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作 |
|
想象、经历和回忆的三重错位(只需要如此简单的结构 |
|
大爷的啊!我知道看起来很牛叉啊,时间啊叙述啊想象啊图象啊,但是真的很吓人好吗?尤其是最后一张没有出现的…啊啊啊啊这才叫不明觉厉晚上看这个都是吃饱了撑的啊!! |
|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art |
|
又见神作⋯⋯⋯⋯⋯⋯这部影片只有十二个镜头;每个镜头中,一张放置于炎热碟子上的照片,渐渐被烧成灰尽。全片单镜拍摄,旁白者谈论着他对每一张照片的回忆。 |
|
想象的图画与迟到的记忆 |
|
Hollis Frampton又一个天才创意。在烧毁这张照片的同时,描述的是下一张照片,好奇抵消怀旧,甚至不由自主地想要毁掉这张照片。最后描述的那张照片是不可见的,构成了永远的空白。 |
|
声音的沉默,视觉的黑场,interval。时间的具体化。等待。重复与变化:因照片形状与材质不同,燃烧过程的速度与烟幕浓度差异。物质性。仪式:焚烧,毁灭,祭坛。抹去记忆的物质痕迹。也是重访记忆。鬼魂感。uncanny。声音与画面、内在与外在时间的discrepancy,有人称作“double projection”。 |
|
旧伤的疼痛 |
|
Expanded Doc 8: 大爱!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这是啥玩意儿!”慢慢的,开始习惯它的节奏,最后,觉得这种节奏和那种错位很舒服而且很有嚼头~ |
|
一个患有絮叨型语言障碍并且LN痴呆的男版黛玉焚稿的故事(无误) |
|
time, memory and image |
|
烧掉的纸如同活物,每一张都死法不一样。旁白解释的是之后出现的那张图,结尾厉害了说我怎么通过反光再反光放大局部拍到了了不得东西看到这东西后我以后再也不想拍照了,然后,耍我啊orz |
|
结尾神作 |
|
结构电影是电影的一个极端,代表着最有序最理性,相反的另一个极端是达达主义(没有达达电影),代表着最无序非理性。而后结构电影发展出来的解构电影,又和解构主义不同,解构电影仍有叙事作用。网络文化“鬼畜”的源头大致就是解构电影,加上80年代的后现代组合与拼接。如果不从普遍手法上分析,会误以为起源于法国印象派电影。 |
|
看那照片緩慢成灰的過程!語言與攝影的不對位;記憶。 |
|
获得参与记忆过程的权限,就靠这样直观轻微的毁灭行动 |
|
补标 |
|
哇这冷笑话,这悬念。人家讲destruction & anticipation都正儿八经,就您扔进去各种小聪明把观众耍得团团转,还搞些”拍到不再变化“的meta。再看morgen fisher的standard gauge简直真诚得要命嘛。 |
|
照片。烧掉。也就再回忆了一遍。 |
|
视觉上是各种照片逐渐被烧成灰烬,听觉上是旁白(导演本人)谈论他对于各个照片的回忆。这种声画对位营造了一种非常nostalgic的诗意,不过影像表达存在重复/冗余的问题。 |
|
★★★ |
|
明知道很boring却还忍不住往下看 太神奇! |
|
@ Birkbeck |
|
20071125想看 |
|
哎,大段大段的空白,想法是好的,实验是值得借鉴的,只是有点催眠 |
|
仿佛…回到了雅思听力考场 |
|
structural |
|
音畫錯置 Brilliant! |
|
未来与过去间当下的片刻废墟 |
|
因声画错位导致当下时空的缺失 观者成为了沉溺过去又被透支未来的人 |
|
也就是在课上能看到这种超小众电影 |
|
經典!! 影像燒毀、影音不對位... |
|
时间的灰烬,妙极 |
|
记忆粉碎机 |
|
火焰的performance每一次都不同,灰烬的corporeality。"the act of killing". 音画分离;自传,旁白却不是自己: nothing is done straightforwardly. 一个天才实验,回忆与自我叙述的困境 |
|
每年给奶奶上坟时,看炉子里仿佛垂死的动物般挣扎坍缩的纸钱,能看上很久;爸翻着家庭相册时,总是指着一张相片,却诉说着另一张相片的内容;重读旧书时闪过某个自以为得意的念头,发现过去的自己早已经写下了那个念头,就像爬格子时发现某一个字老是出现在在每一行的同一个位置,当你抱有这样的期待时,它就不再出现。这些碎片没有被我记录下来,因为我是个庸人,我懈怠我的记忆和我的语言。 |
|
《那个下午我在旧居烧相片》 |
|
关于结构电影最好的例子,由十二个镜头组成;每个镜头中都有一张照片放置在一个热盘子中缓慢地烧成灰烬。声轨也由十二个单元构成,并且在每个单元里,叙述者都在讨论着他对每一张照片的记忆。但每次叙述说明又不是画面上的照片,而是后一张照片。观众想象下一张照片的样子,但他或她不能直接把描述和那张照片联系在一起。这种怀旧的理念,对于不能夺回的过去的一种渴望,被呈现在影片的总体样式之中。
弗兰普顿的电影也是关于图像生与灭的过程的,这种自反性也是结构电影的特点。一部结构电影可能是“关于”摄影机运动,或摄影影像纹理,或运动错觉。 |
|
FILM150: 没图你说个。。。 |
|
cineville 554-3 @DeUitkijk 无字 活在认知实验里而他发明自己的实验 |
|
回忆燃成灰烬。 |
|
我英语再好点就好了,我的问题 |
|
一次竄改。 |
|
"Pictorial smoldering". Do you see what I see?? |
|
焚烧记忆 |
|
第一幅没有评论的照片,第十二幅只有评论的照片。图像在我们想象语言的描述时毁灭,成为灰烬时富有活力地扭曲——图像获得了自己的生命,窥视着观众,这也正是最后一段独白中那一块“不可见”却存在着的黑斑的可怕之处。 |
|
私人对照片回忆的录音配合照片的烧毁。静止拍摄,回忆从照片被转移到了电影中记录,媒介转移。缓慢展示照片被烧毁的过程并展现形成奇异的形状。音画错位的奇妙结构,结局悬念的联想。 |
|
将同一主题在声、画、结构三个维度分别阐述并有机结合。 |
|
week 10 thematic movie |