这是她和徐克的爱情乐章。他们的事业始于灼热的八十年代,新世纪一路北上仍能屡创神话。可惜爱情没能跟来,中途走丢,死在苏州桥下,掬一把月光,仅表纪念。
      • 不曾存在的苏州桥,大桥下面的抗战士兵。电影有历史感,但终究是喜剧。
      • 李丽珍演张艾嘉的贴身丫头
      • 很喜欢。 故事没什么好嚼的,重要的是徐克的拍法和小心思,还有选角,第一次发现钟镇涛很有魅力
      • 色彩,一路笑料(虽然很多很庸俗,不过一些设置倒也巧妙),人物太夸张。人力车夫模仿自行车刹车。
      • 徐克电影工作室的开山之作,即给出了一份很有水准的作品。说是喜剧,但是从头到尾都处处显露出悲剧的色彩。战乱的流离失所、投奔的无依无靠、桥下的苟延残喘、屋内的相依为命。但徐克聪明的是,没有一味的煽情买苦药,而是用欢快音乐带动节奏,穿插各种喜剧场面,承载出那个时代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同时又极具浪漫主义,阳台上那场戏,巧妙的色彩构图,浪漫又令人神往。上海之夜是美的,但终究这美却不是属于所有人。
      • 港式狂想曲,古典浪漫,借古抒怀,暗喻九七。有必要照着本片致敬的三十年代老上海电影去把《马路天使》《十字街头》《楼上楼下》等片全部搜寻来看看。徐克:“我着重去写一段爱情——那份分离之后重认,又再分手,那种久不接触而又突然重认时所产生的感觉,大家都很矛盾、彷徨、惆怅的心理。”
      • 只因我不爱张艾嘉
      • 天真烂漫有真情,嬉笑怒骂路不平!徐克又一经典暧昧姐妹搭。
      • 这片从气质上就是徐克范儿!很多的语言在老怪的后来影片里都有出现。
      • David Bordwell:“片中,选美会、睡房闹剧、探戈舞、大号乐器笑料、大骤雨,还有时间控制分秒不差的视觉喜剧效果等等,如走马灯般逐一登场……徐克称自己用歌曲歌词构思这连串镜头,于好莱坞而言,把歌曲、声音及视觉韵律结合得同样迷人的场面,恐怕要回到罗宾·马摩利安(Rouben Mamoulian)《公主艳史》(Love Me Tonight,1932)的火车高潮戏才见得着……徐克借此向香港电影的源流致敬,该片让人联想起上海经典片《马路天使》(1937)与《十字街头》(1937),但他没有像新好莱坞电影般搞低级滑稽笑话,反而想把一个有价值的大众传统翻新。
      • 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歌舞片,既接续了30年代国片复兴运动时左翼电影批判现实主义的路子,描写阶级对立,贫富差异(法币贬值物价飞涨,天桥下靠卖血度日的抗战老兵与夜上海的纸醉金迷)——这很难不让人想起马路天使,不论是左翼的批判现实抑或一板之隔的笑料闹剧——也同时包含早期默片时期特有的喜剧修辞格——杂耍蒙太奇,而这又涉及到了Gunning所论述的吸引力电影,早期默片所包含的一定的现代因子,上海摩登与白话现代主义。 类型上看,兼具默片喜剧与歌舞片两种类型:杂耍,错置,夸张,混乱,长久的误认与悬置,到最终的回归,歌舞类型又隐括有香港的地域类型特色——唱歌对嘴型,这在后来蔡明亮的电影[洞]中所穿插的歌舞选段中对其有怀旧式的表现。
      • 故事非常非常乱七八糟,这正是港片一贯优良作风,看的我这个正宗港片迷高潮一浪接一浪。爽快、锐利、生气勃勃,往高点说,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B级片的粗糙、即兴,虽是缺点,但何尝不是优点?想拍就拍,爱怎么玩就怎么玩,还能花哨无比,现在有几个导演能做到?
      • 比我年纪还要大的电影,很青涩 旧的东西发生在旧的年代,才有味道
      • 乱世小儿女的悲欢离合,爱情胡闹电影的典型。徐克早年的电影真是五花八门,新鲜有趣。
      • 其实徐克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那年的阿B可真是鲜嫩啊!
    • 豆瓣 8.2 IMDB 6.9 正片
      都市風光
      1935
      喜剧片
      中国大陆

      都市风光

      都市風光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袁牧之,26岁,才华,演技,长相,幽默感! 戏中戏,万氏兄弟的动画,音效!镜语,音画结合! 西洋镜中剪辑“持摄影机的人”
      • 无名女客
      • 前卫音响实验片,被埋没了太多年【电影资料馆】
      • @中国电影资料馆。创作阵容十分强大,袁牧之、赵元任、贺绿汀、万氏兄弟……江青此时还叫蓝苹。片中的几个蒙太奇用的极妙。小狗是亮点。电影院一段放的是万氏兄弟的迪斯尼风动画。恋爱作家华哥举手投足无处不入屌丝型格,不愧是八十年后诸位屌丝晚辈的榜样。我们可以说,屌丝也是一种跨越时代的存在。
    • 豆瓣 7.4 IMDB 6.9 HD国语
      南北和
      1961
      剧情片
      香港

      南北和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百看不厌的喜剧,刘恩甲(从满映到香港,李翰祥的二哥),梁醒波(粤剧名家),南北两个胖子的事业家庭纠缠笑料百出……不愧是中国的劳来与哈代。延续张爱玲文华时期的风格,甚至是编剧张爱玲的巅峰。
      • 就跟天涯和网易的地域帖精选似的。宋淇编剧…周末看第二部,张爱玲编剧的。邓小宇小时候竟然是童星!
      • 本片集合了香港國粵影壇的南北演員,在片中同時出現國語和粵語對白,在當年算一大創舉,本片亦反映出廣東人和上海外來移民的種種分歧,但在雙方良好的意願下得以打破矛盾,和諧相處,是香港社會逐漸發展出自己的獨特身份的一個重要過程
      • 最大的感触,那一年香港人还自称广东人啊。雷震演的角色见异思迁的速度快得惊人啊。白露明笑起来挺像林翠啊。丁皓真是身材窈窕,腰好细啊。刘恩甲和梁醒波相比,还是后者更压得住场啊。看了此片我知道,当年的香港,国粤语是如此的无障碍交流啊。
      • 表面上讲的是老港人和外省人之间啼笑皆非的矛盾,但实际上处处透露着金钱社会的处事之道,每一组人物关系无不是建立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之上的,而最后开张的新店则寓意着“南北共处,和气生财”的经商哲学——所谓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逻辑清晰而又精辟。
      • 聲效過分足了。電影院放《野玫瑰之戀》,是給電懋還是給王天林自己打廣告?但這都要穿幫。西餐廳戲有意思,兩層樓很有戲臺與舞臺的並置感。雷震太文弱了,張青也沒啥亮點,丁皓夠可以,但主要竟然還靠梁醒波、劉恩甲二位撐場面。
      • 和谐喜剧,典型矛盾最后化解,各种冲突归于和谐。稍好的是故事有一定的复杂度。演员都不错的,两个胖子懂得演戏。俗的方面是巧合太多。片中小青年谈恋爱去看电影,看的竟然就是我上午刚看完的野玫瑰之恋。。。。
      • 南北文化差异和冲突提供了主要的笑料,却最终又在相互扶助中归于“一家之亲”;人物使用国粤双语,却基本没有交流障碍,既突破了当时香港电影国粤双分的成规,也暴露了其大中华认同的想象属性。
      • 王天林的喜劇細胞真的很足。梁醒波的廣普和劉恩甲的國粵太可愛了。分期付款賣冰箱的最後被忽悠來分期付款做西裝太好笑了。兩對青年人茶室換座也哈哈哈經典。丁皓真美。PS 當年7千就能買層樓啦,冰箱要4千!PPS 電懋真是女演員的王國,男演員可有可無淡出水。
      • 3.5;南北对立的元素做得很足,两个家庭成员的结构也很对称,喜剧路子虽常见,但整体的轻松明快还是相当讨喜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乐融融的光明结尾后面,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香港人自称“广东人”的意味。
      • 老派而妙趣横生,最后小孩子拉开试衣间一双小儿女正亲热,掏钱给利是时候雷震的表情真逗(《古惑仔》的时候觉得他眼熟,大概是《花样年华》的缘故)。梁醒波眼皮子都是喜点,可见许冠文的喜剧纹脉来源。南方北方的喜剧点都很不一样。丁皓的小腰迷死人。比起《危楼春晓》过了十年,香港面貌大不同,从左
      • 笑点很多,本土人和外省人的各式冲突闹出许多笑话。从年龄上看,老一辈矛盾最深,青年人尽管也有矛盾总能很快化解,小孩子间根本无分彼此。 不舒服的点也同样存在,两边的刻板印象依旧存在,结尾高潮的矛盾是由外在的权和钱化解,建立在经济快速发展、年轻人有上升通道的时代背景下,如果时代变了,内在矛盾势必又会再次出现。
      • 那时候邵氏的换银幕彩色影片还在富丽堂皇的影城里占据大半壁江山,而粤语片只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市井小片,缺如此诙谐和平易近人。这时候还有能说标准普通话的演员,外省人的社会地位也无疑高于广东人(而不是“香港人”)。有趣的是最后两个准女婿都在对方的家里露了一手,而不是在自己的准岳父前。。。
      • 20080105 1430 Film Archive
      • 当代资本主义教科书了。李家盲目扩张造成资金链断裂、张家拿实业资本进入金融业造成杠杆过高。最后李家不得不和张家联手化解债务危机。表面上讲的是香港人和北方人的文化冲突和融合,但是融合是必然的和本质的,因为资本主义的内在要求就是要抹平差异。
      • 电懋的时装片比邵氏的好看。雷震帅,丁皓语言天分真好,白露明挺漂亮,张清应该是东南亚华侨吧。两个父亲最出彩。
      • 王天林 張愛玲合作 8.6/10 大銀幕!!!
      • 这老电影是真好啊。不过张爱玲的经历价值观一贯也只能描写中产以上生活。她的眼睛是看不到更深更远的地方的。这个电影最后解决的原因还是双方男朋友都有钱。如果他们没钱呢。南北何曾和。两个女演员好漂亮。白露明和林黛很像。另一位居然又是红颜薄命。两个女儿说喜欢南菜 喜欢北菜时好喷笑
      • 梁醒波和刘恩甲太好玩了~不过还是更喜欢《南北一家亲》~
      • 南北系列第一部,一南一北对称,在省港人性格差异上和对对方的偏见上做文章,刻画得相当精确,尤其是饮食方面,相互看不惯,有代表性。相约见面的地方是西餐厅,两家最后又不得不在日餐厅和解,也是有趣的一笔。女性形象的塑造(工作与否、婚姻态度),商业利益为大的前提,中规中矩的喜剧。另,裙子嗲
    • 豆瓣 7.4 IMDB 7.4 HD
      The Gay Divorcee
      1934
      剧情片
      美国

      柳暗花明

      The Gay Divorce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Astaire和Ginger合作的第二部片 The Continental是学院奖最佳歌曲 舞蹈穿插情节特别好看 段子包袱啥的抖得也挺有意思的 欸太喜欢看他俩合作跳舞啦!
      • 亮点:Fred和Ginger的第一支舞,两人午夜“约会”时的误会。剩下的部分节奏多拖沓得让人着急,群体歌舞场景毫无新意,众配角角色设定也处处体现编剧的懒惰。
      • The musical number "The Continental" lasts 17 1/2 min, the longest number ever in a musical until Gene Kelly's 18 1/2min ballet at the end of An American in Paris (1951). 情节比较散,其实可以只看歌舞,但其实最后Continental编排有点奇怪,歌词就是向美国人宣传欧洲旅游啊
      • 《柳暗花明》作为一部很有可看性的歌舞片,自然整部影片都以歌曲和舞蹈贯穿,但是本片比较突出的是,和其他纯粹的歌舞片不同,它具有完整而且合乎逻辑的情节线。但尽管如此,这些情节依然只是歌舞的借口。这部电影获得了奥斯卡奖三项提名,并且获得了第一个奥斯卡最佳歌曲奖。
      • 雷电华那个时候还不大明白自己手里这对黄金组合的价值,还是用了一堆无干人等的集体舞撑时间
      • 这部戏比后来的还拍得漂亮精致些,所以感觉很Berkeley。要我说,Ginger & Fred的片子最好还是以突出他们的双人舞为主
      • 有许多小巧思,但情节未免松散。依旧是充满误会与偶遇,大场面歌舞还是有点中规中矩。
      • Chance is the fool's name for fate
      • 舞蹈场景很别出心裁,比如开头的那一段
      • 节奏太拖了,那大段的集体舞我直接都想快进了……我现在是有点看不了压根推动不了剧情还特别长的歌舞场面了。
      • 两个人合作的第二部,感觉公司还没特别意识到两人会红,用了大段集体舞拼凑,而两人只跳了三段舞,还一直期待能跳更多。最喜欢cole porter的night&day,好有他特点,这段舞Ginger每一个扭动跳跃都美极了!最后在房间的舞看了好多遍,Ginger真的上下桌椅时都是腾空完全借助fred的力量的
      • 歌舞不够看俏皮话来凑,两者从未足够自然地结合起来,也就无法为剧本中对婚姻的尖刻讽刺提供一个更好的载体。若非阿斯泰尔的魅力撑场不知会有多无聊。
      • 多开心呀多开心 阿斯泰尔很帅有木有
      • 那个年代的歌舞剧实在是我大爱,但后面一段长达十几分钟的连续歌舞显得过于拖沓,冗长
      • Astaire和Rogers个人魅力撑起的电影,有些腻味,万年酱油Erik Rhodes比在"Top Hat"里有趣。
      • 美国歌舞片看着就是热闹,洋溢着乐观的精神
      • 舞蹈场面和剧情人设比后来几部FA和GR的双人秀精致和讨喜多了
      • 谈谈情,跳跳舞,唱唱歌~~
      • 两人首次拿top billing的合作,只有三段共舞,Fred的一两段独舞。酒店群舞那一段实在是太无聊,跳得不行,剪辑也差,感觉导演还拿不准这种段落怎么剪。其他舞蹈部分也穿插进去了一些脸或脚的特写。故事粗疏,不过有一句台词蛮有趣: "be feminine and sweet, if you can combine both"。
      •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故事未免太简单了。因裙子被夹呼唤porter的女主为何让男主一见钟情实在牵强,后续男主在伦敦四处寻找女主的驱动力就不足。但30年代外景全景和棚内中近景的追车戏拍的真不容易,那时的观众肯定叹为观止吧。经典的欢喜冤家、经典的误会,经典的歌舞爱情,男二女二的无脑人设更可人,还有呆萌总说错暗号的意大利人,洋溢着二战前美国的乐观精神。开场就手指舞洋娃娃太可爱了,好想买一只。
    • 豆瓣 8.2 IMDB 6.4 DVDRip
      假凤虚凰
      1947
      喜剧片
      中国大陆

      假凤虚凰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Comment allez-vous?
      • 1947年的《假凤虚凰》比2015年的《剩者为王》高级了五亿光年的《从天“儿”降》,然而它却并不属于中国人
      • 台词和表演吸收了很多相声的元素,结尾的谢幕很巧妙。石挥的表演超前一个时代。
      • 剪辑,镜头,打光和剧情都带着浓厚的好莱坞式浪漫喜剧色彩。算是中国四十年代电影工业制造出来的上乘商业作品(石挥的举手投足和说话方式都活脱脱一个喜剧大师啊)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