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有心一点的游客,拿着最先进的智能机,去一趟地中海拍点视频,再拿美拍剪辑装饰下,也就只能是10秒的让.维果。更何况,他在84年前(戈达尔出生那时)就做到了! 而我,去尼斯两趟,住了4天,就只有一张山顶的全景图。 |
|
让·维果处女短片。1."城市交响曲"拍法,以形式主义蒙太奇建构纪录片。2.构图教科书。3.用蒙太奇把女郎脱光。4.升格与降格镜头,从井盖下仰拍行人。5.忽然想到,如今偷拍女性裙底的,或是在向维果致敬。本片用隐藏摄像机仰拍跳舞女孩。6.首尾海浪画面作间奏,同希胖[蝴蝶梦]。7.军队与坟墓。(8.5/10) |
|
城市纪录片。开始的航拍和中间有一段手持摄影机比较有特点,其余基本是纯剪刀功夫,略有些蒙太奇学派的影响。另:让·维果比较喜欢用升格和降格镜头。 |
|
法国先锋派城市交响曲的代表作之一,尝试把摄像机带到户外,打破传统的平铺直叙的手法,并采用奇特的拍摄角度和剪辑,用一种新的笔调去表现现实,从中发掘出诗情画意之处,让平凡的生活拥有不一样的内涵。开头飘忽不定的仰拍让尼斯这座城市充满了不确定性,摄像机沿着建筑物的线条移动,富人和穷人相邻而居,但能看出维果的意不在批判,因为镜头能看见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通过蒙太奇将太阳椅上的女郎的衣服逐层扒光,用仰拍拍摄跳舞的女郎们的裙底,强迫她们跟摄像机互动,最后通过升格镜头营造出了一片祥和的景象。但基本上都是纯剪辑,不知道是否受到了蒙太奇学派的影响,论艺术性个人感觉比不上伊文思的《雨》。 |
|
拍摄期间,维果推着轮椅上鲍里斯考夫曼在人行道上来回反复,用一台隐藏摄影机进行偷拍,一旦被拍摄对象发觉就立刻停止,因为他们只想捕捉到完全不加修饰的真实尼斯,而不是像以往那样虚假做作的浮光魅影。按维果自己的话说,“一个社会的最后气息都消失在逃避主义中。这让你厌恶,使你更加倾向于革命性的解决方案。” |
|
让·维果的第一部短片,《尼斯印象》是当时流行的城市交响曲剪辑方式,纯粹用影像和剪辑来展现尼斯的风光,22分钟无情节的短片能让人看得津津有味。这部片利用隐藏摄影机来拍摄,所有镜头前的人物表现相当自然。维果还调侃式地把尼斯的赌场叙述成一个“堕落之城”,把海滩上的女人剪辑成了裸女。 |
|
風格不如Ruttmann,風流卻猶勝之。試圖在一個純屬人造的場域(渡假村)捕捉出一些可屬自然的碎屑,實在是種美妙的嘗試。 |
|
#578|20180616#tSIFF21無聲拷貝。85週年。讓·維果處女短片。衣服和鞋子的消失,裙擺之下的底褲,大膽窺私和肅穆雕像背後,那無政府意識的湧動。CC收於The Complete Jean Vigo。 |
|
1930,导演:让·维果,25岁。该片是让·维果的第一部影片,被誉为纪录电影杰作,开创了“观点纪录片”的先河。是先锋派末期一部极为强烈有力的作品,影片直接受到维尔托夫的影响,不仅带有超现实主义的隐喻,还能发现诗意现实主义的影子。本片虽是短片,但却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本片是以法国南部 |
|
猎奇 |
|
城市交响曲,montage |
|
Boris Kaufman photographed, young brother of Dziga Vertov and Mikhail Kaudman |
|
8/10。对比蒙太奇的情态活灵活现:棋盘上的人偶乘火车到达接着和筹码一起被侍者卷起,与清洁工打扫垃圾进行剪辑,嗮太阳的游客对比鳄鱼,讽喻权贵的糜烂和吃人本质;警察后跟着狗,军队后跟着企鹅,教士跟着城市嘉年华的舞女,从地面阴井向上拍跨过的人群与墓地石雕,对上流社会各种狂轰滥炸般的嘲讽。 @2018-06-14 18:40:31 |
|
耸天烟囱,女人裙裆。手风琴的人间马戏场,你的尼斯印象,对文明、对人的失望。 |
|
蒙太奇被赋予诗意,让维果是在纪录片里展示了这一点。 |
|
有点点怪,但很有意思. |
|
想起爸爸小时候的手风琴声 |
|
法國 1930 |
|
在让·维果的画面视角里涌动着讥讽的旋律,其镜头组接的节奏恰如印象派向诗意现实的转化。很多交叉、排比的段落,即使今天高科技的城市宣传片也难以逾越。 |
|
D9 隨盤送游泳冠軍塔里斯
手风琴的配乐...去rs找找有沒有OST |
|
不得不说,尼斯现在只是一个和摩纳哥没什么两样的度假圣地而已,现代建筑比比皆是 |
|
情趣 节奏 想象力 对比 蒙太奇 比现在的宣传片还要拍的好得多 |
|
那是一个好时候,多么怪异的角度都可取。 |
|
2025-03-05:
让维戈首部执导短片,虽然是各种片段拼贴,但剪辑上好流畅,再加上配乐的加持就更精彩了,把城市最真实的景象和人文都最大程度浓缩。但是大量的仰拍镜头类似于偷拍总是让人感觉不舒服。 |
|
GOOGLE EARTH,你敢说没有从开头的航拍得到灵感吗? |
|
無言以對呀。 |
|
默片无声版,全场静得可怕。。。剪辑非常巧妙。 |
|
纪录片的第一课 |
|
惊异于当年就有了航拍 |
|
纯靠剪辑的作品,尼斯的休闲、赌博、狂欢在有趣的剪辑里面可见一斑。 |
|
20分钟,很丰富啊。 |
|
22分钟版。虽然半个小时都不到,竟觉得里面巧妙的构图、诗意的镜头、好玩的蒙太奇丰富得无法一一历数。太好看了。 |
|
好看,,虽然有多处失焦、虚焦,但剪辑、视角、对比堪称教科书,城市漫游光影笔记,像一首诗,情绪饱满,意象鲜明。 |
|
9.2;搖滾樂 |
|
尼斯风情万千种,风琴乱剪迷人眼。快镜慢镜幽默片,艾米莉异想三〇年 |
|
随意的魅力 |
|
我到底在激动啥吗。。天啊。。 |
|
Vigo和Kaufman合作的纪录片,有着非常鲜明的观点和极视觉化的叙事。这和Vigo在其他作品中的风格一脉相承,即不关注记录的客体真实性,而关注客体于真实的关系。片中关于底层人群和中产阶级的不经意描绘也符合他一贯的无政府主义思想。 |
|
如何去記錄一座城市?我想我更擅長於遺忘,或許,那些經歷過的城市,很多,也很少,總有那麼一天,在記憶裡相遇,彼此模糊著對方,尋不到一個確切的記號作為區別的標籤,所有的城市都是一連串記憶的拼湊碎片,它們很大,在時間的決鬥中只是殘存,好的,或者壞的,都只與自己有關。 |
|
仿似关于一次出游的黯然回忆。 |
|
可惜了,里面出现的好多泥偶人,其制作过程拍摄了竟然没有剪辑进来。 |
|
手风琴加乱拍 有那么点意思又没意义,变换服装的妇女,童心,欢快的康康调皮的摄像 |
|
天才,记录片也可以拍这么美,这么有生机。 |
|
一些还蛮有趣的城市影像的拼凑 |
|
宗师级摄影&剪辑
偶尔搞怪 |
|
穿越时空的影像记忆。 |
|
记录主义的法国代表作品 |
|
风华绝代里维埃拉世俗融汇高雅 |
|
城市趣味,小炫技。 |
|
从航拍开始,看这个海滨城市,中段开始变奏(身),节奏越来越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