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6月27日观看。插曲太好听了,且很振奋人心。拍这种片子还是南美厉害。 |
|
8.2上影节第三部。根据真事改编,因此节奏感不是很快,还原感很好。原来智利监狱还可以有定期家庭聚会,氛围很好很有人文关怀的样子。越狱那晚他们一个接一个趴在点灯的隧道里那个镜头特别好。这对于智利来说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星星点灯是未曾泯灭的希望和不屈的抗争。 |
|
我至少能通过照片知道妻女是真实的,你又如何知道信仰的上帝存在。困在监狱太久,只能通过旧物确认存活。花了两年时间挖洞,靠的不是对上帝的信仰,而是对自由的渴望。坐在轮椅上的人希望你们出去之后用力跑,代替我们这些跑不出去的人,继续去追求真理和自由,而不是只在幽深的地道用灯泡为前路照明。 |
|
沪北场14排10座的男的 看电影就好好看电影 狗东西一直玩什么手机呢屏幕还不知道调暗一点,真是素质屌差 呕 电影看的爽 很有zz意义 |
|
中规中矩吧,主要的震撼还是来自于这是真实事件。毕竟《肖申克的救赎》《越狱》等都是虚构的,而且集体越狱要比单人越狱的难度大太多了。他们能够完成这件事,终究靠的还是高超的组织能力、严明的纪律性,更依赖钢铁般的意志,而这三样又都可以归因于对于自身信仰的忠诚。
所以精神层面的传达也算是本片值得触动的地方,只是在整体观赏性上,还是欠缺了一些,有点儿四平八稳,起承转合没有太多出人意料的地方,对于越狱过程的呈现还算可以,但是一样缺乏足够的惊喜和令人真正讶异的点。
最后大家成功越狱分别的时候,是会让人感动,但是也没有把情绪很好地推向高潮,还是有遗憾的。不过作为了解智利历史的一部电影也算还不错的素材吧。 |
|
一部电影最震撼的不是来自于剧情的高潮而是来自于它的本身故事由《真实事件改编》,堪称智利历史上最大越狱事件,1990年一月29号晚在智利圣地亚哥公立监狱内,49名犯人通过隧道成功越狱。而这条监狱地下长达80多米的隧道就是他们用一把螺丝刀,花了18个月时间一点一点挖出来的,挖出了近55顿泥垢,整个剧情可以说叠跌岩起伏,紧张而刺激,结尾看着49人越狱成功奔向渴望已久的自由坐上了远离监狱的大巴,49人按着分配好的小队依次下车与队伍挥手告别那几幕看的我的眼泪都出来了,真的好感人啊,结尾音乐的烘托一下子把剧情推至了最高潮,这部越狱片看的很振奋人心,强烈推荐。 |
|
智利历史上最叹为观止的一次越狱。虽然我也知道改编真实事件的电影需要尽量还原历史事件,但导演应该想办法让整个观影过程更加精彩才行。唯一留下的悬念是(前提是不知道这个历史事件),不知道结局到底怎样,跑掉就成功了,没跑掉就挨枪子。所以中间几次狱卒突击查房都肯定是有惊无险,减少了观影过程中对于未知的悬念和刺激。这么大规模的越狱行动,这么长时间的挖掘,这么细心的掩盖,这么多人的配合,应该拍得更惊心动魄才对。在这一点上,显然,导演的功力还不够。 |
|
其实,就是挖,南美的监狱,是监狱? |
|
年纪大了,就一直很爱看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影片,它们艺术地再现过去了的历史,让人们“温故而知新”。2016曾访问过智利,在大学和街道上,时时还会看到人们纪念和追问在皮诺切特军事独裁时期(1973-90年)死去或失踪的政治犯及亲人们。这段过去许久的“黑暗时期”的阴影,在那个国家一直没有消失。这部表现1990年初,智利国家监狱最大、最成功的“越狱事件”(历时567天用铅勺子挖地道80米,成功逃出49名政治犯)的故事片,会看得你心惊胆战、思绪万千。影片以叙事为主,群像写得一般。但是作为历史反思,值得观看。 |
|
不能只当越狱片看,越狱是外表,主要讲的是独财统治对人的残害。评分低了。 |
|
有一个男的长得像马尔蒂尼。智利口音很好玩。监狱操场集合唱歌,闪回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
|
群戏不是很成功,节奏略拖沓。戏剧冲突也偏弱,尤其是对于越狱题材来说。 |
|
最后半小时很震撼 |
|
越狱片有那么多伟大的榜样难以超越,这种时候可能也就真实故事改编可以提口气了 |
|
和一帮志同道合的伙伴下着棋读着报听着音乐喝着马黛茶,这样的监狱生活好过隔离啊。 |
|
整个过程拍得很精彩,每次看智利的片都会被这些向往自由的左翼斗士的精神所感染。皮大帅对智利民众的伤害太深了,这几十年都抹不去 |
|
高人权优势 |
|
他们的行动当然是基于对于自由的向往,但仅为了人身自由,他们没办法坚持2年多时间来挖地道的。是政治自由,是反抗独裁统治建立民主社会的政治信念支撑着他们,所以,他们要赶在皮诺切特倒台前越狱,因为这样才有更强的政治意味,才能争取到广泛的支持和同情。看来,要有点信念,才能干成点事呀! |
|
这种黑暗时代的监狱,还能踢足球,做点小工艺,智利90年代的生活水平这么高的吗 |
|
三星半吧整治意义大于观赏意义 |
|
本届惊喜!我觉得很好看,很有诚意的作品,歌也很好听。跌宕起伏,紧张刺激,结局时我都快哭了。败笔是作为犯人,哪怕是zz犯,也自由得过分了,挖隧道的过程中,除了虚惊一场的地震和临时性查房,竟然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险阻。结尾没有成功逃跑的小哥,和坐在轮椅上的瘸子,他们也都是应当被铭记的英雄。 |
|
7分,本子完成度挺高的真实事件,时代背景对标最佳外语片提名的《智利说不》。历经567天,挖掘22米隧道,120人里达到49人成功越狱,团队合作的典范,真切的魔幻现实主义。比较匠心的编排是三次家属见面的诸多对话,以这种方式交代铺陈呈现了那场运动的大致全貌和社会心态。很喜欢那句挺压轴的台词——“我的信仰把我带到了这里,你的信仰让你留在了外面”。 |
|
又一部以皮诺切特当政时期为背景的影片,这是智利影界不竭的灵感来源。据称是真实事件改编,正值智利民主选举皮诺切特下台之前。可惜影片过于美化人物并加了许多多余配乐,损害了真实性。看看右派的监狱,真像是个大杂院,政治犯可以任意串连互称同志继续牢中革命,与左派监狱的严格大异其趣。怪不得剧中人物指责狱方对激进左派政治犯“太仁慈了”。 |
|
「政治犯」的设定已经立足于不败的「政治正确」,而所谓监狱更像是一个管理宽松的集中隔离点,因此并不能通过电影体会到某种如肖申克那样的「体制对于灵魂的囚禁」,只有连篇累牍的流水账式「历史进程」和口号式贩卖而已。 |
|
49人史诗级越狱,567天用勺子挖了80多米,将55吨泥垢藏在监狱中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A411J7BU真实事件改编,这样越狱你敢信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54y127V8越狱协议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z4y1Z7Fv |
|
137.49 |
|
计划做得真好 |
|
智利历史大事件实录,有沉浸感,多角色描摹出色,剪辑出色,BGM出色。自由南美。 |
|
不大好评价,暂时跳不出“肖申克”构成的刻板印象 |
|
什么都想顾及一点,结果就是好好的一个越狱题材被拍成白开水一样寡淡。 |
|
真实版肖申克的救赎 |
|
1.共产党果然都是同志相称;2.皮诺切特管囚犯管得挺松;3.监狱里果真有球王。鸡蛋捏混凝土,斗争人士工科多。 |
|
信仰的力量。真实事件改编。 |
|
解说标记 |
|
缩减半小时,增加一两场高潮戏,会更精彩,人物刻画已经不错,就是节奏和内容问题。 |
|
越狱题材,拍得太平庸了。 |
|
史称成功越狱行动 |
|
只是想看看80年代的智利 想的都是波拉尼奥 |
|
比肖申克牛逼 结尾看哭了 |
|
补 |
|
作为电影略长了一点 |
|
都是狠人,看得过瘾 |
|
节奏非常好 拍得特别抓人 为了自由和民主 一切都值得 |
|
越狱题材,比那几部差了点 |
|
这坐牢像在自家院子里一样。。。没啥意思。。。 |
|
又臭又长 |
|
前面有些松垮,后半部分很精彩。 |
|
从监狱方面来说,它的管理也太随便松散了吧? |
|
挺好看的 |
|
根据1990年49名政治犯从圣地亚哥公共监狱越狱的真实事件改编。他们中的24人不分昼夜每两小时轮班,经过18个月的挖掘,用勺子、叉子、螺丝刀和电线掏出了55吨的沙石堆在牢房屋顶,最终挖出一条80米长的隧道逃奔自由。这起智利史上规模最大的越狱直接打脸皮诺切特政权,也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六周后,皮诺切特下台。
一部《大逃亡》式的现实主义大作,故事坚实,影像厚朴,不怒自威,然鹅就像“现实主义”这个落伍的定义一样,电影过于忠实“原著”,没有魔幻、反转、现实以下主义这些花哨的滤镜,至少是一部诚实的电影。在面对悲怆的现实时,创作者也无法巧笑倩兮,只有无语凝噎。
后来的现实中,49名越狱者有9人被捕,7人被判死刑。后来,越狱者大多流亡西班牙,至今仍被通缉,无法返回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