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 影片没找到自己的叙事重点,其一是对几个女性角色背景的铺垫逻辑稍显混乱且效率低下,其二呢影片通过一个令人震惊的转折从前两幕的女性视角转换到男性视角,但这两个视角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内涵特征,造成了一种很强的割裂感。但影片所要维持的情绪是连贯的,一种被抛弃的落寞情感。 |
|
前半部罕见地展现了西部历史征程中的女性血泪之路,后半部却意外地转化为男性视角完成叙述。隐藏其中的女性,从轰轰烈烈的抗争到悄无声息的湮没,正是一种刻意的历史书写方式的牺牲品。 |
|
开场很有味道,可惜越到后面越平淡了。 |
|
今年至今为止看过最好的一部电影,强大的精神核心与悲凉的进程让人浑身无力,然而又充满对幸福的渴望。 |
|
怪里怪气,女主死的戏乱来 |
|
西部女性的悲情史诗!挺写实的风格,摄影给人一种绝望之感,这样荒芜的平原与大漠,这样一群人,尤其在女主自杀后更显出是宿命更是那个时代的残酷与无情。 |
|
三星半。一个老混蛋和一个女汉子护送三个疯女人穿越西部的故事。汤米·李·琼斯出演的影片我看过不少,但他导演的影片我还是第一次看——虽然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导演作品了,而且他导演的影片口碑普遍比出演的影片口碑好。汤米·李·琼斯是一个不错的导演,沉稳、扎实,但缺乏惊喜。 斯万克,女汉子专业 |
|
想做的是反类型传统,能力却相当有限,每场戏都像火纹随机触发的队友亲密度对话小剧场,全片下来几乎没有几场戏是连贯顺滑的,配角也没有一个出彩。 |
|
绝望大西部,即便人性不得已逐步丢失,却也能义字当头群魔舞。追马印第安,决斗爆头男,竖坟鬼打墙,火烧资本家……写实过头,凶残过头。既疯癫又理性的女性视觉戛然而止,墓碑漂走。叙事角度比较奇怪,画面极美 |
|
#戛纳电影节# 一段展现美国中西部拓荒期女性境况的救赎旅程。Tommy Lee Jones自编自导自演,才情尽现。没毛病。 |
|
非常散乱和突然,前半段差点睡着,斯万克阿姨怎么现在都是野猩猩角色,即便如此也不能刷脸就直接跳过人物塑造和刻画啊 |
|
低于预期 |
|
除了“勇气责任承担沉默耍酷”这些惯常西部片元素,还有《大地惊雷》式的落寞情怀,从女人到男人的视角切换在内容上也是一种传承和洗礼,最终落脚点应该还是对女性的讴歌和慨叹。但要论及好看,估计还得要昆汀那种,更痞更狠更血腥更多些出人意料才行。 |
|
我给五颗星 |
|
剧情让我想起了去年兰兰改编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历经磨难的美国西部到东部的穿越之旅,西部与东部的对比,凸显了那个时代西部开发的艰辛。汤米李琼斯与斯万克的表演真挚动人,火烧旅馆、舞蹈与枪声有意思,摄影和配乐使得这个作品更加深情悠远。 |
|
摄影超赞,许多场景拍得跟油画似的。本来还指望能更深一步的挖掘斯万克和老李头间的关系冲突,没想到在一场宿命的交接后却留下了老李头一个人独自前行。西部拓荒期女权意识的觉醒,该讲的基本都讲到了,但总感觉差那么一点点冷静的爆发,而非愤慨的发泄,结尾试图补救的舞蹈与枪声终归也已是力不从心。 |
|
大叔就不能让swank像大地惊雷那样走完全程么?中途刮掉扣分 |
|
很佩服汤米·李·琼斯的这个剧本,他赶出人意料的玩叙事视角的转换,这也导致了人物成长弧的断裂,而且他显然根本不在乎,这也让影片在情感上出现了断层,因此没有一个人物能够立起来。这片子在剧作上倒是噱头十足,不过奥斯卡还是偏向于“千面英雄”式的叙事套路,这个太过于独立实验了。★★ |
|
皮相清淡,滋味醇厚。 |
|
很感动。景观级别的摄影。比《三次葬礼》更加沉稳忧伤,撼动人心。琼斯老爷扎根西部拍摄公路片倔脾气真不简单。马可•贝尔特拉米的配乐非常优美。 |
|
西部女性虐心大戏,沉稳而扎实的大师风格,就是过于老派了点。 |
|
汤米·李·琼斯制/编/导/演,“six Oscars among the three actors”。蛮荒,灼人。可惜我电影节太累不在状态,未来补过吧。 |
|
真是什么人都去当导演了…… |
|
结尾还不错,感觉导演也蛮自恋……说实话这种片子你不能要求它多有创意。感觉汤米大叔上一部因为编剧强大所以还是蛮不错的。话说结尾梅姨一出来真是强戏啊(俩人演过couple的所以怎么看怎么歪呵呵呵) |
|
格伦登·斯沃索特再世时出版的最后一部小说,曾获马刺奖和牧马人奖最佳西部小说。电影版则由汤米·李·琼斯自导自演,影片还原了原著的黑色幽默,辛酸的讽刺,以及公正,冷静,女主角希拉里·斯万克 表现不俗,可惜影片虎头蛇尾,后劲不足实在是遗憾。这确实不是一个适合搬上大银幕的故事。 |
|
闷是闷了些,可几场突如其来的重头戏还是蛮有力量的。后半段开始发力,女人真的是什么苦都能忍,就是过不了孤独这道坎儿。 |
|
2015/7/14(二)19:00高雄電影館 |
|
啪啪啪那段惊呆惹 所以表达的是 ? |
|
挺特别的一个西部故事。内容和人物的重点转移很有意思。 |
|
两星全给风景摄影了。 |
|
结尾惊为天人:燃烧、送还完成使命(慷慨)、购买衣物并表白、赌博失败、船上舞蹈。一部西部哀歌,实质上就像那墓碑沉入河底,不想忘却的人儿在哀嚎 |
|
女主角竟然自杀了,难道嫁不出去就这么打击一个女人?? |
|
非女性视角,松散、毫无重点、自恋、前后割裂都是因为人家原本就没打算讲女性的血泪故事,仅仅为了塑造一个男主,拉了四个女人垫背 |
|
磅礴大气又毫不沉闷,好看但无惊喜,摄影配乐都加分。 |
|
一开始觉得沉闷的可以先耐着性子看下去,高潮迭起,出乎意料,一点不俗套。摄影赞,俩人演技都没得说,老爷子太可爱了。 |
|
Western intimiste doté d’1 belle photographie conté dans 1 forme minimaliste dont les qualités et défauts sont distincts.L’opposition mythique Ouest–Est avivée par la présence douloureuse des femmes et leur crise d’identité finit par se fourvoyer sur 1 piste vaine |
|
摄影赞 @ ugc ciné cité les halles |
|
7.1。“重返文明。穿越边境的女人。重回爱荷华。归爱之旅。”每种翻译都不能深得精髓。又是一个西部片,但是弱化了好与坏。故事中还是有外乡人和本地人。只不过把以往外来的坏人变成了精神病人。片子的重点不是送人,是送人的人。配乐好。 |
|
故事聚焦在早期美国开荒时代,女主仅仅是因为比较能干,又有主见,比较主动被男人们认为太过强势而不愿娶她。正是这样的女人,在三个家庭需要把疯女人送回去但男人退缩的时候,她站出来主动承担下这个艰巨的任务。一开始这三个女人故事在一个个片段中,更是看到了男方的不负责任。所以Girl help girl,带他们回家成了女主的目的,路途中遇到流浪汉老头男主,虽然嘴上不饶人整体还是靠得住的,过程中虽有挫折但总体算平顺,不像普通西部公路片一样充满冒险体验,而这正是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一个压抑孤独的西部世界。所以才会在最后,女主无奈地向老头求援,偏偏老头没有明白反倒害死了女主。发现这一切是他向一个酒店乞讨的时候,愤怒的他一把火把酒店连人一起烧死,故事在到达目的地后默默落幕,就像生活一样无助。20250430 |
|
结尾好玩 |
|
整个电影容易让人想起凯莉·雷查的《米克的近路》,虽然不及它震撼,但电影倒蛮虐心的,放眼望去一片荒凉,没有希望,没有尽头,强奸、嘶叫的哭声、被扔进马桶的小孩都让人不快,再配合电影的缓慢的节奏,那种焦急和绝望就越发的强烈。希拉里·斯万克演技真心赞,但更喜欢本片的配乐和摄影,很醉人。 |
|
离伟大差一点,足够优秀了。尼玛查了下Tommy Lee Jones毕业于哈佛... |
|
三星半。一个有着坚毅的面容,内心空洞的女人。一个貌似无赖,实则温柔的老混混。冷静安逸的画面,悠长的的弦乐,美国西部平原的生活让我想到很多,可惜,本片不是《西部往事》。女人的死让我难过,结尾又突然觉得荒诞,时间背景在此刻才得到交代,人物也只能随波逐流,如那块掉进河里的墓碑。 |
|
风光片 |
|
梅丽尔3分钟戏份吧哈哈,前面看着很无趣,后面越看越入味,西部英雄、女性主义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
|
梅花败自春暖花开苦尽甘来 反西部反英雄反牛仔反文明反救赎返不去的乡 |
|
B |
|
剧本太奇怪了 |
|
极美的音乐及西部广袤的云朵,非常精准的刻画出交通不便年代的人世苍凉。火烧旅馆一场戏很精彩。 |
|
很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