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年轻人会和你一起笑着唱“我要炸学校,谁也不知道”,but they mean it. |
|
看到这种故事脑子根本不愿意去思考孰对孰错了,他们做了我曾想象过的事。我对他们录遗言视频的部分印象特别深刻——无论如何零日计划我们都是要去做的,我们不需要什么心理医生,更不需要被治愈——“这里没有什么原因,你们都会去找,但你们不会找到它的。所以去你妈的!去他妈的!去他妈的原因,这里没有什么原因!”
是的,根本没什么狗屁原因,或者说,一切都是原因:因为穿廉价体恤被羞辱,因为愤怒,因为感到不公,还有因为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杂事。这场屠杀并非针对个人,个体的名字已被压缩为校园的一部分,子弹射向的是数不清的名字构成的、面目狰狞的世界。最终他们将枪口对向自己,在倒计时中死去,好像生命如一局游戏似的无足轻重,但也好像发出了灵魂坠入地狱时的巨响。
让十字架去燃烧吧,反正我已是死去的烂肉,反正你我一样纯洁而肮脏。 |
|
片尾字幕伴随两人中学时的肖像倒退回两人还是婴孩时的模样。暴力当然是可怖的,在发生枪杀事件背后的日子里,两个少年究竟经历了什么,思考了什么,他们对这个社会为什么会有绝望的念头,这才是最重要的抵达。纪录片式的自拍镜头完整记录了整个过程,更贴近现实。 |
|
把所有录影带,游戏和唱片都烧掉,我们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没有理由,没有为什么,我爱你妈妈,你阻止不了这一切这不是你的错,烧掉八年级收到的课堂情书,你被邀请去毕业舞会我没有,嫉妒吗,对你还是那个女孩,傍晚天空下全是黑色的土,两三句玩笑话,火越烧越弱,明天我们打算枪击学校所有人然后自杀 |
|
筹划,实施,最后自我了断,短暂的人生只有那一天才真正活着。没有天生杀人犯,反社会人格的被塑造成因是一件需要去认真探讨思索的事。 |
|
Violent和Cruel有关还是无关?对A来说是游戏过程,对C来说是死亡的绽放。最喜欢的一段是C对Victims说,hey you’re still alive. 他很清楚他替上帝做了Natrual Selection,所以当他的十字架燃烧起来时我哭了。 |
|
极端少年的相遇,他们变成了一座喷发的火山,他们很清楚岩浆可以吞噬一切 |
|
类似《大象》,但更喜欢它,难道是因为里面的小哥更美吗? |
|
“I’m staring, right? And you... Though the tape. Right at you. We’re gonna leave you all behind. Just sticks the mud that I and Andre have made. We’re gonna walk away.” |
|
“When we started, Andre and I had this plan that we are going to do this to our school and jump in the getaway car and go from state to state and do the same thing. And now Andre may not realize this but that's not going to happen at all. I'm coming out in a black plastic bag.” 以及真的处处可见科伦拜恩的影子…… |
|
搭配《大象》、《断魂枪声》看 |
|
“one,two-” "wait.I cant do it. I just cant do it" “wait,one two three go or one two go?" "Ok,one two three" 两个无知的少年最后选择被警察枪毙倒不如自行了断. 然而他们开枪前的最后对话却一直浮现在我脑海,我不禁想问:生命真的很珍贵吗? |
|
Dazzling. Last twenty minutes is a gem. Absolutely bewitched, like a whirl of emptiness bursting with violence. Pasty white boys deserve to die at a very young age |
|
“one two go or one two three go”这段简直了,难受。 |
|
最后那九分钟挺真实的(之前不知道这片子的时候真以为那是现场实录,有点吓到) |
|
“We are all animals , and eventually we will all die out.” |
|
杀少了还是 |
|
”When we started Andre and I had this plan we’re gonna do this to our school and jump in a getaway car, go from state to state and do the same thing. And now Andre may not realize this but that’s not gonna happen at all. I’m coming out in a black plastic bag.”|自杀前Andre数次犹豫,但最后两个人决定one two three go,没人retreat|燃烧的十字架与回溯的婴儿照,that’s their souls on fire |
|
映射1999年的科倫拜校園事件。高潮部分的通話交涉和無聲監控錄像的離間效果不錯,具備通感。結尾也有點出乎意料。你們把《半條命》的遊戲碟燒了是幾個意思…… |
|
他们在心里握着脸大哭了一场,自身如同眼泪蜷缩在那对手掌之中。杀戮显得很轻盈,而suicide时愈发沉重了起来,只是旁观的身份令我感到坐立不安。cal在屠杀中,就像来到十字架的背面,冷峻的尾声刺目,模糊不清的铺陈才是真的重要的。 |
|
最后9分钟完全把我吓懵 |
|
燃烧的两个十字架就是Andre and cal,妈妈,你没有办法修复本身就完好无损的事物。one two three go. |
|
枪口对准同学 复仇锚定学校 这是无限时空里 长久绵延的愤怒 人性幽微处 有隐秘的原初的兴奋 有对死亡难以遏制的狂喜 对暴力的崇拜 对渎神的向往 对杀戮的痴狂 对征服的本能 罪恶也成就了神圣 无忧无聊的中产白男生活中究竟何以形塑反叛 青春期的无解只是被搁置了 从未被解决过 有人无视或钝感迈向未来日子 而有人停在那里 瞬间永恒 so burn the crosses, roll the camera and take the guns. I can’t do it without u and so do I. 1,2,go or 1,2,3,go 一点脆弱 一点犹豫 一点真诚 VHS里 闭路电视里 被间离的真实 一次蓄意谋杀 一记挥向成人生活的重拳 一场华丽悲壮的献祭 玉石俱焚 |
|
忘了在自己的长篇影评中说了,这是我第1000条观影记录,很荣幸这部影片能够占据这么一个似乎很有纪念意义的位置。This film deserves it. |
|
one two three go!
it's an honor or not i don't know but everything is started.
关于电影,太romantic了。放烟花,闭眼开车。想不到语言来形容,像在脑交 |
|
安德鲁餐厅打工回家后,家人说我为你自豪,这里真挺难过的 |
|
这伪纪录片太自然了 几乎没有任何立场 0帧起手讲完直接上片尾曲 准备再看看大象 |
|
和友一起跨年看的 00:00 bang zero day 太爽了太完美了 枪击、青少年、录像带 we are all animals and animals born to die. we are going to be god 晃动的摄像机,不安的灵魂,真诚的诗 在教堂穿着ARMY说我们是子弹 我们是natural selection 我们要在第一个零摄氏度来临的时候完成 伪纪录片 完美的文本 你看十字架在燃烧 |
|
seems so real it scared me. is it real? |
|
卡尔🤤🤤嘿嘿嘿🤤🤤🤤我的卡尔嘿嘿嘿嘿🤤🤤 |
|
你知道我們去看心理醫生,然而衹是等待一段時間而已……
搖晃的鏡頭,憤怒和笑聲和掙扎思考,就像最後的那句話,倒數一二三,接下來一聲巨大的槍響,一切就這樣結束了。最後在黑暗的土地上十字架熊熊燃燒,像被疼痛与迷惘纏繞的、兩個無法逃離與解脫的人形。 |
|
很恐怖的是,21世纪版出租车司机是纪录片 |
|
跟着大象里第三者的视线,镜头被拉回到两个杀手的日常,是谁引爆了火山? |
|
太棒了啊啊……我想打十星……放烟花 蒙眼开车 烧掉cd游戏机 最后是两个燃烧在荒地的十字架 I'm not going to leave cleanly.I'm not just going to fade out.I'm gonna make my mark.And then,it'll be my time to die。The ZERO DAY invasion plan cooooool man!!!!!!!(两个宝宝演的都太好太萌了 我会珍藏的) |
|
大家一开始肯定想到大象,但是这个才是最贴近现实的 |
|
结尾9分钟的监控录像我初中看到时一直以为就是现实原型,被骗好多年= = |
|
如果对“无意义”的否定情绪成为最普遍的情绪,便不再是《内特拉姆》式个案,不再仅把一切荒谬的屠杀归咎于“枪支合法化”,毕竟是否对枪支进行管制依旧可以商榷,如同“无核化协议”,尽管持有武器并进行军备竞赛的黩武主义是一种有毒的主义,依旧可以放在斡旋的政治框架内去谋求暂时性的搁置处理,一旦政治存在可能性,社会交往提升的频次反而有益于社会活力的保有,这一切反而都处于“无意义”的反面。如果大部分人都不再可以感知活的意义,则往往是观念建构出现严重漏洞的反映:缺乏更强参与性的意义的投喂,要知道语料的空白中并不会产生意义。“欲先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的“无差别杀人”仅是表面现象,而实质则是配得感的剥夺和彻底的虚无,很快又形成虚无主义的逻辑滑坡:死亡可以予无意义的生命以意义。不知这场精神的瘟疫还会蔓延向何处。 |
|
就这样安静的走进学校 安静的把自己爆头 |
|
道格玛95般的质感和大量的主观介入完全站在了大象的对立面,算是一种互文 |
|
zero day还挺萌的…本来以为低成本独立电影无法避免粗制滥造带来的视觉疲劳,结果很令人着迷,虽然超级无敌困还是看下去了。 |
|
好于大象 |
|
把高潮放在电影最后不到15分钟。着重讲ed的男高日常。却一点也不觉得枯燥。我特别喜欢这种伪录像带式的拍摄手法。很有代入感。而且是目前最还原的一部。特别是屠杀时ed两人的角色互换也拍出来了。两个主角真的超级萌选角很合适。日常互动很可爱。我喜欢d读诗后惹e生气后哄着他玩蒙眼开车游戏的那段。 |
|
That's their souls on fire lol |
|
看完想反哺一下母校了🥰 |
|
不是很吃影片的“伪纪录”“真实感”“沉浸感”,零日前的内容太过平淡,想说不知所云但又如此贴近现实。不过最后临终遗言和监控录像的冲击力还是够强烈…… |
|
。 |
|
这是你人生中最棒的几年 |
|
靠,,你不懂这对我有多重要 |
|
超级真实的伪纪录片,两个小屁孩过家家似的搞了一场大屠杀 |
|
在车上他们进行的是自己的loading,在屠杀里他们达成了自洽,倒数才是他们真正的shot fired。而他们的形象真正是在他们的十字架被烧毁后,树立的靶面才真正回到了本体的一部分,形象和故事才完整了。这仿佛才是受难的真正终结。
包括洋妞说的,在屠杀前cal犹豫了,在自杀前Andre犹豫了。
很多地方真的好像clb,bulling,性格是d&e的混合再分配。
cal简直就是我人格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