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麦电影青年们的焦虑与相互毁灭。稚嫩的米科尔森饰演的影痴角色基本就是雷弗恩的自我投射,皆将《德州电锯杀人狂》视为自己的光影圣经。一条线文艺小清新,一条线暴力血淋淋,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看了太多的电影。 |
|
麦叔那个角色是个一天看四部电影的文艺青年B级片爱好者,穿着Ed Wood电影的T恤家里贴着大幅的李小龙和孟飞版的方世玉海报,能背大串大串的导演名字并瞧不上高达和特吕弗,最后找了个一天看一本书的文艺女青年。哎呀特别美好。 |
|
完整与节奏,可能是雷弗恩生涯最佳剧作。黑帮与电影是普通人实现精神超越的两套路径,无聊日子不值得过。同看一部烂片行两套手段。丹麦的景加上英伦摇滚给麦叔拍得像山羊皮主唱。 |
|
在他隽永的眼眸里没有出现离别,抵抗着别离,电影是他生活的主色调,感兴趣的对象终于可以一起去看电影。迷恋电影世界的人,想找到喜欢的某人,然后两个人看着随意挑选的某部电影,夜晚就结束,情绪也变成橙色。 |
|
那几个长镜头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这麦叔小时候好像没吃饱的小野兽怎么老来就成了悠闲的大型猫科动物了呢? |
|
雷奋非常cult片迷弟的片子,好奇丹麦的70后也普遍靠录像带看片么。ref到的片子:Ed Wood的Bride of the Monster和外太空计划9,贝托鲁奇的1900,Mad Max,人猿星球,柳条人(我的爱!),出租车司机(老汉儿的爱!),老版德州电锯杀人狂(雷奋的爱!),Dixie Dynamite,老版隔山有眼,冲击波,13号星期五,我心狂野,赌城风云,探戈课,拉丝疯蹄儿的白痴,陨石大冲撞。开头那段名导&毛片报菜名太哈哈了 |
|
文艺青年的两面,报菜名和乱开枪。有自传色彩。 |
|
没想到雷弗恩早期的作品还挺可爱的,大量的迷影元素应该有自我代入,米叔那段报导演名看得我乐不可支,电影融合了暴力与浪漫两条支线,用红色溶镜转场稍显生硬,与雷弗恩现在形式感十足的作品相比,这部青涩又怪咖的片子就像是丹麦的《疯狂店员》,殊途同归地抵达了死宅门那颗空虚的心。 |
|
#NWR07 情感太充沛,乱开枪和报菜名,导演的两个自我,游离社会之外的自毁和自救,年轻人还是得少看点电影啊!(笑) |
|
雷弗恩早期的片情感还是挺丰富的,也有不少闪光点,可惜现在只剩下酷炫了。有趣的是片中的Lenny,和现实中只谈电影不善言辞只交过一任女友还成了媳妇的导演本人别无二致,更有意思的是快餐店女神正是由导演媳妇演绎的。而陷入困顿找不到出口的Leo,没准也是导演自己对生活的愤怒的另一个写照。 |
|
10年前隐约的记忆 |
|
哥本哈根的塔伦蒂诺 |
|
躁动不安,暴力无处隐藏。电影的表达既含蓄,又直接。莫名的压抑与愤怒,在纯粹的镜头中显得异常真实。这是一个披着愤怒外衣的,讲述爱的电影。真的做到了,电影即是生活,生活即是电影。虽不了解导演,但是迷影人无疑。演员的魅力就如米克尔森,单是一张脸就让人觉着演技无敌。 |
|
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早早地就种下了个人风格的种子。虚张声势,空洞单薄,囿于成本限制,那时候还华丽不起来,小心机地玩了一把迷影情怀,虽然于故事而言没什么作用,但至少不会让人反感。 |
|
6/10。简直是雷弗恩的《疯狂店员》,又一个从音响店走出来的鬼才导演,诠释了什么叫心无杂念玩电影,开头穿过整排光碟货架的快速运镜(倒转的摄影角度)和大量扭曲的广角,以猩红画面作为转场。极度琐碎的方式记录下宅影迷们整天闷骚唠嗑的生活,直到哥哥听闻妹夫家暴后的连串流血事件宣告着高潮来临。 |
|
NWR 最早期的作品,故事簡單,人物簡單,也還沒形成非常強烈的影像風格,但過了20年看,還不算難看,至少其中濃濃的迷影情懷是很打動人心的。 |
|
迷影文化中的暴力浸淫,看来导演是靠镜头起家的><感觉要三星制打包了。 |
|
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早期真是个典型的迷影爱好者。小舅子用艾滋病病毒虐妹夫发生的血腥事件,只怪这俩货在麦斯工作的影碟店里看了太多暴力电影。用红色滤镜作为转场也算是当时雷弗恩对色彩风格的雏型吧。(另外泡妹子时总聊电影不是好事儿) |
|
开片录像厅里旋转飞翔的镜头,背景音是马太受难曲,好像预示这是一部迷影惨片。与麦叔的女神对应的则是旧书店里满坑满谷旧书的飞转特写镜头。家暴男的线越看越烦躁,电影能不能拯救文艺青年?原声用得很赞 |
|
打光好看,其他过于没劲 |
|
好难进入状态……我段位还不够 |
|
麦子好年轻好文艺好温油~ |
|
7.2 很中二,同时也很浪漫,雷弗恩将自己一分为二,离不开对爱与死的迷恋,尽管他也明白这总是一场幻梦。 |
|
丹麦梁朝伟演了部丹麦王家卫 |
|
4- 镜头吸收了周围很多东西,像是被包裹住一样(环境啊 氛围啊)。看起来可能不干净 杂乱,但却保持着宁静…它平静的流淌着;光线、线条和情感时不时的从中显现。 |
|
血渗出了屏幕。 |
|
很怕路易丝的这种“生活入侵”,还好我是女的,不会把别人的肚子搞大。 |
|
雷弗恩早年这部也是简单小浪漫与暴力并存。麦叔这个一星期看十几部片开口闭口只会谈电影的愣愣的文青好可爱,害羞地喜欢着一个一天看一本书的姑娘,啊,太戳了!年轻的叔坐音像店门前腿那个长。 |
|
片里用了很多次赌城风云的main theme。Lenny其实就是Refn自己,一天看四部片,最喜欢的电影是德州电锯杀人狂。 |
|
鲜红的转场能瞥见后期的影像风格,再加上十分迷人的迷影情结,NWR真是个有趣的人。 |
|
三星半。面对真实世界的勇气才是那把枪。握紧它,朋友,开枪吧,朋友。 |
|
迷影人拍的迷影电影,NWR恨不得在本片处处都大声告诉观众:老子就是十级影迷,特别是变态犯罪心理那种。红屏转场有点中二,不过,叫我也许也会这么干。 |
|
本片让我想起#猜火车#又狂放又血腥#汉尼拔#大叔当年青涩有点不敢相信,完全一个文艺B级片爱好者,一口气报出世界各地大导演名字最不爱特吕弗的文艺男,却爱上了一个一天看一本书的文艺女青年,导演简直就是丹麦的昆丁! |
|
丹麦重庆森林(片子里还有海报呢),看着Mads叔 cos梁朝伟和金城武,主要cos金城武。感觉很奇妙 |
|
看完电影看了眼简介发现这写的是啥啊,和剧情不搭边呐!Leo和Lenny两条故事线画风相差好大,Leo代入导演成名作Pusher也毫无违和,相反Lenny和Lea这两位也太纯情了。。。导演把自己投射到Lenny身上了吧哈哈哈虽然是青涩作品但风格基础似乎已经奠定,有点相当于给自己热爱的“电影”这一行业拍了半部片(等等怎么主角名字全是L打头)麦斯米在这部里好可爱哦 |
|
麦叔线太萌了叭!!super 重庆森林呀!天天刷片的男孩子喜欢上天天看书的女孩子这种有自我投射的小清新尼姑写着写着肯定很乐呵吧!! |
|
很凌厉啊,早期的NWR非常不错! |
|
迷影青年大爆炸! |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好好看片 |
|
文艺男秀下限 |
|
又一部看不懂的,文化差异真好,让人觉得世界上不是所有的电影都像好莱坞的那样 |
|
血色转场应该是学的伯格曼吧!彼时麦子叔还是小麦,青涩感诠释满满的迷影元素真的超合适,连珠炮报电影名,一周看10_12部电影,最爱德州电锯,聊天除了电影没别的话题,真的可以get到所有点! |
|
bravo!!!
目前唯神能恕外最高nwr |
|
“当我在看电影时 身边有个世界残酷的在运转” |
|
迷影报菜名追女孩儿大概是导演的亲身经历,另外一半家庭暴力艾滋病就是不知道是啥了,两者靠着红屏切换也没办法融合在一起。雷弗恩是怎么从不善言辞只聊电影的nerd变成优秀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在零食店的首次相遇镜头打光美哭。 |
|
影虫书虫大胜利!广角镜下形成的畸变让不少镜头极具压迫感,摄像机运动动感十足,那时的NWR绝对预料不到自己今天的样子。 |
|
来看一下汉尼拔大叔,那时候还很青涩,电影迷爱上爱看书的文艺女,几段配乐挺美,中间路边橱窗惊现重庆森林。主角是另外一对,没钱生不起孩子,近墨者黑吧,暴力传染,两个男的互相干,那大叔还饮枪自尽了,北欧这种厌世阴郁的片子还是喜欢不来。 |
|
麦叔部分简直是丹麦版重庆森林,好萌,开头音像店的长镜头还有后面书店的场面都好美,爱是两个灵魂的相遇相知 |
|
琐碎的生活,喜欢麦子,他那条线有点像重庆森林,失约那一次女孩面前橱窗里的电影海报正好就是重庆森林 |
|
冲着麦叔报导演的灌口、他搭档报黄片的灌口,也不得不看啊!#黑眼圈第六届电影节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