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的公信力被一再消耗,迎来的是社会的不信任感和茫然,我们是否将成为迷惘的一代。当美国社会不断走向两极化,人们不相信与自己异见的观点。疯狂、歇斯底里,难以想象这是文明社会的处境。 |
|
2020的春天。当谣言与官方结合。 |
|
无聊到没看完 |
|
作为一个在中美两国工作的媒体从业者,看的无比唏嘘。Propaganda的目标就是制造一种disoriented状态,让人甚至放弃寻找真相。一方面是恶人们大放厥词,不断在撒谎洗脑;另一方面是记者/学者们矜矜业业,在一种honest if imperfect process里尽量求证真相。而科技巨头们,就像Kara Swisher说的,大多是白直男们,他们从来没有体会过边缘人群不安全的感觉,而且为了赚钱也没有任何incentive去take down fake news。不过最终还是一个积极正面的走向,就像那个gay老板开的乒乓餐吧一样,有了community有了真实的人与人的联结,还是有希望的吧。 |
|
从震惊、愤怒再到无奈,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日渐失去了如何甄别真假信息的能力,一方面是有些人只给人们看他们愿意让你看的,另一方面则在于普通人们更愿意相信他们所相信的。虚假新闻“武器化”,谣言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甚至在政治斗争中不得不被“正当化”或者“刻意忽视”。越来越感到沟通和信息传递的绝望和失效,尤其是在当下的环境,看到这样一部纪录片,更是五味杂陈。但在美国,至少还有那些媒体记者、学者以及对真相不放弃的人还在战斗,而我们呢,我们还有什么?@PC |
|
当主流媒体身处的环境充斥着政治渲染,真相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得愈发狭小。 |
|
举了好些近几年流行全美的巨大谣言,比如2015年奥巴马的军事演习成了秘密关押异见人士的阴谋,2016年乒乓彗星披萨店贩卖儿童谣言事件,2017年阿拉巴马运动针对社交媒体泄露个人隐私等问题,所反映的其实不是真相跑不过谣言,而是媒体作为第四权力已经早就腐化,甚至无法提供一个完整的意见光谱,只为了自己的立场抨击那些不合自己立场的人,比如片中也提到的俄国干涉美国大选,竟然拿不出实锤证据,只会把矛头指向川普和那些所谓的民粹主义在制造混乱。仇恨言论和两极分化的确已经无可挽回,象驴都已经学会了网络战的全部技能,媒体公信力耗尽,媒体就从来不反思过自己做错了什么,反而是指责那上亿的人太无知? |
|
愚民和谣言就像病毒一样污染整个社会 |
|
1.言论自由必定意味着阴谋论的昌盛,只能希望自身能保持独立思考,这个世界可真是恐怖。
2.片子过于偏向民主党,看完更加认识到川普是多么的聪明。
3.感觉片子太过冗长,可以剪去一半。 |
|
There may be no ultimate truth and reality is about perception, still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intentional deception and imperfect process of approaching truth. |
|
为我们有一个真实的信息环境而战斗 |
|
comet披萨店的事情给我直接看哭了 basically people are really nice in general. They want to stand for justice and rights. 但是很多错误的信息或是带有诱导性的信息又会利用这种人性 带来一些利益集团所期待的结果。真相不会因为人为因素而改变 但人们所接受到的讯息 往往是被包装过的 想要被你看到的信息 甚至有些信息本身并不重要 而是要让你在潜移默化(例如ads)产生一种两件事物的联系 从而影响你现实生活中的选择。FB到底敢不敢去筛查信息真伪 作为private company当然可以控制平台上的信息流 但是背后资金链的诱惑和威胁 各种利益集团的交织 受众到底如何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总指望别人替你做决定。 |
|
懂王不愧为多年媒体人,别的东西他可能不懂,但他是真的懂传播... |
|
从无数fake news 拼凑出自己的主张。。 |
|
You can't say "fire" in a crowded theater when there's no fire.——Justice Holmes
还是隐瞒了一些东西,媒体都是被左右翼控制的,扎克伯格也不是连虚假信息都看不出来的傻子。舆论终究只是媒体戏弄百姓影响政坛的工具罢了。“我们在改变历史。”那些制造假新闻的人说。 |
|
最近出的纪录片怎么看都有一种大选造势(民主党反扑的趋势……是之前被特朗普伤的太狠了吗 |
|
巧了 刚从乒乓球馆打完球回家看了这部纪录片 里面一个典型案例乒乓COMET的PIZZAGATE事件 全篇结束店主哽咽得说道当他不想继续开店了 他的年轻店员说我们应该开 他们需要我们 社区需要我们 ,社区给了我们很多支持,有人打电话来问可以现在过来吃饭么?’“枪手刚走 你们没有问题么?”“我们立马就要过来吃饭 带着孩子过来” 说这段话时店主满眼闪着泪光 。o(╥﹏╥)o |
|
假新闻假消息已经不只是失误那么简单 更是一种手段。只要假话说的次数足够多 似乎真的足以乱真 至少已经足以给某些行凶者以动机。愚弄是小 可是你真的愿意成为别人的炮灰吗?请对任何言论都报以警惕之心 请尽量多了解不同意见 请充实自己的大脑(绝对不是几分钟读懂什么什么那种充实) 请勿人云亦云 请理智 请思考。 |
|
从《叫魂》到福田村事件到水晶之夜到pizza门,将“后真相”的人类传统怪罪给技术失控实在是太偷懒了,期望大政府介入更是不知死活,但看到各路阴谋论造谣者的那套自洽逻辑还是挺有趣的,看到其中几个被新闻业者怼到语无伦次更是舒服 |
|
①舆论战的目的就是达成某种不可知的状态,使人们不能相互妥协。②社区和真相是对抗假新闻的唯二有效手段。 |
|
所见不一定真,所闻不一定实。作为纪录片来看,略显零散。 |
|
超越真相,欢迎来到后真相(post-truth)时代! |
|
纪录片呈现的现象已经是普世性的了。 |
|
非常触目惊心,非常及时的片子。麦迪逊等人早就预见到民主社会最大的威胁来自Demagogue(如今这一“专业”的门槛还大大降低了),最大的危险是Demagogue和Mob的结合。如果言论自由必须保卫,那我们受众就有义务不让自己变成Mob的一份子。补充:最近因为大谷君的遭遇自己也碰上了一帮阴谋论者,一边感到阴谋论制造者是如此荒唐可笑,他们的信徒如果不是彻底的脑死亡,就是让仇恨和偏见完全占据了大脑;一边担心有理智的人面对这样的荒唐和愚蠢,又如何能保护自己不被仇恨和偏见所控制呢。 |
|
川大大的幕僚们是真的能整概念——“Post truth”"Alternative facts"……看完之后更觉得美国和中国相像了。微博和Facebook、pinky和MAGA命中注定终会相遇。 |
|
What do you stall for?If you stand for nothing, what’ll you fall for?我们必为真相和反对仇恨而战!
Reddit和4chan就是粪坑,国内的微博、B站和知乎也是一样,“批小将”们在保守主义抬头的现在煽动民粹言论。网络上的虚拟论坛就是当代巴比伦,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人可用的攻击手段,这就是当下社交媒体的“武器泛化”。请不要让自己的情绪被虚假信息所煽动,保持良知,保持知行合一。 |
|
信息池被搅浑,社会被分化、极化,已经很难期待在社交平台再有真诚和信任,使用谣言来对抗谣言可怕的并不是让真相退场(毕竟从基础的哲学反思来看也“只有意见,没有真相”),而是它让共识变为不可能了,这已经是一个不需要对话、所有人都在自说自话的时代了。不过,社区/社群的关怀和互帮互助让人还是看到文明的发展之路至少没白走,但人性真的不值得被给予太多期待(“社群”真的是实践伦理准则的重要单位,而我们这边的社群又在哪里呢? |
|
谣言的威力真的是巨大,加上人们也是只相信自己看到的,三人成虎是真的。 |
|
喉舌的作用,知道有啥用了吧 |
|
课堂作业,在HBO Max上看的,算是对pizzagate、Seth Rich等著名假新闻的一种梳理和反思。看到假新闻贡献者的“theory”还是蛮有意思的,原来《傲骨之战》上一季没在夸大其词,真的有这样的秉持者和实践者。 |
|
串珠式故事连贯而出,从简单的、着眼于个人的事件出发(小业主,美国定义中人民的基本盘),把民粹、身份zz、两D、传播技术的更新和社区以及传播垄断企业不受监管这几个促成假新闻泛滥的基本点说清楚。实质上是美国后冷战时期陷入无迦太基的怪局,苏在的时候阴谋论可以肆无忌惮,而通俄只不过是一种现象式的恐惧,内部开始信息过剩,民主的崩溃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期雅典的作为有相似之处,民主在无外患之后也许必然会导向民粹乃至群体无意识和无理性。不过反观国内是另一种天地,也许反倒需要借鉴所谓的第一修正案,因为有太多假借高大全的溢美之词浪费信息通路并且堵塞my、要求企业自省,导致内部出现在市场eco下的阶层分化加剧,这一点和美国的民粹形成部分动因倒是异质同构:阶层,工作机会,那些所谓的不能说不能调查的事情。 |
|
和研究生论文写的misinformation一个方向 很多时候这些新近出现的不可思议的假新闻大行其道 真的是日积月累、可大可小的素材 慢慢侵蚀大家对信息的信任度。毕竟大家对是否要禁掉咪蒙这种烂号都曾经大吵过几轮呢。 |
|
正好和高筑着防火墙的国内对照着看。
从大体上难说哪种选择真的更好,因为都存在着取舍。但就此刻的我来说还是,偏爱自由的荒谬胜过不自由的荒谬 |
|
片中几位造假者都惹上了官司,有点开心:去年8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指控,两名支持特朗普的活动人士雅各布-沃尔(JacobWohl)、约翰-伯克曼(JohnBurkm)去年大选前策划了一场阻止邮件投票的运动,违反了一项骚扰电话的法律,面临513万美元罚款。而那位臭名昭著的Alex Jones则被判几亿美元,用于赔偿枪击案阴谋论的受害者。 |
|
自由,一个多么宗教色彩的词汇。 |
|
舆论的高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 |
|
意义不大,多是事件回顾兼带罗列。 |
|
胡思乱想捕风捉影造谣生事弄奸使诈 |
|
这片子的意思是:相信特朗普,才能有真相,才能判断出哪些是假新闻!以前中国一说电视台是政府的喉舌,定有众多人反对,现在看看世界,哪个更真实一点?哪个更依附于政府而不管新闻的真假? |
|
人应该不费力气地生活在真相之中,而不是被各种操盘环绕。 |
|
网路武器化…… |
|
这部片子的存在是划时代性的,可惜我对它内容的广度和思考的深入有更高的期待。I expected you for more.抱歉只能给你打到这样的分数。且全片的政治倾向太过明显,让人不由得质疑其内容的权威性。当然,假如一部为了揭示政治宣传中媒体工具运用之无所不用之无所不能的片子本身也是一种政治反击手段,我想我们的世界变得越加讽刺了起来。 |
|
和傲骨贤妻同步服用竟产生了别样的化学反应。言论自由一直是傲骨贤妻案件里经常被提到的元素,它的不可动摇和它的“易操纵性”使得愿被双方往往将辩护演变为辩论,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你可以自由发言,甚至可以自由发“错误的”言,但若你故意发错误的言旨在伤害别人,那你的立场就会弱很多。就像fake news甚至早已与news无关了,它是工具,是武器,是底线丧失的标志,是利益至上的旗帜。哎,人类。 |
|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关于:谣言,作为一种社会抗议 |
|
不知道一个什么都能说的社会和一个什么都不能说的哪个更好,不过最后的相信社区相信附近真的是一个解吗,我不知道 |
|
众人皆醉我独醒也是一种民族自信 |
|
这问题恰恰不能把结论引到独立思考上去,那些阴谋论者可以说是太喜欢独立思考了,才会通过玩侦探游戏去相信一套奇怪的说法。假新闻一方面是因为人预设了立场,另一方面则是权威的消失和专业新闻在社交媒体的言论市场竞争当中失势,当然还有政治操弄。这些问题暂时而言还是无解的。当然了,全能主义国家的媒体环境只会更糟糕,他们一样会具体政治目的去操弄媒体,社交媒体上也一样充斥关于所谓资本的阴谋论,真相连被说出来的权利都没有。 |
|
相关大选的纪录片有几部都看过,类似假消息的纪录片也有几部,而此片接触面比较小,也没深入剖析,只能泛泛而谈。不过,互联网的负面影响早已来临,人类应该多反思,也应提升这类纪录片的观影量,人类文明才有希望延续! |
|
网络中之所以充斥着假新闻和阴谋论,且被互联网公司所容忍,是因为这些内容能带来病毒式营销类的点击量,有了点击量就有广告收入。在国外的网红,骂着CCP,挺着川普,数着钞票,也不会人间消失,这就是这群人所追求的言论自由。无论谁,都是为了钱,谁在乎真相?周孝正移民美国后也开了频道用中文骂CCP谋生,哪儿还有文人气节?书都白读了。君子和士大夫阶层已经成珍惜物种。 |
|
以前上网搜索与浏览信息是为了求证与新知。现在科技飞速发展后,处于信息爆炸时代,互联网海量的信息真假难辨。部分新闻传媒为了博取眼球与流量会有选择性地或不加取证便进行报道,三人成虎,更何况是数以亿计的网友。新闻在传播过程中被截取、再编辑的过程,逐渐生成虚假新闻,谣言漫天飞,辟谣跑断腿。虚假新闻发布后,引起的轩然大波,公众媒体一般在此隐身,他们如片中的媒体一样“他甚至不愿意公开道歉,仅仅是发布了一则撤稿声明”。公众媒体与政府管理部分应承担的监管新闻传播及真假的义务,为何转移到网民个人身上,本就海量的信息,真真假假个人如何能辨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