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Chris在UCCA看的. 哭死,太感动了。我爱里面的每一个女孩,也爱我身边的每一个女朋友。 |
|
女主兼导演就是USA做着各种nbcs小喜剧时期那部《急救警情》的演员,真的没想到她能在自己的处女秀如此出色!温暖、真诚又可爱的“保姆-孩子互相教育”关系很像另一版的《保姆日记》,但更闪光的却是对更多女性问题的捕捉—Bridget在自己的三十多岁通过这份不靠谱的工作找到的关于为母之道、身体的审视,Maya的产后抑郁和公共场合对自我权利的捍卫还有Annie在家庭关系不可言述的压力…这些观察富有同情心,也不充满任性的判断。饰演Frances的小孩真的太灵了,超级期待她和Kelly接下来的作品(也要牵手谈谈period *泪目*)。 |
|
Bridget展现了女性伟大的品质,她渴望独立、爱情、独自承担堕胎的痛苦,随之认识家庭价值的满足感让她内心满满不至缺乏,在人至中年的“青年危机”中,对恋爱、婚姻、育子甚至身体新的认识是人生新阶段的成长 |
|
非常好的电影,差点被这宗教感过于强烈的片名和海报给错过了。同性家庭、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大龄单身女性、生育焦虑、堕胎、育儿、产后抑郁、女性间的情谊……太多太多的严肃沉重议题,竟然用这么轻松的方式贯穿全片,女主竟然就是编剧,真的太了不起太有才了!这些话题并不新颖,拍出来也不难,难的就是怎么拍的好看。尤其是女主承认自己堕胎后突然一下子就哭了,那一瞬间,真的只有女性才能感同身受。“你一定要有婚姻和孩子吗?”“妈妈用棉条,妈咪用月经杯,我以后要找到适合我的”“我来月经的时候,能和你聊聊吗?”小女孩太有灵气了,句句都是女权金句啊。 |
|
我會告訴你,當我月經來的時候。找人talk about it。(190705,台北電影節) |
|
太难了,大概是永远也没法体会的痛和绝望。但对于一把年纪一事无成终日感觉自己是废物倒深有体会。 |
|
女主最后演得真好。当年我送儿子第一天上小学时,看着他走进校园的身影,的确想流泪,因为想到他从此要学着独自面对这个世界时,是很心酸的。 |
|
影20261:女主的身体扛得住吗?女性的勇敢和柔情感人 |
|
大概每个姑娘都会面临这样的扪心自问,我到底想不想做一个妈妈?我到底适合做一个妈妈吗?女性面临的人生课题确实比男人复杂啊。 |
|
矫情生硬的“女性电影” |
|
不可知论的女权主义者。。。。。为这一场戏可以对冲所有的的节奏松弛。 |
|
以輕盈手法談論同性家庭、墮胎、月經等議題,可以拍得更好。 |
|
暖心片?有LES背景。。但是太多血了。。看得人姨妈疼。 |
|
★★★☆ wow~good |
|
编剧竟然是女主本人哦,剧本不俗(最后一幕害),轻松愉快享受的观影 |
|
One of the best films I’ve seen in 2020. Astounding work. Especially for a first time writer and a first time director (and they are a couple!). This is what’s been missing when we say ‘cinema has not told women’s story enough’. Talked about every taboo without being ‘in your face’. |
|
但女主还是有点酷 |
|
最后半个小时真的好 三星都给最后半小时 节奏的准确 对白的点睛 女主和孩子妈妈的友情比和孩子的友情更可信,这是这段时间我看和孩子有关的电影都遇到的问题:里面早慧的孩子的演员找的并不那么合适,总觉得是在背自己理解不了的台词。 前一个多小时真的拖沓又无聊_总体看起来像处女作,一查果然是。女主演员长得很像我一位朋友,瞳色是我从没见过的深蓝绿,太好看了忍不住盯着看。关于产后抑郁是老生常谈,关于堕胎 才是女主和这家人链接上的原因。作为有一个孩子的人,对于堕胎这件事感受到的东西更复杂。愧疚 丧失 就算装得再好也永远烙印在心里。毕竟不是丢了一个钱包。这种感觉电影其实没有解释清楚。 |
|
自身问题太多还和不戴套的男人睡觉才会导致一切的焦虑和失败。 |
|
1/3弃 |
|
拍得一般,但题材很不错。适合女生看,男生也应该看。 |
|
外国人来姨妈还喝酒,哺乳还喝酒。。羡慕 |
|
非常自然的讲了一个动人又复杂的故事 |
|
走了另外一个极端,男性的完全缺失 |
|
The best film I’ve seen since 2020 |
|
因为看了ghostlight,顺着找到了这部评价不错的片,看后很失望,这根本就是千千万万部量产美国独立片之一,没有丝毫特色。 |
|
Oh O’Sullivan! 无比轻快的剧作和演出,却爆发出了超乎想象的力量感。看哭三次,大笑十几次,这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女性电影。我们都是第一次作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要学习的,不是么?期待O’Sullivan接下来的作品!#Indiewire 2021奥斯卡预测片单——最佳的一部! |
|
演绎女性性别角色的种种现实焦虑,那也是我们男士无法感同身受的盲区,认真听、仔细看、不发表高见也许才是我们应该去做到的 |
|
總是抑鬱的詩人,以及與高齡產婦只有一齡之隔的一事無成34歲。 |
|
看电影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哭。流了两次泪,一次是女主他们看完烟花回来的时候,还有就是最后一幕 |
|
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找来的冷门佳片,看到bridget说感觉生下来的孩子就是一堆细胞的台词,觉得,妙了 |
|
很温暖真诚 |
|
#不推荐以后给女儿看 什么吊玩意 |
|
7.2
最后半小时比较出色。问题貌似人设交代不清。
女权,lgbt,黑人,都涉及了。
最后想起了《罗马》。 |
|
好喜欢忘年交的情谊,温暖又动人。但有点点烂尾,为什么不最后交代一下女主的感情线啊……还挺喜欢那个26岁小奶狗的哈哈。 |
|
挺无聊 |
|
关于年龄、生产、工作的焦虑 |
|
三星半 |
|
碧血洗银枪 |
|
三星半。这种先后崩溃然后一起抱头痛哭的场面真的是很拉拉了。 |
|
没什么深度的内容,就是互动比较简单、可爱。 |
|
小女孩很可爱 |
|
主题明确的小制作。各种诉求一目了然。 |
|
Joan Jeff |
|
“我不是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我没有丈夫,没有孩子,也没有体面的工作。”,“你一定要有这些东西吗?” 一个平民阶层大龄单女的内心纠结和焦虑,只有在善解人意的幼童那里得到疗愈。ps挺真实,挺生活化,真实到很多细节让观众看着有些尴尬的电影。 |
|
女主演的挺好,编的也挺好,作为处女作可以了 |
|
編劇演員同一人,真是台北電影節最後一部驚喜之作!不管什麼年齡階段,也許都是迷茫的吧!片中許多議題編得毫無痕跡,不知是否有機會衝奧? |
|
我們什麼時候才會承認自己是一個平凡的人呢,在此之前我們一定要努力的掙扎。 |
|
20191124@798 UCCA女性影展
一部女性题材片子,头一次把堕胎后会流血,生育后会漏尿放到大荧幕上说,同是34岁的故事可不知为啥我没有太多共鸣,女主父母开明,自己也爱孩子,不知道为啥不敢恋爱和生育,在我看来她还蛮幸运的呀🤔 |
|
中规中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