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击队恐怖分子杀完人蹿了,让平民替他们受死,真不是东西 |
|
与德军高层的合作正是在保护整个罗马。人性被战争异化。 |
|
纳粹疯狂报复部分与弗里茨朗那片很接近,但事件背景与敌对状态有较明显的不同。考虑到德意盟友关系,游击队的炸弹突袭造成重创多少显得鲁莽冲动不计后果,德国将军都哭了,“我本来很喜欢意大利!”……虽然片中的纳粹死硬依然凶残,但这种视角以及理查波顿的角色就使主旨拐向了另层意思:失控的代价。 |
|
見證的年代已經過去,現在是代價的世紀 |
|
里查德波顿演德军太搞笑了,谁能管管啊!马斯楚安妮又殉道的圣母了………… |
|
惨剧发生为必然,背景是1944年,盟军已经登陆意大利正向北部逼近罗马... |
|
20/11/2 |
|
7分。以德国外派上校警察Herbert和罗马教士Pietro两个视觉,呈现犯下反人类战争罪的历史一页。本子略为流水账。 |
|
感觉比《红袍与黑幕》好看很多 |
|
电影里的卡普勒是个明白人,对纳粹早已幻灭,真实历史上正好相反。另外安东内利神父的自愿殉难显得徒劳而理想化。片尾没出现演职人员姓名,而是公布当年遇害人员名单,这点很人性化 |
|
读完《巴黎烧了吗》和《非绅士战争》,更无法接受这是“战争的一部分”。一种荒谬对上另一种更可怕的荒谬,死的33个人和330个人到底为些什么。 |
|
最后的对视回味悠长,平静的宽恕与颤栗的殉道。 |
|
真事改编,B站上有熟肉在线,CCTV6佳片有约早期节目,目前豆瓣标记人数不超过60。 |
|
根据真实事件拍成的电影,两位主演都很不错。 |
|
十五分钟 |
|
央视6台国语/已看 |
|
一切都只为了最后那个结局 |
|
悲剧 |
|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小说拍摄而成,或许也正因为如此电影内容更接近小说而非历史的真实。影片的最大看点还是理查德.波顿对上马斯楚安尼,这确实是一对有趣的组合,波顿怎么看都不像德国人而马斯楚安尼扮演的神父就像是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中那个神父的翻版连眼镜都如法炮制。 |
|
“艺术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一代人对下一代人进行真正沟通的唯一渠道,”“只有美能够拯救世界,”“现在战争为考古服务了?”画面粗制滥造,但一些对白很棒,就是配音有点让人投入不进去 |
|
伯顿和马斯楚安尼棋逢对手,对话很睿智。这个片子值得反复看。 |
|
伯顿和马斯楚安尼的对手戏没有想象的多,但还是很有张力。莫里康内当代音乐风格的配乐和剧情很搭。 |
|
太残酷了! |
|
#不推荐以后给女儿看 有的人天生自带画面感,有的人努力也不及 |
|
在纠结与矛盾挣扎中,男主还是选择了执行屠杀令,大肆屠杀了罗马人。以为最后的反转,却变成了真正的屠杀。 |
|
这种片子好像不能用是否好看来形容,反正我个人觉得还是可以的。大家看了自己就有自己看法了 |
|
纳粹德国对反抗者的屠杀。 |
|
理查德·伯顿 /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https://www.ixigua.com/7160192254467015208?logTag=652ae00818cc04e743a8 |
|
在纳粹的眼里根本没有公开和公平,有的只是自以为是。西方“文明冲突”里的血腥比起东方民族遭受的苦难和残暴真的无法比较。 |
|
伯顿演德国人有点好笑,否则还能嗑一下。Steiner演的Dollmann挺基的,他果然确实是基(演员是双)。现实里与Kappler对峙的神职人员活到了战后还给他施了洗 |
|
“我爱罗马……我爱它的光,它的燃烧,和颓废的颜色,还有它崩塌的石头,即使有战争……
“也正因为是战争,我们才成了罗马的主人,我们控制它。” |
|
报复名单 |
|
看过 |
|
一部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主演两位演员都是我喜欢的 |
|
三星半。事件本身就心塞…角色处理看着更一言难尽了…马斯楚安尼和伯顿的对手戏还是蛮不错的… |
|
老电影,又名罗马大屠杀,1944年德国纳粹崩溃前夕,罗马的游击队爆炸暗杀了33名德国士兵,这时德国和意大利是盟友。看这个电影挺虐心的,不知道该批评游击队的愚蠢和懦弱,还是该谴责纳粹的残酷。这里的游击队在这时候去炸德军真的很难理解,可能是更激进的派别,德军的执行上尉和警察局有其悲剧色彩,在纳粹崩盘前被当做杀人犯。神父的角色是个悲天闵人的善良,应该说神父不理解战争,最后飞蛾扑火、共同赴死,神父也许以自己被杀的方式完成对自己良心的救赎、对人性恶的救赎吧。影片拍摄的视角挺深刻,各方利益的冲突表达的淋漓尽致,在战争中被裹挟的不止是平民、犹太人、神父,还有纳粹和警察。 |
|
大家都在听bbc不想上名单。都在拒绝总督察,最后让卡普勒上校所在单位执行。。。海报上好像写 希特勒下令,梵蒂冈无法阻止…… |
|
这种片子好像不能用是否好看来形容,反正我个人觉得还是可以的。大家看了自己就有自己看法了 |
|
配音差了点 |
|
痛死了,300多条无辜的生命 |
|
人类战争的意义是什么? |
|
好像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反正就是要表现纳粹的惨无人道,很一般。 |
|
屠杀令 Rappresaglia |
|
第237个标记 |
|
。 |
|
一切都只为了最后那个结局 |
|
影片的最大看点还是理查德.波顿对上马斯楚安尼,这确实是一对有趣的组合,波顿怎么看都不像德国人而马斯楚安尼扮演的神父就像是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中那个神父的翻版连眼镜都如法炮制。 |
|
伯顿的这个纳粹军官角色从头到尾都是面瘫,台词不多加上意大利语配音,让他最为优秀的英语嗓音和台词功底的发挥完全受限。然而他仅仅用眼神演戏就已经把这个角色的矛盾纠结冷酷忠诚演绎得出神入化,不得不说他的确是称雄六十年代的伟大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