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为类型片粉恐怖片迷激动到拍桌子!最爱第二第三集组成的“杀人狂”篇,另外的“僵尸”、“怪兽”、“吸血鬼”、“恶灵”、“鬼魂”五个篇章也各有看点。倒不是说真聊出了多少新料(罗布僵尸作为辅助主持几乎不怎么讲话),但无数崇拜得五体投地的导演、演员、剧作家、小说家、音乐家、摄影师、漫画家、评论家、影史学者、特效化妆师、杂志编辑、播客主播等等轮番上场入镜,活着的,逝去的,活跃的,隐退的,唤起无数夏日夜晚观影的“颤栗”回忆,我永远爱他们! |
|
可太他媽有趣了好嗎,請老金談談爲什麽討厭庫布里克的閃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Eli Roth真滴猛 用於按圖索驥撿撿漏以及黑白片鑒賞挺好,總結影片内核有點糙了但是各部分連接起來還挺流暢,也算是給予另一種觀影觀點8(我是至今也沒懂美版午夜凶鈴哪裡好orz |
|
看着似乎是科普式纪录片,其实大量夹带私货,有些无伤大雅,有些令人不适。
第二集里几句话就否认了恐怖片的厌女,特别是那个女作家,「我作为女性,我不觉得…」的句式真是又熟悉又好笑。
说女权主义者没真正去了解恐怖片,我看你们才是没有去了解人家说了什么吧。
「最后幸存的女孩」一定要是处女这点连你们电影届人士自己都吐槽了(林中小屋)。为什么荡妇愚蠢又肮脏所以一定要死,而处女却坚强聪慧还时常充满母性(德州电锯杀人狂),所以她能活下来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应当呢?如果换成处男最后一定能活下来,大家即使不觉得荒谬,也会觉得这个设定很有喜剧效果,但为什么处女就显得合情合理呢?
捧杀罢了。这套默认处女=好女孩的隐藏逻辑还不够厌女么。 |
|
还挺好看的 这种纪录片看着就不闷 |
|
挂一漏万的恐怖片文化研究入门班,第一季基本以美国片为主,对外国电影忽视严重(例如第一集讨论“fast zombie”时直接将开山鼻祖之一《噩梦城市》一笔带过,最后一集《午夜凶铃》的介绍语不超过五句话),每集光遗漏的片目都能单独做成一个相同规模的迷你剧。但在伊莱·罗斯的超强人脉加成下,内容已经足够有趣,更重要的他给了那些经常遭到媒体打压、噤声的恐怖片电影人和爱好者们自辩的权利。可惜整体逻辑性偏弱,部分段落过于蜻蜓点水(例如“鬼故事”一集),期待“进阶班”第二季。
(Slasher那集打脸Roger Ebert还是比较爽的) |
|
一口气看完真爽,加了几部新的想看。 |
|
一众大佬细聊恐怖电影的编年史。 |
|
基本梳理了一遍欧美恐怖片发展,请了一些主创面聊,7集分别是:僵尸电影、虐杀电影、驱魔电影、怪物电影、吸血鬼以及鬼片。最后发现希区柯克、斯蒂芬金、约翰卡朋特是三座大山。昆汀笑死我了:“每个看《暮光之城》的人都觉得自己像13岁少女!”ps:里面的电影我基本都看过了呢(今日凡学) |
|
缺第三集 |
|
看一群业内恐怖片大佬聊恐怖电影史简直太爽了!7集讲述了6种恐怖片亚类型,看他们讲的眉飞色舞让人忍不住想重温一下那些恐怖经典作品了。可惜感觉篇幅还是有些短,还没看够就没了,还有很多经典的电影没有提到。期待第二季! |
|
So Much Fun!要抽空补一下怪形!!! |
|
好看是好看,但是真的选片太狭窄了,几乎就是只有美国黄金时代的选片,过于片面了。感觉最好看的居然是第一集丧尸和吸血鬼这两集,而这两个类型刚好是美国恐怖片最擅长的。 |
|
Have to turn off sound when it goes to Twilight. Fucking stink. Why Jack Black is here, who has nothing to do with horror. |
|
恐怖片鬼才们教你看懂恐怖片类型片。曾经用大学4年时间疯狂刷完各类恐怖片经典的我只想说:真过瘾! |
|
1僵尸 2砍杀上 3砍杀下 4附身 5怪物 6吸血鬼 7鬼 这么一归类,我发现最喜欢的都是4、7集里面的电影。最早特效不发达道具不充足的情况下恐怖片受限,近期特效发达了又容易滥用特效,所以恐怖片最好看最真实最出精品的年代还是在1990年~2010年前后。 |
|
好多都是互相捧臭脚…… |
|
比卡梅隆科幻故事还要粗浅,介绍了不少质量堪忧甚至称不上恐怖类型的电影凑数 |
|
牌虽然没有卡梅隆那个科幻电影回顾那么大,但是整体回顾性还是很强的,并且很好地结合了类型片的发展史和时代发展,僵尸和上下两集杀手都很精彩,附身、鬼怪、吸血鬼和怪物相对一般般 |
|
【3.0】 |
|
经典恐怖片观影指南…… |
|
对于美国恐怖电影史的一次简单梳理。请来的各位嘉宾够大牌够惊喜,可惜聊的不够深入不够过瘾。 |
|
大佬与大佬的对话 |
|
我个人在初中开始对电影感兴趣,但是不敢看恐怖片。
高中关系好的女孩特爱美国恐怖片,一起看了贼多。后来给我整上瘾了,一点不觉得恐怖片就低一层。
一帮人用生理与心理反应来聊就很带劲啊~只不过拜托拜托,恐怖片不是美国土特产ok?
午夜凶铃提了一嘴改编日式恐怖片浪潮,然后就开始夸美版午夜凶铃。
还做了个对比,说不同文化的人会被不同的设定吓到呢,但我一看这对比就感觉美版好垃圾…… |
|
本以为是线性深入梳理,不曾想却是分类整合盘点,这样做的好处是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比较易于吸收,亦可扩充片单。但对于阅片无数的资深影迷来说未免隔靴挠痒,显得避重就轻。 |
|
串 |
|
看这片倒是让我想起来去补老马的电影史 |
|
有趣 |
|
charming |
|
意犹未尽的看完了,怒改五星。恐怖片真的是个偏门类型,从诞生以来就不受重视,但也正因为它不受重视反而形成了恐怖片选材百无禁忌这样一种有趣且颇有意义的现象,每个时代的恐怖片往往比其他类型更能体现出社会问题的本质(种族、阶级、流行病等等)。迫不及待想看第二季了,不知道会不会把陀螺请来聊聊,不知道会不会多涉及到一些拉美的恐怖片(第一季基本只涉及了英美恐怖片,欧洲都没怎么提),在电影院看《灵异孤儿院》也算是我的恐怖片启蒙了。 |
|
比BBC整的同名辣鸡好看太多。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It's anything ,It's anything… ”or something alike. 但有几回过度赋值,有两三部(如《詹》)本就是烂片,什么假大空的话贴上去也是烂片。
拍恐怖片究竟为了什么?To discuss the undiscussable? 黑人赋权,女性平权,消费批判,打破禁忌,精神隐喻…这些都是次生品。当我们仅仅为了恐怖而恐怖,就会诞生意料之外的东西,真正的好东西,杰作,也会顺带着扒掉时代问题的那张好脸皮。吓死观众,永远是头等大事 |
|
大师们的思想碰撞,恐怖片影迷的超长福利,可惜的是温子仁没来😭 |
|
人物访谈 |
|
qi |
|
第一季7集看完,標記了13部想看的恐怖片,心滿意足,特別是裡面大多數介紹的都看過了,更是心滿意足,又能了解一些這些恐怖片在美國本土的背景和背後深層意味著什麼,又能被科普到一些東西,可以說是看完後一本滿足 |
|
很棒的恐怖片科普,昆汀的表现欲太强了哈哈哈。 |
|
(昆汀模仿les谈论吸血鬼电影里的女同元素时笑得活像个百合男子。 |
|
希望第二季能有更多亚洲电影。在低成本,创意先行,民俗神秘加成,且相对不依赖工业的恐怖片领域,亚洲实能与好莱坞碰碰。 |
|
分了七集欧美恐怖片的大致分类 很不错的入门解析 但是观点还是比较流于表面 叙事很散并没有一个非常impressive的观点 以至于看到后面 只有名导采访里可能会有几个点比较给人恍然大悟的感觉 个人最喜欢slasher那集 之前没想过跟政治大环境联系起来 但个人觉得看第一季就够了 |
|
伊莱罗斯作为导演还挺帅的。
里面他有句话说的挺好。我们在生活中都不得不强装勇敢,看恐怖片是我们为数不多允许做懦夫害怕和尖叫的时刻。
1.僵尸篇。2&3.虐杀酷刑篇。4.驱魔篇。5.怪物篇。6.吸血鬼篇。7.鬼故事篇。 |
|
恐怖迷必看片单之一。 |
|
伊莱罗斯的恐怖故事? |
|
好看!重温一堆经典,标注很多想看。听大咖们说起耳熟能详的电影,爽~ |
|
按类型介绍了许多经典的恐怖片,同时也有对社会隐喻和时代背景的解读,不过没有很深入就是了。 |
|
这种评论类能不能多一点 爱看 |
|
美国恐影史。看前几集还是很兴奋的,一口气看完有点审美疲劳。🐴了不少片子,找机会补完那些无聊但经典的恐怖片。 |
|
一天刷完了。基本上就是伊莱罗斯作为引线,把自己与昆汀、史蒂芬金还有许多恐怖电影里地位极高的电影人和作家的对谈剪辑成片。试图梳理元祖恐怖片的隐喻、拍摄手法、对后来者的影响。感觉古早时期用道具和化妆实现恐怖效果,就像本格派推理一样有意思。比如《大白鲨》受到于当时道具制作的限制,大白鲨本体出现比较少,反倒增加了未知的恐怖感。这些电影人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那个年代的怀念。看来电影技术发展到现在,一切都是CG反倒真的没有“电影感”了,让人追忆起自己还是个孩子时,第一次看那部让人好几晚睡不着觉的电影。 |
|
选片口味很独特,有经典片,也有些“出其不意”的玩意儿(比如《詹妮佛的肉体》)。 |
|
美国恐怖片指南,个人对僵尸类恐怖片不大感兴趣。 |
|
美中不足:会消音。(居然啃完了生肉) |
|
(補標一下但我真的需要review,腦子平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