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刺杀托洛茨基 The Assassination of Trotsky (1972)

    最近更新: 2024-08-06 全集
    • 主演:理查德·伯顿 / 阿兰·德龙 / 罗密·施奈德 / 瓦伦蒂娜·格特斯
    • 导演:约瑟夫·罗西 (Joseph Losey)
    • 编剧:
    • 分类:剧情片
    • 地区:法国
    • 年份:1972
    • 更新:08.06
    • TAG:法国,托洛斯基,法国电影,传记,约瑟夫·罗西,历史,1972,JosephLosey,剧情,惊悚
    • 别名:暗杀托洛斯基@@@大暗杀@@@冷面刺客@@@恶魔的诱惑@@@托洛茨基谋杀案
    • 片长/单集:103分钟
    • 豆瓣评分 6.6 (190票)
    • IMDB评分 5.7 (2,003票)
    • TMDB评分 5.15 (热度:3.05)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法国电影《刺杀托洛茨基》的免费在线观看,《刺杀托洛茨基》是对白语言为英语,属于传记,剧情,历史,惊悚类型,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6.6分,有190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   After having been forced to leave the Soviet Union 1929 Trotsky has ended up in Mexico 1940. He is still busy with politics, promoting socialism to the world. Stalin has sent out an assassin, Frank Jackson. Jackson befri...... 完整简介请见下方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解说视频包含大量剧透,谨慎观看

    【理查德·伯顿 Richard Burton】刺杀托洛茨基电影幕后(1971.11)

    作者:布鲁克淡粥

    刺杀托洛茨基

    作者:请苏维埃一点

    影视剧中的刺杀托洛茨基片段

    作者:书惟艾

    • 720P

      The.Assassination.of.Trotsky.1972.1080p.DVDRip.x264.[ExYu-Subs].mp4[1.60GB ] 详情
      The.Assassination.of.Trotsky.1972.1080p.DVDRip.x264.[ExYu-Subs].mp4[1.60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1929年托洛茨基被迫离开苏联后,于1940年在墨西哥落脚。他仍然忙于政治,向世界宣传社会主义。斯大林派出了一名刺客,弗兰克·杰克逊。杰克逊和一个年轻的共产主义者交上了朋友,并得到了托洛茨基家的邀请。—马蒂亚斯·瑟尔森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6.8 IMDB 6.6 正片
      Land of the Pharaohs
      1955
      剧情片
      美国

      金字塔

      Land of the Pharaoh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福克纳为霍克斯写了金字塔的剧本。该片逾期超支严重。银幕上,数千奴隶拖拽巨石建塔,乌洋乌洋的,好像蚂蚁群。影片拍完,拿去放给老板杰克华纳看。华纳看后对霍克斯说,“嗯,如果片子里出现过的人都会买票来看,这电影就能回本!”
      • 7/10。把奴隶推入城下鳄鱼池不得超生,万人膜拜九柱神,释放石块将金字塔内部封死的场景控诉暴君、展现国力强盛。宠妃从代替贡品进献时的不卑不亢变为用性手段挑动男性篡位,如一条伺机而动的蛇(眼镜蛇听随笛声袭击小法老)勾引守卫、顺走陪葬品,建筑师儿子救下的女仆作为反衬,可见女性形象之符号化。 @2017-06-11 16:08:20
      • 宫廷情仇阴谋拍的比较老土,台词也比较“现代”,精髓在于展现了建造金字塔的全过程,包括壮观浩瀚的人海运石,四通八达的机关密道,绝对比国家地理的纪录片来的赏心悦目,用了很多旁白来串联剧情,显得编导力不从心,多面手霍克斯唯一的史诗片
      • 彩色/优酷内嵌中字/外挂射手中字
    • 豆瓣 7.9 IMDB 7.4 正片
      Danton
      1983
      剧情片
      法国

      丹东

      Danton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政治和正义无关;人只有在能维护自己权利的时候,才有权利。”人类存在的地方,极权独裁几乎是必需的,小至单位机构,大则国家政府,个人意志往往凌驾于所谓法律人权;当丹东在自己所创立的法庭上被审判,无疑狠狠扇了一记革命的耳光;首尾真好,配乐真好,恐怖气氛十足。
      • 丹东和罗伯斯庇尔一个是激情的革命者;一个是稳健的政治家。当丹东走上断头台之时,两个人都失败了,而且没人能说得清谁的失败更具有悲剧性。两人的关系让人想到米洛斯·福尔曼的《莫扎特》。
      • 罗伯斯庇尔审判了丹东~那幼童审判了罗伯斯庇尔~很公平~
      • 收藏了这版本:丹东.Danton.1983.BD.MiniSD-TLF,色彩更亮,无拉丝等 加上飞飞给的花絮等。
      • 无论瓦伊达在何等程度上导演了自己的历史(历史何尝不是在导演自身),戏剧化的表演都很好地演绎了这场残酷荒诞的革命道德戏剧。丹东、罗伯斯庇尔、德穆兰的几场独白和对话实质是革命、“人民”、自由、法律、民主、权利与共和国之间关系的最佳阐述。配乐的金属味森然可闻
      • 虽然王朝被推翻了,但在斗争中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广大民众究竟获得了什么实际利益呢?大事件大历史下的人物极难拍!丹东宴请和临刑剪发这两场戏极好。以金属棍棒在监狱铁笼上拖拉出的声效为配乐也是极有想法。(中国电影资料馆)
      • “信心比金子还宝贵”,他妈的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啊!人民大救星丹东先生的马车甫一出现,刚还下冷雨的天立马放晴了,水深火热的群众身上的衣服也闪电般干了,要是还没干,那也是被激动的泪水打湿地。为了衬托丹东的高大全,罗伯斯屁2介个鼠辈,抖抖嗦嗦地吓出一身汗。
      • 服饰穿越很赞!如果想看海顿莫扎特和舒伯特门德尔松同时出镜,那么就是这部片子
      • 法庭辩论还能再空洞点吗?革命恐怖时期的氛围营造不错,从罗伯斯庇尔的眼睛里可以看到熊熊燃烧着的道德法官的激情。如果要说反思法国大革命的话,当然也有……但要看你满足于何种程度的反思了, 或者说反思到何种程度才恰好能满足你对善的渴望又不至刺痛自洽的良知→_→
      • 2017.11.26 重看。雅各宾派的蓝(罗伯斯庇尔)白(恐怖)红(丹东),最后小男孩穿着与丹东同色的血红色天鹅绒还魂,极其强大而完美的政治惊悚。罗不相信人民是有道理的,丹东希望停止血腥也是有道理的,可是为什么两个人最后都死了呢?因为他们是两个人。两个人就有了政治。政治无关正义。细节完美。
      • 瓦伊达最好的电影之一。(至少前三)曾经被拥罗的历史学家评论过“我希望将会有和您一样的才华横溢的导演站在罗伯斯庇尔一边。”以及某人诟病和历史的不合,不知导演只是以历史浇自身之块垒,单纯还原历史,如那部200周年献礼片和大部分历史片,只会拍成平庸之作。这部电影出现的大量象征,有机会详细
      • 瓦依达失手过吗?大家都费尽心思巧舌如簧,真爱那些立体的角色们。法语叫名字那么温柔,除了名字剩下的字词话语要么乖戾,要么疲惫,都要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看的时候觉得必须恶补那些历史,不然不配看这么好的片子
      • 3.5法庭对峙时对白有张力,其他时候马马虎虎 革命法庭拒绝记者进入法庭记录发言,严禁被告发言。 丹东同伙A:这是政治审判,政治和正义无关。 B:我不想死,我有活着的权力! A:人能维护自己的权力时才有活着的权力。 结尾罗伯斯庇尔幡然醒悟:革命走错了方向,独裁成为必须,民主成为幻影
      • 豬隊友也壞了不少事//文青vs普青//貴圈真亂(R去求C放棄D,C不從,R於是回去就說要arrest D但還想給C機會, SJ又不願意放過C,C後來又後悔拒絕了R)//女性角色都很醜//演SJ的太老了//都是咆哮帝啊//C圖森破呀//都很fashion//David為毛咖一腳?//“Revolution eats its own children“//馬屁拍錯了
      • Ceux qui réclamaient le droit du peuple deviennent finalement les tyrans. 瑟瑟发抖掉眼泪的Desmoulins可爱。就找不到一个会说法语的小矮子能演罗伯斯庇尔吗?(妈耶,后来看福地又有点喜欢这个小矮子。17.11.26 @中国电影资料馆
      • 政治讽喻剧,影射当时尚处于军管的波兰。拍得太脸谱化,不好玩。瓦伊达把丹东完全拍成了瓦文萨,有意思的是它也让观众看到丹东/瓦文萨这种魅力型领袖的弱点:无视规定和程序。瓦伊达是瓦文萨的脑残粉。他在瓦文萨政府中任过职,让瓦文萨在《铁人》里扮演了他本人,前年又拍了部《瓦文萨:希望之人》。
      • 我觉得波兰人拍这个题材很合适。捕捉到法国大革命中人们的热狂病。只有经历过共产国家社会运动的人才能体会吧。瓦伊达的中国影迷不爱这一片很离奇。难道中国文艺人士现在都成了诗人不讲政治了?所以我怀疑,那么多人号称自己喜欢法斯宾德,却不晓得在喜欢些什么。。。
      • 这是一部用新的视角探索和评价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片,揭示了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与斗争。
      •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V6Cgnldh70/
      • 对罗伯斯庇尔的刻画深度不够,没有反映出冲突,有的只是毫无争议的正义与独裁。重温一下《九三年》的名言吧:“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中,仁慈可能成为卖国的一种形式”
    • 豆瓣 7.2 IMDB 7.5 HD中字
      The Scarlet Empress
      1934
      剧情片
      美国

      放荡的女皇

      The Scarlet Empres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唉,不愧是偷走我家嘉宝女人的人....
      • 老牌电影大师约瑟夫·冯·斯登堡我大概收藏了他的将近10部影片,却还是第一次看他的作品。虽然是黑白片,但约瑟夫·冯·斯登堡的光影世界令人赞叹,宫廷的奢靡、荒唐与压抑,皆跃然影像之上。该片是有声片,但用了大量的字幕叙事,保留了默片时代的许多特点。此外,不要被片名所迷惑,“放荡”不在画面
      • 她究竟是如何从一个单纯的少女成为一个权倾一时的女皇的?影片仅仅交代了一次失落的爱恋和一次负气的野合。她一直美艳,但是称不上放荡,叶卡捷琳娜二世著称于世的野心和强势更是丝毫不见。
      • 三星给mariene dietrich 一星给斯登堡 人物塑造前边段很好 性格转变得太突然了吧 没有说服力呀 女主角实在是美到人凌乱啊
    • 豆瓣 6.6 IMDB 6.5 HD中字
      Stavisky...
      1974
      剧情片
      法国

      史塔维斯基

      Stavisky...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雷奈中行走的問題,今敏。
      • 2.5. 散乱。其实我觉得这个人物很有故事很有魅力啊,可是看下来就觉得平淡如水。倒是最后说“他的秘密就是Arlette”这句有点触动。不知怎的总是想起侯麦的“三重间谍”,觉得里面的人物刻画和情感好多了。
      • 画面非常讲究,可惜故事不够一气呵成,比较散
      • 一个爱戴红花的千面骗子“亚历山大”的时代悲剧。让-保罗·贝尔蒙多将史塔维斯基的自信、魅力、风度翩翩都演绎得极为出彩,但是配角查尔斯·博耶大叔更为亮眼啊,于是后者夺去了当年的戛纳最佳男演员。结尾甚棒,配乐犀利.
      • #SIFF2014#重看依旧觉得好看;看似散乱,其实章节切分得仍然很工整;大框架和小内景都倒置悬疑,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各人口中的罗生门,拼凑出一个荒诞而真实、迷人而邪恶的骗子,托洛茨基的存在是整个故事的时空背景,且具有穿针引线的作用。
      • 必须黑...
      • 雷奈也许想谈政治与历史,但他也在竭力表现史塔维斯基这个爱戏剧爱浮华爱glamour的老派男人,所以贝尔蒙多可能不是饰演他的最佳人选。P.S. 这个人物和《布达佩斯大饭店》里的“茨威格”还蛮像的
      • 720p外挂中字 不玩意识流了 故事依旧挺晦涩 这部Anny Duperey简直就是蕾切尔薇茨
      • 看完了也没理顺剧情,但是一如既往的结构是get到了,片子非常深情,古怪的愉悦的深情。
      • =。=最有意思的地方让我睡过去5分钟 悲哀啊
      • SIFF201423 @上海影城三厅 最后一场看一眼贝尔蒙多就走啦 虽说是非典型雷乃 但是还是有些特别的形式 我一年之内都不想再看雷乃了 真心看吐了
      • 3.5 被白色花海填满的房间、睡眼惺忪时脖子被戴上的钻石项链,对啊,“他的秘密就是Arlette”,投机诈骗的情节昏昏欲睡,关于爱情的片段却细腻动人。雷乃的运镜依旧,冗长琐碎的叙事也依旧, 贝尔蒙多在别墅外凝视犹太人演员的美好瞬间莫名感动;发明子宫探测仪的热拉尔·德帕迪约无比青涩;就故事结构本身而言,《三重间谍》猜疑不安的氛围感优胜太多。
      • 这种题材即便是雷乃来拍,也还是觉得枯燥啊。
      • 叙事结构太散 信息过多而没有处理好 但是镜头语言用得特别好 球场那队沮丧的恋人交谈那里很出彩
      • 豆瓣评分没有参考价值;其实是部很值得一看的片子。这个题材这么拍,是一种很另类的“有趣”。BTW,配乐是Sondheim.
      • 恰是雷乃的时空跳接处理最迷人,JY也说是。可惜不是胶片~
      • 老老实实说,不敢打分,我真的没看懂。看了reading发现这是在叙述一个真实的人,但是对于历史有扭曲。reading里讲的车啦衣服啦都是对的,但是非线性电影得看脑子T T
      • hUHU~~~~
      • 雷仍式的插叙倒叙,就是,一个cut过去,三十秒后又一个cut回来,没有任何visual/auditory cue。我脸盲前2/3实在是看得一头雾水。
      • 桑爷爷的配乐很好但感觉有点大材小用(这个配乐长度让老麦怎么凑出一部芭蕾啊扶额),圣罗兰的设计配上花与美人是视觉享受。
    • 豆瓣 7.2 IMDB 6.9 HD
      清宫秘史
      1948
      剧情片
      香港

      清宫秘史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35南特电影节。大银幕上看朱石麟的清宫戏,服饰室内布景繁复炫目,演员字正腔圆。67年国家大批《清宫秘史》,朱石麟被活活气死。http://i.mtime.com/aaaaaa/blog/5800609/
      • 镜语纯熟,所言皆到,至于是否借晚清末路指喻民国颓败,窃以为嫌疑重大。
      • 谁能告诉我这片子当年为什么被禁?
      • “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容易满足的。”1967年朱石麟被气脑溢血身亡。演袁世凯的就是让李小龙扬名的罗维啊~~~
      • 新还珠在六十多年后还拍得还不如人家,导演们吃屎了吗?
      • 太可怕了那個慈禧,說話那麼直白還那麼狠命,感覺是在便秘.額讓我看不下去啊眾人都在欺負周旋扮演的珍妃.看的生氣,太早的片子把人物都演得那麼搞笑
      • 略想当然,也有点纸片化,但戏剧的大矛盾是刻在骨子里的——光绪与珍妃的个人悲剧和清朝与中国的社会悲剧;学黄金时代好莱坞学的有模有样,无法直接拍摄的大场面的转场颇具巧心。
      • 流水账式的历史教科书般电影,时间跨度过大,每一部分都只能蜻蜓点水,而且对于晚清这段历史的历史观和展现深度都比较浅薄,加上人物的严重脸谱化、对于光绪和珍妃的过度美化,以及对白表演中的戏剧腔痕迹,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实在不敢恭维。当然客观而论,本片也有两处重要亮点——一是创新地摆脱了宏大历史叙事的惯有路数,通过皇室家族关系的矛盾,展现其对于高层政治和国家命运的重大影响(当下热播的电视剧《大明风华》,就是这种拍摄思路);二就是在叠影、构图和蒙太奇等方面的影像语言的探索与创新,让人印象深刻。
      • 基本还是个课本剧的二元结构路子(还是说历史课本受了这部片儿的影响……),光绪珍妃这就洗成了白莲花啊,虽然想象力也不过封建大家族婆媳撕逼的戏码。小李子太有戏了。朱石麟自然圆熟讲究,但是这种指向太明确的历史剧着实不如情节剧趁手啊。看过后来的《董小宛》真觉得这戏还欠火候。
      • 朱石麟 周璇 唐宛青 舒適 一部求仁得仁的談整支說到被正志纏住的電影.聚焦在母子媳三角關系上可能想淡化,也暗喻家即國.成就卻在港導拿手嘅節奏,層層推進,無線TVBB狗血式劇情來源,但無劇大敗在沒那一份從容,急而不亂,罵人卻不失禮儀.映後談美女影評人特別提出朱石麟導演對女性的關懷,可惜我忘了她名字.
      • “现在外国人都支持你这个皇帝,反对她(慈禧太后),你不要跟着她走,外国人打进北京来,会让你来收拾这个摊子,外国人支持你,他们可以帮你把权力夺回来。”连这话都说的出来
      • 永华真有钱啊,48年,这景搭的也太优秀了。感觉李翰祥受这段经历影响挺大,倾国倾城还有之前的一些宫廷戏有太多这个片子的影子。有没有针对这方面的研究可以看一下的?手法也是很成熟了,感觉摄影其实应该蛮不错的,想起金庸在长城折腾的那两片子,明明晚一些,方方面面被碾压啊。姚克的剧本是真扎实,居然还能给批判,见鬼的年代,怪不得当时邵跑跑一听中南海跟他借拷贝,能吓一大跳,搁谁能受得了啊。
      • 三星半,不想吐槽周璇的演技了,其他人都还好。有几场戏设计也蛮有意思,重点其实在光绪和慈禧的关系上,虽然偶尔有的地方挺生硬,但是对于朱石麟老师来说已经很好了。再此外,后半段几个用光也印象深刻。
      • 朱石麟入香港永华后拍的第一部片,主要明星卖点应该还是周旋。巧的是同年大陆还诞生了费穆的《小城之春》,次年费穆亦迁往香港创立龙马公司,朱石麟后加入并与昔日好友再度合作,可惜好景不长,费穆还没拍完《江湖儿女》就于45岁英年早逝。
      • 1967年4月1日,戚本禹在《红旗》杂志第七期上发表了一篇当时被称为“讨刘战斗檄文”的长篇文章《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评反动影片〈清宫秘史〉》。其实,在戚本禹发表这篇长文半个月前,刘少奇就已经感到来自中央文革小组的威胁了。
      • “我要骗你,就让我的坟给人刨喽!”哈哈,编导真够缺的。慈禧演得太脸谱化,周璇和舒适一脸伟光正,还是洪波气场最强。颐和园外景用了投影,那个时候的华语片少见。
      •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将清末光绪帝、慈禧太后、珍妃的正史、野史、民间传说故事汇集改编的清宫戏。虽有宫廷内斗争风吃醋情节,但毫无狗血色彩。甚至以编年形式严肃地构建了内忧外患的晚清氛围。批判趋炎附势者与义和团的愚昧。角色设定各有善恶分明的脸谱化,但演得都很好,北京人洪波的李连英尤其出彩,几位南方演员也学了北方口音。舒适的光绪、唐若青的慈禧大量台词念白清晰、自然、坚定,周璇歌唱得好演得也好。布景用心,昆明湖投影足以以假乱真。中国百姓易满足,也易煽动。义和团和此片遭受的批判命运都是此片令人慨叹的注解
      • 在大是大非之事上,女人远比男人来得坚定。
      • 唐若青的话剧腔是这部片子的大败笔,慈禧哪有那么大的嗓门乱吼叫,当总体镜头运用的很流畅。周璇演的不错,但最后逃难的戏太扯。其实本片对当朝的警醒作用十分巨大。
      • 大清帝国衰亡前的一段宫闱秘事,从康有为变法,到义和团运动,给清宫带来的变化。光绪帝这皇帝当的也够憋屈的,堪称史上最有名的妈宝男。演老佛爷的唐若青演的很好,那个狠劲让人气死,她后来还在1960年版《倩女幽魂》演了姥姥。周璇演的珍妃最后跳井,也挺悲壮的,据说剧组在北京拍摄了很多素材,拿回香港,作为背景,看上去就像在北京实地取景一样。
    • 豆瓣 7.0 IMDB 6.8 20
      西施
      1965
      考驾照
      台湾

      西施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meaninglessly long
      •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A0NTM1NzAw.html
      • 即使画质渣到无法入眼也还是可以感觉到制作的精良和拍摄的诚心 反观现在的一些历史剧根本不能相比
      • 场面拍得很宏大,可惜俺看的片源太模糊了,连演员脸都看不清。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